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年前,家中一贫如洗的钟福贵,怀揣6户乡亲借给他的47元钱,南下广东打工。3年后,他成了年薪50万元的厂长。1998年冬,他带着200多万元,回到了生他养他但仍然贫困的故乡投资民办教育,开始新的创业历程。
有志男儿,南下寻梦
钟福贵1965年出生在革命老区兴国县潋江镇罗廖村的一个贫苦农家。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望着一贫如洗的家和年迈的父母,他实在不忍心提出复读的要求,不得不告别美丽的校园。
屋漏偏逢连阴雨。钟福贵还没从失学的阴影走出,父亲不久因病去世,年仅20岁的他从此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他卖过苦力,做过裁缝,挣的钱仅能勉强度日。有一次母亲治病用的十几元钱,还是伸手向亲戚借的。
这些经历使钟福贵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念头: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贫穷的命运。1989年,他决定去广东打工,可家里连路费也拿不出来,只得向邻里乡亲借。最后,6户乡亲给他凑了47元钱,最少的给2元,最多的给10元。如今谈起这些,钟福贵还是双眼含泪,他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借钱给他的乡亲们。
1989年7月,钟福贵怀揣着这47元钱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黄浦区,这时他身上仅剩下8元钱,而准备投奔的那位老乡又已经离厂找不到人了。无奈之下,钟福贵只得在街头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第二天,钟福贵来到一家五金厂,老板见他人长得精神又有高中文化,就留下了他。在安排工作时,老板问有什么要求,钟福贵以老区人特有的质朴回答说,再苦再累也不怕,有活干就行。于是,老板安排他做钳工,每天上班12小时,工资每月300元。虽然苦点累点,但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他感到很满足。
20万元试真金,不负重托当厂长
1990年1月,钟福贵在熟人的介绍下,离开五金厂到深圳市有500多名员工的绵联机械公司当工人。老板谢细生是广东本地人,一次,谢老板来到生产车间,正在一丝不苟工作的钟福贵引起了他的注意。谢老板向车间主任详细了解了钟福贵的情况后,得知他生产的产品在整个车间质量最高、次品最少,而且还多次提出质量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认为钟福贵在打工者中是个人才。不久,谢老板让钟福贵当组长,工资也从每月450元提高到1000元。后来,又提升他担任了科长,负责全厂的原料采购。
谢细生除了绵联机械公司外,还经营着另外两家企业,在管理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他一直想找个人来帮助自己全权管理绵联机械公司的一切事务。如今,他看上了钟福贵的工作能力,但又有些担心。因为钟福贵与自己非亲非故,而且又是外省人,所以他顾虑如果给了钟福贵过大的权力,到时左右不了他怎么办?谢细生甚至怕钟福贵到时卷款外逃,这些都令他犹豫不决。
1992年7月的一天,一位外地采购员找到钟福贵,拿出一张20万元的支票塞给他。说是如果钟福贵在今年内能一直进他们厂的原料,这20万元就归他所有,还可立即到银行支取。20万元!这对一位从贫困老区到深圳特区的打工青年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力呀!但钟福贵却拒绝了这笔飞来的横财,他说:“只要质量好、价格合理,不给一分钱回扣我也会进你们的货。否则,给再多的钱也免谈,我不能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
这件事很快被谢老板知道了,因为那个采购员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装扮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钟福贵的人品。经历了这件事,谢老板对钟福贵完全放心了。1993年1月,谢老板任命钟福贵为绵联机械厂厂长,委托他全权管理厂里的事务,年薪还提高到50万元。而钟福贵也有了用武之地,他任厂长后,从严把质量关、减少废品、扩大业务量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企业每月增加利润高达60万元,一年就是700多万元。
致富不忘家乡,毅然回乡创业
打工9年多后,正当钟福贵在深圳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他却作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1998年冬,他辞去了厂长职务,放弃高薪待遇,回乡发展民办教育,而且他选中的是利润微小的幼儿教育。
巨大的得失反差使许多人感到不理解,包括他的妻子。但他最终还是说服了妻子,带着他们在外打工攒下的200多万元回到兴国。记者问钟福贵,为什么要回乡发展民办教育?他说,因为家乡贫穷,教育落后,特别是幼儿教育更差,他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
钟福贵把校址选在兴国县郊区的洪门村。这里没有幼儿园,包括周围一些村镇的孩子们上幼儿园都要到县城去,家长接送很不方便,钟福贵决心为家长们排忧解难。经过他们夫妻近一年的辛苦努力,洪门爱心幼儿学校终于落成,并于2000年7月顺利开学,首期便招收了200余名儿童。
钟福贵从未涉足过教育行业,为了办好学校,他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及相关知识。同时,高薪聘请优秀教学与管理人才。短短一年时间,爱心幼儿学校就成了全县幼儿学校中的名牌,有不少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2001年7月,钟福贵又租了一栋房子,办起了爱心中英文学校,开创了全县幼儿教育双语教学的先河。
2002年7月,钟福贵与有知遇之恩的谢细生合股投资160万元,买断了兴国县保育院。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创办的3所学校,共有学生1200多人。现在,他聘用员工80多人,配备了在当地属于一流的教学设备,还配备了10部接送师生的校车。
5年多来,钟福贵在招生中经常遇到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他都会尽力为家长分忧。仅近两年,他就批准80多名学生缓交学费,还免去了5名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费用。同时,他在与谢细生合资的兴国昌华教学设备公司中,招收了36名下岗职工,为生活困难的职工献出了一份爱心。
编辑:夏伟
有志男儿,南下寻梦
钟福贵1965年出生在革命老区兴国县潋江镇罗廖村的一个贫苦农家。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望着一贫如洗的家和年迈的父母,他实在不忍心提出复读的要求,不得不告别美丽的校园。
屋漏偏逢连阴雨。钟福贵还没从失学的阴影走出,父亲不久因病去世,年仅20岁的他从此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他卖过苦力,做过裁缝,挣的钱仅能勉强度日。有一次母亲治病用的十几元钱,还是伸手向亲戚借的。
这些经历使钟福贵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念头: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贫穷的命运。1989年,他决定去广东打工,可家里连路费也拿不出来,只得向邻里乡亲借。最后,6户乡亲给他凑了47元钱,最少的给2元,最多的给10元。如今谈起这些,钟福贵还是双眼含泪,他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借钱给他的乡亲们。
1989年7月,钟福贵怀揣着这47元钱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黄浦区,这时他身上仅剩下8元钱,而准备投奔的那位老乡又已经离厂找不到人了。无奈之下,钟福贵只得在街头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第二天,钟福贵来到一家五金厂,老板见他人长得精神又有高中文化,就留下了他。在安排工作时,老板问有什么要求,钟福贵以老区人特有的质朴回答说,再苦再累也不怕,有活干就行。于是,老板安排他做钳工,每天上班12小时,工资每月300元。虽然苦点累点,但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他感到很满足。
20万元试真金,不负重托当厂长
1990年1月,钟福贵在熟人的介绍下,离开五金厂到深圳市有500多名员工的绵联机械公司当工人。老板谢细生是广东本地人,一次,谢老板来到生产车间,正在一丝不苟工作的钟福贵引起了他的注意。谢老板向车间主任详细了解了钟福贵的情况后,得知他生产的产品在整个车间质量最高、次品最少,而且还多次提出质量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认为钟福贵在打工者中是个人才。不久,谢老板让钟福贵当组长,工资也从每月450元提高到1000元。后来,又提升他担任了科长,负责全厂的原料采购。
谢细生除了绵联机械公司外,还经营着另外两家企业,在管理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他一直想找个人来帮助自己全权管理绵联机械公司的一切事务。如今,他看上了钟福贵的工作能力,但又有些担心。因为钟福贵与自己非亲非故,而且又是外省人,所以他顾虑如果给了钟福贵过大的权力,到时左右不了他怎么办?谢细生甚至怕钟福贵到时卷款外逃,这些都令他犹豫不决。
1992年7月的一天,一位外地采购员找到钟福贵,拿出一张20万元的支票塞给他。说是如果钟福贵在今年内能一直进他们厂的原料,这20万元就归他所有,还可立即到银行支取。20万元!这对一位从贫困老区到深圳特区的打工青年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力呀!但钟福贵却拒绝了这笔飞来的横财,他说:“只要质量好、价格合理,不给一分钱回扣我也会进你们的货。否则,给再多的钱也免谈,我不能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
这件事很快被谢老板知道了,因为那个采购员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装扮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钟福贵的人品。经历了这件事,谢老板对钟福贵完全放心了。1993年1月,谢老板任命钟福贵为绵联机械厂厂长,委托他全权管理厂里的事务,年薪还提高到50万元。而钟福贵也有了用武之地,他任厂长后,从严把质量关、减少废品、扩大业务量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企业每月增加利润高达60万元,一年就是700多万元。
致富不忘家乡,毅然回乡创业
打工9年多后,正当钟福贵在深圳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他却作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1998年冬,他辞去了厂长职务,放弃高薪待遇,回乡发展民办教育,而且他选中的是利润微小的幼儿教育。
巨大的得失反差使许多人感到不理解,包括他的妻子。但他最终还是说服了妻子,带着他们在外打工攒下的200多万元回到兴国。记者问钟福贵,为什么要回乡发展民办教育?他说,因为家乡贫穷,教育落后,特别是幼儿教育更差,他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
钟福贵把校址选在兴国县郊区的洪门村。这里没有幼儿园,包括周围一些村镇的孩子们上幼儿园都要到县城去,家长接送很不方便,钟福贵决心为家长们排忧解难。经过他们夫妻近一年的辛苦努力,洪门爱心幼儿学校终于落成,并于2000年7月顺利开学,首期便招收了200余名儿童。
钟福贵从未涉足过教育行业,为了办好学校,他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及相关知识。同时,高薪聘请优秀教学与管理人才。短短一年时间,爱心幼儿学校就成了全县幼儿学校中的名牌,有不少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2001年7月,钟福贵又租了一栋房子,办起了爱心中英文学校,开创了全县幼儿教育双语教学的先河。
2002年7月,钟福贵与有知遇之恩的谢细生合股投资160万元,买断了兴国县保育院。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创办的3所学校,共有学生1200多人。现在,他聘用员工80多人,配备了在当地属于一流的教学设备,还配备了10部接送师生的校车。
5年多来,钟福贵在招生中经常遇到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他都会尽力为家长分忧。仅近两年,他就批准80多名学生缓交学费,还免去了5名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费用。同时,他在与谢细生合资的兴国昌华教学设备公司中,招收了36名下岗职工,为生活困难的职工献出了一份爱心。
编辑: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