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岸边的时代颂歌

来源 :三农中国·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正阳县大林镇十门村的大部分农民,把种地看作是鸡肋,种吧,挣不了几个钱,如果风调雨顺,除了化肥、种子、农业税、提留款等,还能给庄稼人剩口饭吃;若是天公不作美的年景,农民连本钱都给搭了进去。可是让地撂荒了吧,又觉得可惜,最初有人把地租出去,一季庄稼下来,还能收个三五十块钱的租金。
  迈过2000年的门槛后,随着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促使农民增收的同时,农资价格也步步高升。柴油价格高,机器耕地贵,一部分农民不舍得花100多元的耕种费,就又重新选择了用牛耕田,个别没有牛的农户,居然拿起钉耙、镢头去人工创地,用铁锹一点一点地去挖地,与此同时,当地铁匠的生意倒红火了不少。化肥、种子价格,高得也是让人望而却步。随着打工洪流的冲击,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纷纷走了出去,留守的差不多都是老人和孩子,于是大块大块的田地都撂荒了,过去几十年建起来的基础设施毁了,农村今后怎么办?
  十门村总人口为3054人,耕地面积7822亩,人均耕地2.56亩。该村主要以种粮为主,由于日积月累的历史问题,前些年村里农副产业少,房屋陈旧,道路不通,家底薄,村委集体负债多。村里仅有的一个淮河沙场,也因管理不善,被低价转包了出去。村委的管理工作,也处在半瘫痪状态,无人愿意挑起村支书的重任。
  2004年,孙丙宗被村民选举为村支部书记,孙丙宗虽看不下去十门村的落后状况,可对改变村容村貌并没有太大信心,镇领导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担起带领全村人致富的重任。村委副主任孙道芝、村文书兼组织委员孙浩、民兵连长曾现良、治安主任敖国华、妇联主任孙丽等曾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大家一致认为他是聪明人,也是村里最合适的第一领导人。镇领导的嘱托和村民们的信任让孙丙宗深受感动,他认为,我国的非农产业是发展了,但不可能丢掉农业。国家对三农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等,这大大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回到了村里。有了这些条件,干好工作的基础,他下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正式走马上任后,孙丙宗首先想到了修路,可村里除了欠款,什么也没有。为了筹钱,会议开了一回又一回,有人主张集资,可孙丙宗认为,不能加重村民的负担。正在着急的关头,镇政府送来了好消息:村村通公路,已被列入国家扶持计划,但村里还需自筹一部分资金。为了带动大家筹集资金,孙丙宗把自己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点家底,全部都拿了出来,村干部们都被其深深地感动了,有两个村干部当即就回家拿钱,其他人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自家的钱拿来供修路急用。村干部的行为,让村民们很受感动,有一部分村民主动拿出自己打工挣来的辛苦钱,供村里修路使用。村里有几个在外地经商的人,听说家乡修路资金有困难,也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公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修好了。可村里的旧貌怎样才能换新颜呢?孙炳宗紧接着给村委会买书、订报、购置电脑、开通网线,组织村领导班子成员学习,提高大家的管理水平和领导素质。经常通过村里的喇叭或到田间地头,大搞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科技推广等宣传教育。在孙丙宗书记带领下,十门村兴起了科学种田热,经济大棚搞起来了,科学养殖发展起来了,村民富裕了,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近年来,十门村的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全村有反季节蔬菜大棚60亩,有水产养殖芦40多家,养鸭超过4000只的农户有3家,养猪10~30头的小型养猪场有50余家。十门丰寸养鸡小区,独树一帜,建筑面积达2800平方米,存栏9000只。江华养殖小区,更是闻名遐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8000头。
  十门村终于破茧成蝶,迎来了新的景象。现房屋大都拆旧盖新,部分村民还建起了两层楼。村民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姑娘媳妇们,也比以前靓丽了许多。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法律意识也增强了,过去因为鸡毛蒜皮的一些小事,不断有人大打出手,而如今,这种事情已经绝迹了。前些年,一些儿女给年迈的父母供口粮的时候,因为秤高秤低,吵得面红脖子粗,不赡养老人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现在,儿女们不光给老人粮食吃,还给老人买菜、买衣物,并且还给老人做寿。
  孙丙宗带领全村人民所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认可,仅2007年度,十门村就被大林镇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养殖小区先进村”、“综合目标先进村”、“计划生育先进村”、“村村通公路先进村”、“平安建设先进村”,同年还被中共正阳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一年捧回7块奖牌!村文书孙浩非常自信地对记者说:“村民们都相信,在孙丙宗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大门村一定会拿到更多的奖牌,大门村的明天也会更加辉煌!
其他文献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作为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世纪,创造绿色世纪,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目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淡水资源污染等时刻威胁着人类的母亲——地球,尤其是土壤污染问题格外严重,而中国拥有历史上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治理土壤污染更是迫在眉睫,  2005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
期刊
6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温铁军教授做客第三期“中州讲坛”,围绕中国改革30年为听众作了精彩的报告。报告切合实际,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受到了与会听众的一致好评。  温铁军教授旁征博引,详细、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的历程。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性讲起,全面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作出了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增长
期刊
面对去冬今春特大旱情,在郸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郸城县农业局及早行动,精心组织,认真部署,狠抓落实,与全县干部群众一起,迅速掀起了抗旱浇麦的高潮。在县农业局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战,截至2月中下旬,全县125万亩麦田已普遍得到了二次浇灌。日平均出动抗旱机械34334台,出动劳力103355人,浇地14万亩,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505万元,为在旱之年争取小麦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心系寿险 勇挑重担    自从事人寿保险工作以来,不管工作岗位怎么变化,孙梅荣始终如一地践行党的宗旨,把“勇做先进代表,永争第一”的奋斗目标当作人生的格言。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工作中她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对待困难,她迎难而上,积极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和风采! 
期刊
近年来,漯河经济开发区后谢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定实施“工业立乡、工业强乡”发展战略,大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年来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仅财政收入一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4年的549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4233万元,年均螬速67.81%,四年翻了三番,可用财力在全市乡镇(街道)中位居第一,真正实现了由“要饭型财政”、“吃饭型财政”到
期刊
乡镇机构改革,从2004年的“破冰试水”算起,到如今有5个年头,5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执行中完善制度,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前不久,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河南叶县又传来基层民政组织建设的新信息:全县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了民政所,成为政府编制序列的民政组织机构。这对全国民政来说,带来的不仅是一个惊喜,更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新动态!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叶县民政局局长王云海。  记
期刊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带领全省人民,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毫不动摇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毫不动摇地加大农业投入,毫不动摇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使河南粮食产量迈上了新台阶,迅速成为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国家粮食主产区,全国最大的粮仓。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每年还输出原粮和制成品3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特殊贡献。  然而今年以来,我省的粮食生产面,临
期刊
“是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信任,才把权力赋予了我,我要以百倍的努力和热情回报党和人民。”作为大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李桂梅,时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大林村南邻淮河,属于河南省正阳县大林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河南信阳和驻马店正阳的必经要道,这里水量充沛,适宜小麦和水稻的生长,是号称“小江南”的鱼米之乡。  1990年,李桂梅当选为村妇联主任,2006年当选村委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主
期刊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一个好的党支部,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政策。”这是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谈如何建设好新农村时所讲的几句话。作为林州市城郊乡二龙庙村党支部书记的王生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村民努力拼搏,开拓创新,使二龙庙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林州市城郊乡二龙庙村坐落在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畔,现有人口2300余人,党员72人,耕
期刊
息县,故称息州,淮河穿境而过,两岸沃野万顷,美丽而富饶。  息县,3000年的悠久历史,息夫人的美丽传说,八大景观的奇妙多姿,铸造了曾经的辉煌。刘邓大军从这里渡过淮河,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给息县留下了壮丽的篇章。  息县,人杰地灵,蜚声海内外的大师俞平伯、沈从文、冯至、胡绳、何其芳、吕树湘、孙治方、骆耕漠、顾准、吴敬琏等,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给息县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