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时间管理就是校长以时间为管理对象,对自己和学校的时间进行有效规划、监控和评估的过程。本文主要从校长对时间的认知和校长的时间管理能力两大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校长的时间观
校长的时间观是指校长对时间的认识。它包括校长的时间价值观、时间效率观、时机观和时代观。
1. 校长的时间价值观
校长的时间价值观也可称为校长的时间价值感。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教授认为,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包括对时间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因而驱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行动,它对个体有关时间的认知与行为具有动力和导向作用。具体到校长的时间价值观,它既是校长对时间对于个人发展意义的认识,又是校长对时间对于学校生存发展意义的反映。
2. 校长的时间效率观
经济学上有一个公式:效率=价值/ 时间。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无论价值有多大,如果用无限的时间去除,那么效率都趋近于零。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树立时间效率观,争取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最大的工作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校长时间效率观不强,主持会议没有时间限制,布置工作时也没有设定较为合理的完成时间,致使学校整体工作效率不高。
3. 校长的时机观
校长的时机观是校长的时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如果校长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会,就能为学校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
有这样一所小学,生源减少,班额较少,一个班只有25 个左右的学生;生源较差,学校随时可能被撤并。面对这一情况,校长多方寻找发展机会。当听说区教科所申请了“小班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市级课题后,学校立刻主动要求成为实验校。5 年过去了,这所学校不仅没有被撤并,反而成为小班教学研究的骨干学校,在社区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这所学校的新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校长抓住了发展的时机。对此,一位办学卓有成效的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校长要有战略眼光,凡事先行一步。领先一步,就领先一个时代;错过了一段时间,就错过了一个机遇,就丧失了一个发展机会。
4. 校长的时代观
现代社会是一个变革的社会,是一个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这就要求校长在管理时间时,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研究社会的需求,使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协调。例如:北京一位村小校长了解到国家的“三农”政策和北京市发展农村教育的一些思路后,根据学校所处区域种植业较发达的优势,开发出不同年级植物种植的校本课程,并给每个班级分配了实验田。学生们边学习,边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现在,这所学校已经被评为田园式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习基地。这所学校的成功在于校长较准确地把握了教育发展的脉搏,树立了时间管理的时代观。
二、校长的时间管理能力
校长的时间管理能力表现在校长对时间的规划、监控和评估上。
1. 校长的时间规划能力
校长的时间规划能力是指校长明确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分轻重缓急安排工作任务、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一是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是确立校长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是校长管理好时间的动力。有的校长认为自己已经是校长了,不必再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其实不然。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每个校长都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3 年、5 年或者10 年的职业发展规划。
(2)能根据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有的校长坚持每周或者每天做工作计划单,把一周(一天)内要做的事情计划好,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工作优先处理有助于校长提高工作效率。许多有成就的校长都非常注重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比如:原北京三中校长范堂枢,以一周为单位工作时间,将时间分配比例确定为:15% 的时间用来处理事务性工作,50% 的时间用来抓教育教学工作,10% 的时间用来做文牍工作,10% 的时间用来开会,5% 的时间用来进行社会交流,5% 的时间用来处理其他事情。
2. 校长的时间监控能力
校长的时间监控能力是指校长克制不良工作习惯、控制影响其规划时间的人群、地点和事务,严格自律地计划、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
校长的时间监控能力主要体现在校长的抗干扰能力上。有一位校长曾不无苦恼地说,只要一上班,自己就被处理不完的事情、接待不完的人缠住,很难保证工作的成效。
校长的时间监控能力还反映在其克服自己的不良工作习惯上。例如:有的校长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改变拖延的陋习,克服“明天开始做”的思想,有的采取倒计时方法为自己设定完成工作的时限。
3. 校长的时间评估能力
校长的时间评估能力是指校长对自己运用和运筹时间的行为进行分析、反思、评价、改进的能力。比如:有的校长有每隔一段时间记工作时间日志的习惯,把自己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的时间进行记录,定期对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这种方法了解时间的使用情况,寻找改进方法。
三、校长如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这里我们仅举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供校长参考。
1. ABC 时间管理分类法
这是一种按工作轻重缓急,合理分配时间,保证重点工作优先完成的时间管理方法。它有利于校长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
运用此方法时,校长应根据工作目标,分析各项工作在实现工作目标中的作用,依据其重要和紧急的程度分A、B、C 三类。A 类为最重要、最紧急、影响大的工作,B类为虽然重要但不一定十分紧迫、推一推影响不大的工作,C 类为一些无关紧要、可做可不做的工作。然后确定解决各类工作所需的时间。给A 类工作分配的时间应该是校长在工作日中精力最好的时段,B 类次之,C 类工作可以不做或者授权给下属做。
2. 抗干扰法
校长们普遍反映,在办公室时是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时间用来思考问题的,总是要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干扰。那么,校长怎样对付这些干扰呢?
(1)电话过滤法
对于电话,校长可以请校长办公室人员先初步接听处理。如果是事先约好的,事情非常紧急、重要的,校长再接听处理。
(2)限时会见法
对一些不速之客的来访,根据事情的紧急和重要程度,限制会见时间。例如,可以对来访者说:“我现在很忙,只有5 分钟的谈话时间。”这样对方就会直接切入主题,双方可以迅速作出决策。
(3)重点预案法
校长应对一天可能出现哪些情况有所预料,对重点工作做出简单的预案。
3. 工作时间日志法
工作时间日志法,是把一个完整的工作日内大大小小的所有活动,全部详细记录下来,并对其作出分析的时间管理方法。怎样记工作时间日志?
(1)选择典型的工作日
应尽量避开假期、病休、事假等非典型的工作时间段,选择典型工作日作为记录对象。
(2)详细记录具体情况
按时间顺序,每工作一段时间,如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做一次记录,记下当天所有的大小事项,包括工作的起始时间、优先级、每项工作的时间花费、每项工作的结果等。
(3)评价各项活动
做完记录后,在相对应的项目后面,评价和分析其时间利用是否合理,处理方式是否得当。
(4)整体分析
在工作日结束后,计算所有花在主要活动上的时间,包括会议时间、电话时间、收发邮件时间、与下属谈话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对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作出结构分析、效率和效果的整体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
(5)改进
工作时间日志最好持续两个至四个星期。校长对自己这一段时间内的时间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寻找措施改进自己在时间管理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5).
(编辑孙金鑫)
一、校长的时间观
校长的时间观是指校长对时间的认识。它包括校长的时间价值观、时间效率观、时机观和时代观。
1. 校长的时间价值观
校长的时间价值观也可称为校长的时间价值感。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教授认为,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包括对时间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因而驱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行动,它对个体有关时间的认知与行为具有动力和导向作用。具体到校长的时间价值观,它既是校长对时间对于个人发展意义的认识,又是校长对时间对于学校生存发展意义的反映。
2. 校长的时间效率观
经济学上有一个公式:效率=价值/ 时间。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无论价值有多大,如果用无限的时间去除,那么效率都趋近于零。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树立时间效率观,争取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最大的工作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校长时间效率观不强,主持会议没有时间限制,布置工作时也没有设定较为合理的完成时间,致使学校整体工作效率不高。
3. 校长的时机观
校长的时机观是校长的时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如果校长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会,就能为学校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
有这样一所小学,生源减少,班额较少,一个班只有25 个左右的学生;生源较差,学校随时可能被撤并。面对这一情况,校长多方寻找发展机会。当听说区教科所申请了“小班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市级课题后,学校立刻主动要求成为实验校。5 年过去了,这所学校不仅没有被撤并,反而成为小班教学研究的骨干学校,在社区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这所学校的新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校长抓住了发展的时机。对此,一位办学卓有成效的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校长要有战略眼光,凡事先行一步。领先一步,就领先一个时代;错过了一段时间,就错过了一个机遇,就丧失了一个发展机会。
4. 校长的时代观
现代社会是一个变革的社会,是一个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这就要求校长在管理时间时,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研究社会的需求,使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协调。例如:北京一位村小校长了解到国家的“三农”政策和北京市发展农村教育的一些思路后,根据学校所处区域种植业较发达的优势,开发出不同年级植物种植的校本课程,并给每个班级分配了实验田。学生们边学习,边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现在,这所学校已经被评为田园式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习基地。这所学校的成功在于校长较准确地把握了教育发展的脉搏,树立了时间管理的时代观。
二、校长的时间管理能力
校长的时间管理能力表现在校长对时间的规划、监控和评估上。
1. 校长的时间规划能力
校长的时间规划能力是指校长明确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分轻重缓急安排工作任务、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一是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是确立校长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是校长管理好时间的动力。有的校长认为自己已经是校长了,不必再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其实不然。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每个校长都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3 年、5 年或者10 年的职业发展规划。
(2)能根据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有的校长坚持每周或者每天做工作计划单,把一周(一天)内要做的事情计划好,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工作优先处理有助于校长提高工作效率。许多有成就的校长都非常注重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比如:原北京三中校长范堂枢,以一周为单位工作时间,将时间分配比例确定为:15% 的时间用来处理事务性工作,50% 的时间用来抓教育教学工作,10% 的时间用来做文牍工作,10% 的时间用来开会,5% 的时间用来进行社会交流,5% 的时间用来处理其他事情。
2. 校长的时间监控能力
校长的时间监控能力是指校长克制不良工作习惯、控制影响其规划时间的人群、地点和事务,严格自律地计划、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
校长的时间监控能力主要体现在校长的抗干扰能力上。有一位校长曾不无苦恼地说,只要一上班,自己就被处理不完的事情、接待不完的人缠住,很难保证工作的成效。
校长的时间监控能力还反映在其克服自己的不良工作习惯上。例如:有的校长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改变拖延的陋习,克服“明天开始做”的思想,有的采取倒计时方法为自己设定完成工作的时限。
3. 校长的时间评估能力
校长的时间评估能力是指校长对自己运用和运筹时间的行为进行分析、反思、评价、改进的能力。比如:有的校长有每隔一段时间记工作时间日志的习惯,把自己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的时间进行记录,定期对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这种方法了解时间的使用情况,寻找改进方法。
三、校长如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这里我们仅举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供校长参考。
1. ABC 时间管理分类法
这是一种按工作轻重缓急,合理分配时间,保证重点工作优先完成的时间管理方法。它有利于校长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
运用此方法时,校长应根据工作目标,分析各项工作在实现工作目标中的作用,依据其重要和紧急的程度分A、B、C 三类。A 类为最重要、最紧急、影响大的工作,B类为虽然重要但不一定十分紧迫、推一推影响不大的工作,C 类为一些无关紧要、可做可不做的工作。然后确定解决各类工作所需的时间。给A 类工作分配的时间应该是校长在工作日中精力最好的时段,B 类次之,C 类工作可以不做或者授权给下属做。
2. 抗干扰法
校长们普遍反映,在办公室时是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时间用来思考问题的,总是要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干扰。那么,校长怎样对付这些干扰呢?
(1)电话过滤法
对于电话,校长可以请校长办公室人员先初步接听处理。如果是事先约好的,事情非常紧急、重要的,校长再接听处理。
(2)限时会见法
对一些不速之客的来访,根据事情的紧急和重要程度,限制会见时间。例如,可以对来访者说:“我现在很忙,只有5 分钟的谈话时间。”这样对方就会直接切入主题,双方可以迅速作出决策。
(3)重点预案法
校长应对一天可能出现哪些情况有所预料,对重点工作做出简单的预案。
3. 工作时间日志法
工作时间日志法,是把一个完整的工作日内大大小小的所有活动,全部详细记录下来,并对其作出分析的时间管理方法。怎样记工作时间日志?
(1)选择典型的工作日
应尽量避开假期、病休、事假等非典型的工作时间段,选择典型工作日作为记录对象。
(2)详细记录具体情况
按时间顺序,每工作一段时间,如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做一次记录,记下当天所有的大小事项,包括工作的起始时间、优先级、每项工作的时间花费、每项工作的结果等。
(3)评价各项活动
做完记录后,在相对应的项目后面,评价和分析其时间利用是否合理,处理方式是否得当。
(4)整体分析
在工作日结束后,计算所有花在主要活动上的时间,包括会议时间、电话时间、收发邮件时间、与下属谈话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对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作出结构分析、效率和效果的整体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
(5)改进
工作时间日志最好持续两个至四个星期。校长对自己这一段时间内的时间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寻找措施改进自己在时间管理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5).
(编辑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