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纺织品贸易全球化以来,由于世界纺织品格局重新配置以及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强劲,中国在纺织品问题上面临的贸易纠纷形势一直十分严峻。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为继续推进纺织品贸易全球化正常发展,减少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强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领域的合作,2006年1O月30日至11月7日,包括孟加拉等16个国家在内的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管理部门的高级官员,赴华参加了由商务部主办、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具体承办的“国际纺织品贸易研讨会。”
中国竞争力是不争的事实
此次研讨会参会人员虽然大多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但级别却很高:参加研讨会的16个国家的29人中,正部级3人,副部级4人,其他基本上都是司局级官员。这是中国自2005年开始在纺织业领域,共举办9次纺织品合作项目中级别最高、部级人员最多、而且全部都是政府主管纺织工业贸易官员的一次高级研讨会。很多人表示之前只是听说过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这次来中国真正亲眼目睹了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发展成果,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中国纺织业的辉煌成就和国际领先水平,也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然而,既然是研讨会,外方提出的问题十分尖锐,一点也不客气:“中国正在寻求市场经济地位,纺织品为何质优而价廉?是否由政府定价、背后是否存在补贴?”“2005年出口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尤其是中国获得哪些实际好处?”……本次研讨会前,由于厄瓜多尔与中国就纺织品问题冲突加剧,果然,厄方代表出手不凡,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为什么中国能够一直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是否一直靠廉价劳动力低成本造成了“不对称”的贸易竞争?这也是外方一致关心并极具代表性的问题。
由于与会人员都是各国政府官员,与前几期相比,级别不同、层次不同,观察的视野也不同。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我纺织业强劲的竞争力对其造成冲击,对中国纺织业有误解,因此,他们来参加研讨会很想在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上“讨个说法”。
中方借鉴之前对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合作项目的成功经验,一方面按计划请商务部有关司局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讲座,面对面参加研讨与交流,加深外方对我对外贸易政策的了解:同时,有针对性地在北京、上海(长三角)安排参会人員考察参观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北京白领服饰公司”、“江苏梦兰集团”、“江苏晨风集团”等最具特色的展馆和企业,为此次研讨会提供了更多值得一看的东西,以事实代替说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研讨、座谈、参观、访问,外方逐渐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不仅没有补贴,而且单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竞争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尽管当前面临原材料、劳动力涨价以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造成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中国纺织业多年来已经通过国退民进、体制改造、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市场与产业联动的新路子;并在不断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提升产业结构,推进品牌建设和加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逐步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改变出口增长方式促进贸易平衡为目的的新型产业。
尤其在参观了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的优秀典型“江苏晨风集团”后,面对现代化的花园式厂房和傲人的生产经营业绩,外方更感受到,在中国的规模企业中,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规划,主动采取国际通行的质量、环境、技术标准以及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组织生产、营销、服务以及国际化经营,以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提速,才能一直保持纺织业发展的强劲竞争力。那种西方媒体鼓吹的中国“血汗工厂”根本不是事实。
服装上打补丁——那是时髦
随着研讨会的不断深入,中外与会人员就国际纺织品贸易形势、中国外贸政策、中国纺织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服装设计教育与发展情况、中国纺织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前景等方面,以及对外方所关心的内容,进行面对面研讨,使外方人员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尤其是中国纺织业的了解。然而,针对莱索托、哥伦比亚代表提出的“为什么2005年以来美国、欧盟频频对中国采取特保措施,并引发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连锁反映。根本原因在那?”、“中国在纺织品贸易全球化中是否获利最大而挤压了别国市场份额?”的尖锐问题,中方认为事关原则,必须解释清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误解,增进互信,促进合作。
在讨论中,中方引用了大量数据、事实,指出在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的长达十年的配额过渡期内,欧美坚持贸易保护主义,迟迟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70%最敏感、最紧俏的产品配额保留至最后一年才取消,才造成纺织品全球化新格局所引发的重大失衡和变化。由于配额体制的长期存在,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生产能力与出口增长能力根本不适应。因此,当配额全面取消时,中国的出口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短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甚至是较大幅度的增长,是配额体制向贸易自由化回归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至于欧美的设限,中国是不赞成的,因为这是与贸易自由化相违背的,是不符合纺织品贸易全球化的精神的。中国正是为了促进纺织品贸易全球化正常发展,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减少贸易摩擦,不仅主动采取多种措施延迟出口进度,并且与欧美以及相关国家达成协议,为其加紧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纺织品全球化的变化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与合作;同时在客观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利用了中国与欧美的协议,积极扩大对欧美的出口,增长幅度甚至比中国大得多。
回顾起刚刚参观访问过的纺企中,“北京白领服饰公司”由于主销国内市场,企业以扩大内需、引领市场时尚为主,代表了中国纺织服装业高档品质与发展水平:“江苏梦兰集团”代表了“长三角”纺织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块状经济”,是民营发展纺织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典范的事例,中方更是满怀激情地表示:中国是纺织服装的出口大国,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消费大国。市场经济有一个“利润向财富集中”的运行规律。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与科技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标准也不断提高,中国实际上70%的纺织服装供应国内的市场需求,仅以30%对外出口。就是这不足三分之一的出口,不仅使欧美等国家保持物价平稳、消费者获得质高价优纺织品的实惠,而且这其中60%是加工贸易,中方在加工环节上仅占10%~15%,大部分利润都在流通环节上由欧美的品牌商、进口商、零售商分享了。这也是为什么欧美能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早已不复返了。现在你在中国见到服装上打补丁是时髦!”随着中方一句生动的比喻,外方发出了一阵会心的欢笑。
换一种思维寻求互利合作
通过中方采取的讲座与研讨相结合、实地考察与对口座谈相结合、业务交流与参观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十天下来,外方人员对中国纺织业的认同感与日俱增。大家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来华研讨交流和实地考察,以及对中国纺织一流企业的参观访问,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在考察中国纺织业发展时加深认识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受益良多:有些人员表示不久还会带企业来中国,同中国的企业进行合作。各国参会人员充分肯定了研讨会的组织工作和实际效果,认为本次研讨会“层次高、认识深,增加了政策透明度”,对加深相互了解、减少误会大有益处,希望能多举办此类研讨活动。
共同的挑战,孕育着合作的机遇。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友谊与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年前,中国领导人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首脑在印尼万隆共同描绘了合作发展的蓝图;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仍在引领我们携手前进。因此,对于参会的大多数国家来说,中国对外开放成绩斐然,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为对外合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遇。
如何搭乘中国的快车,发展本国纺织业,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纺织服装业在其国内均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中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在纺织业上虽与中国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他们更多关注中国产业升级后如何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比如在低端产品上与中国形成“错位接单”(即在同类出口产品上,附加值高的留在中国,附加值低的向邻国转移),利用国家区域优势达成伙伴关系,互利共赢;非洲的莱索托、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博茨瓦那等国则更希望借助我纺织企业的强大实力以发展本国纺织业,积极向中国招商引资,再三提出希望中国纺织企业“将低成本的产业转移到非洲投资设厂”。秘鲁、哥伦比亚等南美国家在纺织业上与中国贸易摩擦形势严峻,会后这些国家参会人员对我的态度有了改善,积极邀请中方访问他们的国家。与会的厄瓜多尔纺织工业协会主席(副部级)不但再三邀请中国纺织品商会回访该国,还非常认真地表示,“在纺织品贸易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回去后我愿意推动中国与中国在特保问题上换一种思维,以促进双方真诚的合作。”
(作者单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中国竞争力是不争的事实
此次研讨会参会人员虽然大多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但级别却很高:参加研讨会的16个国家的29人中,正部级3人,副部级4人,其他基本上都是司局级官员。这是中国自2005年开始在纺织业领域,共举办9次纺织品合作项目中级别最高、部级人员最多、而且全部都是政府主管纺织工业贸易官员的一次高级研讨会。很多人表示之前只是听说过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这次来中国真正亲眼目睹了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发展成果,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中国纺织业的辉煌成就和国际领先水平,也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然而,既然是研讨会,外方提出的问题十分尖锐,一点也不客气:“中国正在寻求市场经济地位,纺织品为何质优而价廉?是否由政府定价、背后是否存在补贴?”“2005年出口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尤其是中国获得哪些实际好处?”……本次研讨会前,由于厄瓜多尔与中国就纺织品问题冲突加剧,果然,厄方代表出手不凡,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为什么中国能够一直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是否一直靠廉价劳动力低成本造成了“不对称”的贸易竞争?这也是外方一致关心并极具代表性的问题。
由于与会人员都是各国政府官员,与前几期相比,级别不同、层次不同,观察的视野也不同。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我纺织业强劲的竞争力对其造成冲击,对中国纺织业有误解,因此,他们来参加研讨会很想在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上“讨个说法”。
中方借鉴之前对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合作项目的成功经验,一方面按计划请商务部有关司局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讲座,面对面参加研讨与交流,加深外方对我对外贸易政策的了解:同时,有针对性地在北京、上海(长三角)安排参会人員考察参观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北京白领服饰公司”、“江苏梦兰集团”、“江苏晨风集团”等最具特色的展馆和企业,为此次研讨会提供了更多值得一看的东西,以事实代替说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研讨、座谈、参观、访问,外方逐渐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不仅没有补贴,而且单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竞争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尽管当前面临原材料、劳动力涨价以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造成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中国纺织业多年来已经通过国退民进、体制改造、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市场与产业联动的新路子;并在不断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提升产业结构,推进品牌建设和加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逐步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改变出口增长方式促进贸易平衡为目的的新型产业。
尤其在参观了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的优秀典型“江苏晨风集团”后,面对现代化的花园式厂房和傲人的生产经营业绩,外方更感受到,在中国的规模企业中,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规划,主动采取国际通行的质量、环境、技术标准以及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组织生产、营销、服务以及国际化经营,以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提速,才能一直保持纺织业发展的强劲竞争力。那种西方媒体鼓吹的中国“血汗工厂”根本不是事实。
服装上打补丁——那是时髦
随着研讨会的不断深入,中外与会人员就国际纺织品贸易形势、中国外贸政策、中国纺织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服装设计教育与发展情况、中国纺织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前景等方面,以及对外方所关心的内容,进行面对面研讨,使外方人员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尤其是中国纺织业的了解。然而,针对莱索托、哥伦比亚代表提出的“为什么2005年以来美国、欧盟频频对中国采取特保措施,并引发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连锁反映。根本原因在那?”、“中国在纺织品贸易全球化中是否获利最大而挤压了别国市场份额?”的尖锐问题,中方认为事关原则,必须解释清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误解,增进互信,促进合作。
在讨论中,中方引用了大量数据、事实,指出在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的长达十年的配额过渡期内,欧美坚持贸易保护主义,迟迟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70%最敏感、最紧俏的产品配额保留至最后一年才取消,才造成纺织品全球化新格局所引发的重大失衡和变化。由于配额体制的长期存在,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生产能力与出口增长能力根本不适应。因此,当配额全面取消时,中国的出口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短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甚至是较大幅度的增长,是配额体制向贸易自由化回归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至于欧美的设限,中国是不赞成的,因为这是与贸易自由化相违背的,是不符合纺织品贸易全球化的精神的。中国正是为了促进纺织品贸易全球化正常发展,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减少贸易摩擦,不仅主动采取多种措施延迟出口进度,并且与欧美以及相关国家达成协议,为其加紧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纺织品全球化的变化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与合作;同时在客观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利用了中国与欧美的协议,积极扩大对欧美的出口,增长幅度甚至比中国大得多。
回顾起刚刚参观访问过的纺企中,“北京白领服饰公司”由于主销国内市场,企业以扩大内需、引领市场时尚为主,代表了中国纺织服装业高档品质与发展水平:“江苏梦兰集团”代表了“长三角”纺织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块状经济”,是民营发展纺织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典范的事例,中方更是满怀激情地表示:中国是纺织服装的出口大国,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消费大国。市场经济有一个“利润向财富集中”的运行规律。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与科技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标准也不断提高,中国实际上70%的纺织服装供应国内的市场需求,仅以30%对外出口。就是这不足三分之一的出口,不仅使欧美等国家保持物价平稳、消费者获得质高价优纺织品的实惠,而且这其中60%是加工贸易,中方在加工环节上仅占10%~15%,大部分利润都在流通环节上由欧美的品牌商、进口商、零售商分享了。这也是为什么欧美能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早已不复返了。现在你在中国见到服装上打补丁是时髦!”随着中方一句生动的比喻,外方发出了一阵会心的欢笑。
换一种思维寻求互利合作
通过中方采取的讲座与研讨相结合、实地考察与对口座谈相结合、业务交流与参观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十天下来,外方人员对中国纺织业的认同感与日俱增。大家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来华研讨交流和实地考察,以及对中国纺织一流企业的参观访问,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在考察中国纺织业发展时加深认识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受益良多:有些人员表示不久还会带企业来中国,同中国的企业进行合作。各国参会人员充分肯定了研讨会的组织工作和实际效果,认为本次研讨会“层次高、认识深,增加了政策透明度”,对加深相互了解、减少误会大有益处,希望能多举办此类研讨活动。
共同的挑战,孕育着合作的机遇。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友谊与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年前,中国领导人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首脑在印尼万隆共同描绘了合作发展的蓝图;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仍在引领我们携手前进。因此,对于参会的大多数国家来说,中国对外开放成绩斐然,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为对外合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遇。
如何搭乘中国的快车,发展本国纺织业,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纺织服装业在其国内均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中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在纺织业上虽与中国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他们更多关注中国产业升级后如何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比如在低端产品上与中国形成“错位接单”(即在同类出口产品上,附加值高的留在中国,附加值低的向邻国转移),利用国家区域优势达成伙伴关系,互利共赢;非洲的莱索托、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博茨瓦那等国则更希望借助我纺织企业的强大实力以发展本国纺织业,积极向中国招商引资,再三提出希望中国纺织企业“将低成本的产业转移到非洲投资设厂”。秘鲁、哥伦比亚等南美国家在纺织业上与中国贸易摩擦形势严峻,会后这些国家参会人员对我的态度有了改善,积极邀请中方访问他们的国家。与会的厄瓜多尔纺织工业协会主席(副部级)不但再三邀请中国纺织品商会回访该国,还非常认真地表示,“在纺织品贸易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回去后我愿意推动中国与中国在特保问题上换一种思维,以促进双方真诚的合作。”
(作者单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