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手记:
初次见到杨楹老师,是2018年的一天,我刚加入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队伍不久。他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穿着干练。50多岁的他已满头白发,每一根白发背后,似乎都能感受到这位新闻老兵的坚守与付出。当天,我们拍摄的是一组护林员题材的图片故事。将近八个小时的拍摄,让我看到了一位新闻老兵对新闻业务严谨、认真的态度,杨楹老师过硬的技术、吃苦耐劳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下定了做新闻摄影的决心,也是从那时起,我时刻保持着对新闻摄影的谦恭和敬畏之心。而后,又与杨楹老师一起参加过数次采访或者活动。拿起相机时的他,总是有着许多刁钻的拍摄角度;审核稿件时的他,總是兢兢业业、字斟句酌;卸下工作包袱的他,幽默、风趣、善良、正直,让从事新闻行业的我,看到了媒体人应有的样子。
37年,能让一片荒山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海;37年,能让一个城市从破旧落后嬗变成为现代化都市;37年,能让一个新生的婴儿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而37年,对杨楹来说,是一名新闻摄影记者诠释责任与担当的悠悠岁月。
光影书写故事,影像记录生活。这是对杨楹新闻职业生涯的一种诗意写照。
杨楹1982年入伍,1984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85年退伍后,先后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和云岩区的宣传部门工作。由于业务突出,1993年被选调到新华社贵州分社担任摄影记者。他两次在部队荣立三等功,是1997年贵州省抗洪救灾先进个人、2008年新华社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8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抗凝冻先进个人……37年间,从专职从事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到兼管新华社贵州分社签约摄影师管理工作,杨楹步履不停,脚印遍布贵州各地,书写了一名新闻记者的担当,展现了一名退伍老兵的本色。
拿起相机,我就是战士
“高中时期,我的物理老师很喜欢摄影,也懂照片的冲印技术,在他的感染下,我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楹回忆道。进入部队后,杨楹最开始从事文字宣传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新闻摄影结缘,从此,用影像记录历史、以新闻传播正能量便成了他一生的坚持与梦想。
军旅生涯是杨楹职业生涯的宝贵财富。虽然脱下戎装,离开部队,但部队的锤炼,“责任与担当”似乎早已流淌在血液里、镌刻在骨子里。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写有温度的文字,拍有情怀的图片,直抵受众内心,成了杨楹秉承的执念之一。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当晚,我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到,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伤亡惨重,一片片房屋成了废墟,当时心情十分沉重。”杨楹说。5月15日一大早,经请示分社领导后,杨楹准备了必要的器材,带了些简单的食品和水,便独自驾车开赴四川灾区,开始了8天的艰辛采访。8天时间,杨楹从灾区发回了《搜救不言弃》《特殊搜救员》《抗震父子兵》《汉旺的24名好汉》等二十多组图片,让更多人在第一时间从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了解到灾区的情况。
参加过两山侦察轮训战斗、汶川抗震救灾、雅安抗震救灾、贵州瓮安事件等大型采访,杨楹用手中的笔头和镜头,诠释着一名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
既要记录历史,更要有所担当
在杨楹看来,社会责任感是自己骨子里的本能,面对风险,往往来不及多想就冲上去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再过几年就要退休的杨楹果断扛起责任,奔赴一线采访。从2月开始,他深入贵州50余个县,拍摄了大量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题材的图片新闻。“有一天我看了看车的仪表盘,累计六万多公里,没想到3个多月时间竟跑了这么多地方。”杨楹说。
从业至今,杨楹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遇到不公平现象,他总会“死磕”到底。“记者不仅要做好主题宣传报道,更要做好舆论监督。”杨楹说。2003年,遵义市绥阳县100多户农民买到了假种子,导致当年农民绝收。杨楹了解情况后,深入当地农户家中、种苗市场、种苗公司,采写了一条图文并茂的内参稿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对该稿件作出批示,责令有关部门严查此事。最终,绥阳县100多户农户均获得了应有赔偿。
孜孜不倦传帮带
2015年,杨楹开始分管新华社贵州分社签约摄影师的管理工作,负责发展签约摄影师及摄影师稿件的预审和培训。“我自己出差采访时,每到一处都会带着当地摄影师一起拍摄,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交流和培训方式。”杨楹说。
2015年以前,由于缺乏系统管理和培训,新华社贵州分社签约摄影师队伍面临青黄不接、发稿数量少、队伍松散等诸多问题。“我一直认为,签约摄影师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是新华社记者的有益补充。”接手签约摄影师管理工作后,杨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支队伍带好。
杨楹说,“贵州的签约摄影师大多不是专职记者,又供职于不同行业,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梦想和追求,只要有时间,他们会外出寻找题材,一拍就是一整天,有的甚至一天拍两三组图片,稿件一经采用,他们会在群里相互加油、鼓劲、交流。”杨楹常告诫签约摄影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差错是稿件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他还将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业务知识、差错防范等汇编成小册子,分发给全省的签约摄影师,目的是希望这支队伍更为严谨、专业。在杨楹的影响下,近年来贵州签约摄影师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
近年来,新华社贵州分社签约摄影师被总社采用的图片通稿,从2015年的650幅,上升到2020年的1875幅,发稿量居全国31个分社第二名。这组数据的背后,除了签约摄影师们的努力外,离不开杨楹的辛勤付出。
“初识杨楹老师是2020年初在黔西的一次共同采访中,印象中的他专注、敬业、不怕苦,如一束光,令人敬佩。他还送了我8个字:‘手不忘熟、心不厌精’。从那之后,自己也买了单反、无人机,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拿起相机去拍新闻,多看、多练、多拍、多学习,希望早日赶上其他签约摄影师的脚步。”来自百里杜鹃管委会的签约摄影师李华说。
“杨楹老师工作态度特别严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新闻人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开始我不懂摄影,他就从拍摄技巧、构图到文字全程指导,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手把手教我。”来自玉屏的签约摄影师胡攀学说。
“贵州有200多名签约摄影师。这些年来,我多次目睹了杨楹老师在饭桌上、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为签约摄影师们审稿,无论是周末或节假日,从不间断,我见过最多的一次是一天签发了56组稿件。特别珍惜每次与杨楹老师一起采访,看他选片、写稿的过程,很享受,也很受益。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影响和激励着我们这些摄影师。”来自丹寨县的签约摄影师杨武魁说。
来自凯里供电局的签约摄影师蔡兴文特别感触,“如果不是签约摄影师这个平台,我做梦都想不到我拍的图片能上人民日报、新华社这样的媒体。如果说签约摄影师平台是我们到达新闻梦想彼岸的航船的话,杨楹老师就是一直为我们摆渡的船夫”。
“一丝不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这是我的职业信条。”杨楹说。37年间,这位年近花甲的新闻老兵始终初心不忘,激情不减,步履不停。
(责任编辑:高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