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目的为入世为官,治国修身;而英国近代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则以“知识本身即是目的”作为教育的理念。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目的带来了不同的教育内容,为两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教育理念;学而优则仕;纽曼;孔子;儒家教育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学而优则仕”
(一) 教育理念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旧式教育的重要信条。在封建社会之前,中国原始社会的生存、施教、养老、宗教思想和祭祀是其教育的主要目的,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建立,西周开始的旧中国时期教化人民,谋取仕途成为了学习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封建社会中,学校教育和科举入仕是相伴始终的。
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教育权基本掌握在少数贵族与僧侣阶级手中,能够受教的仅限于少数的贵族子弟或城市市民,统治阶级掌控了教育的大部分资源和受教权利,教育作为人类思想的延续和继承,成为了统治阶级培养新统治人才的必经之路。
“春秋末年,昔日指定的礼乐政教,已是百孔千疮,差不多濒于破产;社会因战争的关系也呈种种紊乱不宁的现象……孔子两眼既触着种种‘世道不古’的刺激,发生了一种强烈的兴奋,慨然以挽回世道,拯救民生为己任。实现他的这个志愿,只有从政教两方面下手:有机会时,登上政治舞台,从改良政治以挽回时局;没有机会时,退处草野,从提倡教育以挽救时局。“[1]
中国儒家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封建社会统治,培养善于执政、管理人民的国家统治人才,培养士族阶级的未来领袖。在孔氏教育所用的教材《大学》之中,儒家的教育是性命之学与政治之学的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性命之学,而最终的目的还是政治之学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教育是政治领袖人才的教育,而政治领袖的人才教育中,一方面是要做到贤人般高尚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又要有政治方面的深谋远虑。
《论语·子张》中有记载,“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即,做官的事做好了,若还有余力,就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若还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虽然有学者认为本句中“仕”并非仅是做官的意思,也更有实践的意思。但我们综合了孔子的教育目的来说,这样的实践,想必也是做官。
(二)教育内容
“据《论语》所载,我们分析他所教的内容,分为‘文、行、忠、信’四项(《论语·述而》)关于文的,就是他平日常说的‘礼乐诗书’;关于行的,就是小之洒扫应对,大之致君泽民;关于忠、信的,既是修身的道理。”[2]
孔子讲授的知识,一为礼乐诗书,二为治国之道,三为修身之理。其作用是培养贤能之人,成为国家领袖。而在两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儒家文化的教育内容和知识范畴也随着不同时期的发展而有了新的调整,但教育与仕途之间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一次次更加紧密。
二.英国近代教育中的“知识本身即是目的”
“知识本身即是目的”是英国近代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的重要理论,之所以将其理论作为与儒家教育理念作对比的原因不仅因为其理论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地位一致,更是由于纽曼的大学理想是一种“代表了经典自由教育哲学的大学理想”[3],对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内容
与其说《大学的理想》是一本纽曼针对教育发表个人认知的演讲稿,不如说它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哲学理念。纽曼将所有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和集合,成为了我们探讨的对象。纽曼认为“知识的所有分支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知识的题材本身是密切关联的,这正如造物主的行为和所生之物一样。”[4]
比起儒家的礼乐诗书、治国修身来说,纽曼对于教育的内容更为全面,他囊括了这世界上所有的哲学与科学作为教育的内容。并非说纽曼的教育理念比儒家教育理念更进步,而是因为教育目的不同,知识的用途不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差异。
纽曼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为学生着想,扩大大学所要传授的学科范畴。虽然学生不可能攻读所有学科,但生活于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中间,耳濡目染,受其熏陶,也必将获益匪浅。通识教育和综合类大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纽曼不希望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大学——即普遍学习知识的场所应有的优势。
(二) 教育目的
纽曼的教育目的是达到一种“自由教育”的目的。所谓“自由教育”是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终生思维习惯。学生把大学当做是接受教育的殿堂,一大群学识渊博的人埋头于各自学科,相互竞争,通过熟悉的沟通渠道,为了达到理智上的和谐被召集起来,并共同调整各自钻研的学科的要求和互相之间的关系。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磋商,造就一个纯洁明净的思想氛围。[5]
纽曼认为的大学是平等的,可以学习普遍知识的场所,而由于知识的普遍联系性,要求学生在钻研自己的专业同时,结合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成为真正传授知识的教育。而一点,是纽曼“知识本身即是目的”的第一层含义。
同时纽曼认为知识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渴求,而追求知识除了可以获得知识本身以外,也可以是没有任何诉求的:
自由知识本来就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思索,自由知识立足于自己的要求,不受后果支配,不期望补充,不守目的的影响,也不会被任何技艺所同化。
知识本身作为一种真理和精神,是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而并非功利性的希望通过知识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处境或社会的状况。这便是与儒家教育目的最重要的区别,如果说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教育目的的话,那么“享受知识本身“,则是纽曼认为”自由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
三.近现代中国教育中的“为求学而来”
自中国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人们也意识到旧的科举选举和教育方法对于政治、人性方面带来的腐败和束缚。在几百年的科举制遴选之下,中国文人丧失了对知识的好奇,对创造力的追求,即便有个别忠臣良将欲凭一己之力回国之大势,可无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往往使得他们束手缚脚。在三民主义的推行之下,受海外教育思潮洗礼的蔡元培结合中国当时积贫积弱的现实,倡导军国民主义和实利主义的教育方针解国家燃眉之急,在大学之中以“为求学而来,而非为求官“作为学习目的,颠覆了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念,以科学、哲学、知识的发展和研究,培养健全的人作为教学目标,让知识成为学生探寻自身,探寻世界,发展科学哲学与真理的阶梯。这种高等教育方式的奠定,是中外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与结合,在当时对振兴国家,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与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四.小结
知识,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探寻世界和自身的成果。无论是作为谋求仕途发展,拯救国家于危难的工具;还是作为一种科学、哲学的力量,来丰富和循诱人进行自我修养。知识之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同的教育目的,时事环境都会造就不同的人与知识的关系。
在社会发展大踏步的今天,知识之于中国人来说,呈现出了一种与过往都不同的关系,通识教育迫在眉睫;知识之于人意识形态的塑造更为明显;作用于知识,使之推动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开拓人类知识的边缘,才是眼下教育的首要任务。
注释:
[1]《中国教育史》 陈青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封建时期的教育》第六章-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P37
[2]《中国教育史》 陈青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封建时期的教育》第六章-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P41
[3]《大学的理想(节本)》 约翰·亨利·纽曼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徐辉 顾建新 何曙荣译 《译者前言》 P6
[4]《大学的理想》 约翰·亨利·纽曼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知识本身及为目的》P20
[5]《大学的理想》 约翰·亨利·纽曼著 P22 第五篇 “知识本身即是目的”
【关键词】:教育理念;学而优则仕;纽曼;孔子;儒家教育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学而优则仕”
(一) 教育理念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旧式教育的重要信条。在封建社会之前,中国原始社会的生存、施教、养老、宗教思想和祭祀是其教育的主要目的,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建立,西周开始的旧中国时期教化人民,谋取仕途成为了学习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封建社会中,学校教育和科举入仕是相伴始终的。
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教育权基本掌握在少数贵族与僧侣阶级手中,能够受教的仅限于少数的贵族子弟或城市市民,统治阶级掌控了教育的大部分资源和受教权利,教育作为人类思想的延续和继承,成为了统治阶级培养新统治人才的必经之路。
“春秋末年,昔日指定的礼乐政教,已是百孔千疮,差不多濒于破产;社会因战争的关系也呈种种紊乱不宁的现象……孔子两眼既触着种种‘世道不古’的刺激,发生了一种强烈的兴奋,慨然以挽回世道,拯救民生为己任。实现他的这个志愿,只有从政教两方面下手:有机会时,登上政治舞台,从改良政治以挽回时局;没有机会时,退处草野,从提倡教育以挽救时局。“[1]
中国儒家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封建社会统治,培养善于执政、管理人民的国家统治人才,培养士族阶级的未来领袖。在孔氏教育所用的教材《大学》之中,儒家的教育是性命之学与政治之学的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性命之学,而最终的目的还是政治之学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教育是政治领袖人才的教育,而政治领袖的人才教育中,一方面是要做到贤人般高尚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又要有政治方面的深谋远虑。
《论语·子张》中有记载,“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即,做官的事做好了,若还有余力,就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若还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虽然有学者认为本句中“仕”并非仅是做官的意思,也更有实践的意思。但我们综合了孔子的教育目的来说,这样的实践,想必也是做官。
(二)教育内容
“据《论语》所载,我们分析他所教的内容,分为‘文、行、忠、信’四项(《论语·述而》)关于文的,就是他平日常说的‘礼乐诗书’;关于行的,就是小之洒扫应对,大之致君泽民;关于忠、信的,既是修身的道理。”[2]
孔子讲授的知识,一为礼乐诗书,二为治国之道,三为修身之理。其作用是培养贤能之人,成为国家领袖。而在两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儒家文化的教育内容和知识范畴也随着不同时期的发展而有了新的调整,但教育与仕途之间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一次次更加紧密。
二.英国近代教育中的“知识本身即是目的”
“知识本身即是目的”是英国近代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的重要理论,之所以将其理论作为与儒家教育理念作对比的原因不仅因为其理论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地位一致,更是由于纽曼的大学理想是一种“代表了经典自由教育哲学的大学理想”[3],对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内容
与其说《大学的理想》是一本纽曼针对教育发表个人认知的演讲稿,不如说它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哲学理念。纽曼将所有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和集合,成为了我们探讨的对象。纽曼认为“知识的所有分支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知识的题材本身是密切关联的,这正如造物主的行为和所生之物一样。”[4]
比起儒家的礼乐诗书、治国修身来说,纽曼对于教育的内容更为全面,他囊括了这世界上所有的哲学与科学作为教育的内容。并非说纽曼的教育理念比儒家教育理念更进步,而是因为教育目的不同,知识的用途不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差异。
纽曼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为学生着想,扩大大学所要传授的学科范畴。虽然学生不可能攻读所有学科,但生活于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中间,耳濡目染,受其熏陶,也必将获益匪浅。通识教育和综合类大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纽曼不希望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大学——即普遍学习知识的场所应有的优势。
(二) 教育目的
纽曼的教育目的是达到一种“自由教育”的目的。所谓“自由教育”是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终生思维习惯。学生把大学当做是接受教育的殿堂,一大群学识渊博的人埋头于各自学科,相互竞争,通过熟悉的沟通渠道,为了达到理智上的和谐被召集起来,并共同调整各自钻研的学科的要求和互相之间的关系。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磋商,造就一个纯洁明净的思想氛围。[5]
纽曼认为的大学是平等的,可以学习普遍知识的场所,而由于知识的普遍联系性,要求学生在钻研自己的专业同时,结合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成为真正传授知识的教育。而一点,是纽曼“知识本身即是目的”的第一层含义。
同时纽曼认为知识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渴求,而追求知识除了可以获得知识本身以外,也可以是没有任何诉求的:
自由知识本来就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思索,自由知识立足于自己的要求,不受后果支配,不期望补充,不守目的的影响,也不会被任何技艺所同化。
知识本身作为一种真理和精神,是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而并非功利性的希望通过知识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处境或社会的状况。这便是与儒家教育目的最重要的区别,如果说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教育目的的话,那么“享受知识本身“,则是纽曼认为”自由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
三.近现代中国教育中的“为求学而来”
自中国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人们也意识到旧的科举选举和教育方法对于政治、人性方面带来的腐败和束缚。在几百年的科举制遴选之下,中国文人丧失了对知识的好奇,对创造力的追求,即便有个别忠臣良将欲凭一己之力回国之大势,可无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往往使得他们束手缚脚。在三民主义的推行之下,受海外教育思潮洗礼的蔡元培结合中国当时积贫积弱的现实,倡导军国民主义和实利主义的教育方针解国家燃眉之急,在大学之中以“为求学而来,而非为求官“作为学习目的,颠覆了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念,以科学、哲学、知识的发展和研究,培养健全的人作为教学目标,让知识成为学生探寻自身,探寻世界,发展科学哲学与真理的阶梯。这种高等教育方式的奠定,是中外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与结合,在当时对振兴国家,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与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四.小结
知识,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探寻世界和自身的成果。无论是作为谋求仕途发展,拯救国家于危难的工具;还是作为一种科学、哲学的力量,来丰富和循诱人进行自我修养。知识之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同的教育目的,时事环境都会造就不同的人与知识的关系。
在社会发展大踏步的今天,知识之于中国人来说,呈现出了一种与过往都不同的关系,通识教育迫在眉睫;知识之于人意识形态的塑造更为明显;作用于知识,使之推动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开拓人类知识的边缘,才是眼下教育的首要任务。
注释:
[1]《中国教育史》 陈青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封建时期的教育》第六章-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P37
[2]《中国教育史》 陈青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封建时期的教育》第六章-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P41
[3]《大学的理想(节本)》 约翰·亨利·纽曼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徐辉 顾建新 何曙荣译 《译者前言》 P6
[4]《大学的理想》 约翰·亨利·纽曼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知识本身及为目的》P20
[5]《大学的理想》 约翰·亨利·纽曼著 P22 第五篇 “知识本身即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