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初宪政崩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民党方面与袁世凯方面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国民党人在政治与革命上的不成熟,损害了宪政的内在要求与合法程序。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而国民党及议会设定种种框框和采取措施,冀图限制和夺取其手中的权力。第一招是制定《临时约法》,改变现行的政治体制,把总统虚位化。第二招是制造一个国家两个临时大总统并行运作的体制。第三招是参议院和国会处处限制、阻碍政府的正常运作。第四招是制定宪法不从实际出发,冀图把剥夺大总统行政权固定化。国民党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似乎自己支配下通过一纸决议就可以改变政治进程!可以说,民初宪政功败垂成,亦与此息息相关。归根结蒂,是反对党极端不成熟,为反对而反对。民国初年的国民党人缺乏的就是既坚持民主、自由,又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照顾各方利益,适时妥协、退让的政治大智慧。另一方面,社会全面腐败,而应对方式选择不当。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现代体制,但朝野政治运作,不是扬新抑旧,把新制度的巩固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传统的黑暗面激活,竞相贪腐,以暴易暴。袁世凯是收买、暗杀、分化,黑白两道交相为用。而国民党许多领袖也有这样的冲动,并且在宋教仁被刺之前,他们就跃跃欲试了。综合起来,民初宪政的最终崩毁不外三个原因:1.首要原因是制度设计错误。2.制度设计错误的深层原因是思想变革不彻底。私利固然是重要的行为动机,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3.民主政治是逐步生长出来的。任何国家的民主制度都有范围逐步扩大和腐败逐步清除的过程。腐败和混乱只能通过民主、法治去纠正和防止。从更深层次去考察,在这场关乎中国宪政前途的较量中,袁世凯固然暴露了专制者的本色,国民党人和中国的精英阶层也显示出理想主义者的幼稚。政治在高扬理想目标的同时,只能从实地出发,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可能达到的最高要求,在刚刚结束宗法专制统治的国度,必须综合考虑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具体说来,各政党及其国会议员应该压抑自己立即掌握政权的欲望,在三权分立体制下接受总统制,并把它纳入法治轨道。但他们热衷于争权夺利,而没有把制度建设和健全法治放在第一位,国家因而陷入混乱纷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