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大纲的要求,为增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同时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性音乐知识,逐步形成受益终身的音乐欣赏能力,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交往与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感知音乐。发挥音乐教育特殊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音乐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 德育功能 音乐审美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艺术课是由《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相关文件精神决定的。开展艺术教育课,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在教学上应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增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同时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性音乐知识,逐步形成受益终身的音乐欣赏能力,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交往与发展的合格人才。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在音乐欣赏课上的教学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公职公共音乐欣赏课。
一、发挥音乐教育特殊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注重音乐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抵制不良因素影响。
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养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靳雅佳老师的《此生必听的一堂音乐课》的视频,靳雅佳老师用优美的乐曲来演绎我们的传统文化,传递着传统文化的教诲。很多学生看后很受感动,同时学唱了其中的《感恩一切》、《孝亲敬老歌》等感人的歌曲。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深刻感受音乐具有的教育功能和教化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
(二)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情操,帮助学生提高的审美水平和能力。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离不开审美判断。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钟爱流行歌曲的情况,选择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佳作,如:《时间都去哪了》、《父亲》、《青花瓷》、《卷珠帘》等音乐作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按照音乐审美原则帮助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分析、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选择更多经典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是绚丽多姿,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选择更多的经典民族音乐作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领学生对民歌、民族器乐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拓展内容,同时鼓励学生们尝试学习民族乐器。最终让学生们热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富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
二、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音乐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适当选择贴近学生学习和今后职业生活的内容,例如教学生演唱与本专业相关或者励志向上的歌曲,如《咱们工人有力量》、《我的未来不是梦》、《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等。同时鼓励学生创作,让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组织校园乐队和成立音乐学习兴趣小组
通过组织管乐队和民乐队,让更多的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们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帮助,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演奏水平。通过参加音乐兴趣小组,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和局限,让更多学生热爱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的音乐比赛,如合唱节、交流会等。组织校园文化节、技术节、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利用课间和校园广播时间播放音乐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优秀的正能量音乐作品给学生欣赏,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这样既不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避免学生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损伤听力。
四、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感知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同时也是流传最广的重要音乐体系之一,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人类的智慧,培养健全的人格。其音乐教学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以节奏为基础,集语言、动作、歌唱、舞蹈等艺术形式为一体,进行综合教学。教学中注重感知、参与、体检、即兴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集体合作精神。在音乐欣赏课程的初级阶段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全面提高音乐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结语
公共音乐欣赏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对本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感知音乐。发挥音乐教育特殊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音乐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 德育功能 音乐审美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艺术课是由《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相关文件精神决定的。开展艺术教育课,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在教学上应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增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同时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性音乐知识,逐步形成受益终身的音乐欣赏能力,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交往与发展的合格人才。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在音乐欣赏课上的教学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公职公共音乐欣赏课。
一、发挥音乐教育特殊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注重音乐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抵制不良因素影响。
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养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靳雅佳老师的《此生必听的一堂音乐课》的视频,靳雅佳老师用优美的乐曲来演绎我们的传统文化,传递着传统文化的教诲。很多学生看后很受感动,同时学唱了其中的《感恩一切》、《孝亲敬老歌》等感人的歌曲。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深刻感受音乐具有的教育功能和教化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
(二)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情操,帮助学生提高的审美水平和能力。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离不开审美判断。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钟爱流行歌曲的情况,选择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佳作,如:《时间都去哪了》、《父亲》、《青花瓷》、《卷珠帘》等音乐作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按照音乐审美原则帮助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分析、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选择更多经典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是绚丽多姿,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选择更多的经典民族音乐作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领学生对民歌、民族器乐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拓展内容,同时鼓励学生们尝试学习民族乐器。最终让学生们热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富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
二、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音乐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适当选择贴近学生学习和今后职业生活的内容,例如教学生演唱与本专业相关或者励志向上的歌曲,如《咱们工人有力量》、《我的未来不是梦》、《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等。同时鼓励学生创作,让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组织校园乐队和成立音乐学习兴趣小组
通过组织管乐队和民乐队,让更多的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们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帮助,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演奏水平。通过参加音乐兴趣小组,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和局限,让更多学生热爱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的音乐比赛,如合唱节、交流会等。组织校园文化节、技术节、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利用课间和校园广播时间播放音乐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优秀的正能量音乐作品给学生欣赏,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这样既不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避免学生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损伤听力。
四、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感知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同时也是流传最广的重要音乐体系之一,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人类的智慧,培养健全的人格。其音乐教学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以节奏为基础,集语言、动作、歌唱、舞蹈等艺术形式为一体,进行综合教学。教学中注重感知、参与、体检、即兴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集体合作精神。在音乐欣赏课程的初级阶段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全面提高音乐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结语
公共音乐欣赏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对本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具有一定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