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系性思维的培养,是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联系性思维指导教学的巨大潜力,在教学质量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做到双赢。
联系性思维 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小学生
恩格斯指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性思维”,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物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时,应该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法,认识到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本质,避免认识的片面性。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起始的英语教学,主要面向河北农村地区的学生开设,对于刚刚接触英语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变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值得我们每一名英语老师思考。文章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用联系性思维的哲学方法来指导课堂教学,从发掘单词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词汇之间、词汇与具体事物、简单语句与生活场景之间等联系和想象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语言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联想能力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在课堂内外灵活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拓展视野极为有益。
一、教师的联系性思维对于英语教学创新的意义重大
恢复高考制度的三十多年来,即便在大学阶段我们仍是侧重知识的学习,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当我们从事教学工作时,也是重关注教学生知识,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导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关注点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停留在提高升学率上,花在学生思维创新培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现在,这种忽视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联系性思维作为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等,已经进入高校课堂。联系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势必会带来思维创新能力的大解放,直接影响到将来其在工作中的思维方法。
目前,联系性思维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学中,还没有深入推广实践,影响不了英语教学的创新。虽然农村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但是“应试”的影子还在,以考试评定教学水准的规则还在。即便如此,实现教学水平提高和考试成绩优秀的双赢,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联系性思维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二、联系性思维在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实践
(一)限定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想
一是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做到由此及彼,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想象力。例如,将“六度分割理论”的知识进行具体应用,设置情境模式,将“苹果”(apple)和“石头”(stone)进行联系,限定单词的个数为5个。学生可以在这两个单词之间展开丰富的想象,逐步将两个看似孤立的没有任何联系的单词联系到一起,不仅仅将这两个单词熟记于心,而且还拓展了(或者复习)至少5个单词,可谓将“温故而知新”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一举多得。
二是鼓励学生跳出标准化答案的思维圈子,不限定标准答案,只要能解释说明一个单词的一个方面的语义即可。例如,对于单词“鱼”(fish),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够想到的单词越多越好,能够讲讲单词的来历就更好了。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于无声中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而目前我们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丧失或者弱化创新能力的现象也会得到根本改变。
(二)不限条件,鼓励学生随意想
每一节课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等,鼓励学生大胆讲他对某两个或某些单词的联系。比如,将“家”和“牛”进行联系,学生可以这样想象,回“家”(home)的“路”(road)上“看到”(look at)了一个“农民”(farmer)牵着一头“牛”(cow)。这样的训练,不仅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单词,还可以激发学生查找字典,自主学习新单词的动力,大大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动性。类似的训练,跳出了课本的限制,联系到农村学生的实际,使语言具有了生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联系性思维方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同时,还要关心成绩差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农村的孩子们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羞涩,不主动回答问题,怕其他人嘲笑,老师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差生取得的每次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哪怕是学生在单词拼写中有了进步,也要给予肯定。比如,老师提出了一个单词“鸡肉”(chicken),某些成绩差,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能很难拼写出来,这个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我们可以提示由“肯德基”(KFC)你会想到什么,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拼写出单词,并熟记于心。
三、应试教育下联系性思维在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几点思考
现阶段,联系性思维的训练已经列入大学课程,但是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将联系性思维方法应用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将更具有深远意义,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源所在。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很难有所转变,我们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尽可能多的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时间,使英语的学习落实到嘴边,而不是将哑巴英语进行到底,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可按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将学生进行编组,让学生自由组合,结合成某一个单词,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哪个字母被组合的频率最高,此举会提高该字母扮演者更大的兴趣,为以后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二是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将单词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教学器具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催生学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看到笑脸的图片,就会想到两个单词“笑”(smile)和“脸”(face),当然,他们也可以由此联想更多有意思的事物。除此之外,这种联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三是尽可能地将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农村的英语教学具有生命力。农村的孩子缺少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因此,课堂教学显得更加重要,脱离农村实际的教学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逐渐变成一种负担,因此,在引导学生的联系性思维之前,老师自身更应该广泛联想,把课堂变成孩子们的乐园。
四、结束语
同批判性思维不一样,联系性思维没有年龄限制,但现实的考验,对小学生联系性思维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迎难而上,因为这是一个影响深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经之路,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李怀军.恩格斯论普遍联系与科学发展[J].学术论坛,1985,(09).
[2]邱四卿.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百度文库.
联系性思维 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小学生
恩格斯指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性思维”,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物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时,应该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法,认识到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本质,避免认识的片面性。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起始的英语教学,主要面向河北农村地区的学生开设,对于刚刚接触英语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变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值得我们每一名英语老师思考。文章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用联系性思维的哲学方法来指导课堂教学,从发掘单词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词汇之间、词汇与具体事物、简单语句与生活场景之间等联系和想象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语言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联想能力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在课堂内外灵活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拓展视野极为有益。
一、教师的联系性思维对于英语教学创新的意义重大
恢复高考制度的三十多年来,即便在大学阶段我们仍是侧重知识的学习,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当我们从事教学工作时,也是重关注教学生知识,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导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关注点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停留在提高升学率上,花在学生思维创新培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现在,这种忽视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联系性思维作为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等,已经进入高校课堂。联系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势必会带来思维创新能力的大解放,直接影响到将来其在工作中的思维方法。
目前,联系性思维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学中,还没有深入推广实践,影响不了英语教学的创新。虽然农村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但是“应试”的影子还在,以考试评定教学水准的规则还在。即便如此,实现教学水平提高和考试成绩优秀的双赢,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联系性思维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二、联系性思维在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实践
(一)限定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想
一是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做到由此及彼,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想象力。例如,将“六度分割理论”的知识进行具体应用,设置情境模式,将“苹果”(apple)和“石头”(stone)进行联系,限定单词的个数为5个。学生可以在这两个单词之间展开丰富的想象,逐步将两个看似孤立的没有任何联系的单词联系到一起,不仅仅将这两个单词熟记于心,而且还拓展了(或者复习)至少5个单词,可谓将“温故而知新”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一举多得。
二是鼓励学生跳出标准化答案的思维圈子,不限定标准答案,只要能解释说明一个单词的一个方面的语义即可。例如,对于单词“鱼”(fish),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够想到的单词越多越好,能够讲讲单词的来历就更好了。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于无声中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而目前我们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丧失或者弱化创新能力的现象也会得到根本改变。
(二)不限条件,鼓励学生随意想
每一节课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等,鼓励学生大胆讲他对某两个或某些单词的联系。比如,将“家”和“牛”进行联系,学生可以这样想象,回“家”(home)的“路”(road)上“看到”(look at)了一个“农民”(farmer)牵着一头“牛”(cow)。这样的训练,不仅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单词,还可以激发学生查找字典,自主学习新单词的动力,大大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动性。类似的训练,跳出了课本的限制,联系到农村学生的实际,使语言具有了生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联系性思维方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同时,还要关心成绩差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农村的孩子们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羞涩,不主动回答问题,怕其他人嘲笑,老师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差生取得的每次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哪怕是学生在单词拼写中有了进步,也要给予肯定。比如,老师提出了一个单词“鸡肉”(chicken),某些成绩差,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能很难拼写出来,这个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我们可以提示由“肯德基”(KFC)你会想到什么,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拼写出单词,并熟记于心。
三、应试教育下联系性思维在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几点思考
现阶段,联系性思维的训练已经列入大学课程,但是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将联系性思维方法应用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将更具有深远意义,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源所在。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很难有所转变,我们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尽可能多的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时间,使英语的学习落实到嘴边,而不是将哑巴英语进行到底,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可按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将学生进行编组,让学生自由组合,结合成某一个单词,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哪个字母被组合的频率最高,此举会提高该字母扮演者更大的兴趣,为以后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二是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将单词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教学器具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催生学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看到笑脸的图片,就会想到两个单词“笑”(smile)和“脸”(face),当然,他们也可以由此联想更多有意思的事物。除此之外,这种联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三是尽可能地将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农村的英语教学具有生命力。农村的孩子缺少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因此,课堂教学显得更加重要,脱离农村实际的教学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逐渐变成一种负担,因此,在引导学生的联系性思维之前,老师自身更应该广泛联想,把课堂变成孩子们的乐园。
四、结束语
同批判性思维不一样,联系性思维没有年龄限制,但现实的考验,对小学生联系性思维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迎难而上,因为这是一个影响深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经之路,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李怀军.恩格斯论普遍联系与科学发展[J].学术论坛,1985,(09).
[2]邱四卿.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