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切入解读文本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c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狼》第三则是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代表篇目。对《狼》这篇文章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层出不穷,讲授的语文老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解读也是各有不同。但是,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而且任何学科内容的讲授都要遵循一定教学规则,我们不能想怎样就怎样。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设计必须以主要教学任务为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切入角度。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看法,所以,选择角度尤为重要。
  以蒲松龄《狼》为例,我们在解读之前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狼》是一篇短篇小说,作为小说,我们一定要从小说的角度来进行解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角度来对这篇课文进行解读。
  角度一:从“屠夫”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这个角度的解读能够看出教师基本的文本解读能力,这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
  角度二:从“狼”的角度进行解读。因为文章题目是《狼》,所以我们老师在授课时从这个角度进行解读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文章主要情节概括为:两狼跟踪、两狼穷追、两狼谋划、两狼被杀。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角度解读,文题相符,是老师们备课时首先应该着手的。
  角度三:从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进行解读。因为《狼》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阅读小说或者老师们在讲授小说时,一般是按照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的,其中尤以“故事情节”为最主要的切入点,所以,我们在讲授《狼》这篇短篇小说时,自然要考虑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进行解读了。那么,我们可以将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开端: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发展: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高潮: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结局: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作为小说篇目,我们从这个角度进行讲授,应该说是非常专业了,但是,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狼》这篇文章是出现在七年级教材中的,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在没有基本的小说文体常识和小说阅读容量的前提下,对所谓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的,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在课文讲授时应该综合考量,全盘计划。
  角度四:从“三”的模式来把握小说的情节。一般情况,我们对小说习惯于从情节的角度来设计。这无可厚非,而且这个角度的讲授对学生来讲也是最有效果的。但如果篇篇都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会给学生形成一种比较僵化的思维方式,以为小说的阅读或者老师讲授小说只会这“八个字”。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换一个角度来从整体上把握小说,但这却常常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软肋。为了让换个角度来解读《狼》这篇小说让这篇文章更有新鲜感。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反复进行了讨论,后来又查找了一些资料,进行了对照、借鉴,我们发现,如果从“三”的模式来设计就比较新鲜。那么,如何从“三”的模式来把握小说的情节呢?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作如下设计:
  屠夫遇狼:
  第一个办法:逃跑(惊恐万分)
  第二个办法:投骨(心存侥幸)
  第三个办法:杀狼(绝处逢生)
  其实,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经常用“三”的模式来概括情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刘备三请诸葛亮”,“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古代许多小说在构思上妙用“三”字,使内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这样的例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就是这样的范例:“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三层排比贯穿全篇,结构上层层深入,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我们正是从这篇文章得到启发。
  角度五:从文章的立意的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阅读完《狼》一文后,我们会感受到狼的“变诈”。如果我们从“变诈”这个词入手来讲解课文,效果会怎么样呢?我们不妨做如下设计。
  狼之变诈:
  缀行甚远——尾随跟踪,寻找机会
  交替缀行——不为诱惑,随机应变
  眈眈相向——互相对峙,琢磨对策
  正面假寐——明修栈道,欲擒故纵
  背后偷袭——攻其不备,直捣黄龙
  这两头狼从尾随跟踪,寻找下嘴的机会;到屠夫投骨时随机应变,交替追击;再到屠夫背靠积薪,双方互相对峙,狼琢磨寻找新的对策;再到一狼正面装睡,明修栈道,以图麻痹屠夫,欲擒故纵;另一狼背后袭击,欲攻其不备,直捣黄龙。这两头狼的“变诈”和“黠”让我们在解读过程中看到了一个谋略大师的风范。这样的解读对学生阅读这篇小说是一个新的角度,只要老师按照这样的角度进行解读,学生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进入视野的形象也就各不相同。语文教学追求多元化目标,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多角度解读课文,既可以为学生解读文本找到一种变势,有利于学生重组课文信息,更深刻地甚至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又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六十六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农村学校,我们有四十年的办学经验,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面对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优质教育资源的趋势,面对学生数量的日益减少,面对教师浮燥的心态,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及学生家长选择在我们学校就读,如何让教师安定下来专心致志地为农村孩子做好教育和服务工作,如何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们意识到,只有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就是读写结合。我们要努力地对课文进行发现,从而让读写活动的内容更加有趣、有味、有效。  ——余映潮  散文是一种意蕴丰富、益智陶情、具有弹性力度的一种文体,不但是教材的首选,也成为中考、高考的最爱。长期以来,散文教学的内容为人所诟病,导致教学与考试的严重脱节,我觉得在源头上属于教学时与写作的结合不够紧密,为读文本而剖析文本像是缺少目标的慢跑,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这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其实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又何尝不需要一个“支点”呢?语文教师要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既能看出“热闹”,又能看出“门道”,关键在于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潜心会文巧妙地找到一个最佳的“支点”,一“点”激起解读文本的“千层浪”。仅以《孔乙己》中“支点”为例,揭示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  《孔乙己》作为鲁迅八篇小说之首,刘再复称它是“精细的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程的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中又指出:阅读的要求之一是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写作的要求之一是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学生“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尤其强调: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这个特殊群体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年龄偏小的“留守幼儿”。在县城幼儿园中,就有比例不小的3~6岁的“留守幼儿”。本文将就县城幼儿园留守幼儿心理问题及成因、有效教育方法进行探讨,以便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城镇幼儿园留守幼儿 心理问题 对策分析  一、关注留守幼儿成长的意义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老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长篇幅的课文明显增加,尤其是选修课本。对于这类文章,按传统方法授课,总感觉占时多,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效果往往却不佳。学生觉得吃力,老师也感觉繁琐,面面俱到,反而会面面不到。那么,如何才能化繁就简,即长文短教,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所谓“长文短教”,并不是简单地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由原来的两课时压缩为一课时,更不是不教,而是需要我们对“长文”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地利用
【设计理念】  1.选修教材的教法:高于必修,宽于必修,在必修基础上有所提高。  2.名著选讲的方法:以学生为主导,以原著为本,以节选为切入点,以面托点,以点牵面。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由文本延伸至课外,激发学生再读原著的兴趣。  (2)阅读文本,赏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典型性格。  2.过程和方法  (1)读原著,掌握材料。读课文,了解文意。  (2)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使用“异步”教学法,就是要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通过合理的“异步”,学生就能自主学习历史知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异步教学法 研究  “异步”教学法是针对“同步教学法”而言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自己为主导,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与自己同步,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自己同步、学习的方法与自己同步、学习的成果与教学目标同步,学生的学习自主
从事艺术班学生的数学教学已近十年了,每届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数学基础极其薄弱。同学们在高一进校时还有些积极性希望能努力地把数学学好,但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初中的基础太差,困难重重。很多的数学基本知识点无从了解,数学的逻辑推理的思维形式没有形成,接触高中数学时根本无法听懂,于是感到学数学无望渐渐地对学习完全丧失了兴趣,有的实际上正在或已经放弃了数学的学习。数学考试也就成了他们的噩梦,这门课程
“素质教育”这个说法出现在中国的教育界已经将近二十年了,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十多年来,各界人士开口闭口必谈“素质教育”,唾弃“应试教育”,那么,素质教育实施状况实际如何呢?家长、学生等又有什么要求和看法呢?  我校是一所农村三星级高中,通过对我校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了解到他们对素质教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