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吃货天堂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究竟能发掘多少有趣的东西,但是待到离开那一天,回头一想,且不说其他,光凭美食都让人忍不住叹道:真真是三天还不够。
  “新加坡,三天还不够”,在出行之前,我的脑海里就一直回响着这句新加坡旅游宣传片中的广告词。尽管有朋友表示新加坡地方不大,可玩的东西不多,向来喜爱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我也略有疑惑在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究竟能发掘多少有趣的东西,但是待到离开那一天——正好是第四天的早晨,回头一想,且不说其他,光凭美食都让人忍不住叹道:真真是三天还不够。
  满足中国胃
  不说别的,光说吃这一项,新加坡就值得吃货们慢慢发掘。
  作为东南亚一个多种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地,新加坡的美食简直是网罗天下精华,中餐、马来菜、印度菜、娘惹菜、西餐,以及各种口味不同、精致非常的甜点和小吃,使得这里成为了老饕不能错过的天堂。所以说,如果要细品一番的话,恐怕十天八天都吃不完。
  来到新加坡,首推的一道名菜就是黑胡椒炒蟹,这道菜的知名程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新加坡的国菜了,也是游客来到这里的必吃。跟中国人热爱的大闸蟹不同,新加坡黑胡椒炒蟹的最佳选项是斯里兰卡蟹,每只都在一公斤上下,上菜的瞬间能让人惊掉下巴,因为这大块头的螃蟹一只蟹钳就能有手掌那么大,而且掰开来满满都是雪白鲜嫩的蟹肉,啃上一口就让人颇为满足。鲜甜多汁的蟹肉,配上香辣呛口的黑胡椒,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新加坡两家最有名也最受游客推崇的吃黑胡椒炒蟹的馆子莫过于珍宝海鲜和无招牌海鲜,两家在新加坡各大商圈都有分店,因此想要享受一次螃蟹的美味,不妨一试。
  而另外一种做法——辣椒炒蟹,则又有不同,带有汤汁,辣椒汤汁融合了蛋花和丝丝的蟹肉,最佳吃法是用一盘金银小馒头沾着汤汁一起吃,又是一番不可多得的美味。
  除此两种之外,食客们最爱点的一道特色菜是麦片虾,新鲜弹牙的龙虾虾球,裹上清脆甜美的麦片,既像甜食,又是一道美味的主菜,正好能缓解一下被胡椒和辣椒刺激的味蕾的压力。
  总的来说,中国同胞在新加坡绝对不会有偏偏长了个中国胃、适应不了任何外国菜的问题。因为这里的中餐是最值得挖掘的宝藏,广式的卤味、烧腊、点心、汤粥、海鲜、客家人创造的豆腐中塞入鱼滑的美味酿豆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汤头鲜美的肉骨茶、清香嫩滑的海南鸡饭……如果你吃腻了粤式口味,想来点重口味的,这里不但有正宗的四川冒菜可以选,甚至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海底捞!
  总之,在滨海湾、乌节路、牛车水、克拉码头、圣淘沙等热门商圈,你都可以轻松找到想要的中华美食。
  多元美食也精彩
  当然了,除了中餐,多元文化下的美食选择也是值得体验的。
  使用了大量香料——生姜、姜黄、高良姜、柠檬草、咖哩叶、虾酱以及辣椒的马来菜非常值得一试,配有花生酱的沙嗲烤肉就是其代表菜色。独特的娘惹菜结合了中餐、马来菜和印尼菜的风味,也喜欢使用柠檬香茅、辣椒、罗望子酱、虾酱和椰子汁之类的香料,创造出丰富的蒸菜、炖菜和咖哩菜。
  叻沙(laksa)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道菜,由面条或米粉、鱼饼、虾肉、蛤蜊、碎豆芽和辣椰汁汤一起烹制而成,撒一些叻沙叶片作为点缀。
  在新加坡的加东(Katong)区可寻到著名的椰浆叻沙,其中的面条被切为碎块,因此食客们可直接用汤匙食用。
  米粉细嫩可口,汤头鲜甜浓郁,简直就是味觉享受。加东叻沙虽然道路难寻,但仍然有无数老饕寻味而去,尽显吃货本色。
  不过即便是找不到那么经典有名的,在吐司工坊这样常见的连锁店中也可以找到叻沙,而且味道也非常好,加上一杯清凉爽口的薏米水,简直是绝配。
  咖椰吐司也是新加坡有名的一道小吃,这是广为新加坡人喜欢的早餐吃法。
  所谓咖椰,是用鸡蛋、糖、椰浆和香兰叶制作成的一种酱,将面包片烤得外酥里嫩,涂抹上咖椰酱,非常美味。而最正宗的吃法是要搭配煮得半熟的鸡蛋,然后用吐司沾着吃,吃完后再来一杯黑咖啡,才算是开始了元气的一天。
  虽说大多数的小吃店都能提供这道吃食,不过新加坡最有名的吃咖椰吐司的老字号是亚坤吐司店。鄙人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下午茶,虽说没有生鸡蛋也不爱黑咖啡,但是奶茶却非常令人惊艳,而去也不能免俗地买了咖椰酱,以便回到国内之后还能延续新加坡的甜美。
  如果来到小印度,印度的抛饼、拉茶、酸奶和咖喱不能不尝尝,而印度抛饼是由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传统煎饼改进而成,马来语叫作“Roti prata”,意思是“扁平的面包”,不过却不如面包这般瓷实,而是轻薄柔软的。虽然正宗的印度煎饼通常搭配木豆或咖喱,但如今已经演化出无数种令人喜爱的新口味,加入香蕉、榴莲、冰淇淋、奶酪、巧克力,越发大众化也更惹人喜爱。
  新加坡的特色甜点红豆冰也同样值得一尝。
  最初这种冰冻甜点是将碎冰做成球状后浇上彩色糖浆、用手指直接食用的冰球,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常见食品,路旁街角都有这样的甜点小推车。
  如今的红豆冰则是在碗或者高杯中,底层放上果冻、红豆、甜玉米和棕榈籽,上面铺上小山一样的刨冰,再淋上色泽诱人的糖浆和炼乳。在遍布城市的各大食品中心,比如牛車水的麦士威路熟食中心,都能尝到这种五颜六色的甜点。在长年炎热的新加坡,这种沁人心脾的甜点当然是随时必备的了。
其他文献
一切都是在张晓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她从未接到法院传票,也不知道何时开庭。只有一张缺席判决书告诉她,自己被离婚了。  离婚之前,北京女人张晓给自己剃了个光头。她一度患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幻觉,总感到手机被监听、鸡汤被人下了药。之后,丈夫离开了家。  3年后,2012年,当她再次见到丈夫,对方却告诉她,两人已经离婚2年了。  一切都是在张晓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她从未接到法院传票,也不知道何
期刊
巴黎老佛爷商场里,MAKE UP FOREVER彩妆柜台前人头攒动。电影《五十度灰》的首席彩妆师Victoria Down干脆走进消费者中,为品牌做起了代言人,一边帮MAKE UP FOREVER推广《五十度灰》的新品系列彩妆,一边给消费者做演示。“黑色眼线冷色系眼影配上性感深红双唇,美艳高冷。虽然,这款是专门为《五十度灰》订制的彩妆,但在平时化妆使用也是毫无违和感。”  话音落下,Victori
期刊
历史上,到底谁在撰写美食菜谱?是珍馐的制作者,还是品尝者?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你是否正和家人团聚品赏“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的传承倚赖菜谱。历史上,到底谁在撰写美食菜谱?是珍馐的制作者,还是品尝者?实际上,答案并不太重要。一道又一道精美的佳肴,都散落在考古的发现中,散落在泛黄的历史书里……  文人掌握美食话语权  曹丕在《典论》中云:“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便是说,三辈子做官,方懂得
期刊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有人说木心先生的这首诗中,“大雪纷飞”是他内心的狂舞,而“黑暗”,不仅指他在人生的某些阶段,个人际遇的千难万险,更有那种“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孤独。  不过现在也有不少人拿这首诗作为情话,讲给爱人听。  人是经得起浪漫的  木心的人生,是经过了漫漫的长途跋涉,之后的返璞归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虚无散淡,大道无极,
期刊
明星的人气到底旺不旺,每个黄牛心中都有本帐——最火的明星可以让他们瞬间赚几十万,差的项目赔个十几二十多万也是常有的事。  “哎,谁叫你长得那么像粉丝呢,除了你其他人都混进去了,下次别戴这种圆框眼镜了。”一位大叔边无奈地叹着气,边从包里数出一叠钱退给一位哭丧着脸的女孩——在“小鲜肉”鹿晗参加的某场新闻发布会外,出现了这样奇葩的一幕。  你还以为娱乐圈黄牛党们只专门倒卖演出门票吗?事实上,如今就连明星
期刊
简单地概括今年的春节贺岁档,得小孩者得天下。春节和孩子们的寒假重合,游乐场和动物园等孩子玩乐的场所的关闭,更是把熊孩子们赶进了电影院。今年春节档电影的标配是至少一个萌娃:《天将雄师》的西蒙子,《澳门风云2》的王诗龄,《爸爸的假期》和《爸爸去哪儿2》更是萌娃唱主角,他们才是真正的“小鲜肉”,他们是低龄段电影观众心里的“鹿晗”、“吴亦凡”。  不用去探究萌娃出演电影的片酬和参加商业活动的出场费,我们只
期刊
提起古代婚姻,不少人认为,那时一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此种认识,尽管不能说是错误,但至少是“以偏概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不能见面”等规定,都是政府倡导的;古代有“非诚勿扰”(电视里常见的抛绣球)以及“万人相亲会”那样的相亲节。  古代“情人节”一般有三个:元宵、上巳、七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说是王母娘
期刊
7条潜规则,分分钟让你“恍然大悟”,原来奥斯卡是这样的!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完满落幕,最佳影片又是一部没怎么听过的电影。我们喜爱的大片呢?唉,别说最佳影片了,最佳男女主角、配角什么什么都没得到。奥斯卡怎么回事,走的这是什么路线?  不明白了吧……悄悄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看破奥斯卡的秘密!下面这7条潜规则,分分钟让你“恍然大悟”,原来奥斯卡是这样的!  1 大片原罪  为什么提名多的奥斯卡片大
期刊
周立波在一档节目中,调侃一群穿汉服表演的年轻人,说以为是朝鲜服,还说这群年轻人像是从洗浴中心出来的,这件事引起不少网友以及名人的口伐。  无独有偶,在2015年春晚的民族创意服装秀上,各少数民族都展示了特色服装,而代表汉族的却是改良的旗袍。这也引起了网民们的失望乃至愤怒。  近年风靡全国的汉服运动正是激起这千层浪的舆论起点。汉服究竟是会“吓到路人”,还是一种点燃文化复兴的星星之火?提倡汉服是一种防
期刊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一个村子由十来个“垮子”组成,一个垮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垮。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積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