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语言大学每年都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人次的外国留学生和5,000多名中国学生在校共同学习。这些来源广泛、文化多元、观念各异的学子,源源不断地带来了千姿百态的各国文化,汇成了北语校园风格独特的国际化文化景象。
作为一所社会主义大学,其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着力培养中国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作为一所国际型大学,其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特征,这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观念思路和实践路径始终都要贯彻国际化、多元化的意识、规律和要求。因此,学校树立了“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坚持以“以我为主”为根本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坚持以“兼容并蓄”为文化特色,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坚持以“德行言语”为培养方向,培养道德修养高尚、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坚持以“敦睦天下”为历史使命,鼓励全校师生积极投身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语言为桥梁,促进各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倡导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理念;学校构建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主题鲜明、色彩斑斓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服务。
坚持以“以我为主”为根本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学校以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主题活动、博雅课堂、主题论坛等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1.开展“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
通过构建理论学习和宣传的阵地,以“服务同学成长成才,服务学校建设发展”为宗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通过“我与祖国共奋进”“和谐社会新长征”“和谐校园伴我行”系列交流和实践活动3个分主题,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地投身“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2.弘扬以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互助精神为内核的志愿服务精神
学校利用中外学生同校的特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展现了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学校率先在北京市成立了中外学生迎奥运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另外,还积极组织开展日常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社团根据社区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相关专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附近社区,广泛开展英语教学、环保宣传、义务助残、义务家教等日常性、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3.大力开展留学生博雅教育
为了把外国留学生培养成为知华友华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学校以“博雅课堂”和“走读中国”为两翼,搭建知华友华教育新载体。以文化接触、文化感知、文化接受、文化推介4个方面为切入点,在课堂内外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并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设置了博雅课堂,开设多种博雅课程,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博雅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历史、哲学、艺术、民俗、文学、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与学习。
坚持以“兼容并蓄”为文化特色,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
学校整合各部门、各学院力量,齐心协力搭建国际化的中外学生文化展演和交流平台,以“兼容并蓄”为文化特色,以国际化校园建设为目标,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
在党委领导和各部门配合下,学校培育了多个品牌的文化活动,如“世界文化节”“女生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亚欧风情夜”“留学生中华才艺大赛”“中外交流形象大使大赛”“中国游园会”“祖国山水风情画展”“北语世界服饰文化演出”“世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学生活动,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展现了不同国别的文化风情。这些文化活动,既使中国学生有机会多方面集中地接触、了解和体验各国文化的特点,同时又向外国留学生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中外学生交流搭建了友谊的平台。
学校还积极为中外学生交流和中国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创建组织平台。学校中外学生艺术团是国内唯一的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排练、共同表演的学生艺术社团,成员除中国学生外,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智利、韩国等10多个国家共200余名学生。在中国学生中形成了“人人都是文化大使、时时都可交流文化”的意识和风气,抓住每一个机会向留学生介绍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艺术团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出了大量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高水平节目。
学校还创造了独特的“语伴文化”,中外学生结成语伴,相互学习语言,进行文化交流,各取所需,又相互尊重,在语伴文化中,中国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提高,还有跨文化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国际视野的拓展。
坚持以“德行言语”为培养方向,造就一批道德修养高尚、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学校整合国(境)内外教师和文化资源,以课程、讲座、活动、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跨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多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北京语言大学“名师讲坛”、中西文化比较的国际化大讲坛、中国文化英语系列讲座等几大系列讲坛,为培养一批道德修养高尚、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北京语言大学“名师讲坛”
为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学校于2005年至今坚持举办北京语言大学“名师讲坛”系列讲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邀请了包括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体育冠军、影视明星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来校演讲,为学生提供了“聆听智慧,启迪人生”的难得机会。发展至今,“名师讲坛”系列讲座包含学术文化类、青春励志类、经历分享类和专业学习类等各种类别讲座,已经成为了学子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引领优良学风、营造健康文化的重要阵地。
2.中西文化比较的国际化大讲坛
整合国内外优秀的教师资源,开设中西方文化比较方面的通识大讲堂,如邀请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乐黛云演讲“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美国莱斯大学博士、杜肯大学教授李荆演讲“历史经验与民族特性:中西文明发展史的几点比较”,等等。这些讲座积极引导中国学生思考政治制度差异、文化多元冲突、财富差距、世界格局、民族传统等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中国气魄和国际视野、国际胸怀、国际理念。
3.英语讲授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讲座
在留学生中广泛开展博雅教育,弘扬中华文化,让留学生尽快地融入中国学生中。根据留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开设了从零起点的留学生到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均可来聆听的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是用英语作为语言媒介来介绍、阐释中国文化,拓宽了留学生的受众面。2009年9月至今,学校开设了“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3个学期共计25讲,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宗教、民俗、教育、经济等内容,每个内容一讲,如中国历史、中国电影、中国传统节日与假期、中国饮食等。课堂上,中外学生积极讨论,相互交流,充分体验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文化英文讲座的开设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坚持以“敦睦天下”为历史使命,鼓励全校师生积极投身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语言为桥梁,促进各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倡导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理念
1.北语师生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生力军
学校近年来每年向海外派遣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近100人,40多年来已向海内外派遣对外汉语教学师资1,100多人次。他们的足迹遍布五洲四海,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战略的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学校每年还派出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50多人。
2.大力支持北语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促进对外友好
学校积极探索国际教育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模式,努力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辟新的渠道,为广大学生拓宽出国交流学习和跨国联合培养的机会。目前,学校已同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所大学或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大学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模式,选派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到英国、日本、韩国、古巴、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大学学习交流。学校还积极开拓社会渠道,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国际实践和青年交流的机会。近年来,学校推荐多名学生随团中央参加“中日韩青少年友好会见”“第二届中韩大学生精英论坛”等活动。学校还积极开拓社会渠道,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国际实践和青年交流的机会。中外学生艺术团多次赴日本、墨西哥、古巴等国家举行中国文艺精粹巡演活动,数万人次观看。
[责任编辑:常 晶]
作为一所社会主义大学,其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着力培养中国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作为一所国际型大学,其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特征,这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观念思路和实践路径始终都要贯彻国际化、多元化的意识、规律和要求。因此,学校树立了“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坚持以“以我为主”为根本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坚持以“兼容并蓄”为文化特色,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坚持以“德行言语”为培养方向,培养道德修养高尚、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坚持以“敦睦天下”为历史使命,鼓励全校师生积极投身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语言为桥梁,促进各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倡导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理念;学校构建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主题鲜明、色彩斑斓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服务。
坚持以“以我为主”为根本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学校以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主题活动、博雅课堂、主题论坛等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1.开展“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
通过构建理论学习和宣传的阵地,以“服务同学成长成才,服务学校建设发展”为宗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通过“我与祖国共奋进”“和谐社会新长征”“和谐校园伴我行”系列交流和实践活动3个分主题,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地投身“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2.弘扬以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互助精神为内核的志愿服务精神
学校利用中外学生同校的特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展现了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学校率先在北京市成立了中外学生迎奥运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另外,还积极组织开展日常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社团根据社区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相关专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附近社区,广泛开展英语教学、环保宣传、义务助残、义务家教等日常性、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3.大力开展留学生博雅教育
为了把外国留学生培养成为知华友华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学校以“博雅课堂”和“走读中国”为两翼,搭建知华友华教育新载体。以文化接触、文化感知、文化接受、文化推介4个方面为切入点,在课堂内外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并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设置了博雅课堂,开设多种博雅课程,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博雅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历史、哲学、艺术、民俗、文学、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与学习。
坚持以“兼容并蓄”为文化特色,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
学校整合各部门、各学院力量,齐心协力搭建国际化的中外学生文化展演和交流平台,以“兼容并蓄”为文化特色,以国际化校园建设为目标,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
在党委领导和各部门配合下,学校培育了多个品牌的文化活动,如“世界文化节”“女生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亚欧风情夜”“留学生中华才艺大赛”“中外交流形象大使大赛”“中国游园会”“祖国山水风情画展”“北语世界服饰文化演出”“世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学生活动,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展现了不同国别的文化风情。这些文化活动,既使中国学生有机会多方面集中地接触、了解和体验各国文化的特点,同时又向外国留学生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中外学生交流搭建了友谊的平台。
学校还积极为中外学生交流和中国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创建组织平台。学校中外学生艺术团是国内唯一的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排练、共同表演的学生艺术社团,成员除中国学生外,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智利、韩国等10多个国家共200余名学生。在中国学生中形成了“人人都是文化大使、时时都可交流文化”的意识和风气,抓住每一个机会向留学生介绍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艺术团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出了大量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高水平节目。
学校还创造了独特的“语伴文化”,中外学生结成语伴,相互学习语言,进行文化交流,各取所需,又相互尊重,在语伴文化中,中国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提高,还有跨文化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国际视野的拓展。
坚持以“德行言语”为培养方向,造就一批道德修养高尚、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学校整合国(境)内外教师和文化资源,以课程、讲座、活动、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跨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多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北京语言大学“名师讲坛”、中西文化比较的国际化大讲坛、中国文化英语系列讲座等几大系列讲坛,为培养一批道德修养高尚、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北京语言大学“名师讲坛”
为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学校于2005年至今坚持举办北京语言大学“名师讲坛”系列讲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邀请了包括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体育冠军、影视明星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来校演讲,为学生提供了“聆听智慧,启迪人生”的难得机会。发展至今,“名师讲坛”系列讲座包含学术文化类、青春励志类、经历分享类和专业学习类等各种类别讲座,已经成为了学子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引领优良学风、营造健康文化的重要阵地。
2.中西文化比较的国际化大讲坛
整合国内外优秀的教师资源,开设中西方文化比较方面的通识大讲堂,如邀请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乐黛云演讲“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美国莱斯大学博士、杜肯大学教授李荆演讲“历史经验与民族特性:中西文明发展史的几点比较”,等等。这些讲座积极引导中国学生思考政治制度差异、文化多元冲突、财富差距、世界格局、民族传统等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中国气魄和国际视野、国际胸怀、国际理念。
3.英语讲授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讲座
在留学生中广泛开展博雅教育,弘扬中华文化,让留学生尽快地融入中国学生中。根据留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开设了从零起点的留学生到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均可来聆听的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是用英语作为语言媒介来介绍、阐释中国文化,拓宽了留学生的受众面。2009年9月至今,学校开设了“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3个学期共计25讲,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宗教、民俗、教育、经济等内容,每个内容一讲,如中国历史、中国电影、中国传统节日与假期、中国饮食等。课堂上,中外学生积极讨论,相互交流,充分体验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文化英文讲座的开设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坚持以“敦睦天下”为历史使命,鼓励全校师生积极投身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语言为桥梁,促进各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倡导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理念
1.北语师生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生力军
学校近年来每年向海外派遣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近100人,40多年来已向海内外派遣对外汉语教学师资1,100多人次。他们的足迹遍布五洲四海,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战略的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学校每年还派出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50多人。
2.大力支持北语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促进对外友好
学校积极探索国际教育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模式,努力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辟新的渠道,为广大学生拓宽出国交流学习和跨国联合培养的机会。目前,学校已同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所大学或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大学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模式,选派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到英国、日本、韩国、古巴、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大学学习交流。学校还积极开拓社会渠道,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国际实践和青年交流的机会。近年来,学校推荐多名学生随团中央参加“中日韩青少年友好会见”“第二届中韩大学生精英论坛”等活动。学校还积极开拓社会渠道,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国际实践和青年交流的机会。中外学生艺术团多次赴日本、墨西哥、古巴等国家举行中国文艺精粹巡演活动,数万人次观看。
[责任编辑:常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