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讲台讲桌,室内三面黑板,室外一面黑板,学生分为6组相向而坐,找不见老师,前后门都大开,参观者络绎不绝,自由出入,照相机咔嚓声不断,学生对来客视若无睹,虽然不允许照相、录课,但并未强行阻止……怎一个“乱”字了得?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表象。
没有了课堂所谓的神圣、庄严,学生甚至不问好,没有例行的下课告别仪式,学生对访者熟视无睹,种种毫不做作没有套路的现象反倒给课堂平添了几分神秘。教师在这个课堂上,明显地由传统意义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共同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杜郎口模式”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领地转让”,也不是单纯意味着教师的“无为”,而是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面临学生的“稚嫩”和思维“漫游”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
【关键词】杜郎口模式 课堂超市
1.好奇之后的思考
1.1 讲桌和黑板在课堂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的教室里,所有学生的正前方是硕大的黑板(现在有的学校是黑板加电子白板),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时间集中于以黑板为视觉对象的讲台区,而讲台区活动的主角则是教师,尽管现在的课堂上有学生在讲台上活动,但毕竟都是在教师的调遣下发生,教师兼有裁判、导演之职,实际上是课堂的绝对主导和关注中心,台下的学生则成为或热情投入或冷漠旁观的观众。相当部分的教师给予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不足上课时间的四分之一,客观上导致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又是课堂的主体,而部分学生则成了局外人。
因此,杜郎口中学搬掉讲台,搬走讲桌,实际上是封杀了“讲”课的“讲”师,使他从绝对高高在上的地位回到了学生中间,使他有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
1.2 隐没的老师与有序的课堂。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听课的老师很多,如果杜郎口的老师不讲的话,我们还真的找不到老师在哪里,因为学校不允许教师站在“显眼处”,否则,受批评受罚,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矩阵式的座位不见了,桌子对桌子,学生面对面的小组式座位代替了它,一般每个班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6到8名学生。由于各组内相向而坐,不存在天然的关注中心,只存在相对的变动着的关注中心。教师的权威地位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在课堂上也比较随意了。传统课堂上,距离黑板绝对对学生的视力、学习成效有很大影响。班主任为排座位绞尽脑汁也找不出让人人满意(甚至让大部分人满意)的法子来。而这种沙龙式的座位排布,则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
学生有的在室内黑板上做题,有的在室外黑板上做题,有的在坐着答卷,有的在站着争论,有的神情专注,也有的说说笑笑,比较随意。走进课堂更是让人大吃一惊,这里的课堂是如此开放,学生按小组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或讨论交流,或沉思默想,或成为“老师”上台演绎,或作为观众质疑问难。参观访问的人前门进,后门出,就像水连着水一样,一波又一波,永远隔不断,照相机的闪光灯也是接二连三,但学生不为所动,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那老师呢?这里的课堂难道没有老师吗?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来杜郎口课堂参观的人的首要疑问。是呀,我也睁大眼睛四处寻觅。看不见老师的身影,听不见老师的讲课,听得见的似乎永远都是孩子们的发言,他们的普通话很“普通”,带有明显的方言特征,但发言此起彼伏,永远没有停歇的意思,而且他们的嗓门奇大,好像在心里憋了一肚子的要倾吐,从心坎里蹦出来的话语饱蘸着齐鲁大地的爽直与热情。终于轮到老师说话了,这时我才知道那或坐或蹲或俯在学生中间的那个人就是老师,说的也就如长得的一样――其貌不扬,貌不惊人。就是三言两语,用我们老师的行话来说也就是或点拨,或指导,或引出下一个环节。老师那少得可怜的几句话还没有讲完,学生们就已经等不及了,或冲上黑板奋笔疾书,或三三两两结成一伙,有的干脆到外面的走廊上去写了,把老师又“晾”在了一边,而老师对此既不制止,更不会大声呵斥。没有人强调“纪律”什么的,与电影电视上看到过的西方的小班课堂没有什么不同。
2.“10+35”,老师在这里
回到前面所说的问题上,一个乱哄哄的被称为“课堂超市”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如何把握好课堂上希望达到的“活”与人们担心的“乱”之间的度?
校长的答案是,“10+35”即课堂上给予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给予学生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教师应该做到收放自如,要敢于放,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否则就会致“乱”,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否则信马由缰,只有给“放”一个界限,才能保障“放”的效果。比如,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师还是要攥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这样,学生在看起来是无序的氛围里“活”,才能没有打闹、没有起哄、没有偷懒,学习的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又怎么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呢?而作为教师,在有限的“10”中,做什么?首先他不应该是把“我”所知道的直接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并确认,而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知识、建构知识。郎口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是消失了,而是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让我们看看礼堂里上的一节语文展示课《变色龙》。课还没有开始,学生已是自觉分成了三个大组,然后纷纷离座,呼啦跑到黑板前,他们分工明确,一组主要负责设计课文中的人物,二组主要负责课文故事情节,三组主要负责课文内容与现实的联系。
不过五六分钟,黑板上便写满了五颜六色的文字,也有一些彩图。这时候,课开始了,教师开始组织学生分别扮演课中的人物,他们的表演大胆泼辣,张扬个性。二、三组也都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有的表演了小合唱,有的描绘出了课文精彩的语句,各有特色。
概括起来评价,这轮展示“活”的目的达到了,但由于学生没有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和课文主旨,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学生的发言,并不准确到位,甚至是比较模糊,因此衬托出课堂紊乱,有点任其“漫游”的感觉。
这个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现出来了。她及时进行了课堂控制,并提出两个问题令学生思考:一是找一找奥楚蔑洛夫警官对狗咬人事件的处理有几次,为什么有不同的处理结果;二是奥楚蔑洛夫警官有几次脱大衣,心理各有什么变化。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立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呈现着各种姿势,很投入,也放得开。几分钟之后,三个小组再次开始表演,与此前相比照,这次明显看出了效果,表演抓住了课文要害,把奧楚蔑洛夫警官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为数不多的几句话,很好地起到了对课堂走向矫正和点拨的作用,教师在这个课堂上,明显地由传统意义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共同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杜郎口模式”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领地转让”,也不是单纯意味着教师的“无为”,而是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面临学生的“稚嫩”和思维“漫游”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
没有了课堂所谓的神圣、庄严,学生甚至不问好,没有例行的下课告别仪式,学生对访者熟视无睹,种种毫不做作没有套路的现象反倒给课堂平添了几分神秘。教师在这个课堂上,明显地由传统意义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共同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杜郎口模式”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领地转让”,也不是单纯意味着教师的“无为”,而是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面临学生的“稚嫩”和思维“漫游”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
【关键词】杜郎口模式 课堂超市
1.好奇之后的思考
1.1 讲桌和黑板在课堂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的教室里,所有学生的正前方是硕大的黑板(现在有的学校是黑板加电子白板),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时间集中于以黑板为视觉对象的讲台区,而讲台区活动的主角则是教师,尽管现在的课堂上有学生在讲台上活动,但毕竟都是在教师的调遣下发生,教师兼有裁判、导演之职,实际上是课堂的绝对主导和关注中心,台下的学生则成为或热情投入或冷漠旁观的观众。相当部分的教师给予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不足上课时间的四分之一,客观上导致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又是课堂的主体,而部分学生则成了局外人。
因此,杜郎口中学搬掉讲台,搬走讲桌,实际上是封杀了“讲”课的“讲”师,使他从绝对高高在上的地位回到了学生中间,使他有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
1.2 隐没的老师与有序的课堂。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听课的老师很多,如果杜郎口的老师不讲的话,我们还真的找不到老师在哪里,因为学校不允许教师站在“显眼处”,否则,受批评受罚,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矩阵式的座位不见了,桌子对桌子,学生面对面的小组式座位代替了它,一般每个班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6到8名学生。由于各组内相向而坐,不存在天然的关注中心,只存在相对的变动着的关注中心。教师的权威地位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在课堂上也比较随意了。传统课堂上,距离黑板绝对对学生的视力、学习成效有很大影响。班主任为排座位绞尽脑汁也找不出让人人满意(甚至让大部分人满意)的法子来。而这种沙龙式的座位排布,则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
学生有的在室内黑板上做题,有的在室外黑板上做题,有的在坐着答卷,有的在站着争论,有的神情专注,也有的说说笑笑,比较随意。走进课堂更是让人大吃一惊,这里的课堂是如此开放,学生按小组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或讨论交流,或沉思默想,或成为“老师”上台演绎,或作为观众质疑问难。参观访问的人前门进,后门出,就像水连着水一样,一波又一波,永远隔不断,照相机的闪光灯也是接二连三,但学生不为所动,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那老师呢?这里的课堂难道没有老师吗?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来杜郎口课堂参观的人的首要疑问。是呀,我也睁大眼睛四处寻觅。看不见老师的身影,听不见老师的讲课,听得见的似乎永远都是孩子们的发言,他们的普通话很“普通”,带有明显的方言特征,但发言此起彼伏,永远没有停歇的意思,而且他们的嗓门奇大,好像在心里憋了一肚子的要倾吐,从心坎里蹦出来的话语饱蘸着齐鲁大地的爽直与热情。终于轮到老师说话了,这时我才知道那或坐或蹲或俯在学生中间的那个人就是老师,说的也就如长得的一样――其貌不扬,貌不惊人。就是三言两语,用我们老师的行话来说也就是或点拨,或指导,或引出下一个环节。老师那少得可怜的几句话还没有讲完,学生们就已经等不及了,或冲上黑板奋笔疾书,或三三两两结成一伙,有的干脆到外面的走廊上去写了,把老师又“晾”在了一边,而老师对此既不制止,更不会大声呵斥。没有人强调“纪律”什么的,与电影电视上看到过的西方的小班课堂没有什么不同。
2.“10+35”,老师在这里
回到前面所说的问题上,一个乱哄哄的被称为“课堂超市”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如何把握好课堂上希望达到的“活”与人们担心的“乱”之间的度?
校长的答案是,“10+35”即课堂上给予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给予学生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教师应该做到收放自如,要敢于放,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否则就会致“乱”,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否则信马由缰,只有给“放”一个界限,才能保障“放”的效果。比如,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师还是要攥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这样,学生在看起来是无序的氛围里“活”,才能没有打闹、没有起哄、没有偷懒,学习的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又怎么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呢?而作为教师,在有限的“10”中,做什么?首先他不应该是把“我”所知道的直接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并确认,而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知识、建构知识。郎口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是消失了,而是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让我们看看礼堂里上的一节语文展示课《变色龙》。课还没有开始,学生已是自觉分成了三个大组,然后纷纷离座,呼啦跑到黑板前,他们分工明确,一组主要负责设计课文中的人物,二组主要负责课文故事情节,三组主要负责课文内容与现实的联系。
不过五六分钟,黑板上便写满了五颜六色的文字,也有一些彩图。这时候,课开始了,教师开始组织学生分别扮演课中的人物,他们的表演大胆泼辣,张扬个性。二、三组也都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有的表演了小合唱,有的描绘出了课文精彩的语句,各有特色。
概括起来评价,这轮展示“活”的目的达到了,但由于学生没有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和课文主旨,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学生的发言,并不准确到位,甚至是比较模糊,因此衬托出课堂紊乱,有点任其“漫游”的感觉。
这个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现出来了。她及时进行了课堂控制,并提出两个问题令学生思考:一是找一找奥楚蔑洛夫警官对狗咬人事件的处理有几次,为什么有不同的处理结果;二是奥楚蔑洛夫警官有几次脱大衣,心理各有什么变化。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立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呈现着各种姿势,很投入,也放得开。几分钟之后,三个小组再次开始表演,与此前相比照,这次明显看出了效果,表演抓住了课文要害,把奧楚蔑洛夫警官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为数不多的几句话,很好地起到了对课堂走向矫正和点拨的作用,教师在这个课堂上,明显地由传统意义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共同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杜郎口模式”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领地转让”,也不是单纯意味着教师的“无为”,而是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面临学生的“稚嫩”和思维“漫游”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