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外宣翻译中出现的语言离格,指出了造成语言离格的一些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减少或避免这种现象的策略。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习惯用语的表达的不同等导致的语言离格现象会严重影响外宣翻译。我们必须高度地重视这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尽量避免所分析的语言离格现象,增强跨文化的意识,提高语用能力,使中国更好地为世界所了解。
关键词:外宣翻译;语言离格;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316-01
一、外宣翻译
理解外宣的含义,是翻译外宣一词的前提。从表面上说,外宣就是对外宣传。对外宣传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称为广义的外宣,就宣传主体所在地区而言,外地区属于外。第二种称为狭义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和桥梁的作用。外宣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丁代书)。
二、外宣翻译中的语言离格
语言离格(linguistic deviations)是指对第二语言在语用语言方面的特征观察得不够细致;或在运用第二语言时夹杂有来自第一语言的、社交语用方面的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或夹杂有运用第二语言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或有意无意地按照第一语言的文化模式来操用第二语言。简言之,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以致于表达中没有考虑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使一种语言的言外之意在交流中失去作用,从而导致说话不得体、不地道或带有明显的母语文化痕迹,或有意无意地按照母语的文化模式来使用目的语,从而出现语言离格现象,导致语用失误。通常情况下,语言离格基于语言语用和社交语用两方面(Thomas,1983:92)。外宣翻译要想被不同文化领域的人完全地领会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信息,那么最好就要尽量减少外宣翻译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的因语用习惯的差异而形成的交际问题,也就是语言离格。导致语言离格的因素有:价值观念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习惯用语的表达等。要做好外宣翻译,最基本得要在交流信息之扮演好衔接的重要角色,那么便一定要将可能在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减到最少,也就是避免语言离格。
三、外宣翻译中的语言离格及应对策略
在外宣翻译中需要采取重要的策略,尽可能地避免语言离格,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价值观念的不同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步形成。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社会体制、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因而价值观念也具有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各自特点。东方人和西方人具有大不相同的价值观念,其原因在于东西方具有各自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具有谦让、家庭和睦、百善孝为先、忠孝仁义、敬老爱幼的优秀文化传统。然而,西方人追求自由。处于不同背景的人用来衡量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西方人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奋斗、独立自主。中国的文化重视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中国体现出的价值观是互相帮助和无私奉献,这些都是传统美德。然而西方人的价值观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侧重强调每个人的独立性。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
翻译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思维规律的共同性,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包惠南)思维和语言二者是有一些联系的,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影响到他表达语言的形式。东西方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必定会导致英语和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所以在外宣翻译中,一定要根据被翻语的民族思维方式,重新整理每一个句子结构,进而与被译语的表达方式所一致。东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通常表现在对事物观察的不同视角,视角的不同就会造成两个民族对同一个思维方式的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汉语里有这样一个词“自学”,然而在英语里被译成了“self-taught”,汉语的着重于“学习”的“学”,而英语则侧重于“教”。
(三)习惯用语的表达不同
习惯用语一般是因为由于长期地使用、积累、提取的一些固定的搭配词语组合、短语、短句。习惯用语中包含大量的文化信息,能表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及背景,表达既生动又形象,更能突显一个民族的鲜明特色。习惯用语通常有语言精练、形式简单、生动形象的特征。习惯用语还有非常强的文化特点,翻译习惯用语的过程中要整理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单单要把习惯用语的形象和喻意翻译出来,更好突显出一个民族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由于东西方的生活上的习惯、宗教的信仰、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个国家的习惯用语也是不同的,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各有各的特点。例如,健壮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一贫如洗:as poor as Church mouse。
四、结语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的振兴,中国的文化对西方以及世界文化的影响也将会是越来越大的。目前,在国际交流中,外宣翻译作为我国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外宣翻译者肩负着面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使其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重任。翻译者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多了解其他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信息,熟悉它们的表达语言的方式,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并能够得体地运用到外宣翻译中,只有这样才很有可能避免出现语言的离格,保证外宣翻译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Thomas.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1983,(4):92.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9.
关键词:外宣翻译;语言离格;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316-01
一、外宣翻译
理解外宣的含义,是翻译外宣一词的前提。从表面上说,外宣就是对外宣传。对外宣传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称为广义的外宣,就宣传主体所在地区而言,外地区属于外。第二种称为狭义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和桥梁的作用。外宣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丁代书)。
二、外宣翻译中的语言离格
语言离格(linguistic deviations)是指对第二语言在语用语言方面的特征观察得不够细致;或在运用第二语言时夹杂有来自第一语言的、社交语用方面的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或夹杂有运用第二语言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或有意无意地按照第一语言的文化模式来操用第二语言。简言之,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以致于表达中没有考虑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使一种语言的言外之意在交流中失去作用,从而导致说话不得体、不地道或带有明显的母语文化痕迹,或有意无意地按照母语的文化模式来使用目的语,从而出现语言离格现象,导致语用失误。通常情况下,语言离格基于语言语用和社交语用两方面(Thomas,1983:92)。外宣翻译要想被不同文化领域的人完全地领会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信息,那么最好就要尽量减少外宣翻译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的因语用习惯的差异而形成的交际问题,也就是语言离格。导致语言离格的因素有:价值观念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习惯用语的表达等。要做好外宣翻译,最基本得要在交流信息之扮演好衔接的重要角色,那么便一定要将可能在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减到最少,也就是避免语言离格。
三、外宣翻译中的语言离格及应对策略
在外宣翻译中需要采取重要的策略,尽可能地避免语言离格,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价值观念的不同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步形成。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社会体制、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因而价值观念也具有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各自特点。东方人和西方人具有大不相同的价值观念,其原因在于东西方具有各自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具有谦让、家庭和睦、百善孝为先、忠孝仁义、敬老爱幼的优秀文化传统。然而,西方人追求自由。处于不同背景的人用来衡量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西方人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奋斗、独立自主。中国的文化重视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中国体现出的价值观是互相帮助和无私奉献,这些都是传统美德。然而西方人的价值观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侧重强调每个人的独立性。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
翻译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思维规律的共同性,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包惠南)思维和语言二者是有一些联系的,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影响到他表达语言的形式。东西方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必定会导致英语和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所以在外宣翻译中,一定要根据被翻语的民族思维方式,重新整理每一个句子结构,进而与被译语的表达方式所一致。东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通常表现在对事物观察的不同视角,视角的不同就会造成两个民族对同一个思维方式的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汉语里有这样一个词“自学”,然而在英语里被译成了“self-taught”,汉语的着重于“学习”的“学”,而英语则侧重于“教”。
(三)习惯用语的表达不同
习惯用语一般是因为由于长期地使用、积累、提取的一些固定的搭配词语组合、短语、短句。习惯用语中包含大量的文化信息,能表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及背景,表达既生动又形象,更能突显一个民族的鲜明特色。习惯用语通常有语言精练、形式简单、生动形象的特征。习惯用语还有非常强的文化特点,翻译习惯用语的过程中要整理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单单要把习惯用语的形象和喻意翻译出来,更好突显出一个民族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由于东西方的生活上的习惯、宗教的信仰、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个国家的习惯用语也是不同的,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各有各的特点。例如,健壮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一贫如洗:as poor as Church mouse。
四、结语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的振兴,中国的文化对西方以及世界文化的影响也将会是越来越大的。目前,在国际交流中,外宣翻译作为我国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外宣翻译者肩负着面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使其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重任。翻译者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多了解其他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信息,熟悉它们的表达语言的方式,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并能够得体地运用到外宣翻译中,只有这样才很有可能避免出现语言的离格,保证外宣翻译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Thomas.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1983,(4):92.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