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对水利工程结构质量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为满足结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还需要做好质量问题分析与控制。文章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对国家的基础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可以保障淡水资源的供给,还可以改善水资源的质量,改良水生物的生活环境,对水生农作物的生存来说,亦有一定的保障。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必须要清楚从设计环节到具体开始施工之间各个环节的关键点,保证施工设计符合相关规定和施工规范。达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的评定的基本等级。所以,要加强各个单位之间的合作,管控好工程质量和控制成本,提高施工设计水平。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完成基础施工之后,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的有关要求,明确各种材料用量,科学控制装料顺序,并把握好搅拌時间,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到提前准备好的模具或者指定位置,直至混凝土硬化制成预定形体,并保证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浇筑质量,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第一,施工季节性较强。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天气原因,经常导致施工班次不一致,降雨量不均匀,影响工程质量,特别是在冬季。第二,工期长且工程量大。水利工程建设一般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最短的时间为3-5年,这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全过程需要建筑行业来蓄水,这是其他工程所不能比拟的,同时,施工中还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实施工程建设,保证工程质量。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2.1裂缝问题
水利工程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比较普遍,轻则会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重则可能破坏水利工程的整体结构。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很多,如材料配比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格等。另外,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还可能引发混凝土热胀冷缩,导致其内部产生应力压力,应力压力超过混凝土承受范围时,易引起混凝土裂缝。
2.2孔洞
在施工时,混凝土的拌合料质量过差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差,在浇筑时出现严重的离析,就会在结构物内部产生孔洞,孔洞的出现也会给混凝土结构物带来不良影响。所谓孔洞就是混凝土结构物内部的空腔,空腔的大小不能超过混凝土结构物的三分之一。空腔的出现不仅会导致结构物的可用范围大大缩小,还会使结构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抗压性能降低。水利工程基本部件都是混凝土结构物,若在水利工程中出现空腔,就会导致储水部分发生渗漏,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危害。
2.3配合比设计问题
混凝土是各种材料有效混合之后所有性能的高效发挥,其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实际应用性能的重要保障。部分企业忽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设计的有关文件规定来进行混凝土配比,只是根据自身以往的操作经验来进行调配,忽视计量装置的使用,很难准确把握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计量,导致其出现水泥量与骨料、水灰比等之间的配合比设计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热反应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变化,而水灰比等控制不精确,外加混凝土自身的导热性能较差,都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从而影响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3.1材料的质量控制
现在我国大部分施工作业项目都是采用自动搅拌混合的混凝土搅拌方式,自动搅拌时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由搅拌站定时的修复和系统检查两项工作完成,必须保证能够按照工期交工,并且完成的混凝土的质量性能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在各种混凝土的要求施工规范中规定搅拌站的计时器应该至少每个月检测一次;在现场施工生产中应该在所有时间应对各种配料的系统进行称量和记录检查,然后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应对方案。由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测量时间系统校准不太及时,在以前的工作中,因此导致混凝土发生质量事故的情况亦经常发生。为了提高施工混凝土的强度,改善它的性能,混凝土工程中外加剂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类型不一样的添加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混凝土自身的性能,满足无论冬夏各种季节的施工需求,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改良混凝土的混合比,这是传统混凝土工程自动混合技术达不到的。
3.2做好混凝土的合理配置
在完成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之后,需要先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在检查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混凝土的合理配置。在混凝土配置之前,首先要求水利工程建设企业专业人员能够做好施工现场勘查情况,对水利施工实况进行充分了解,并需要在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基础上,得出一系列的参考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的方式,能够确保混凝土的配置合理性。在混凝土配置比例选择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就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以及工程施工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混凝土配置方案并不具备有通用性的特征,需要在结合了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混凝土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混凝土施工的具体需求,避免混凝土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完成混凝土的配置工作之后,还需要通过现场检测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方式,对配料性能进行明确,如果发现混凝土配料性能跟实际施工要求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还需要结合设计情况进行混凝土配置,直到混凝土配置质量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
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还要派专业人员仔细检查钢筋、模板、支架、预留洞孔、预埋件等实际情况,如有位移、变形、堵塞等问题,应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前做好各项整修工作。另外,要对踩低钢筋,特别是支座负筋进行处理,以确保混凝土处于完全均匀状态,待其无明显下沉、无气泡、表面水平同时可见水泥浆时为最佳。在施工方便、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预留施工缝。如果需要继续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应清除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松动石子和水泥浆,再铺设一层水泥浆,同时进行细致捣实,确保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层处于紧密结合状态。在混凝土收浆过程中,应及时抹平,以免出现干缩裂缝。
3.4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
混凝土后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混凝土后期养护过程中控制好保温、保湿、防风的时间比例,以保证混凝土浇注体的内外温差满足温控指标要求,尤其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要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差,妥善处理防冻和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有效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当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标准之后再拆除模板,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块的抗裂能力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决定了水利工程建筑的质量。因此,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严格混凝土施工各环节,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水利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对此还需要加强混凝土各环节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少政.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118-119.
[2]武志高.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数码设计(下),2021,10(3):67.
[3]周述平.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4):196,198.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对国家的基础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可以保障淡水资源的供给,还可以改善水资源的质量,改良水生物的生活环境,对水生农作物的生存来说,亦有一定的保障。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必须要清楚从设计环节到具体开始施工之间各个环节的关键点,保证施工设计符合相关规定和施工规范。达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的评定的基本等级。所以,要加强各个单位之间的合作,管控好工程质量和控制成本,提高施工设计水平。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完成基础施工之后,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的有关要求,明确各种材料用量,科学控制装料顺序,并把握好搅拌時间,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到提前准备好的模具或者指定位置,直至混凝土硬化制成预定形体,并保证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浇筑质量,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第一,施工季节性较强。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天气原因,经常导致施工班次不一致,降雨量不均匀,影响工程质量,特别是在冬季。第二,工期长且工程量大。水利工程建设一般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最短的时间为3-5年,这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全过程需要建筑行业来蓄水,这是其他工程所不能比拟的,同时,施工中还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实施工程建设,保证工程质量。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2.1裂缝问题
水利工程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比较普遍,轻则会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重则可能破坏水利工程的整体结构。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很多,如材料配比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格等。另外,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还可能引发混凝土热胀冷缩,导致其内部产生应力压力,应力压力超过混凝土承受范围时,易引起混凝土裂缝。
2.2孔洞
在施工时,混凝土的拌合料质量过差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差,在浇筑时出现严重的离析,就会在结构物内部产生孔洞,孔洞的出现也会给混凝土结构物带来不良影响。所谓孔洞就是混凝土结构物内部的空腔,空腔的大小不能超过混凝土结构物的三分之一。空腔的出现不仅会导致结构物的可用范围大大缩小,还会使结构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抗压性能降低。水利工程基本部件都是混凝土结构物,若在水利工程中出现空腔,就会导致储水部分发生渗漏,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危害。
2.3配合比设计问题
混凝土是各种材料有效混合之后所有性能的高效发挥,其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实际应用性能的重要保障。部分企业忽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设计的有关文件规定来进行混凝土配比,只是根据自身以往的操作经验来进行调配,忽视计量装置的使用,很难准确把握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计量,导致其出现水泥量与骨料、水灰比等之间的配合比设计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热反应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变化,而水灰比等控制不精确,外加混凝土自身的导热性能较差,都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从而影响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3.1材料的质量控制
现在我国大部分施工作业项目都是采用自动搅拌混合的混凝土搅拌方式,自动搅拌时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由搅拌站定时的修复和系统检查两项工作完成,必须保证能够按照工期交工,并且完成的混凝土的质量性能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在各种混凝土的要求施工规范中规定搅拌站的计时器应该至少每个月检测一次;在现场施工生产中应该在所有时间应对各种配料的系统进行称量和记录检查,然后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应对方案。由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测量时间系统校准不太及时,在以前的工作中,因此导致混凝土发生质量事故的情况亦经常发生。为了提高施工混凝土的强度,改善它的性能,混凝土工程中外加剂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类型不一样的添加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混凝土自身的性能,满足无论冬夏各种季节的施工需求,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改良混凝土的混合比,这是传统混凝土工程自动混合技术达不到的。
3.2做好混凝土的合理配置
在完成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之后,需要先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在检查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混凝土的合理配置。在混凝土配置之前,首先要求水利工程建设企业专业人员能够做好施工现场勘查情况,对水利施工实况进行充分了解,并需要在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基础上,得出一系列的参考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的方式,能够确保混凝土的配置合理性。在混凝土配置比例选择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就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以及工程施工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混凝土配置方案并不具备有通用性的特征,需要在结合了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混凝土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混凝土施工的具体需求,避免混凝土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完成混凝土的配置工作之后,还需要通过现场检测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方式,对配料性能进行明确,如果发现混凝土配料性能跟实际施工要求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还需要结合设计情况进行混凝土配置,直到混凝土配置质量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
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还要派专业人员仔细检查钢筋、模板、支架、预留洞孔、预埋件等实际情况,如有位移、变形、堵塞等问题,应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前做好各项整修工作。另外,要对踩低钢筋,特别是支座负筋进行处理,以确保混凝土处于完全均匀状态,待其无明显下沉、无气泡、表面水平同时可见水泥浆时为最佳。在施工方便、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预留施工缝。如果需要继续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应清除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松动石子和水泥浆,再铺设一层水泥浆,同时进行细致捣实,确保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层处于紧密结合状态。在混凝土收浆过程中,应及时抹平,以免出现干缩裂缝。
3.4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
混凝土后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混凝土后期养护过程中控制好保温、保湿、防风的时间比例,以保证混凝土浇注体的内外温差满足温控指标要求,尤其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要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差,妥善处理防冻和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有效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当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标准之后再拆除模板,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块的抗裂能力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决定了水利工程建筑的质量。因此,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严格混凝土施工各环节,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水利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对此还需要加强混凝土各环节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少政.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118-119.
[2]武志高.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数码设计(下),2021,10(3):67.
[3]周述平.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4):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