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外交哲学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正如周方银文章所言,中国在实力上升的过程中,总体上保持了高度的外交克制,没有以高强度的方式在周边地区强行推进中国的影响力。这一务实的做法,已令中国与许多亚太国家形成经济上深度的互相依赖。但为何在中国国力日盛的今日,外交上反而在处处掣肘的同时非议四起?一厢情愿的韬晦,并不会带来永久的和平与发展,“无为”与“有为”、“强硬”与“温和”的平衡是国际棋局中永恒的哲学。除去在现实中不断累积经验,亦需要我们回到历史中,提炼出一套更富洞察力的思维图谱。
  于向东、施展的对谈,勾画出1949年来中国外交的实际面貌。今日外交的利与弊,皆源于毛时代奠定的外交基础。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垒的冷战格局下,中国起初“一边倒”的外交格局,最终被毛所勾勒的一整套世界主义的外交理念重塑。这一伟大构想与中国的体量相符合,中国也因此具有了真正独立国家意义上的外交。但超前的宏大蓝图缺乏现实物质条件的支持,高悬于现实之上的形式主义终成今日中国外交的最大贻害。中国与世界互相塑造的过程刚刚开始,如何破除桎梏,以主动的姿态获取新知,是眼下中国外交建立起自身哲学的最关键之处。
  对当代外交哲学的再塑造,最重要的进路之一,恰是回归中国传统外交的历史,寻找一种代替性的思想资源。作为绵延千年的大一统政治体,中国长于那些处理复杂关系的精深技艺。而在今日国际关系的处理中,中国仍应具有天下胸怀的承担。在盛洪看来,在全球治理呼声愈高的时代,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应当接续道统,重拾儒家“以天下为一家”式的世界观念。这一观念体系更宜于在一个冲突四起却又利益粘连的世界中维持公义与和平。所谓“负责任的大国”,即意味着能够在国际争端中肩负道义。若仅在现有体系下纠缠于主权概念,无益于建设一个富有价值正义的国内制度,更遑论提供公正的国际规则,与全世界一同走向天下文明。
  中国传统外交理念与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间的碰撞,并非一个需要刻意设计的新话题。中国这个“世界大门口的陌生人”,在摸索学习世界游戏规则的同时,也困惑于理念与现实间的差距。石之瑜将这一龃龉处理为中美两国文化原则的内在差异,展现出中国在“核心利益”这一基于个体权利的概念面前进退失据的窘境。中国如果不能基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来定义利益与承担这一组元概念,而只试图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性手段使用,那么,基于其上的所有输赢都是暂时而脆弱的。
  也许对所有被裹挟进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古老国家来说,现有秩序的内核和自身混沌的民族意识之间,存在着永远的紧张关系。如何认识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如何定义自己的对手?如何打造一个能将自身置于其中的新权力格局?陈玉聃文章借古希腊哲人的永恒命题“认识你自己”起兴,为中国外交困局提出此三问,而这也正是此组专题的所有作者念兹在兹的核心问题。
其他文献
谈到巴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外华丽美妙的巴西足球、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和浪漫迷人的巴西女郎。1965年,巴西诗人维尼修斯·莫拉埃斯创造的诗歌《从伊帕内玛来的女孩》被谱成歌曲后,当选为格莱美年度最佳,很快红遍全球,成为流行歌曲史上排名第二的最受欢迎的歌曲。这首歌曲影响之大,乃至里约热内卢自此有了全球美女之都的美名,而在世界各地的时装表演台上,来自巴西的超级名模成了数量最多、最为艳丽的一道风景。  除
期刊
台湾政治纷繁变化,从政治领导人到社会运动,其兴也勃,如风云凝聚,其亡也忽,如水银泻地,看得多了,有时会失去敏感。2014年这场“太阳花运动”,看似与之前的运动前后相联,但又有所不同。年轻一代的姿态确实对上一代的思考产生了冲击,一个新的时期似乎正在到来。但事实上,分析当代台湾问题不可能离开大陆自身的变化与发展;两岸关系也不只是两岸之间的关系,它们同时也是两岸各自内部关系重构并相互塑造的结果。对于台湾
期刊
从民族意识到民族精神  施展:所谓外交哲学,其根本还在于国家的自我意识,这决定了它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以及如何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对谈进行到现在,该回到对于我们来说最根本的问题了,中国的自我意识是什么?它是如何生成的,又是如何演化的,今天该是什么样子?  于向东:民族的自我意识,可以细致地勾勒为一个精神现象学的过程,我称之为从“民族意识”到“民族精神”的历程。以“民族”作为意识主体,对中
期刊
一、风险社会≠不正常的社会  “风险社会”成为中国学者和传媒人的时髦话题,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大概始于乌尔里希·贝克同名著作的中译和出版。此后,平面和网络媒体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报道,便频繁使用“风险”这一概念,同时刺激和回应民众日益增长的不安全体验。转眼之间,中国进入风险社会的事实,似已无可争辩。  风险社会,真的就是“安全”或者“安全感”匮乏的社会吗?其实,没有这么简单。欧洲历史上,从“大饥荒”蔓延
期刊
我不是佛教徒,却也喜欢读读佛经,看看高僧传,揣摩揣摩坛经故事,如何一花开五叶之类,也和学佛的高人们经常过往。经是好文字,道理也高深服人。唯俺根器太劣,对其因果与宇宙论,下学无法上达,有点不信,有点怀疑,故读虽读,也练功持咒,但不能彻底,不能皈依。  但我对于“缘分”,是信的。至少,和文学所诸位老师的相遇,真的是缘分。剪不断,理还乱,永远,永远的缘分。和栾勋老师,更是一种缘分。  前三年曾听建平兄叹
期刊
美国学界对“民主大选优越性”的困惑  刚刚过去的2012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大选年,将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大选或是领导人换届。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里,美、俄、法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大选,中国的执政党也进行了换届;在西欧、东北亚、拉美地区举足轻重的西班牙、韩国和墨西哥也完成了政府更替;而中国地区的香港和台湾,也是各自举行了地区领导人选举;年末,政局动荡的日本也结束了民主党长达三年的执政时间,早已摩拳擦
期刊
竞技盛会的伦敦现场  《文化纵横》:这届伦敦奥运会,层出不穷的乌龙、误判和组织失误惹人非议。作为一个亲历过现场的媒体人,你对这一点怎么看?  王青雷:仅仅从整个奥运会的城市工作水准来说,伦敦跟举国办奥运的北京无法相比。伦敦只依靠其城市的力量来主办一届奥运会,所有的预算都要经过城市议会的层层审批,有些特别预算还要经过首相卡梅隆的特别审批。投入影响效果,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前10天时,安保公司居然向全世界
期刊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共和党批评人士对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推动政策的批评可谓炮声隆隆。针对这些批评,曾获得乔治·波尔卡新闻奖的《时代》杂志资深记者米歇尔·格伦沃尔德(Michael Grunwald)在《外交政策》上针对若干条对奥巴马新政一一做了分析。  “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方案是困扰其总统任期的大败笔。” —— 错。大量证据表明刺激计划的确提供了真正的刺激,有助于阻止经济产生可怕的自由落体,
期刊
【文章导读】汪晖先生论朝鲜战争文章在本刊刊发后,引发了广泛回应和评论。殷之光先生这篇文章,既是对汪晖的呼应,又从史观层面深入批判了后冷战时期的冷战史叙述,为我们深入展现了战后国际格局的复杂性,以及毛泽东“第三世界”视野的启发性。这也同时说明,简单套用民族主义、超级霸权、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框架,无法把握“短二十世纪”战争与革命的逻辑,也无法理解当代伊斯兰激进运动、恐怖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悄然兴起。  
期刊
一个新移民青年和他的公益理想  iJoin,全称同益社会创新实践项目,是一个由具有创业精神的志愿者,共同以公益方式经营的社会创新咨询项目。项目旨在让有专业技能和公益经验的青年人,在专业顾问的指导下,为需要在特定领域做出改善的公益机构提供咨询服务。iJoin希望以跨界合作的方式,让青年人与公益机构共同成长。同时,提供支持的专业顾问能够通过iJoin提高其对公益领域的了解,由此发掘出在各专业领域中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