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改和考改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化学知识的教与学走向模块化和专题化成为必然的选择。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建构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基于“STAR财富”理念下探索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以探索在“选考”背景下有效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STAR财富”;离子反应;程序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改和考改在全国将全面实施,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客观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学习教学观念,而且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带动学生各种学习潜能得到初步地形成和在学习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行三个版本化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特点是:学科知识的模块化和专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若在“STAR财富”理念指导下,不仅有利于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而且也有利于化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STAR财富”概述
“STAR财富”模式是由美国教育技术界著名的“认知与技术团队”(CTGV)开发的(STAR是“行动与反思软件技术”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教和学的学习循环圈,就是让学习者围绕着某一学科中心概念或知识点,在自主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下,把学习者置于真實的任务情景中,通过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进行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形成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等多重目标的学习过程。
“STAR财富”可以体现建构主义或开放学习环境教与学的理念,他们认为学习过程中真正地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情怎样做有关,从而确立了活动与心理发展统一的观点。其实他们主要强调两个方面:学习者的个人世界总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学习的目标具有定向性和自主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
(一)学习者个人世界的创建
世界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真正意义是不同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习者接触新知识总会以原有的生活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去建构,因而,学习者并不是把外界的知识机械地植入个人的记忆中,而是关注如何以已有经验为基础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学习就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活动的过程。
(二)学习的目标具有定向性和自主性
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与预期结果基本相一致时,学习才有内驱动力,才会在实现目标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取得进步。当然,这个学习目标不是由其他人强行制定的,而是由自己内心需求而自主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形成与学习者真实生活世界相关的,因而自然体现到复杂性、整合性和最优化的特点。这些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指出:个人都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整个地投入学习使之成为完善的人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而要成为完善的人的学习就是要满足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学习。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自我缺失和成长的需要,几乎没有涉及社会对人的需要,因此,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不难看出,“STAR财富”理念下的学习也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和综合性的学习。学习者在真实性的学习任务中,将面临着结构不良或理解不够完善性的问题,驱使追求外部的活动方式和内部的思维方式的一致性,促使新知识在定向预设和动态形成中得以完善和发展。
二、“STAR财富”与问题解决教学实践探索
由建构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可知,问题解决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问题。问题解决教学是以学生参与决策和亲身实践为基础,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技能、方法、情感和个性等全面发展的内在目的。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
1.明确目标
目标即方向,几乎各种教与学的模式都会强调建立目标,因此,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将是被动的和缺乏活性的,同样,没有教学目标的教学将是盲目的,教与学的目标要以学为中心。由此看来,学习目标将会直接影响到教与学的效果。教学虽强调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学习目标的定位要在问题情境下和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制定(或通过小组共同讨论来确定)即是学习目标的定向性,此时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概况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做好学生的“参谋”,让学生把握恰当的学习起点,清楚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怎样学,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明示问题
学习者总是以原有知识和心智模式去建构新知识,以问题为载体的化学知识学习也毫不例外。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受生活阅历和知识拥有量双重限制,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传授应有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提供相关的学习信息资源,并在问题研习探究中给予方法上的引导,让学生的实践与相互讨论中处理和加工信息,使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明了清晰。
在研习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知识目标转换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学生必须以问题情境为策动力激活自己的学习活动,如搜集资料、设计方案、探究实验、交流讨论、延伸思考等环节,让学生在问题性知识的学习中直接地参与实践与讨论,可以亲自感触到化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性和规律性,实现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广度。
3.问题解决与形成结论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体现在他们自主建构知识基础上,而且也体现在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上。“STAR财富”理念就是利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意在营造学习者之间彼此交流的氛围,完善自身化学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应该相互渗透、彼此依赖,这样既可在合作中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又可集思广益,使探究性学习结论更加完善和深入。 4.巩固应用与延伸思考
反思是一种意识和能力,关键在于学习主体应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问题性化学知识的建构学习中,可能学生追求的是结论性的知识能否获得和掌握,当然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看待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会“重审”自己的学习活动,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从反思中意识到学习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重在锻炼自身的决策能力、自学能力、自我管理等多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主导性作用的教师,适时利用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的检测评价手段,进一步完善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以求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笔者结合苏教版·化学1专题二第二单元中“离子反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探索。
1.问题情境的创设
情境一:在4只相同的小烧杯中分别盛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然后分别插入与一个1.5W的小灯泡串联的两个相同电极,用导线连接,并联接入同一电源的电路之中,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情境二:Ba(OH)2、HCl、H2SO4、Na2SO4都屬于电解质,它们的溶液任意两两混合,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实验一:实验验证这三个反应的发生(溶液各取1mL),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二:向盛有Ba(OH)2溶液(加有酚酞)的试管里逐滴滴加盐酸。H 与OH-反应的同时,Ba2 、Cl-发生反应了吗?如何证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为什么不同?②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③书写出情境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每一个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有哪些?⑤从参加反应的离子微观角度来看,离子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2.设计问题解决的目标和方案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树立服务意识,从问题情境出发,设计出现实的问题解决目标和可行问题解决方案。“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基础性知识和重点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粒子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建立“宏微结合”思想,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引导学生结合预习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时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拥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出问题解决的目标和方案,不难得出学习目标:①能区分强弱电解质,并能书写电离方程式。②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③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然后,通过实验探索、综合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等方法,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
3.交流讨论与问题解决
在目标和方案的指引下,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一中实验现象和从学生已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微观角度去分析出宏观现象的本质所在,学生由此明白强弱电解质区别之处;由情境二中三个熟知的复分解反应中,学生分析在反应后离子数目的减少,得出离子反应的本质,联系到复分解反应条件,自然就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易挥发及难电离物质生成。
4.巩固应用与延伸思考
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总是让他们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得到反馈,引导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如何进一步延伸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养成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鉴赏习惯,能有效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积累了“财富”。
当学生归纳得到区别强、弱电解质和离子反应条件知识后,给出前面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让学生分析:①Na2CO3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和CaCl2溶液反应是否属于离子反应?二者的反应本质是否相同?②在KI溶液中加入氯水反应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属于离子反应?NH4Cl溶液和NaOH溶液能否反应,等等,学生就会在应用已经得出的结论解决这些问题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问题,以此诱导学生体会到思考还得深入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也为以后在建构新知识积累必要的历练和方法。
三、“STAR财富”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践的启示
(一)化学核心素养得以落实
“STAR财富”理念充分体现教为导、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学习新知识中增强了学生对新知识探究,最终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学科思维,间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情感和兴趣,尤其是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二)促进教学的多向互动转变
问题解决教学并非是以知识为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树立“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思想,把问题的提出和知识的学习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去实现,即知识的生活化,能大大拉近知识与社会、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拓展学生创新的视野。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弋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自主地去完成知识的构建,而教师应是合作者或是兴趣、方法和思维的启迪者,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提供“后勤”保障。
(三)突显了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取向和功能
“STAR财富”理念下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真实而具体情景中的学习活动,而不是被“挤干”了各种学习因素进行的某个问题的学习,也就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亲身体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性知识从学生的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到领悟(内化)这样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维发展过程,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对情感、价值等体验的内心需要,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观察、动手、合作与交流等能力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落实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内在要求,以便实现满足社会对教育需要的最终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修林.开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化学教学改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4).
[4]袁锡炎.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6(11).
[5]陈进前.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9).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关键词] “STAR财富”;离子反应;程序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改和考改在全国将全面实施,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客观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学习教学观念,而且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带动学生各种学习潜能得到初步地形成和在学习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行三个版本化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特点是:学科知识的模块化和专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若在“STAR财富”理念指导下,不仅有利于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而且也有利于化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STAR财富”概述
“STAR财富”模式是由美国教育技术界著名的“认知与技术团队”(CTGV)开发的(STAR是“行动与反思软件技术”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教和学的学习循环圈,就是让学习者围绕着某一学科中心概念或知识点,在自主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下,把学习者置于真實的任务情景中,通过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进行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形成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等多重目标的学习过程。
“STAR财富”可以体现建构主义或开放学习环境教与学的理念,他们认为学习过程中真正地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情怎样做有关,从而确立了活动与心理发展统一的观点。其实他们主要强调两个方面:学习者的个人世界总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学习的目标具有定向性和自主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
(一)学习者个人世界的创建
世界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真正意义是不同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习者接触新知识总会以原有的生活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去建构,因而,学习者并不是把外界的知识机械地植入个人的记忆中,而是关注如何以已有经验为基础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学习就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活动的过程。
(二)学习的目标具有定向性和自主性
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与预期结果基本相一致时,学习才有内驱动力,才会在实现目标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取得进步。当然,这个学习目标不是由其他人强行制定的,而是由自己内心需求而自主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形成与学习者真实生活世界相关的,因而自然体现到复杂性、整合性和最优化的特点。这些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指出:个人都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整个地投入学习使之成为完善的人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而要成为完善的人的学习就是要满足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学习。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自我缺失和成长的需要,几乎没有涉及社会对人的需要,因此,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不难看出,“STAR财富”理念下的学习也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和综合性的学习。学习者在真实性的学习任务中,将面临着结构不良或理解不够完善性的问题,驱使追求外部的活动方式和内部的思维方式的一致性,促使新知识在定向预设和动态形成中得以完善和发展。
二、“STAR财富”与问题解决教学实践探索
由建构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可知,问题解决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问题。问题解决教学是以学生参与决策和亲身实践为基础,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技能、方法、情感和个性等全面发展的内在目的。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
1.明确目标
目标即方向,几乎各种教与学的模式都会强调建立目标,因此,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将是被动的和缺乏活性的,同样,没有教学目标的教学将是盲目的,教与学的目标要以学为中心。由此看来,学习目标将会直接影响到教与学的效果。教学虽强调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学习目标的定位要在问题情境下和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制定(或通过小组共同讨论来确定)即是学习目标的定向性,此时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概况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做好学生的“参谋”,让学生把握恰当的学习起点,清楚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怎样学,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明示问题
学习者总是以原有知识和心智模式去建构新知识,以问题为载体的化学知识学习也毫不例外。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受生活阅历和知识拥有量双重限制,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传授应有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提供相关的学习信息资源,并在问题研习探究中给予方法上的引导,让学生的实践与相互讨论中处理和加工信息,使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明了清晰。
在研习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知识目标转换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学生必须以问题情境为策动力激活自己的学习活动,如搜集资料、设计方案、探究实验、交流讨论、延伸思考等环节,让学生在问题性知识的学习中直接地参与实践与讨论,可以亲自感触到化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性和规律性,实现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广度。
3.问题解决与形成结论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体现在他们自主建构知识基础上,而且也体现在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上。“STAR财富”理念就是利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意在营造学习者之间彼此交流的氛围,完善自身化学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应该相互渗透、彼此依赖,这样既可在合作中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又可集思广益,使探究性学习结论更加完善和深入。 4.巩固应用与延伸思考
反思是一种意识和能力,关键在于学习主体应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问题性化学知识的建构学习中,可能学生追求的是结论性的知识能否获得和掌握,当然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看待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会“重审”自己的学习活动,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从反思中意识到学习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重在锻炼自身的决策能力、自学能力、自我管理等多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主导性作用的教师,适时利用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的检测评价手段,进一步完善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以求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笔者结合苏教版·化学1专题二第二单元中“离子反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探索。
1.问题情境的创设
情境一:在4只相同的小烧杯中分别盛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然后分别插入与一个1.5W的小灯泡串联的两个相同电极,用导线连接,并联接入同一电源的电路之中,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情境二:Ba(OH)2、HCl、H2SO4、Na2SO4都屬于电解质,它们的溶液任意两两混合,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实验一:实验验证这三个反应的发生(溶液各取1mL),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二:向盛有Ba(OH)2溶液(加有酚酞)的试管里逐滴滴加盐酸。H 与OH-反应的同时,Ba2 、Cl-发生反应了吗?如何证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为什么不同?②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③书写出情境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每一个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有哪些?⑤从参加反应的离子微观角度来看,离子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2.设计问题解决的目标和方案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树立服务意识,从问题情境出发,设计出现实的问题解决目标和可行问题解决方案。“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基础性知识和重点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粒子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建立“宏微结合”思想,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引导学生结合预习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时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拥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出问题解决的目标和方案,不难得出学习目标:①能区分强弱电解质,并能书写电离方程式。②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③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然后,通过实验探索、综合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等方法,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
3.交流讨论与问题解决
在目标和方案的指引下,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一中实验现象和从学生已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微观角度去分析出宏观现象的本质所在,学生由此明白强弱电解质区别之处;由情境二中三个熟知的复分解反应中,学生分析在反应后离子数目的减少,得出离子反应的本质,联系到复分解反应条件,自然就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易挥发及难电离物质生成。
4.巩固应用与延伸思考
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总是让他们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得到反馈,引导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如何进一步延伸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养成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鉴赏习惯,能有效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积累了“财富”。
当学生归纳得到区别强、弱电解质和离子反应条件知识后,给出前面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让学生分析:①Na2CO3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和CaCl2溶液反应是否属于离子反应?二者的反应本质是否相同?②在KI溶液中加入氯水反应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属于离子反应?NH4Cl溶液和NaOH溶液能否反应,等等,学生就会在应用已经得出的结论解决这些问题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问题,以此诱导学生体会到思考还得深入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也为以后在建构新知识积累必要的历练和方法。
三、“STAR财富”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践的启示
(一)化学核心素养得以落实
“STAR财富”理念充分体现教为导、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学习新知识中增强了学生对新知识探究,最终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学科思维,间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情感和兴趣,尤其是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二)促进教学的多向互动转变
问题解决教学并非是以知识为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树立“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思想,把问题的提出和知识的学习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去实现,即知识的生活化,能大大拉近知识与社会、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拓展学生创新的视野。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弋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自主地去完成知识的构建,而教师应是合作者或是兴趣、方法和思维的启迪者,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提供“后勤”保障。
(三)突显了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取向和功能
“STAR财富”理念下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真实而具体情景中的学习活动,而不是被“挤干”了各种学习因素进行的某个问题的学习,也就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亲身体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性知识从学生的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到领悟(内化)这样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维发展过程,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对情感、价值等体验的内心需要,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观察、动手、合作与交流等能力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落实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内在要求,以便实现满足社会对教育需要的最终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修林.开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化学教学改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4).
[4]袁锡炎.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6(11).
[5]陈进前.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9).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