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10月14日,迎来第五十二个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今年主题是“标准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多年来,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标准化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旨在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本次发布的各个标准,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创新、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持续发展目标。
节约战略瞄准“双碳”目标
节能标准是国家節能制度的基础,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支撑。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此次发布多项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通过提升标准指标提高节能准入要求,引领行业节能降碳技术进步,为落实“双碳”能源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据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刘琼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共发布8项节能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修订了水泥和码头作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新制定葡萄糖酸钠和硅酸铝纤维及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共4项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
水泥制造业是建材工业中的耗能大户,水泥产品能耗约2亿吨标准煤,占建材工业能耗的60%左右、全国总能耗的5%左右。
“能耗限额标准是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技术法规,也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节能监察、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等节能举措提供了重要工作支撑。”刘琼说。
同时,修订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和交流电风扇能效标准,新制定数据中心和商用电磁灶能效标准,共4项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能效标准是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所得税优惠的标准依据,也是能效标识制度、能效“领跑者”制度等政策实施的重要技术基础。
刘琼特别提到,数据中心作为传输、储存、处理数据资源的新型基础设施,近年来用电量随着业务扩容增长迅猛。首次发布的《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建立了规范、统一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规定了能效限定值等强制性能效准入要求,为该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关键的标准工具。
长期以来,家具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往往“谈醛色变”。今年,国家林草局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标准,以引导企业提高安全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产品,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安全。
此外,还发布了《果蔬类周转箱尺寸系列及技术要求》《绵羊毛分级规程》等农副产品相关领域国家标准,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包装无障碍设计》《电梯自动救援操作装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等国家标准,助力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
刘琼透露,新标准将于发布后12个月正式实施,为企业和市场设置了1年过渡期。接下来,将开展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活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0项覆盖能效、能耗限额、能源基础和管理等方面的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升节能降碳标准水平。
首个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发布
汽车与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深度融合,车辆电子电气系统架构日益复杂,网联通信设备的搭载率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汽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汽车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成为新的挑战。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发布会上指出,对此,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通用技术要求、车载信息交互、网关信息安全、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等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标准化对象、目的和应用实施等方面各有侧重,可概括为“一项指南、三大典型应用”。
此次发布的有关汽车领域的标准,规定了汽车以及远程服务与管理、信息交互系统、网关产品等方面的信息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将为汽车信息安全产业的监管提供支撑,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其中,《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主要发挥指南性作用,基于汽车信息安全风险危害及诱因、系统性防御策略,从保护对象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访问可控性、抗抵赖、可核查性、可预防性等8个维度明确了通用技术要求,不仅对整车及零部件信息安全开发提出相应要求,也为汽车信息安全事故信息采集和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三大典型应用”,主要基于汽车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典型的、易受攻击的应用场景和网络节点,重点考虑车辆受攻击后的危害影响,形成相应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汽车网关、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等信息安全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当前正处于测试验证向多场景示范应用发展的新阶段。以上4项标准作为汽车行业在信息安全领域的首批国家标准,对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郭守刚称。
此外,据了解,工信部组建了全国汽车标委会智能网联汽车分委会、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ICV—2035),组织相关行业机构和企业专家,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了一批重要急需标准加快研究制定。截至目前,已启动80余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项目,涉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高级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网联通信及应用等多个子领域,已发布包括信息安全等在内的11项国家标准,顺利完成第一阶段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最严格人造板标准出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国际贸易国。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人造板及其制品质量工作,今年先后发布了4个相关标准。
今年3月9日,《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发布,并于10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其规定了室内用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要求、试验方法以及判定规则。该标准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提出更高质量的分级要求,按照限量值分为E1、E0和ENF三个等级。其中,E1级同ISO国际标准《木质人造板刨花板》《木质人造板干法纤维板》保持一致,E0级与欧洲最严格的木质地板生态标签标准甲醛限量值一致,ENF级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限量要求。
第二个标准《基于极限甲醛释放量的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指南》也于3月9日发布,10月1日正式实施,其给出了基于极限甲醛释放量的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等信息。依据此标准,可计算出单位室内面积下人造板及其制品最大使用量,为室内装饰装修提供科学指导。
第三个标准《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铅、镉、铬、汞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于8月20日发布,并将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其规定了人造板饰面材料和饰面层中铅、镉、铬、汞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的实施应用,为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提供了科学检测方法,对提高人造板饰面材料质量、降低重金属使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个标准《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也在8月20日发布,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其规定了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理化性能、测量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等,对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的质量指标作出更加全面的规范。
“以上标准的应用实施,对促进有关产品质量提升,引领产品技术进步,推动人造板在家具制造和室内装饰装修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郝育军说。
多年来,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标准化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旨在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本次发布的各个标准,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创新、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持续发展目标。
节约战略瞄准“双碳”目标
节能标准是国家節能制度的基础,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支撑。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此次发布多项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通过提升标准指标提高节能准入要求,引领行业节能降碳技术进步,为落实“双碳”能源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据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刘琼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共发布8项节能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修订了水泥和码头作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新制定葡萄糖酸钠和硅酸铝纤维及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共4项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
水泥制造业是建材工业中的耗能大户,水泥产品能耗约2亿吨标准煤,占建材工业能耗的60%左右、全国总能耗的5%左右。
“能耗限额标准是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技术法规,也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节能监察、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等节能举措提供了重要工作支撑。”刘琼说。
同时,修订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和交流电风扇能效标准,新制定数据中心和商用电磁灶能效标准,共4项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能效标准是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所得税优惠的标准依据,也是能效标识制度、能效“领跑者”制度等政策实施的重要技术基础。
刘琼特别提到,数据中心作为传输、储存、处理数据资源的新型基础设施,近年来用电量随着业务扩容增长迅猛。首次发布的《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建立了规范、统一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方法,规定了能效限定值等强制性能效准入要求,为该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关键的标准工具。
长期以来,家具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往往“谈醛色变”。今年,国家林草局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标准,以引导企业提高安全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产品,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安全。
此外,还发布了《果蔬类周转箱尺寸系列及技术要求》《绵羊毛分级规程》等农副产品相关领域国家标准,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包装无障碍设计》《电梯自动救援操作装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等国家标准,助力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
刘琼透露,新标准将于发布后12个月正式实施,为企业和市场设置了1年过渡期。接下来,将开展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活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0项覆盖能效、能耗限额、能源基础和管理等方面的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升节能降碳标准水平。
首个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发布
汽车与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深度融合,车辆电子电气系统架构日益复杂,网联通信设备的搭载率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汽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汽车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成为新的挑战。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发布会上指出,对此,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通用技术要求、车载信息交互、网关信息安全、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等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标准化对象、目的和应用实施等方面各有侧重,可概括为“一项指南、三大典型应用”。
此次发布的有关汽车领域的标准,规定了汽车以及远程服务与管理、信息交互系统、网关产品等方面的信息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将为汽车信息安全产业的监管提供支撑,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其中,《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主要发挥指南性作用,基于汽车信息安全风险危害及诱因、系统性防御策略,从保护对象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访问可控性、抗抵赖、可核查性、可预防性等8个维度明确了通用技术要求,不仅对整车及零部件信息安全开发提出相应要求,也为汽车信息安全事故信息采集和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三大典型应用”,主要基于汽车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典型的、易受攻击的应用场景和网络节点,重点考虑车辆受攻击后的危害影响,形成相应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汽车网关、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等信息安全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当前正处于测试验证向多场景示范应用发展的新阶段。以上4项标准作为汽车行业在信息安全领域的首批国家标准,对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郭守刚称。
此外,据了解,工信部组建了全国汽车标委会智能网联汽车分委会、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ICV—2035),组织相关行业机构和企业专家,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了一批重要急需标准加快研究制定。截至目前,已启动80余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项目,涉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高级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网联通信及应用等多个子领域,已发布包括信息安全等在内的11项国家标准,顺利完成第一阶段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最严格人造板标准出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国际贸易国。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人造板及其制品质量工作,今年先后发布了4个相关标准。
今年3月9日,《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发布,并于10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其规定了室内用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要求、试验方法以及判定规则。该标准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提出更高质量的分级要求,按照限量值分为E1、E0和ENF三个等级。其中,E1级同ISO国际标准《木质人造板刨花板》《木质人造板干法纤维板》保持一致,E0级与欧洲最严格的木质地板生态标签标准甲醛限量值一致,ENF级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限量要求。
第二个标准《基于极限甲醛释放量的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指南》也于3月9日发布,10月1日正式实施,其给出了基于极限甲醛释放量的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等信息。依据此标准,可计算出单位室内面积下人造板及其制品最大使用量,为室内装饰装修提供科学指导。
第三个标准《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铅、镉、铬、汞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于8月20日发布,并将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其规定了人造板饰面材料和饰面层中铅、镉、铬、汞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的实施应用,为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提供了科学检测方法,对提高人造板饰面材料质量、降低重金属使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个标准《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也在8月20日发布,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其规定了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理化性能、测量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等,对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的质量指标作出更加全面的规范。
“以上标准的应用实施,对促进有关产品质量提升,引领产品技术进步,推动人造板在家具制造和室内装饰装修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郝育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