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模式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课程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训设备不足、真实工作情境缺乏等问题。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校企合作中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21-03
  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教学目标主要强调,通过学习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和维修技术,使学生具备对电控发动机进行维护、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技能,同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体现了技术、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目标,这就需要在真实存在的学习情境中去实现,而学习情境的建构与课程教学模式密切相关。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把实际职业情境真实再现[1],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获得宽泛的技术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心智技能,培养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此,以校企合作项目博世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网络教学内容之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为例,探索校企合作中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情况回顾
  (一)汽车专业课程开设情况
  学校汽车专业学生、学制层次和本课程开设时间等信息详见表1所示。
  (二)组织教学情况
  安排发动机实验台架2台,诊断仪2套;分组练习,每组6名学生;1/3-1/2学时为技术理论教学,其余为技能练习,每次2组。当4学时结束时,还有1/3学生没有机会实践。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下次上课前,这些学生先操作,再轮换;之二是,以小组组长为核心,分工操作不同的任务,下次再轮换。
  教学顺序是先学习理论结构、原理和作用;后实施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
  (三)存在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不能弄清原理,只知道是什么;在检测部件和线路时,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因此实践水平较难提高。
  2.实训设备和工具不足。实施同一任务的周期长,教学效能低下。
  3.真实工作情境缺乏。不利于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很难真正实现工作与学习一体化。[2]
  针对学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汽车专业的实际需要,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校企合作是最佳路径。
  二、校企合作中的课程教学实践
  (一)学习情境设计
  首先,设计学习任务。抓住技术和技能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考虑学习的逻辑性与直观性,以汽车电控系统为主轴,从结构、原理、作用到测量和故障分析,学习任务对接职业标准,将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任务,实践验证理论,学习的重点由单纯的技术知识转移为职业技能。
  其次,设计学习环境。建立发动机电控网络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实训室内配置1台发动机实验台架,10个网络节点,配套10套诊断检测平台,每个网络节点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名学生,各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交替,保证4学时内完成教学目标。
  再次,设计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及学习条件,将本学习资源设计成适合项目教学的工作页学习材料,通过系列化地引导问题,指导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习得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以后学习其他传感器的检测和综合性汽车故障诊断知识与技能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
  校企合作中,教学过程要对接工作过程。本课程内容的工作过程分析如下:现代汽车电控系统维修涉及大量的传感器,维修人员应理解具体组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分析组件的基本参数、波形和数据流,不能仅仅考虑单个组件的好坏,还要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另外在进行组件检测时,可使用模拟信号发生器人为地为ECU提供信号,避免盲目换件试验,节约成本。
  基于以上工作过程分析,应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相关内容安排在实验过程中,即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和电压;将传感器的作用和故障诊断设计在实训过程中,即向控制单元提供模拟信号,观察其对工况的影响,通过分析数据流,检测并排除故障。
  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引入任务、收集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及反思评价5个阶段,如图1所示。如此,教学过程真实地再现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在职业情境中迁移应用所学的技术知识。
  (四)教学效果
  校企合作中的课程教学,将实验与实训结合在一起,将结构、原理等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验和实训中,由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螺旋递进,体现了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改革理念。同时,电控系统中虽然传感器种类繁多,但是基本原理并不复杂,都是为控制单元提供信号,实现控制功能。因此,以本案例为样本,对其他传感器的学习,可采用同样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学生完成系列化的学习任务后,能够全面理解电控发动机管理系统相关知识,能够完成电控系统、组件的检测及其故障诊断与排除。这有利于高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校企合作中的教学反思
  (一)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只有企业的介入,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个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毕业实习环节上,而是要深度合作。即在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共同开发课程方案、确定课程内容,制订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新技术和新工艺,形成可行性教学项目,互惠互利。
  (二)教学项目设计的典型性
  教学项目的设计要来源于真实的工作实践,这样才能够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3]。因此,在项目设计时,要将企业模式中典型意义的项目转换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性项目,便于学生主动建构技术知识和技能,融入职业状态。
  (三)教学评价一体化
  根据职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完成评价,最后教师点评。同时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考虑一下工作过程,信息的收集、检测仪器的可使用性、时间的分配、个人的贡献、完成传感器的检测任务和6S要求是否达到最佳程度,提出质量改进的建议。目的是通过一体化的评价提高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场所布置一体化
  在网络教室,以一台发动机实验台架为核心,以博世KT600为载体,实时显示教师的示范操作,学生可同步实施工作任务,明确检测流程,节约教学成本,解决实验实训工位和设备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学场所的布置很重要,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既要有理论教学区、资讯区、计划区,又要有方便、高效的工量具和检测仪器的准备区、实训区,并与信息化设备匹配;还要有企业文化、产品展示的宣传区,符合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要求,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五)教师能力“双师”型
  就发动机电控系统来说,涉及机械、电子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就组件的检测来说,涉及安全规范、设备仪器的使用及维护维修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就课程教学来说,涉及设计、组织和实施等方面的教学能力。因此,专业教师要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定期到企业实践并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才能胜任校企合作中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汤俊梅.高职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8).
  (责任编辑:张志刚)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面向每一位学生,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通过身体力行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体验来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为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的教师,就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研究课题,并通过有效的策略使得实施趋向便利,让学生在活动中研究,在实践中提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道
摘要:校企合作应该是理念、机制和模式的叠加。理念是理性与实践的综合,具有先导性功能;机制是系统结构和运行机理,具有保障性功能;模式是方案设计和经验升华,具有实践性功能。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服务理念,深化互惠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叠加效应,取得了明显成效和丰硕成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理念;机制;模式:叠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来调整和确定教师的“教”,这就是当前被很多学校实践的“以学定教·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十二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为例谈谈具体实践及思考。  一、细订学案:以学定教的重要准备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是自己“学会”并进而达到“会学”的,没有学生自身的感悟和建构,就不可能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
摘要:“两课”评比活动产生了不少好课例,也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学习的楷模。江苏省第二届文化课程语文学科组“两课”评比中,潘莉萍老师的“交谈”获得示范课。该课例知识教学、整体架构、活动体验与合作学习设计新颖,匠心独具,可圈可点,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两课”评比;课例;点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4
摘要: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假民主”、“不自然”、“无创新”等问题,生态课堂的建构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因子,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的新型课堂。构建生态课堂主要有以下策略:创建“生态式”教学环境,打好生态课堂基础;优化“生态式”教学内容,促进生态课堂的有效;创新“生态式”教学过程,建构生态课堂框架;强化生本化
摘要:南京商业学校倡导“学业争优”的目的就是形成积极竞争的良好风气,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深入调研专业发展状况并合理设置课程、强化教师专业建设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并跟踪学生全程发展等不失为实现“学业争优”的良好路径。  关键词:中职校学生;“学业争优”;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22-03  一、“
摘要:新学制给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命题。为适应新的学制,本文以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说明职业学校需致力于文化育人,推进”双师“队伍建设,抓实专业建设,强化科研先导,追求内涵发展,才能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实力。  关键词:新学制;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77-04  从2013年起,江苏
摘要:自2012年江苏省在普通高校举办高职师资培训以来,东南大学为办好《理工类科研方法》培训项目,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实施,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根据培训对象与培训要求科学严谨地制订培训计划,实施三大模块并行的培训方案,效果明显,为高校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中增加了一个样本。  关键词:高职师资;科研方法;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
交流是指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往往是产生灵感的重要途径,没有交流,很难有情感的迸发,也很难产生思维的火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进行“创造性表述”,就必须要有表达的欲望,而搭建交流的平台,能够让学生把写作这件苦差事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同时可以增强表达的动力,分享
摘要:高中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其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大学培养预科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高考改革应兼顾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高校招生的专业性需求,对高中教育进行科学引领,使高中教育真正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在考试内容方面,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增加开放性创造性内容;在考试方式上,完善各省考试方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组织考试的权利;在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