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在发展,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有效展开教学,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古诗词的魅力尤为重要。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返璞归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读是学习古诗最为根本的方式,读的方法有很多,有诵读、品读、吟读等,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此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一、诵读诗词,感知古诗语言之美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诵读是最基本的方式。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诵读是感知和理解诗词韵律的方式。诵读讲究平长仄短,在诵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讲究字正腔圆,讲究语言的韵律,就可以讀出古诗中的语言之美。当前的古诗教学中,许多教师运用的是两长一短的诵读节奏,这样的节奏容易出现机械化的效果,学生容易感到厌烦。运用平仄的诵读方式,则可以呈现郎朗上口之音,不仅可以读出抑扬顿挫,还可以读出古诗词的音乐美。
例如,李白的《赠汪伦》,诗中所表达的是诗人和汪伦的友谊。这是一首格律分明的古诗,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节奏,对古诗进行诵读。“李白乘舟将欲行(仄仄平平平仄平)”“忽闻岸上踏歌声(仄平仄仄仄平平)”“桃花潭水深千尺(平平平仄平平仄)”,“不及汪伦送我情(仄仄平平仄仄平)”,笔者首先将这首诗的平仄标注出来,然后进行示范,再指导学生根据平仄进行诵读。
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再配合以必要的图片或者是幻灯片的话,学生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往往就会有画面感呈现出来,这样的话,很容易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这对于加深对于文字语言的理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第一次诵读就能够顺利达成上述目标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至深,慢慢熟悉平仄的规律,并逐渐感知到古诗语言之美。
二、品读词语,感受古诗情感之美
古诗数字简短,但是却蕴含丰富的内涵,只有对古诗词的词语进行细细的品读,才能深入的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每一首诗的诗眼,所谓诗眼,指的就是古诗中能够表现诗含义,能够概括全诗词语。如果学生能够对这类词语进行品读,就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这一课时,笔者就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词语。这首诗创作来自于作者遭到贬斥后的孤独心情。在这首诗中,意境寂寥孤清,每一句都有一个词语展示了孤独的冷清的意味,也就是说这首诗的诗眼在于“独”,作者在每一句中都将“独”的意境展现的淋漓尽致,如“鸟飞绝”“人踪灭”等。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找出古诗中表现古诗意境的词语,如“绝”“灭”“孤”“独”,并探究词语的含义。当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后,就能够体验到全诗作表现出来的孤独与无奈,也能很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而言,要想真切体会作者的感情表达,最为有效的途径可以说就是细细品读字里行间,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架构起古代与现代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品读,学生可以思考,可以判断,可以体会,逐渐体会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三、吟读诗词,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古诗词的读有很多种类,其中半读半唱的吟读,是传统的读法。吟,本意指的是抑扬顿挫的念,在吟读中将更好的体现诗词格律,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在吟读中可以更好的抓住诗眼,从而表现出古诗的声韵。在古诗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慢声长吟,体验古诗的诗情画意。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吟读,感悟意境。意境指的是一种艺术的境界,是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候所描述的场景与所要表达情感之间的完美统一。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李白描绘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诗句中的“烟”“川”“尺”“天”押韵,在指导学生吟读的时候,“烟”和“天”可以适当的延长读音,从而引导学生去感受瀑布的神秘和宏伟。尤其是最后一句,可以读的慢一点,在意味深长的语音中,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绮丽景观。
事实上,虽然吟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从目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似乎教师普遍都更加重视如何做好古诗词的朗读,对于吟读的重视不够,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有待进一步强化。这也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古诗词吟读。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深刻了解到朗读、诵读以及吟读的特点、优势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教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手段,返璞归真,让小学生们真正回归到古诗词本身,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古诗词独特的魅力,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诵读诗词,感知古诗语言之美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诵读是最基本的方式。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诵读是感知和理解诗词韵律的方式。诵读讲究平长仄短,在诵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讲究字正腔圆,讲究语言的韵律,就可以讀出古诗中的语言之美。当前的古诗教学中,许多教师运用的是两长一短的诵读节奏,这样的节奏容易出现机械化的效果,学生容易感到厌烦。运用平仄的诵读方式,则可以呈现郎朗上口之音,不仅可以读出抑扬顿挫,还可以读出古诗词的音乐美。
例如,李白的《赠汪伦》,诗中所表达的是诗人和汪伦的友谊。这是一首格律分明的古诗,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节奏,对古诗进行诵读。“李白乘舟将欲行(仄仄平平平仄平)”“忽闻岸上踏歌声(仄平仄仄仄平平)”“桃花潭水深千尺(平平平仄平平仄)”,“不及汪伦送我情(仄仄平平仄仄平)”,笔者首先将这首诗的平仄标注出来,然后进行示范,再指导学生根据平仄进行诵读。
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再配合以必要的图片或者是幻灯片的话,学生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往往就会有画面感呈现出来,这样的话,很容易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这对于加深对于文字语言的理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第一次诵读就能够顺利达成上述目标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至深,慢慢熟悉平仄的规律,并逐渐感知到古诗语言之美。
二、品读词语,感受古诗情感之美
古诗数字简短,但是却蕴含丰富的内涵,只有对古诗词的词语进行细细的品读,才能深入的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每一首诗的诗眼,所谓诗眼,指的就是古诗中能够表现诗含义,能够概括全诗词语。如果学生能够对这类词语进行品读,就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这一课时,笔者就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词语。这首诗创作来自于作者遭到贬斥后的孤独心情。在这首诗中,意境寂寥孤清,每一句都有一个词语展示了孤独的冷清的意味,也就是说这首诗的诗眼在于“独”,作者在每一句中都将“独”的意境展现的淋漓尽致,如“鸟飞绝”“人踪灭”等。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找出古诗中表现古诗意境的词语,如“绝”“灭”“孤”“独”,并探究词语的含义。当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后,就能够体验到全诗作表现出来的孤独与无奈,也能很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而言,要想真切体会作者的感情表达,最为有效的途径可以说就是细细品读字里行间,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架构起古代与现代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品读,学生可以思考,可以判断,可以体会,逐渐体会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三、吟读诗词,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古诗词的读有很多种类,其中半读半唱的吟读,是传统的读法。吟,本意指的是抑扬顿挫的念,在吟读中将更好的体现诗词格律,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在吟读中可以更好的抓住诗眼,从而表现出古诗的声韵。在古诗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慢声长吟,体验古诗的诗情画意。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吟读,感悟意境。意境指的是一种艺术的境界,是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候所描述的场景与所要表达情感之间的完美统一。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李白描绘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诗句中的“烟”“川”“尺”“天”押韵,在指导学生吟读的时候,“烟”和“天”可以适当的延长读音,从而引导学生去感受瀑布的神秘和宏伟。尤其是最后一句,可以读的慢一点,在意味深长的语音中,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绮丽景观。
事实上,虽然吟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从目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似乎教师普遍都更加重视如何做好古诗词的朗读,对于吟读的重视不够,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有待进一步强化。这也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古诗词吟读。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深刻了解到朗读、诵读以及吟读的特点、优势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教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手段,返璞归真,让小学生们真正回归到古诗词本身,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古诗词独特的魅力,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