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点符号的准确性是高质量出版物的要求和保证,因此历来受到编校者与出版单位的高度重视。可是,由于编校者认识上的原因,常常出现标注不太准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版物的质量。贺知章名诗《回乡偶书》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本应标为句号,因为疑问形式的“客从何处来”做了“问”的宾语,整个句子是叙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可查阅不同版本,标成问号的几乎占了一半。这个标点的不一致不仅使孩子困惑,也让广大语文教师和家长颇感头疼。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它会让人对其编校质量产生怀疑。如果是一部传世的作品,其标点符号若出现系列性的错误,那就更应该引起编校者和出版者的高度重视了,因为这样的错误可能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整理,是目前最为流行且影响较大的权威版本,笔者阅读时发现,该版本疑问句后的标点使用很不一致。例如,用“难道……不成”构成的反问句81例,标问号的54例,如:难道我见不得他不成?[7](例句后方括号里的数码表示引用例旬所在的回数,下同);标感叹号的15例,如: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标句号的12例,如: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再如,“岂不省事”书中共出现6次,但3例标的是问号,另3例标的是句号,悉举如下——
a 贾母道:“……叫他进来,岂不省事?”[29]
b 林黛玉笑道:“……你就把他带来岂不省事?……”
c 因又向袭人道:“……以后不如你收了过来照管他,岂不省事?”
d 宝钗忙道:“……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
e 一面遂说道:“……莫若给他添上,岂不省事。”
£尤二姐忙止泪反劝贾琏“……不如放他去罢,岂不省事。”
诸如此类的标点不一致现象相当普通,严重地影响了版本的权威性,且对阅读者准确理解文本造成误导。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样的标点问题,在其他古籍或当代出版物中也普遍存在。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标点问题,对其他出版物同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笔者通过对该书中疑问句后的标点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并对其错误用法进行了理性分析,指出其误标的深层次的原因。
一 疑问句标点误用情况
我们对《红楼梦》中的疑问句的标点进行了穷尽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书中标点误用有如下4种情形。
1 直接疑问句不用问号
第一种情况是有“某某问”提示的直接问句,且随后直接引出所提的问题,期待听话人的回答,这是最明显的直接问句,但书中不用问号,用的是感叹号或句号。此类误用书中共有163处。仅在第六回和第七回,这样的误标竞有5处。
a 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这么大了!”
b 刘姥姥听了,罕问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
c 宝玉便问道:“周姐姐,你作什么到那边去了。”
d 一时凤姐尤氏又打发人来问宝玉:“要吃什么,外面有,只管要去。”
e (凤姐)慢慢地问他:几岁了,读什么书,弟兄几个,学名唤什么。秦钟一一答应了。
第二种情况是句中虽未有“问”一类的提示语,属于典型的特指问句。疑问代词“谁”“什么”“为什么”等构成的特指问句,句末应用问号,书中却常误标为叹号和句号。
a (贾芹)说道:“这是谁干的!我并没得罪人,为什么这么坑我!……”
b 凤姐儿道:“那日并没一个外人,谁走了这个消息。”
c 凤姐道:“我都嘱咐到了,这是什么人走了风呢。这不更是一件难事了吗。”
d 风姐道:“这是什么人这么刻薄嘴儿糟塌人。”
e (麝月)又向宝玉道:“你却一个人站在这房檐底下做什么!”
第三种情况是有问有答的语段,有的还有明显的疑问格式,但书中并未将它们标成疑问语气。下面的例句a,宝玉的两句话应是疑问语气,但书中都标成了陈述语气。例句b中有“是不是”构成的正反问句,例句c、d中下标横线的句子是回声问甸,也均未标成疑问语气。
a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
b 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宝玉笑道:“我多早晚儿说要去了?不过拿来预备着。”
c 凤姐诧异道:“问谁?”贾琏道:“问谁!问你哥哥。”
d 贾琏道:“……你知道外头人都叫他什么?”凤姐道:“叫他什么?”贾琏道:“叫他什么,叫他‘忘仁’!”
2 间接问旬后加标点混杂
吕叔湘指出:“问句有时不是独立的句,只是装在直说句的里面,作为全局的一部分,这个我们称为间接问句”。这样的句子中因内含疑问子句,形式上貌似疑问句,所以带来了语气判别的困难。对间接问句语气的判定,王力有过明确的意见:“如果整个的疑问转成首品仂语,而为句子的主格或受格时,则不宜用疑问号,应该用顿号或句号。”又说:“若说话人显然要求一个答复时,即使在形式上整个的疑问已转成首品仂语,也可以用疑问号。”王力给出的语气鉴别标准非常明确,但按此操作,仍行不通。下例a、b中的间接问句都“要求有一个答复”,但都是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因为它们的作用是在叙述。只有例c中的间接问句才表疑问语气,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提出问题,期待听话人回答,更为重要的条件是在对话中出现的,所以必须标成问号。
a 子兴笑道:“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么?”
b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
c 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可见,间接问句是否表示疑问,必须从它的作用和出现的语境两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于叙述句而非出现在问话当中,它就失去了直接询问的功能,句子后就该标句号。书中常把陈述性的间接问句误标为疑问语气,这类现象书中共有57例。
a (凤姐)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
b 湘云忙道:“有个好题目命他作。”众人问何题目?湘云道:“命他就作‘访妙玉乞红梅’,岂不有趣?”众人听了,都说有趣。 c 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
d 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e 薛姨妈因又问是那里拾的?湘云方欲说时,……
f 李纨倒着忙起来,想来必是已死,都哭过了,那衣衾未知装裹妥当了没有?连忙三步两步走进屋子来。
3 疑问句连用,语气前后不一
连续的疑问句,其语气上应一致连贯,而书中常出现标点得不一致。例如:(贾政)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17-18)引号中贾政质问宝玉的两句话,都是反问句,语气不可能不一致,可书中前句用问号,后句用叹号,把本来连贯一致的语气生生地隔断了。此类标点问题共有235例,部分实例如下——
a 宝玉忙道:“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
b 麝月道:“大白日里,还怕什么?还怕丢了你不成!”
c 袭人道:“你说要定神,我倒喜欢,怎么又定到这上头了?有话你明儿问不得!”
d (宝玉)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
4 反问句标点误用情况严重
王力说反问号“与疑问句同一来源”,吕叔湘说“反问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两位其实各说对了一半。反问句与疑问句同的仅是形式,即都用了疑问的形式;异的是其内容,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的,反问句是无疑而问,这“无疑而问”才是实质性的。可见,反问句与感叹语气、陈述语气是不沾边的。《红楼梦》中反问句后面有的用问号,有的用叹号,还有的用句号和逗号,语气认定的标准极不一致。例如“……不成”是典型的反问旬式,句末应用问号。然而,书中175个用“……不成”构成的反问句,标成问号的110例、叹号的38例、句号的23例,逗号的有4例,以下各举一例。
a 风姐笑道:“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竞叫这小孩子笑话我不成?”
b 那里今儿义巧,你也遇见找衣裳不成。
c 你们是一气的,都戏弄我不成!
d 鸳鸯见说,不禁红了脸,又悄笑道:“究竟我也不知什么是崩不崩的,你倒忘了不成,先我姐姐不是害这病死了。……”
用“为什么”构成的反问句共96例,标点也极不一致,有问号56例、句号16例、感叹号16例,还有逗号8例,且各举一例。
a 姑娘看着该喜欢才是,为什么反倒伤起心来。
b 我待你不错呀,为什么你倒拿话来葬送我呢!
c 李嬷嬷道:“他又不痴,为什么不进来?”
d 咱们明儿到阎王庙去烧香,和阎王爷说去,问他一问,叫我们托生人,为什么单单的给那小蹄子一张乖嘴,我们都是笨的。
相同问句,相同语气,标点应该一致。奇怪的是,书中的标点却五花八门,前面例1各句就属此类。再如,“如何使得”书中共出现过14例,其中问号3例、叹号5例、句号6例。
a 宅玉道:“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
b 宝玉忙道:“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
c 晴雯因说:“正经给他们茶房里煎去,弄得这屋里药气,如何使得。”
更让人不解的是,同样的问句,在同一个人的口中相继说出,语气居然也不同。这种不一致的标点书中还有49处。
a 尤三姐便啐了一口,道:“我们有姊妹十个,也嫁你弟兄十个不成。难道除了你家,天下就没了好男子了不成!”
b (晴雯)冷笑几声,道:“……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c 凤姐在车上说与贾蓉道:“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
d 凤姐想了一想:凡丧仪大事虽妥,还有一半点小事未曾安插,可以指此再住一日,岂不又在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又可以完净虚那事,三则顺了宝玉的心,贾母听见,岂不欢喜?
e 凤姐会意,因笑道:“你也太操心了,难道大爷比咱们还不会用人?……准都是在行的?……难道认真的叫他去讲价钱会经纪去呢!依我说就很好。”
顺便说明一下,我们所统计的后标为逗号的反问旬,指的是如下的情况。
a 紫鹃笑道:“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亏,又有何好处?”
b 贾琏道:“提他作什么,我那里有这些工夫说闲话儿呢。……”
c 卜世仁道:“怎么急得这样,吃了饭再去罢。”
d 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
这4个例句中,问活中实际上都包含了两次言语行为。前两例是两次反问,后两例前面是反问,后面是祈使。如果使用逗号,就等于把两种(次)言语行为看成了一种,这很显然是不妥的,对读者阅读文本是有误导的。
二 《红楼梦》中标点误用对文本理解的影响
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看似很小,所以很难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作为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它的版本的整理与校勘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经典应该体现它包括标点在内的权威性,我们不应将一本不精心标点的版本留给后人。语言文字是作品的骨与肉,标点符号则是作品的神与脉。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精确的标点会引领他领悟作品精妙细微之处。因此,一个标点符号的误用很可能导致对文本理解的误导,对准确领会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形成干扰。这些误导与干扰有如下三个方面。
1 语气的判定与语境不符。不利于文本的理解
a 平儿手里正掰了个满黄的螃蟹,听如此奚落他,便拿着螃蟹照着琥珀脸上抹来,口内笑骂:“我把你这嚼舌根的小蹄子!”琥珀也笑着往旁边一躲,平儿使空了,往前一撞,正恰恰的抹在凤姐儿腮上。凤姐儿正和鸳鸯嘲笑,不防唬了一跳,哎哟了一声。众人撑不住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凤姐也禁不住笑骂道:“死娼妇!吃离了眼了,混抹你娘的。”平儿忙赶过来替他擦了,亲自去端水。
b (黛玉)方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例句a中凤姐骂平儿话语的语气,与语境极不相符,没有抓住话语的神。体察语境可知,凤姐的话中应是两个感叹句和一个反问句,即“死娼妇!吃离了眼了?混抹你娘的!”书中是把后两句作为一个陈述语气的句子标点的。这种软绵绵的语气消减的是话语的力度,怎能显示出王熙凤悍妇的性格?怎能为读者准确理解文本做正确引导?例句b黛玉话语的语气也与语境、性格有悖。从宝玉的叹气与话语“你放心”推知,黛玉的话是以疑问语 气而绝非规劝性的祈使语气说的。她欣赏的是宝玉叛逆的性格,所以才担心宝玉挨打之后会“改了”。黛玉是用疑问语气来试探、刺激宝玉的,她的“激将法”与宝钗的“规劝”形成对照。书中把黛玉疑问的语气标成了规劝性的祈使语气,不仅不符合语境,连林黛玉性格的“神”也给扭曲了。
2 把语气强行合并或肢解,消减了语言设计的细微之处
在一个人连续的话语中,常常包含两种语气,表示的是不同的言语行为。说话人相继施行的不同的言语行为绝不是随意的,要受到说话环境、说话者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细微之处见精神,作家对人物语言的设计,绝非随意为之,是人物性格、角色、情景综合作用下的“景语”。书中常把人物话语当中所含的不同语气强行合并,不利于引导读者深入品味作家语言功力的细致处,从而造成阅读文本的干扰。
a 这熙风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b 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了个没主意的人了!”
c 刘姥姥便要走。风姐道:“忙什么,你坐下,我问你近来的日子还过的么?”
d 紫鹃只是哭叫:“姑娘怎么样了,快醒转来罢。”
例句a的王熙凤的话语的语气有三处问题。其一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一句的语气,根据语境可知,此句必须是疑问句,方能与后续的感叹句“我今儿才算见了”形成一问一叹的呼应格式;其二是两句“竞……竟……”与“怨不得……”的语气认定。两个“竟……”与“怨不得……”三句都应是感叹语气。这才是王熙凤在老祖宗面前说话的口吻,才是她故弄玄虚的语言特点,才是她讨好老祖宗而演的戏。例句b、c、d各例中都包含两种语气:例句b先赞叹后发问,是门子对其上司的语气;例句c先反问后命令再发问,是主子对下人的语气;例句d先发问后央求,是丫环情急之下的语气。奇怪的是书中把这些不同语气强行合并,不加区分,读者若根据书上的标点,很难体会在这些话语中所反映出的人物的语言风格以及人物角色、所处环境对话语语气的制约因素。
与上述把不同语气强行合并不同的是,书中还常把同一个人同一次说话中相同的语气强加肢解。这种标点问题,在书中也相当突出。这种强行肢解相同语气的做法对读者理解作品的误导作用同样不能低估。
a 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b 探春听说,登时沉下脸来,道:“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作鞋的人么?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没有人的?一般的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弟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这也是白气。”
c 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
例旬a、b、c中的反问句分别有四个、六个、三个,书中把人物话语中包含的几次相同的质问的言语行为强行肢解为几次不同的言语行为。例句a是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质问宝玉时说的,4个反问句的连用,是受冷落后的怒气冲冲的大发泄。例句b是探春对其生母的连珠炮式的一番数落,得势而忘本的嘴脸。例句c是赵姨娘骂子的声气,一腔失势的怨气与无奈。作家这种反问连用的话语设计,用意是借人物语言彰显人物性格。书中的标点显示不出话语的语势,还把作家的用意歪曲了。
三 《红楼梦》中标点误用的成因
分析《红楼梦》疑问句标点符号使用上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不是个别的,而是有联系且成系统的,这说明整理者对句子语气的认定上仍然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盲区。以往的语法论著对语气的认识也不很清楚。王力曾给语气作过界说:“每一句话总带着多少情绪。这种情绪,有时候是由语调表示的。但是,语调所能表示的情绪毕竟有限,于是中国语里还有些虚词帮着语调,使各种情绪更加明显。凡语言对于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叫做语气;表示语气的虚词叫做语气词。”吕叔湘对语气也下过定义:“语气可广狭两解。广义的语气包括语意和语势。所谓语意,指正和反、定和不定、虚和实等等区别。所谓语势,指说话的轻重,缓或急。狭义的语气……可以说是概念内容相同的语句,因使用的目的不同所生的分别。”很明显,王力所说的语气和吕叔湘所说的“广义的语气”,实际上指的是口气。吕叔湘谈的“狭义的语气”才说到了语气的要旨,可惜语焉不详,并没有把语气与口气严格而清晰地区分开来。理论上的缺陷必然是语气认定混乱的根源,中国学术界没有区分语气与口气的传统,所以在给使用标点时,往往误将句子口气当成了语气,《红楼梦》中出现的疑问句后标点的误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认为,句末点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是对句子语气的标注,目的是标出说、写者使用句子的功能和用途。因此,句号、问号、感叹号只与句子的语气相关,与句子所表达的口气无关。陈述句后只能标句号,感叹句和祈使句后只能标感叹号,疑问句后只能标问号。本文所讨论的《红楼梦》中的疑问句应一律标为问号。各种句类都有特定的语法标志,《红楼梦》的校注者正是忽略了语气的形式依据,而被句子所携带着的口气所迷惑,结果疑问句后的标点造成了人为的混乱,这是标注者根本没有想到的。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现代汉语口气研究”(项目编号:TJZW08-1-021)
参考文献:
[1][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2][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a 贾母道:“……叫他进来,岂不省事?”[29]
b 林黛玉笑道:“……你就把他带来岂不省事?……”
c 因又向袭人道:“……以后不如你收了过来照管他,岂不省事?”
d 宝钗忙道:“……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
e 一面遂说道:“……莫若给他添上,岂不省事。”
£尤二姐忙止泪反劝贾琏“……不如放他去罢,岂不省事。”
诸如此类的标点不一致现象相当普通,严重地影响了版本的权威性,且对阅读者准确理解文本造成误导。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样的标点问题,在其他古籍或当代出版物中也普遍存在。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标点问题,对其他出版物同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笔者通过对该书中疑问句后的标点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并对其错误用法进行了理性分析,指出其误标的深层次的原因。
一 疑问句标点误用情况
我们对《红楼梦》中的疑问句的标点进行了穷尽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书中标点误用有如下4种情形。
1 直接疑问句不用问号
第一种情况是有“某某问”提示的直接问句,且随后直接引出所提的问题,期待听话人的回答,这是最明显的直接问句,但书中不用问号,用的是感叹号或句号。此类误用书中共有163处。仅在第六回和第七回,这样的误标竞有5处。
a 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这么大了!”
b 刘姥姥听了,罕问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
c 宝玉便问道:“周姐姐,你作什么到那边去了。”
d 一时凤姐尤氏又打发人来问宝玉:“要吃什么,外面有,只管要去。”
e (凤姐)慢慢地问他:几岁了,读什么书,弟兄几个,学名唤什么。秦钟一一答应了。
第二种情况是句中虽未有“问”一类的提示语,属于典型的特指问句。疑问代词“谁”“什么”“为什么”等构成的特指问句,句末应用问号,书中却常误标为叹号和句号。
a (贾芹)说道:“这是谁干的!我并没得罪人,为什么这么坑我!……”
b 凤姐儿道:“那日并没一个外人,谁走了这个消息。”
c 凤姐道:“我都嘱咐到了,这是什么人走了风呢。这不更是一件难事了吗。”
d 风姐道:“这是什么人这么刻薄嘴儿糟塌人。”
e (麝月)又向宝玉道:“你却一个人站在这房檐底下做什么!”
第三种情况是有问有答的语段,有的还有明显的疑问格式,但书中并未将它们标成疑问语气。下面的例句a,宝玉的两句话应是疑问语气,但书中都标成了陈述语气。例句b中有“是不是”构成的正反问句,例句c、d中下标横线的句子是回声问甸,也均未标成疑问语气。
a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
b 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宝玉笑道:“我多早晚儿说要去了?不过拿来预备着。”
c 凤姐诧异道:“问谁?”贾琏道:“问谁!问你哥哥。”
d 贾琏道:“……你知道外头人都叫他什么?”凤姐道:“叫他什么?”贾琏道:“叫他什么,叫他‘忘仁’!”
2 间接问旬后加标点混杂
吕叔湘指出:“问句有时不是独立的句,只是装在直说句的里面,作为全局的一部分,这个我们称为间接问句”。这样的句子中因内含疑问子句,形式上貌似疑问句,所以带来了语气判别的困难。对间接问句语气的判定,王力有过明确的意见:“如果整个的疑问转成首品仂语,而为句子的主格或受格时,则不宜用疑问号,应该用顿号或句号。”又说:“若说话人显然要求一个答复时,即使在形式上整个的疑问已转成首品仂语,也可以用疑问号。”王力给出的语气鉴别标准非常明确,但按此操作,仍行不通。下例a、b中的间接问句都“要求有一个答复”,但都是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因为它们的作用是在叙述。只有例c中的间接问句才表疑问语气,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提出问题,期待听话人回答,更为重要的条件是在对话中出现的,所以必须标成问号。
a 子兴笑道:“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么?”
b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
c 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可见,间接问句是否表示疑问,必须从它的作用和出现的语境两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于叙述句而非出现在问话当中,它就失去了直接询问的功能,句子后就该标句号。书中常把陈述性的间接问句误标为疑问语气,这类现象书中共有57例。
a (凤姐)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
b 湘云忙道:“有个好题目命他作。”众人问何题目?湘云道:“命他就作‘访妙玉乞红梅’,岂不有趣?”众人听了,都说有趣。 c 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
d 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e 薛姨妈因又问是那里拾的?湘云方欲说时,……
f 李纨倒着忙起来,想来必是已死,都哭过了,那衣衾未知装裹妥当了没有?连忙三步两步走进屋子来。
3 疑问句连用,语气前后不一
连续的疑问句,其语气上应一致连贯,而书中常出现标点得不一致。例如:(贾政)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17-18)引号中贾政质问宝玉的两句话,都是反问句,语气不可能不一致,可书中前句用问号,后句用叹号,把本来连贯一致的语气生生地隔断了。此类标点问题共有235例,部分实例如下——
a 宝玉忙道:“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
b 麝月道:“大白日里,还怕什么?还怕丢了你不成!”
c 袭人道:“你说要定神,我倒喜欢,怎么又定到这上头了?有话你明儿问不得!”
d (宝玉)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
4 反问句标点误用情况严重
王力说反问号“与疑问句同一来源”,吕叔湘说“反问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两位其实各说对了一半。反问句与疑问句同的仅是形式,即都用了疑问的形式;异的是其内容,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的,反问句是无疑而问,这“无疑而问”才是实质性的。可见,反问句与感叹语气、陈述语气是不沾边的。《红楼梦》中反问句后面有的用问号,有的用叹号,还有的用句号和逗号,语气认定的标准极不一致。例如“……不成”是典型的反问旬式,句末应用问号。然而,书中175个用“……不成”构成的反问句,标成问号的110例、叹号的38例、句号的23例,逗号的有4例,以下各举一例。
a 风姐笑道:“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竞叫这小孩子笑话我不成?”
b 那里今儿义巧,你也遇见找衣裳不成。
c 你们是一气的,都戏弄我不成!
d 鸳鸯见说,不禁红了脸,又悄笑道:“究竟我也不知什么是崩不崩的,你倒忘了不成,先我姐姐不是害这病死了。……”
用“为什么”构成的反问句共96例,标点也极不一致,有问号56例、句号16例、感叹号16例,还有逗号8例,且各举一例。
a 姑娘看着该喜欢才是,为什么反倒伤起心来。
b 我待你不错呀,为什么你倒拿话来葬送我呢!
c 李嬷嬷道:“他又不痴,为什么不进来?”
d 咱们明儿到阎王庙去烧香,和阎王爷说去,问他一问,叫我们托生人,为什么单单的给那小蹄子一张乖嘴,我们都是笨的。
相同问句,相同语气,标点应该一致。奇怪的是,书中的标点却五花八门,前面例1各句就属此类。再如,“如何使得”书中共出现过14例,其中问号3例、叹号5例、句号6例。
a 宅玉道:“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
b 宝玉忙道:“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
c 晴雯因说:“正经给他们茶房里煎去,弄得这屋里药气,如何使得。”
更让人不解的是,同样的问句,在同一个人的口中相继说出,语气居然也不同。这种不一致的标点书中还有49处。
a 尤三姐便啐了一口,道:“我们有姊妹十个,也嫁你弟兄十个不成。难道除了你家,天下就没了好男子了不成!”
b (晴雯)冷笑几声,道:“……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c 凤姐在车上说与贾蓉道:“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
d 凤姐想了一想:凡丧仪大事虽妥,还有一半点小事未曾安插,可以指此再住一日,岂不又在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又可以完净虚那事,三则顺了宝玉的心,贾母听见,岂不欢喜?
e 凤姐会意,因笑道:“你也太操心了,难道大爷比咱们还不会用人?……准都是在行的?……难道认真的叫他去讲价钱会经纪去呢!依我说就很好。”
顺便说明一下,我们所统计的后标为逗号的反问旬,指的是如下的情况。
a 紫鹃笑道:“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亏,又有何好处?”
b 贾琏道:“提他作什么,我那里有这些工夫说闲话儿呢。……”
c 卜世仁道:“怎么急得这样,吃了饭再去罢。”
d 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
这4个例句中,问活中实际上都包含了两次言语行为。前两例是两次反问,后两例前面是反问,后面是祈使。如果使用逗号,就等于把两种(次)言语行为看成了一种,这很显然是不妥的,对读者阅读文本是有误导的。
二 《红楼梦》中标点误用对文本理解的影响
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看似很小,所以很难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作为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它的版本的整理与校勘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经典应该体现它包括标点在内的权威性,我们不应将一本不精心标点的版本留给后人。语言文字是作品的骨与肉,标点符号则是作品的神与脉。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精确的标点会引领他领悟作品精妙细微之处。因此,一个标点符号的误用很可能导致对文本理解的误导,对准确领会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形成干扰。这些误导与干扰有如下三个方面。
1 语气的判定与语境不符。不利于文本的理解
a 平儿手里正掰了个满黄的螃蟹,听如此奚落他,便拿着螃蟹照着琥珀脸上抹来,口内笑骂:“我把你这嚼舌根的小蹄子!”琥珀也笑着往旁边一躲,平儿使空了,往前一撞,正恰恰的抹在凤姐儿腮上。凤姐儿正和鸳鸯嘲笑,不防唬了一跳,哎哟了一声。众人撑不住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凤姐也禁不住笑骂道:“死娼妇!吃离了眼了,混抹你娘的。”平儿忙赶过来替他擦了,亲自去端水。
b (黛玉)方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例句a中凤姐骂平儿话语的语气,与语境极不相符,没有抓住话语的神。体察语境可知,凤姐的话中应是两个感叹句和一个反问句,即“死娼妇!吃离了眼了?混抹你娘的!”书中是把后两句作为一个陈述语气的句子标点的。这种软绵绵的语气消减的是话语的力度,怎能显示出王熙凤悍妇的性格?怎能为读者准确理解文本做正确引导?例句b黛玉话语的语气也与语境、性格有悖。从宝玉的叹气与话语“你放心”推知,黛玉的话是以疑问语 气而绝非规劝性的祈使语气说的。她欣赏的是宝玉叛逆的性格,所以才担心宝玉挨打之后会“改了”。黛玉是用疑问语气来试探、刺激宝玉的,她的“激将法”与宝钗的“规劝”形成对照。书中把黛玉疑问的语气标成了规劝性的祈使语气,不仅不符合语境,连林黛玉性格的“神”也给扭曲了。
2 把语气强行合并或肢解,消减了语言设计的细微之处
在一个人连续的话语中,常常包含两种语气,表示的是不同的言语行为。说话人相继施行的不同的言语行为绝不是随意的,要受到说话环境、说话者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细微之处见精神,作家对人物语言的设计,绝非随意为之,是人物性格、角色、情景综合作用下的“景语”。书中常把人物话语当中所含的不同语气强行合并,不利于引导读者深入品味作家语言功力的细致处,从而造成阅读文本的干扰。
a 这熙风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b 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了个没主意的人了!”
c 刘姥姥便要走。风姐道:“忙什么,你坐下,我问你近来的日子还过的么?”
d 紫鹃只是哭叫:“姑娘怎么样了,快醒转来罢。”
例句a的王熙凤的话语的语气有三处问题。其一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一句的语气,根据语境可知,此句必须是疑问句,方能与后续的感叹句“我今儿才算见了”形成一问一叹的呼应格式;其二是两句“竞……竟……”与“怨不得……”的语气认定。两个“竟……”与“怨不得……”三句都应是感叹语气。这才是王熙凤在老祖宗面前说话的口吻,才是她故弄玄虚的语言特点,才是她讨好老祖宗而演的戏。例句b、c、d各例中都包含两种语气:例句b先赞叹后发问,是门子对其上司的语气;例句c先反问后命令再发问,是主子对下人的语气;例句d先发问后央求,是丫环情急之下的语气。奇怪的是书中把这些不同语气强行合并,不加区分,读者若根据书上的标点,很难体会在这些话语中所反映出的人物的语言风格以及人物角色、所处环境对话语语气的制约因素。
与上述把不同语气强行合并不同的是,书中还常把同一个人同一次说话中相同的语气强加肢解。这种标点问题,在书中也相当突出。这种强行肢解相同语气的做法对读者理解作品的误导作用同样不能低估。
a 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b 探春听说,登时沉下脸来,道:“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作鞋的人么?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没有人的?一般的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弟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这也是白气。”
c 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
例旬a、b、c中的反问句分别有四个、六个、三个,书中把人物话语中包含的几次相同的质问的言语行为强行肢解为几次不同的言语行为。例句a是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质问宝玉时说的,4个反问句的连用,是受冷落后的怒气冲冲的大发泄。例句b是探春对其生母的连珠炮式的一番数落,得势而忘本的嘴脸。例句c是赵姨娘骂子的声气,一腔失势的怨气与无奈。作家这种反问连用的话语设计,用意是借人物语言彰显人物性格。书中的标点显示不出话语的语势,还把作家的用意歪曲了。
三 《红楼梦》中标点误用的成因
分析《红楼梦》疑问句标点符号使用上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不是个别的,而是有联系且成系统的,这说明整理者对句子语气的认定上仍然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盲区。以往的语法论著对语气的认识也不很清楚。王力曾给语气作过界说:“每一句话总带着多少情绪。这种情绪,有时候是由语调表示的。但是,语调所能表示的情绪毕竟有限,于是中国语里还有些虚词帮着语调,使各种情绪更加明显。凡语言对于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叫做语气;表示语气的虚词叫做语气词。”吕叔湘对语气也下过定义:“语气可广狭两解。广义的语气包括语意和语势。所谓语意,指正和反、定和不定、虚和实等等区别。所谓语势,指说话的轻重,缓或急。狭义的语气……可以说是概念内容相同的语句,因使用的目的不同所生的分别。”很明显,王力所说的语气和吕叔湘所说的“广义的语气”,实际上指的是口气。吕叔湘谈的“狭义的语气”才说到了语气的要旨,可惜语焉不详,并没有把语气与口气严格而清晰地区分开来。理论上的缺陷必然是语气认定混乱的根源,中国学术界没有区分语气与口气的传统,所以在给使用标点时,往往误将句子口气当成了语气,《红楼梦》中出现的疑问句后标点的误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认为,句末点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是对句子语气的标注,目的是标出说、写者使用句子的功能和用途。因此,句号、问号、感叹号只与句子的语气相关,与句子所表达的口气无关。陈述句后只能标句号,感叹句和祈使句后只能标感叹号,疑问句后只能标问号。本文所讨论的《红楼梦》中的疑问句应一律标为问号。各种句类都有特定的语法标志,《红楼梦》的校注者正是忽略了语气的形式依据,而被句子所携带着的口气所迷惑,结果疑问句后的标点造成了人为的混乱,这是标注者根本没有想到的。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现代汉语口气研究”(项目编号:TJZW08-1-021)
参考文献:
[1][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2][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