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特殊教育情境中的自主探究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以及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如何建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发生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特别是英语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教学本质上是学生高频率参与的教学,互动式教学为师生在课堂上实际运用英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供了展示与操练的舞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在极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启动—自学—讨论—交流。
(一)教师启动是互动的前提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课文之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并提出教学要求,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七年级中《Where is my backpack?》一课时,可预先要求学生了解班级中物品摆放及表示方位的介词,联系实际,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二)学生自学是互动的基础
根据学生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搜集重难点,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三)小组讨论是互动的主体
英语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上初步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人员可在4-6名,必须指定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当组长组织讨论,记录讨论过程,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可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各小组组长把小组讨论结果总结出来供全班参加思考、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当予以引导。
(四)小组间交流是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织交流,教师先让讨论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其它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亦可由各组各抒己见,交换意见来弥补不足,例如学习《How do you like bananas?》的教学中,教师用板书的形式记下他们的喜好(1、I like bananas.2、He likes eggs.3、She likes broccoli.)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意见进行正面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即使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传统学习方式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新课程教育理论着重培养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也需要老师创造性的引导和帮助。
(一)主动性是现代学时方式的首要特征
主动性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初学英文字母时,学生对26个字母感到简单枯燥。假设你在教学前或教学后布置学生在日常生活用品、衣物或身边随处可见的地方找出一些英文字母代表的意思,那一个个的字母就活泼起来,例如:VIP、W.C、CEO、UF、S.M.L、等等,比赛谁收集越多,无形中就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内在需要。当这种需要表示出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反之,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二)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
新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如果说主动性是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其他方面的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也极其重要,教师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成绩不良的学生,特别是在英语初学时,口语比较差的学生不要羞辱、嘲笑,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要给予鼓励,培养其学习的信心与热情;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是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三)在对待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程理论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的综合化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在近几年的英语考题中有机地融合其他学科。如在学习方位名词east,west,south,north,southeast,southwest,northeast,northwest及其介词in,to,on的使用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科互相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总之,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两个主体,我们必须使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新课程理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前提下,多关注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发生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特别是英语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教学本质上是学生高频率参与的教学,互动式教学为师生在课堂上实际运用英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供了展示与操练的舞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在极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启动—自学—讨论—交流。
(一)教师启动是互动的前提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课文之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并提出教学要求,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七年级中《Where is my backpack?》一课时,可预先要求学生了解班级中物品摆放及表示方位的介词,联系实际,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二)学生自学是互动的基础
根据学生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搜集重难点,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三)小组讨论是互动的主体
英语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上初步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人员可在4-6名,必须指定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当组长组织讨论,记录讨论过程,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可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各小组组长把小组讨论结果总结出来供全班参加思考、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当予以引导。
(四)小组间交流是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织交流,教师先让讨论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其它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亦可由各组各抒己见,交换意见来弥补不足,例如学习《How do you like bananas?》的教学中,教师用板书的形式记下他们的喜好(1、I like bananas.2、He likes eggs.3、She likes broccoli.)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意见进行正面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即使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传统学习方式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新课程教育理论着重培养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也需要老师创造性的引导和帮助。
(一)主动性是现代学时方式的首要特征
主动性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初学英文字母时,学生对26个字母感到简单枯燥。假设你在教学前或教学后布置学生在日常生活用品、衣物或身边随处可见的地方找出一些英文字母代表的意思,那一个个的字母就活泼起来,例如:VIP、W.C、CEO、UF、S.M.L、等等,比赛谁收集越多,无形中就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内在需要。当这种需要表示出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反之,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二)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
新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如果说主动性是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其他方面的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也极其重要,教师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成绩不良的学生,特别是在英语初学时,口语比较差的学生不要羞辱、嘲笑,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要给予鼓励,培养其学习的信心与热情;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是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三)在对待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程理论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的综合化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在近几年的英语考题中有机地融合其他学科。如在学习方位名词east,west,south,north,southeast,southwest,northeast,northwest及其介词in,to,on的使用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科互相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总之,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两个主体,我们必须使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新课程理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前提下,多关注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