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里,教师承担着培育学生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变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师生问答为主。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无法长时间地在一问一答的句子操练环节中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步消退,课堂氛围也随之进入“冰冻期”。那么,小学英语教学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初步交际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大有可为。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内容、无实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优等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其他人在旁无所事事
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布置了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后,基本上是每个小组的优等生或擅长语言表达的学生在完成任务,而更多的学生处在“陪太子读书”的尴尬境地。这说明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缺乏有效的课堂调控手段,学生没有养成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久而久之,优等生就独揽了代表所在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的大权,而其他学生则默默地在一旁充当听众的角色,这的确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其实,这种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缺少“合作”的意识培养,课堂沦为优等生的表演舞台。对于其他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仍然是被动的、灌输式的,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需要科学的分组。每个成员要熟知合作学习的规则,做到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明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日益明显。例如在绘本对话课上,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分好人物角色,明确各自的内容,每个人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了如指掌,争取人人在不同的人物角色上得到不同的對话表演机会。其次,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把控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提醒组员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的规则。有了这些保障,学生方能踊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去,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得到“听、说、读、演”的机会,都能有所收获。
二、小组合作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缺乏教师引导或辅导
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时,有的教师一直在各个小组间静静观看,然后教师开始听取各个小组的汇报。等到小组汇报结束,下课铃声也快响起了。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缺乏引导的自由状态,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群体间的力量得以突破。其次,在活动开始后,要细心观察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对于一些一开始就出现“你看我、我看你”的沉默小组,教师要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要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小组进行纪律管理和方法辅导。最后,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其中的小组与学生们一起进行人物对话的操练,给予鼓励和个别辅导,才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着整体的把握。例如:在学完12个月份的单词后,教师可在班上进行小组调查的合作形式,组长问:What’s your favourite month?让每个组员回答I like…best.I can…然后组长向全班汇报该组的调查报告,教师再来统计全班最喜欢的月份。这样,学生积极分工合作来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加强,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三、小组合作固定化,课堂生成资源不足
学生个体间存在学习差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如果在课堂上只是简单的一句:下面我们来对这篇文章进行小组对话!估计很多学生也只是形式化地进行小组分工,优等生读长篇的句子,其他学生读一些简单的句子。这种小组合作模式太固定化了,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多也是把文章内容再展示一遍,没有更多的语言输出造成生成资源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生互相帮助,基础好的带动基础差的一同成长,基础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练习的机会。例如:在学习餐馆点餐用语时,如果只是叫几个学生上台表演,那其他的学生无疑只能扮演听众的角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小组练习课本上的点餐情景,然后让学生练习时可以改变对话里面的食品名称。
课本上的主要句型是: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Yes,please.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很多小组在表演时,能够运用以前学过的礼貌用语,将课本上的对话材料进行改编,使对话的内容更加合理,更加丰富。诚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激发了他们投入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
总之,英语学习是一个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只要是合理的、具有科学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作用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应加强研究,不断探索,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师生问答为主。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无法长时间地在一问一答的句子操练环节中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步消退,课堂氛围也随之进入“冰冻期”。那么,小学英语教学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初步交际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大有可为。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内容、无实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优等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其他人在旁无所事事
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布置了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后,基本上是每个小组的优等生或擅长语言表达的学生在完成任务,而更多的学生处在“陪太子读书”的尴尬境地。这说明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缺乏有效的课堂调控手段,学生没有养成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久而久之,优等生就独揽了代表所在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的大权,而其他学生则默默地在一旁充当听众的角色,这的确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其实,这种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缺少“合作”的意识培养,课堂沦为优等生的表演舞台。对于其他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仍然是被动的、灌输式的,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需要科学的分组。每个成员要熟知合作学习的规则,做到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明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日益明显。例如在绘本对话课上,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分好人物角色,明确各自的内容,每个人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了如指掌,争取人人在不同的人物角色上得到不同的對话表演机会。其次,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把控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提醒组员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的规则。有了这些保障,学生方能踊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去,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得到“听、说、读、演”的机会,都能有所收获。
二、小组合作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缺乏教师引导或辅导
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时,有的教师一直在各个小组间静静观看,然后教师开始听取各个小组的汇报。等到小组汇报结束,下课铃声也快响起了。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缺乏引导的自由状态,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群体间的力量得以突破。其次,在活动开始后,要细心观察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对于一些一开始就出现“你看我、我看你”的沉默小组,教师要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要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小组进行纪律管理和方法辅导。最后,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其中的小组与学生们一起进行人物对话的操练,给予鼓励和个别辅导,才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着整体的把握。例如:在学完12个月份的单词后,教师可在班上进行小组调查的合作形式,组长问:What’s your favourite month?让每个组员回答I like…best.I can…然后组长向全班汇报该组的调查报告,教师再来统计全班最喜欢的月份。这样,学生积极分工合作来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加强,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三、小组合作固定化,课堂生成资源不足
学生个体间存在学习差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如果在课堂上只是简单的一句:下面我们来对这篇文章进行小组对话!估计很多学生也只是形式化地进行小组分工,优等生读长篇的句子,其他学生读一些简单的句子。这种小组合作模式太固定化了,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多也是把文章内容再展示一遍,没有更多的语言输出造成生成资源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生互相帮助,基础好的带动基础差的一同成长,基础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练习的机会。例如:在学习餐馆点餐用语时,如果只是叫几个学生上台表演,那其他的学生无疑只能扮演听众的角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小组练习课本上的点餐情景,然后让学生练习时可以改变对话里面的食品名称。
课本上的主要句型是: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Yes,please.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很多小组在表演时,能够运用以前学过的礼貌用语,将课本上的对话材料进行改编,使对话的内容更加合理,更加丰富。诚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激发了他们投入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
总之,英语学习是一个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只要是合理的、具有科学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作用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应加强研究,不断探索,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