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断句是高考文言文传统考查题型,而对学生来讲,文言断句又是最难得分的。这主要是因为文言文的时代久远,说话的形式以及词句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差距很大。虽然在复习时,老师会梳理一些文言断句的方法技巧,但那些都只能是针对一些常规断句。而对一些非常规的断句处,则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地方。在此,主要阐述一些常规断句之外的“句读陷阱”,希望帮助学生走出断句设置的陷阱。
[关键词] 中学语文;文言文;断句
文言断句,是高考的一道传统题型,几乎每个省都会涉及这一知识能力的考查。不可否认,对文言文学习来讲,能准确断句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但文言文与现代文存在差异较大,古文的表达习惯、文化思想等都与现在有所不同。因此,文言断句对初学文言文的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们早就研究出了许多的断句妙招,高三复习书上都有着这些方法的详细讲解,诸如“用对话标志断句”“找标志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找动词”“利用语法结构断句”“利用对称形式断句”等。不得不说,掌握了这些方法,对文言断句准确率提高了不少。但在实际考试中,学生这道题的得分率却并不高,甚至有点偏低。尤其像浙江卷的文言断句题,没有用选择题形式是用画“/”的方式断句,这一要求明显比选择题形式难,这需要学生每一处断得都正确,不能靠排除。而每断错1处就要倒扣1分,本来断对4处有2分,结果因1处断错而变成了1分,可见,这道题得分太难了。
然而,对大多数同学来讲,文言断句并非完全不懂,尤其是经历了高三专题复习后,对文言文断句的常规处基本上都能把握,但为什么得分还是如此低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文言文断句除了那些常规标志处,还有其他一些更为重要的、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文言文的信息之处,被学生忽视了或是学生根本没弄懂,结果学生断句就会出错。而这样的地方也成了命题者喜欢用来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的句子。这样的题既有常规标志断处,也有需多方考虑的难断之处,这些难断之处就是“句读陷阱”。在此文中,笔者欲借助一些例子,陋陈个人之见,以就教大方同仁。
一、看似标志而非标志
对学生而言,文言文有时就如同外语一般陌生,甚至比外语还难懂,你每个字都认得,但连起来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幸运的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古文都有标点符号(当然,那都是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加)。而考试要考的文言断句,就是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一般情况下,需要我们断6处共3分,其中有一些是比较容易的,依据着一些标志便可完成,但有的却是很难的。而有的时候,看起来是一些标志性的词,但在该句中并非是某种标志。
有的对话性标志词诸如“云”“曰”等,在有些句子中却不是表示对话标志,如《师说》中“曰师曰弟子云者”。又如句末语气词“乎”,有时它在句中却表达另一个重要义项,即介词“于”的含义,如果很机械地就把句子断在“乎”处,就很可能断错。再比如有的连词,一般情况下是在句首,这时,此词的前面需断开,但有时这个词还有另一个意思,如“于是”一語,一般情况下会成为句首连词,但在柳宗元《捕蛇者说》的句子“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中,如果不知道此处的“于是”是“在这一件事情上”之义,就很可能断成“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这就完全误解了原文意思,其正确断法是“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表达的是“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
可见,一个词是不是标志性的词,该不该断开,不能机械地去记忆,而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而前提是对这些标志性的词所有的义项有所知晓,这就要求平时复习时多积累词的含义。
二、语法断对而非断对
有的句子,我们依着现代汉语的习惯来断,并且还以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实际上,真正的断法却并非如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有的文言词语会出现语法两断的情况,而且有的文言词语在古文中的意思及构词功能与现在也存在差异,考生在断句时,总习惯按现代汉语的思维习惯,不明就理,导致文言断句的错误。
这一句话之所以会出现这四种断法,我们仔细看这四个选项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只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别。第一处在“芝坐爽下狱”,第二处在“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这两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断法?第一处“芝坐爽下狱”,按语法来断,“芝坐爽/下狱”这也是说得通的,芝坐爽,是指芝受曹爽的牵连,结果,也被打入监狱。而实际上,这里的“坐”是因为之义,是一个介词,“坐爽”在整个句中是作状语,表原因状语,而后面的“下狱”是一个谓语,故此处不能将其断开。再如第二处,学生之所以会断错,是因为“直志”这个词不理解,以为这是一个词,因为没有断开,然后按他的语法来读,“口不讼直志,不苟免”似乎也说得通。如果学生知道“讼直”是一个词,即争辩是非曲直之义,那么他就不会断句。“直”与“志”也不是连在一起的一个词,直是曲直之义,志是内心的志向。而学生之所以会弄错,是把“直”当成了“志”的定语,故断错。
可见,类似这样的句子,按语法来断,有时错误的断法也能说得通,但它并不合古文的意思,不合文章的表达意图。其实,古人的语法也与现在的语法不同,而且古人讲话写文章不一定有着严格的语法。我们现在所学的语法基本上是从西法引进的一套语法理论,故不一定符合古人的文章语法。因此,在断句时,我们要考虑语法,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不合具体语境地去断句。
三、独看正确而整体上不合逻辑
文言断句讲求句子的整体理解,如果没注意到句子的整体性,就有可能会出现读破句,这样的断句,很多时候会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错误,对句子整体内容的把握也就会出现偏差。
这一句话整体上讲述了谢弘微因为一些特殊的优点特长而受到继父谢混的称赞。仔细比较这四个选项,其主要断句争议在两处地方:第一处是“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第二处是“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第二处主要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我们暂且不说。且看第一处,如果单看这一句,不考虑其具体语境,两种断法都可说得通。第一种是“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这种断法可以翻译为“有了时机后再去说话,他的继叔父谢混很有名气善于了解人”,这样的断法的两个句子,主语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分句主语是“谢弘微”,而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则是“其继叔父谢混”。排除前后文,这一种断法就无所谓错与对。第二种是“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这样的断法,两个分句应共着同一个主语,即“谢弘微”,而后面的“所继叔父混名知人”则成了“言”的宾语,这句话理解起来就是“有时机谢弘微就会说他的继叔父谢混名气大善知人”,这样理解,单从这句来理解,也未尝不可。但连着后面的一句“见而异之/谓思曰”,就明显不通,因为“见而异之,谓思曰”的主语很明显是“所继叔父谢混”,这样看,就只有第一种断法是对的,而第二种看似正确,从整体考量却是错误的。 看似正确而整体上不合逻辑的错误点经常是学生在考试时难判断的。因此,在平时复习时,老师要多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意思,切不可断章取义。
四、断句之中隐含文化要求
我们在进行文言断句时,常说断句主要根据文意来断,但有时,文意正确也并非是真的正确,因为文言文除了意思疏通外,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东西。文言文学习,往大的方面来讲,包括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学习,而文言文所涉及到古代文化方面知识,有时也会决定我们是否真正读懂它。
比如“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学生在断这句话时,就会出现很多偏差,而最典型的偏差就是前面的“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的断句,很多同学把它断成“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单从这句来看,意思也能说得通,可以翻译为“丞相弘燕拜见皇上,有时不戴帽子”。但认真思考,其实是不合古代文化礼制的。丞相弘燕是汉武帝时的一个丞相,汉武帝独尊儒术,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威,怎么可能会允许自己的丞相这样不守礼法、不尊重自己的皇威。而弘燕作为丞相,肯定是遵守儒家礼法的,而且自己也是极力推崇,这样的一个丞相,又怎么可能自己不戴帽子去拜见皇帝呢?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断法,这主要是从语法上来判断。“见”作为一个动詞,既可带宾语“上”,也可以不带宾语“上”,似乎都说得通,意思也都完整。但学生如果在断句时有一点文化知识,从文化角度去考量,是不会犯这样的断句错误。
此外,这句的断法,还应关注后面的句子,也就是具体的语境。该句正确断法应为:“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这样,就可理解,皇上“冠”与“不冠”,一般情况下,群臣是不敢多言的。当然,皇帝在正式场合召见大臣都会戴冠召见,这是礼的要求,而非正式场合就不一定。那么“至如汲黯见”时,“上”为何“不冠不见也”,是因为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严守礼制从不敢违,作为诤臣的他也就对国君有严格规劝。所以,武帝远远看见他来时,发现自己未冠时,则“避帷”不见,这就可以理解了。
可见,文言断句有时不仅仅考查语言语意断开,还有更深一层,那就是文化方面。学习文言文应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方面融合一处,才能真正从古人的文章中汲取文学、思想的精华。
文言断句是学好文言文的基本功,但对现在的中学生而言,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学习文言断句,绝不是仅凭一些技巧就能学好的,技巧需要看,一些标志性的语言现象需要关注,但文言断句关键还在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从考试的角度来讲,命题者所选择的句子不可能都是有标志的语言,甚至有时为了增加区分度,会故意设置陷阱。笔者借助此文,阐述了我对文言断句这一考题的思考,希望能给高三学子一点儿小小帮助,不要踏入这些陷阱当中。
[参 考 文 献]
[1]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关键词] 中学语文;文言文;断句
文言断句,是高考的一道传统题型,几乎每个省都会涉及这一知识能力的考查。不可否认,对文言文学习来讲,能准确断句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但文言文与现代文存在差异较大,古文的表达习惯、文化思想等都与现在有所不同。因此,文言断句对初学文言文的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们早就研究出了许多的断句妙招,高三复习书上都有着这些方法的详细讲解,诸如“用对话标志断句”“找标志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找动词”“利用语法结构断句”“利用对称形式断句”等。不得不说,掌握了这些方法,对文言断句准确率提高了不少。但在实际考试中,学生这道题的得分率却并不高,甚至有点偏低。尤其像浙江卷的文言断句题,没有用选择题形式是用画“/”的方式断句,这一要求明显比选择题形式难,这需要学生每一处断得都正确,不能靠排除。而每断错1处就要倒扣1分,本来断对4处有2分,结果因1处断错而变成了1分,可见,这道题得分太难了。
然而,对大多数同学来讲,文言断句并非完全不懂,尤其是经历了高三专题复习后,对文言文断句的常规处基本上都能把握,但为什么得分还是如此低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文言文断句除了那些常规标志处,还有其他一些更为重要的、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文言文的信息之处,被学生忽视了或是学生根本没弄懂,结果学生断句就会出错。而这样的地方也成了命题者喜欢用来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的句子。这样的题既有常规标志断处,也有需多方考虑的难断之处,这些难断之处就是“句读陷阱”。在此文中,笔者欲借助一些例子,陋陈个人之见,以就教大方同仁。
一、看似标志而非标志
对学生而言,文言文有时就如同外语一般陌生,甚至比外语还难懂,你每个字都认得,但连起来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幸运的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古文都有标点符号(当然,那都是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加)。而考试要考的文言断句,就是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一般情况下,需要我们断6处共3分,其中有一些是比较容易的,依据着一些标志便可完成,但有的却是很难的。而有的时候,看起来是一些标志性的词,但在该句中并非是某种标志。
有的对话性标志词诸如“云”“曰”等,在有些句子中却不是表示对话标志,如《师说》中“曰师曰弟子云者”。又如句末语气词“乎”,有时它在句中却表达另一个重要义项,即介词“于”的含义,如果很机械地就把句子断在“乎”处,就很可能断错。再比如有的连词,一般情况下是在句首,这时,此词的前面需断开,但有时这个词还有另一个意思,如“于是”一語,一般情况下会成为句首连词,但在柳宗元《捕蛇者说》的句子“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中,如果不知道此处的“于是”是“在这一件事情上”之义,就很可能断成“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这就完全误解了原文意思,其正确断法是“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表达的是“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
可见,一个词是不是标志性的词,该不该断开,不能机械地去记忆,而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而前提是对这些标志性的词所有的义项有所知晓,这就要求平时复习时多积累词的含义。
二、语法断对而非断对
有的句子,我们依着现代汉语的习惯来断,并且还以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实际上,真正的断法却并非如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有的文言词语会出现语法两断的情况,而且有的文言词语在古文中的意思及构词功能与现在也存在差异,考生在断句时,总习惯按现代汉语的思维习惯,不明就理,导致文言断句的错误。
这一句话之所以会出现这四种断法,我们仔细看这四个选项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只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别。第一处在“芝坐爽下狱”,第二处在“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这两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断法?第一处“芝坐爽下狱”,按语法来断,“芝坐爽/下狱”这也是说得通的,芝坐爽,是指芝受曹爽的牵连,结果,也被打入监狱。而实际上,这里的“坐”是因为之义,是一个介词,“坐爽”在整个句中是作状语,表原因状语,而后面的“下狱”是一个谓语,故此处不能将其断开。再如第二处,学生之所以会断错,是因为“直志”这个词不理解,以为这是一个词,因为没有断开,然后按他的语法来读,“口不讼直志,不苟免”似乎也说得通。如果学生知道“讼直”是一个词,即争辩是非曲直之义,那么他就不会断句。“直”与“志”也不是连在一起的一个词,直是曲直之义,志是内心的志向。而学生之所以会弄错,是把“直”当成了“志”的定语,故断错。
可见,类似这样的句子,按语法来断,有时错误的断法也能说得通,但它并不合古文的意思,不合文章的表达意图。其实,古人的语法也与现在的语法不同,而且古人讲话写文章不一定有着严格的语法。我们现在所学的语法基本上是从西法引进的一套语法理论,故不一定符合古人的文章语法。因此,在断句时,我们要考虑语法,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不合具体语境地去断句。
三、独看正确而整体上不合逻辑
文言断句讲求句子的整体理解,如果没注意到句子的整体性,就有可能会出现读破句,这样的断句,很多时候会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错误,对句子整体内容的把握也就会出现偏差。
这一句话整体上讲述了谢弘微因为一些特殊的优点特长而受到继父谢混的称赞。仔细比较这四个选项,其主要断句争议在两处地方:第一处是“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第二处是“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第二处主要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我们暂且不说。且看第一处,如果单看这一句,不考虑其具体语境,两种断法都可说得通。第一种是“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这种断法可以翻译为“有了时机后再去说话,他的继叔父谢混很有名气善于了解人”,这样的断法的两个句子,主语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分句主语是“谢弘微”,而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则是“其继叔父谢混”。排除前后文,这一种断法就无所谓错与对。第二种是“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这样的断法,两个分句应共着同一个主语,即“谢弘微”,而后面的“所继叔父混名知人”则成了“言”的宾语,这句话理解起来就是“有时机谢弘微就会说他的继叔父谢混名气大善知人”,这样理解,单从这句来理解,也未尝不可。但连着后面的一句“见而异之/谓思曰”,就明显不通,因为“见而异之,谓思曰”的主语很明显是“所继叔父谢混”,这样看,就只有第一种断法是对的,而第二种看似正确,从整体考量却是错误的。 看似正确而整体上不合逻辑的错误点经常是学生在考试时难判断的。因此,在平时复习时,老师要多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意思,切不可断章取义。
四、断句之中隐含文化要求
我们在进行文言断句时,常说断句主要根据文意来断,但有时,文意正确也并非是真的正确,因为文言文除了意思疏通外,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东西。文言文学习,往大的方面来讲,包括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学习,而文言文所涉及到古代文化方面知识,有时也会决定我们是否真正读懂它。
比如“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学生在断这句话时,就会出现很多偏差,而最典型的偏差就是前面的“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的断句,很多同学把它断成“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单从这句来看,意思也能说得通,可以翻译为“丞相弘燕拜见皇上,有时不戴帽子”。但认真思考,其实是不合古代文化礼制的。丞相弘燕是汉武帝时的一个丞相,汉武帝独尊儒术,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威,怎么可能会允许自己的丞相这样不守礼法、不尊重自己的皇威。而弘燕作为丞相,肯定是遵守儒家礼法的,而且自己也是极力推崇,这样的一个丞相,又怎么可能自己不戴帽子去拜见皇帝呢?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断法,这主要是从语法上来判断。“见”作为一个动詞,既可带宾语“上”,也可以不带宾语“上”,似乎都说得通,意思也都完整。但学生如果在断句时有一点文化知识,从文化角度去考量,是不会犯这样的断句错误。
此外,这句的断法,还应关注后面的句子,也就是具体的语境。该句正确断法应为:“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这样,就可理解,皇上“冠”与“不冠”,一般情况下,群臣是不敢多言的。当然,皇帝在正式场合召见大臣都会戴冠召见,这是礼的要求,而非正式场合就不一定。那么“至如汲黯见”时,“上”为何“不冠不见也”,是因为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严守礼制从不敢违,作为诤臣的他也就对国君有严格规劝。所以,武帝远远看见他来时,发现自己未冠时,则“避帷”不见,这就可以理解了。
可见,文言断句有时不仅仅考查语言语意断开,还有更深一层,那就是文化方面。学习文言文应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方面融合一处,才能真正从古人的文章中汲取文学、思想的精华。
文言断句是学好文言文的基本功,但对现在的中学生而言,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学习文言断句,绝不是仅凭一些技巧就能学好的,技巧需要看,一些标志性的语言现象需要关注,但文言断句关键还在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从考试的角度来讲,命题者所选择的句子不可能都是有标志的语言,甚至有时为了增加区分度,会故意设置陷阱。笔者借助此文,阐述了我对文言断句这一考题的思考,希望能给高三学子一点儿小小帮助,不要踏入这些陷阱当中。
[参 考 文 献]
[1]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