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我们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而现在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各种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及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地球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环保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化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教学工作中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育中。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
一、课堂教学是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的主渠道
1、从教材中挖掘生态环保的内容,结合现实中的实例,丰富课堂讲授
(1)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时,介绍“温室效应”。 我们可以讲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危害。近几年来,由于工厂、居民、汽车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人受眼前利益的驱动乱砍滥伐,无计划的放养马、牛、羊等,严重破坏了森林植物。造成每年约有17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按目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速率,今后四、五十年内,不仅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干旱地区继续扩大,南极冰层也将发生滑动、融化,从而导致世界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几个国际大城市。因此,要求控制“温室效应”,稳定全球气候。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栽花种草,植树造林,不在林中玩火,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进行保护森林的宣传;努力学习,为将来开发新能源奠定基础;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议: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2)在讲工业硫酸的制取及性质时,向学生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如何防治。煤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遇水或潮湿的空气就会转化为硫酸,降雨时溶在雨水中降下,形成酸雨,酸雨的PH值低于5.6。我国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中唯一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迅速扩大的地区,目前年均降水酸度PH值小于5.6的地区占全国百分之四十左右,最强酸度值高于美、日、韩等国,酸雨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结构、建筑物等有很大破坏作用,现在有人设想将煤粉变成油,除去硫,可以减少污染。
(3)在讲铅的化合物这些知识的时候,首先可以举例铅中毒的事例。如,2006年1月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港里镇南苏村,全村615名村名中有380名中毒。所有中毒者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便秘、恶心、腹泻、疲劳等直接危险着人们的生命,其原因是旁边有一个铅矿山,在开采铅矿时没有注意到铅的污染问题。
(4)在讲二氧化硫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大部分二氧化硫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石油炼制等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刺激人们的呼吸道,减弱呼吸功能,并导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诱发呼吸道的各种炎症,危害人体健康,等等。
2、通过典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1)我国现已建成的三峡工程,一年可节约5000万吨原煤,煤中含硫1.6%,每年少排放的SO2是多少吨?对控制酸雨有何意义?(2)为什么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3)白色污染是什么,如何减少白色污染?(4)绿色化学是什么?(5)为什么要使用无铅汽油?城市要淘汰助力车,提倡电动车与人力车?
3、化学实验中渗透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如在制备氯气、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时,逸出的气体往往会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可将多余的气体或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毒气,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的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同时尽量减少废渣、废液的产生,能回收利用的就回收,不能回收的就应倒在规定的地方。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教育。
为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条件设计出对实验的无害化处理方案。
二、结合课外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也可以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化肥厂等), 使学生了
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执行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全民的重要任务。环境保护教育,我们就要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他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发展新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以防止化学污染;而且要让年轻的一代了解绿色化学、接受绿色化学、为绿色化学作出应有的贡献。为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课堂教学是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的主渠道
1、从教材中挖掘生态环保的内容,结合现实中的实例,丰富课堂讲授
(1)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时,介绍“温室效应”。 我们可以讲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危害。近几年来,由于工厂、居民、汽车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人受眼前利益的驱动乱砍滥伐,无计划的放养马、牛、羊等,严重破坏了森林植物。造成每年约有17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按目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速率,今后四、五十年内,不仅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干旱地区继续扩大,南极冰层也将发生滑动、融化,从而导致世界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几个国际大城市。因此,要求控制“温室效应”,稳定全球气候。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栽花种草,植树造林,不在林中玩火,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进行保护森林的宣传;努力学习,为将来开发新能源奠定基础;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议: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2)在讲工业硫酸的制取及性质时,向学生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如何防治。煤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遇水或潮湿的空气就会转化为硫酸,降雨时溶在雨水中降下,形成酸雨,酸雨的PH值低于5.6。我国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中唯一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迅速扩大的地区,目前年均降水酸度PH值小于5.6的地区占全国百分之四十左右,最强酸度值高于美、日、韩等国,酸雨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结构、建筑物等有很大破坏作用,现在有人设想将煤粉变成油,除去硫,可以减少污染。
(3)在讲铅的化合物这些知识的时候,首先可以举例铅中毒的事例。如,2006年1月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港里镇南苏村,全村615名村名中有380名中毒。所有中毒者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便秘、恶心、腹泻、疲劳等直接危险着人们的生命,其原因是旁边有一个铅矿山,在开采铅矿时没有注意到铅的污染问题。
(4)在讲二氧化硫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大部分二氧化硫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石油炼制等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刺激人们的呼吸道,减弱呼吸功能,并导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诱发呼吸道的各种炎症,危害人体健康,等等。
2、通过典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1)我国现已建成的三峡工程,一年可节约5000万吨原煤,煤中含硫1.6%,每年少排放的SO2是多少吨?对控制酸雨有何意义?(2)为什么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3)白色污染是什么,如何减少白色污染?(4)绿色化学是什么?(5)为什么要使用无铅汽油?城市要淘汰助力车,提倡电动车与人力车?
3、化学实验中渗透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如在制备氯气、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时,逸出的气体往往会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可将多余的气体或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毒气,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的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同时尽量减少废渣、废液的产生,能回收利用的就回收,不能回收的就应倒在规定的地方。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教育。
为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条件设计出对实验的无害化处理方案。
二、结合课外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也可以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化肥厂等), 使学生了
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执行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全民的重要任务。环境保护教育,我们就要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他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发展新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以防止化学污染;而且要让年轻的一代了解绿色化学、接受绿色化学、为绿色化学作出应有的贡献。为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