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初步分析与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体质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用相关数据基础上,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不断下滑的状况进行初步研究,总结不断下滑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和现象提出合理性的解决建议,为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 分析 研究
  【Abstract】The college constitution is a manifestation of national vitality,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the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reliminary study 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all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data for the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alling situation, summed up the reason for declining to propose a reasonable solution recommended for these reasons and phenomena, to improve China'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theory reference.
  【Key words】The college constitution Analysis Research
  1.前言
  从改革开放以来近年来,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等体育法规制度,其中很多的条例的目的就是提高我国国民的体质健康,但现阶段全民体质不是很乐观,尤其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体质健康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肥胖、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危害 。根据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国政府和体育专家都在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办法,近几年来我国颁布了几项针对性的文件:2002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7年5月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但是各高校的执行力并不到位,需要尽快做出解决途径。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的界定。
  体质作为体育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人体的质量,她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工作能力、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划定的体质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形、身体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部分等。
  2.1.2 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能。
  2.1.3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
  2.1.4 心理发展水平:即人体感知能力、智力、个性、意志等。
  2.1.5 适应能力:即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等。
  2.2 我国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分析。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明确指出:人体体质包括五个方面,身体发育形态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心理素质发展水平、适应能力。教育部关于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2010年与2008年相比,①我国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②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③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④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在《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黄玉山教授指出:我国大学生存在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反映出我国高学历人群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仍然偏低,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不吃早餐、挑食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比例分别占7.57%和10.95%,从事体育健身的学生仅占19.12%。
  2.3 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主要原因。
  学生体质下降是世界性问题。近年来,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关于学生体质下降的研究屡见报道。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突出问题且发展较为迅速,中央7号文件指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具体讲,学生体质下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1 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
  习惯是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逐渐形成的,若形成,就会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充裕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泛滥”,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身缺乏正确的营养卫生知识和生活习惯,加上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严重不足,从而成为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2.3.2 家庭教育误区。
  家长任意占用孩子的锻炼时间,在家庭教育中没能形成体育锻炼氛围,使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没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即使他們进入大学之后,家长仍然可以通过生活费用、指导消费方向、生活愿望等对体育锻炼施加影响,致使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就没有养成,完全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而锻炼,失去了体育锻炼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2.3.3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浓。
  学校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不如人意,很多高校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体制,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展早操、课间操,完全是学生自由活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缺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原因之一。
  2.3.4 体育教师没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兴趣爱好是学生喜欢体育课的首要原因,有13.2%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是觉得体育教师不好,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应该说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都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教师对学生、尤其对待差生的态度上不友好、不关心,没能很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3.5 高校田径课程的取消。
  田径课作为一项基础课,有着自身的优势,高但是校由于安全和学生自身的问题取消田径课程的设置,甚至一些体育专业都把田径不作为必修课,作为选修课,大大降低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以后,随着人民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意识的增强,我国多年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的影响,社会体育逐渐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参与。但是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和体质状况来说并不乐观,如何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国体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自身不断地努力。
  3.2 建议。
  3.2.1 学校、体育教师要认真履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条例,加强督促检查力度:不是应付升学或毕业进行体质监测,解决体质测量仪器可私自调节等问题。
  3.2.2 学校领导,教师重视学生体质问题才会得到学生的重视,起到良好的循环。
  3.2.3 家长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素质的形成有大的促进作用,要让家长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2.4 高校应该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恢复和普及田径课的开展,不仅作为选修课,还要把田径课作为必修课的标准来实施,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海元.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2(5): 5-9.
  [2] 朱玉芳.學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13(3):141-144.
  [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4] 赵建英.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公布.中国学校体育, 2009年.
  [5]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课题组.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布[N].中国教育报, 2006-09-19.
  [6]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其他文献
摘要:“学困生”的成因各不相同,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关键在于注重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习惯;策略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
期刊
【摘要】道德规范、德性和德行的实践价值,只有在三者动态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得到修正,进而使道德主体接受、理解并且内化。这一动态的实践价值通过主体行为的践履将知、情、意的关系统一起来。如果德性与德行不能保持一致,则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就需要得到社会伦理秩序与伦理氛围的支持。  【关键词】规范 德性 德行 动态体系  心理体认和代价补偿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但是在整个规范、
期刊
摘要:本文揭示了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二者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投入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简要阐述了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作用并提出了教学中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学生;情感教育;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
期刊
【摘要】技工学校应联系学生基础、态度和特长等差异,并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实施层次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部分的高技能人才、大量的中初技能人才和部分普通技工,即灰领、蓝领和普通技工。高级技工学校只有准确把握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技工教育才能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级技工学校 技能型人才 培养  众所周知,社会岗位是分层次的,它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结构,从技能的角度,可分为高技能技
期刊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小学阶段一项比较难,但又必须掌握的技能。要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小学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类型,是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的描写的一类文章。  关键词:小学作文;习作能力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具体
期刊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作文主体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忽视文章产生的前提条件——生活,使作文失去了生活性、活泼性与创造性,本文是为了探索、研究生活作文及其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走进生活;兴趣爱好;写作能力  新的语文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然而当前的小学生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究其原因,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残酷的,也是低效的。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懂得怎样去爱,要爱得真切,爱得全面,爱得艺术。只有恰当正确的爱,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圆圆的脸蛋儿,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齐耳短发,人见人爱。但她从来不爱和小朋友交流,总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声不吭。在课堂上没有见过她举过小手,没有见过她急于表现的样子。为了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难,教育实效不显著,达不到教学目的,常感到黔驴技穷。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开展道德、理想、行为养成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就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进行了一定地探索,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中职学校 政治教学 现状 实效性  1.中职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及方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作文评改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要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要指点评改的步骤,要把握好“评”和“改”两个关键,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关键词:学生;作文评改;主人;方法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教育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就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来说,城乡差别表现尤为突出,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体现于城市,而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仍令人担心与忧虑,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本文针对农村的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