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目前,在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能操作方面,影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为:目标设定过于大、空、虚;教材处理“以教材为世界”;课前准备过于单一、笼统;体验实践活动重课前、轻课后。这些“过于”现象,引发了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于”现象;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经过广大教师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探索,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方面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然而,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在“目标设定、教材处理、课前准备、体验实践”四个方面仍存在“过于”现象,直接影响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目标设定过于大、空、虚,忽略了目标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教学目标设定是否科学。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1.在目标的呈现形式上,“三维目标”被拆解为三个目标
翻开教师教案,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普遍存在着一种分离式常态: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形式上,看似是与课标无缝对接,实为对目标的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蕴含于一切学习活动之中的,课标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纬度”,“三维目标”的三个纬度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三个目标。
2.在目标的内容表述上,三类目标被混搭成一个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类: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这三类目标是一种层级关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课时目标,多为类似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笼统表述。这显然是方向性目标,是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所追求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以一个主题、多个板块组成的单元教学,不是一个课时就可以完成的。课时目标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将方向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操作、落实的,具有针对性的小目标。只有达成一个个小目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积累,才能最终达成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
二、在教材处理上,以教材为中心,忽略了教材的普适性和灵活性
品德与社会教材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设置主题、选取素材、设计活动的。由于具有普适性,其对特定地区和学校而言针对性不强。同时,教材中留出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创造活动提供了发展空间。留白处所涉及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材中的例子需要教师重新“激活”,变“以教材为世界”为“以世界为教材”,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国家课程标准具有唯一性、权威性。《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后面也作了特别说明:“本课程为基本标准,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教学活动的形式应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传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因此,灵活运用和处理教材,“补白”是提高教学针对性的根本。
三、在课前准备上,过于单一、笼统,忽略了活动的社会性和指向性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普遍存在指向不明、要求不清的问题。特别是在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调查、走访和参观等活动中,既没有提出明确的主题、时间、质量等要求,也没有活动程序、规则的指导,更没有与日常行为相关的诸如安全、礼貌和文明习惯的提醒。要凸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必须结合主题、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多方面利用课程资源教育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四、在体验实践上,过于重课前、轻课后,忽略了德育的生活化和生成性
教学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为了生活而生活”的教学内容,看似回归生活,但仍停留在生活的表层。不难发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重课前、轻课后”的现象十分普遍。殊不知,品德教育不只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还需要体验、实践等发展性、连续性的有效干预。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落实在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标准不是看偶然出现的行为,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并生成为道德智慧。只有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才能有效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润洲.作为儿童的儿童[J].江苏教育研究,2015(1A).
[2]朱小蔓.道德教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于”现象;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经过广大教师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探索,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方面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然而,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在“目标设定、教材处理、课前准备、体验实践”四个方面仍存在“过于”现象,直接影响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目标设定过于大、空、虚,忽略了目标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教学目标设定是否科学。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1.在目标的呈现形式上,“三维目标”被拆解为三个目标
翻开教师教案,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普遍存在着一种分离式常态: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形式上,看似是与课标无缝对接,实为对目标的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蕴含于一切学习活动之中的,课标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纬度”,“三维目标”的三个纬度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三个目标。
2.在目标的内容表述上,三类目标被混搭成一个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类: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这三类目标是一种层级关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课时目标,多为类似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笼统表述。这显然是方向性目标,是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所追求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以一个主题、多个板块组成的单元教学,不是一个课时就可以完成的。课时目标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将方向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操作、落实的,具有针对性的小目标。只有达成一个个小目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积累,才能最终达成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
二、在教材处理上,以教材为中心,忽略了教材的普适性和灵活性
品德与社会教材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设置主题、选取素材、设计活动的。由于具有普适性,其对特定地区和学校而言针对性不强。同时,教材中留出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创造活动提供了发展空间。留白处所涉及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材中的例子需要教师重新“激活”,变“以教材为世界”为“以世界为教材”,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国家课程标准具有唯一性、权威性。《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后面也作了特别说明:“本课程为基本标准,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教学活动的形式应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传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因此,灵活运用和处理教材,“补白”是提高教学针对性的根本。
三、在课前准备上,过于单一、笼统,忽略了活动的社会性和指向性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普遍存在指向不明、要求不清的问题。特别是在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调查、走访和参观等活动中,既没有提出明确的主题、时间、质量等要求,也没有活动程序、规则的指导,更没有与日常行为相关的诸如安全、礼貌和文明习惯的提醒。要凸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必须结合主题、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多方面利用课程资源教育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四、在体验实践上,过于重课前、轻课后,忽略了德育的生活化和生成性
教学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为了生活而生活”的教学内容,看似回归生活,但仍停留在生活的表层。不难发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重课前、轻课后”的现象十分普遍。殊不知,品德教育不只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还需要体验、实践等发展性、连续性的有效干预。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落实在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标准不是看偶然出现的行为,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并生成为道德智慧。只有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才能有效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润洲.作为儿童的儿童[J].江苏教育研究,2015(1A).
[2]朱小蔓.道德教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