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外基地和补给点是形成远程、远海、远洋后勤保障能力的必要条件,是海外空军作战实施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是空军战斗力保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海外空军保障基地和补给点建设是提高补给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是空军力量“走出去”的倚靠和后盾。
【关键词】:海外基地;补给点建设
一、世界主要国家空军建立海外基地和补给点建设主要特点:
(一)在获取方式众多,以军事、经济援助换取是主流
从历史和世界范围看,通常一国在他国建立军事基地都是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定的方式获得授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5种方式:一是殖民统治延续,即将所属殖民地转变为海外基地。二是軍事征服占领。三是以提供保护为交换,主要是相对弱小的国家寻求强大国家的保护,邀请大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四是以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交换。大国往往依靠其强大军事和经济实力,以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为条件,换取在一些急需军事和经济援助的国家建立军事基地。五是建立联盟而获取。二战期间,美国在一些盟国建立了军事基地,并且在战后长期驻扎,使这些地区变为其永久的军事基地。
(二)在选点布局上,突出战略牵引和动态调整
建立海外基地是重大的国家战略行为,政治、经济、外交影响巨大,其選点与布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与本国军事战略相适应。美军之所以在全球保持着庞大的海外基地群,正是其“全球抵达,全球作战”的军事战略的直接反映。日本之所以突破“和平宪法”,在吉布提建立其首个海外基地,正是其军事战略突破 “专守防卫”制约、向“积极防卫’转变的反映,也是其积极谋求军事强国地位、发展内外结合型军事力量的表现。
(三)在建设使用模式上,以自建自用与合建共用相结合
一是免费或优惠使用,即根据双边或多边协议无偿或优惠使用。如俄罗斯的海外基地绝大多数分布在独联体国家境内,根据有关协议俄罗斯可以免费或优惠使用相关国家的军事基地。二是自建自用式。通过军事占有方式获得和通过协议租赁并获得完全自主权的基地,基地建立国都有高度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可以从自身战略需求出发,对基地进行自主建设、自主使用。三是合建共用式。指驻在国与东道国或其他国家对基地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基地相关各国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根据协议赋予的责权范围,对基地进行建设和使用。
二、海外空军保障基地和补给点建设的给我们的启示
(一)实现空军维护国际海洋权益战略运用的主动抉择
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和对海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没有成体系的基地网,空军走向深蓝就不能得到持续及时补给,就失去了保障依托。在空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海上补给能力不足已经严重制约舰艇编队的行动范围和持续时间,主要矛盾是没有固定的海外补给基地或补给点。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中,我空军主要依托使领馆以及国内临时派出人员,组织中资机构筹措补给物资,编队靠泊也门亚丁港、阿曼塞拉莱港等港口进行补给,接收国内商船从国内或他国捎带的物资,在尝试和完善军民融合补给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二)有效解决空军部队海外行动范围和时间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国家利益拓展和维护我海权完整的现实需求,空军必须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必须提高空军远程作战的核心军事能力。随着空军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舰艇编队常年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遂行远海、远洋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频繁,海上补给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前我空军正在通过在不同条件不同背景的各类演习,着力提高空中远程、跨境远程打击能力,面对空军军事训练走向远海变化,空后首长指出必须强化远距离跨海立体投送保障的研究和探索,切实提高远程远海空军作战需要。
(三)提高远海远洋补给能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各国空军对基地内涵的理解不同、采取的建设模式不同、形成的结构功能不同,但加强基地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空军的普遍做法,军事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实践证明,建立海外补给基地体系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建立海外补给基地和补给点,是提高远海远洋补给能力的重要途径,可有效扩大空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半径,还可扩大空军作战半径、增强远海持续作战能力、有效改变海上战略态势。未来我国可能拥有的海外补给基地,主要是积极防御性、进驻临时性、功能有限性和用途多样性的。
(四)深化空军力量“走出去”后勤建设的必要途径
从总体上看,补给协调十分复杂,海上补给矛盾突出。参与组织实施海上补给的军地各方指挥关系不明确,力量分散、纵向协调多、横向联系少、机制不完善。海上补给缺乏固定的指挥机构,大多一事一议、一事一办。护航编队靠泊国外港口补给大多是临时性的,在物资补给、装备维修、医疗救治、人员休整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油料和装备维修器材在国外无法筹措,靠港补给码头泊位几经变更,物资不能按时运抵码头,物资品种不齐、数量不够、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海外空军保障基地和补给点建设,是我国空军适应世界空军发展趋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新的使命任务要求所迫,是深化空军力量“走出去”后勤建设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海外基地;补给点建设
一、世界主要国家空军建立海外基地和补给点建设主要特点:
(一)在获取方式众多,以军事、经济援助换取是主流
从历史和世界范围看,通常一国在他国建立军事基地都是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定的方式获得授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5种方式:一是殖民统治延续,即将所属殖民地转变为海外基地。二是軍事征服占领。三是以提供保护为交换,主要是相对弱小的国家寻求强大国家的保护,邀请大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四是以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交换。大国往往依靠其强大军事和经济实力,以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为条件,换取在一些急需军事和经济援助的国家建立军事基地。五是建立联盟而获取。二战期间,美国在一些盟国建立了军事基地,并且在战后长期驻扎,使这些地区变为其永久的军事基地。
(二)在选点布局上,突出战略牵引和动态调整
建立海外基地是重大的国家战略行为,政治、经济、外交影响巨大,其選点与布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与本国军事战略相适应。美军之所以在全球保持着庞大的海外基地群,正是其“全球抵达,全球作战”的军事战略的直接反映。日本之所以突破“和平宪法”,在吉布提建立其首个海外基地,正是其军事战略突破 “专守防卫”制约、向“积极防卫’转变的反映,也是其积极谋求军事强国地位、发展内外结合型军事力量的表现。
(三)在建设使用模式上,以自建自用与合建共用相结合
一是免费或优惠使用,即根据双边或多边协议无偿或优惠使用。如俄罗斯的海外基地绝大多数分布在独联体国家境内,根据有关协议俄罗斯可以免费或优惠使用相关国家的军事基地。二是自建自用式。通过军事占有方式获得和通过协议租赁并获得完全自主权的基地,基地建立国都有高度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可以从自身战略需求出发,对基地进行自主建设、自主使用。三是合建共用式。指驻在国与东道国或其他国家对基地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基地相关各国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根据协议赋予的责权范围,对基地进行建设和使用。
二、海外空军保障基地和补给点建设的给我们的启示
(一)实现空军维护国际海洋权益战略运用的主动抉择
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和对海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没有成体系的基地网,空军走向深蓝就不能得到持续及时补给,就失去了保障依托。在空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海上补给能力不足已经严重制约舰艇编队的行动范围和持续时间,主要矛盾是没有固定的海外补给基地或补给点。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中,我空军主要依托使领馆以及国内临时派出人员,组织中资机构筹措补给物资,编队靠泊也门亚丁港、阿曼塞拉莱港等港口进行补给,接收国内商船从国内或他国捎带的物资,在尝试和完善军民融合补给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二)有效解决空军部队海外行动范围和时间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国家利益拓展和维护我海权完整的现实需求,空军必须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必须提高空军远程作战的核心军事能力。随着空军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舰艇编队常年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遂行远海、远洋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频繁,海上补给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前我空军正在通过在不同条件不同背景的各类演习,着力提高空中远程、跨境远程打击能力,面对空军军事训练走向远海变化,空后首长指出必须强化远距离跨海立体投送保障的研究和探索,切实提高远程远海空军作战需要。
(三)提高远海远洋补给能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各国空军对基地内涵的理解不同、采取的建设模式不同、形成的结构功能不同,但加强基地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空军的普遍做法,军事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实践证明,建立海外补给基地体系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建立海外补给基地和补给点,是提高远海远洋补给能力的重要途径,可有效扩大空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半径,还可扩大空军作战半径、增强远海持续作战能力、有效改变海上战略态势。未来我国可能拥有的海外补给基地,主要是积极防御性、进驻临时性、功能有限性和用途多样性的。
(四)深化空军力量“走出去”后勤建设的必要途径
从总体上看,补给协调十分复杂,海上补给矛盾突出。参与组织实施海上补给的军地各方指挥关系不明确,力量分散、纵向协调多、横向联系少、机制不完善。海上补给缺乏固定的指挥机构,大多一事一议、一事一办。护航编队靠泊国外港口补给大多是临时性的,在物资补给、装备维修、医疗救治、人员休整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油料和装备维修器材在国外无法筹措,靠港补给码头泊位几经变更,物资不能按时运抵码头,物资品种不齐、数量不够、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海外空军保障基地和补给点建设,是我国空军适应世界空军发展趋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新的使命任务要求所迫,是深化空军力量“走出去”后勤建设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