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写了一千多个人物,包括了诸多名将,偏偏漏掉了东吴名将贺齐。
在东吴,贺齐非常有名,也很受孙权重用。三国时期,匪患最多的恐怕就是东吴:江南的一些部族武装披发文身,不通教化,远离汉文明,往往啸聚山林,成为统治者的心头大患。贺齐就是专门剿匪的,堪称三国剿匪第一人。
贺齐本就是江南人,生在鱼米之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对江南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以郡吏起步,后来担任剡(shàn,今属浙江绍兴)县代理县长。当时,小霸王孙策正横扫江东,开拓自己的霸业。因为一件事,贺齐进入了孙策的视线。
剡县有个地头蛇,整天为非作歹,横行霸道。贺齐打算管一管,部下却劝他,这个地头蛇家大业大,老虎屁股摸不得,还是不要去招惹了。不劝还好,这一劝竟惹毛了贺齐,他当即派人把那个地头蛇就地正法。
杀人很痛快,后果很严重:这个地头蛇的党羽们很快聚集了千余人,前来攻打县城。贺齐一点儿没当回事,他组织百姓,打开城门,和那个地头蛇的党羽们干了一架,斩杀了不少人,大获全胜。从此,贺齐的大名震动了整个江南。
孙策很快就知道了贺齐这个人。乱世用重典,贺齐行霹雳手段,这个特点很像孙策。孙策就推举贺齐为孝廉,给了贺齐一个正式步入公务员队伍的机会。贺齐从此成为孙策的部下。
公元196年,孙策攻打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赶走了会稽太守。会稽太守逃窜到现在的福建一带,当地有个县长起兵支持会稽太守反叛。孙策派人去平叛,结果被打败。沒办法,孙策起用了贺齐。哪知贺齐还没开打,那个县长就主动求和了——他知道贺齐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自己根本斗不过他,所以不如求和。
一个愿意求和,一个接受求和,眼看好事将成,万万没想到,那个县长的两个部下不愿意,竟杀死了那个县长,起兵造反。当时贺齐兵力有限,以硬碰硬肯定会吃亏,他就闭门不出,静观其变。他把形势看得很清楚:这些人是为利益而争斗的,最终也会为了利益而自相残杀。果然,不久叛军就闹起了严重的内讧,互相血拼。贺齐趁机出兵,把他们全部搞定。
贺齐剿匪就是有一手,不仅有武力,更有智商。所以后来,孙策被刺杀而死,孙权接班,好多曾经臣服于孙策的势力又蠢蠢欲动,想趁乱再搞割据,孙权便任命贺齐为剿匪总司令。贺齐连续出击,逐个荡平了各地的叛乱,稳定了东吴的大后方。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孙权派出周瑜领兵去前方杀敌,自己也手痒难耐,亲自领兵攻打合肥,又让贺齐去丹阳(今属江苏镇江)一带剿匪。
不要以为只有去前线杀敌才光荣,后方剿匪一样荣耀。而且这一次,贺齐真的碰到了棘手的难题:匪首带着两万多人聚集在林历山中,这林历山四面都是绝壁,“高数十丈,径路奇狭”,贼人居高临下,绝对是易守难攻。
这种场面在历代战争中一次次重复出现,而贺齐的处理办法举重若轻:硬攻肯定不行,那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还不一定奏效,贺齐在山下苦苦思索多日,终于想出了一个奇袭的办法。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精壮之士,命他们趁着半夜往上攀爬。爬上去的这部分再垂下绳索,把山下的人拉上去。这样总共送上去百十号人,也就是先锋部队。这百十号人在约定的时间突然一起擂鼓,鼓声震天。山上的土匪以为官军从天而降、大举进攻了,惊慌失措,纷纷撤离重要关口,逃回了贼穴。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一旦没有人把手,再险的关口也就变成了一道形同虚设的马其诺防线。贺齐趁机指挥部队全面出动,爬上山去全力攻击,最终一举荡平林历山匪患,同时也开创了山地攻坚战的经典战例。
贺齐剿匪成绩卓著,孙权十分满意。有一次,贺齐要回办公地,孙权亲自相送,还让贺齐坐到自己的专车上,让自己的卫土为其开道。这种待遇即便是东吴那些大名鼎鼎的将相也很少享受到,贺齐一时风光无比。望着这一幕,孙权欣慰地说:人啊,应该努力奋斗,要不然怎么可以得到这样崇高的荣誉呢?于是在公元213年,孙权任命贺齐为奋武将军。
为什么贺齐这么能打,却不出名呢?因为他主要从事的是后方剿匪工作,很少参与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厮杀。赤壁之战期间,别人都去前线了,他却去大后方剿匪。所以贺齐的大名没有传开,以至于后来连《三国演义》都忽略掉他,不读《三国志》的人很少有知道贺齐的。
当然,贺齐也不是一直都在后方剿匪,他也上过三国厮杀的前线。
公元215年,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那一年,孙权再战合肥,被张辽打败,幸亏孙权的马好,一跃而过逍遥津,否则他就成为张辽的俘虏了。贺齐及时率兵在南岸接应孙权,才让孙权转危为安。
孙权脱险后,饮酒庆祝。贺齐却哭着对孙权说: “主公啊,今天是多么危险,全军将士都为您担惊受怕,如同天塌地陷一般。希望主公今后要爱惜自己,不要再冲锋陷阵去冒险了!”惊魂甫定的孙权也哭了,说:“这一次,我是真的吸取教训了,以后绝不再干冒险的事。”
后来,魏国大将进犯东吴,贺齐率部迎战。贺齐是个十分奢华的人,他的战船装饰得气势宏伟,各种作战武器全部配备,船上的士兵也耀武扬威,旌旗蔽日,戈矛生辉,让魏国大将望而生畏。结果,魏军不战而退。贺齐因此升任后将军兼徐州牧,成为封疆大吏。
次年,在六月的酷暑中,贺齐率军出其不意地奇袭蕲春(今属湖北黄冈)郡,俘虏了此前叛吴降魏的某个东吴将领,并收回了蕲春郡。
四年后,在江南奋战了一生的名将贺齐病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为贺齐的奋斗,贺家从此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子孙也累世为官,出了不少文臣武将,这和贺齐一生致力于东吴内部安定团结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在东吴,贺齐非常有名,也很受孙权重用。三国时期,匪患最多的恐怕就是东吴:江南的一些部族武装披发文身,不通教化,远离汉文明,往往啸聚山林,成为统治者的心头大患。贺齐就是专门剿匪的,堪称三国剿匪第一人。
贺齐本就是江南人,生在鱼米之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对江南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以郡吏起步,后来担任剡(shàn,今属浙江绍兴)县代理县长。当时,小霸王孙策正横扫江东,开拓自己的霸业。因为一件事,贺齐进入了孙策的视线。
剡县有个地头蛇,整天为非作歹,横行霸道。贺齐打算管一管,部下却劝他,这个地头蛇家大业大,老虎屁股摸不得,还是不要去招惹了。不劝还好,这一劝竟惹毛了贺齐,他当即派人把那个地头蛇就地正法。
杀人很痛快,后果很严重:这个地头蛇的党羽们很快聚集了千余人,前来攻打县城。贺齐一点儿没当回事,他组织百姓,打开城门,和那个地头蛇的党羽们干了一架,斩杀了不少人,大获全胜。从此,贺齐的大名震动了整个江南。
孙策很快就知道了贺齐这个人。乱世用重典,贺齐行霹雳手段,这个特点很像孙策。孙策就推举贺齐为孝廉,给了贺齐一个正式步入公务员队伍的机会。贺齐从此成为孙策的部下。
公元196年,孙策攻打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赶走了会稽太守。会稽太守逃窜到现在的福建一带,当地有个县长起兵支持会稽太守反叛。孙策派人去平叛,结果被打败。沒办法,孙策起用了贺齐。哪知贺齐还没开打,那个县长就主动求和了——他知道贺齐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自己根本斗不过他,所以不如求和。
一个愿意求和,一个接受求和,眼看好事将成,万万没想到,那个县长的两个部下不愿意,竟杀死了那个县长,起兵造反。当时贺齐兵力有限,以硬碰硬肯定会吃亏,他就闭门不出,静观其变。他把形势看得很清楚:这些人是为利益而争斗的,最终也会为了利益而自相残杀。果然,不久叛军就闹起了严重的内讧,互相血拼。贺齐趁机出兵,把他们全部搞定。
贺齐剿匪就是有一手,不仅有武力,更有智商。所以后来,孙策被刺杀而死,孙权接班,好多曾经臣服于孙策的势力又蠢蠢欲动,想趁乱再搞割据,孙权便任命贺齐为剿匪总司令。贺齐连续出击,逐个荡平了各地的叛乱,稳定了东吴的大后方。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孙权派出周瑜领兵去前方杀敌,自己也手痒难耐,亲自领兵攻打合肥,又让贺齐去丹阳(今属江苏镇江)一带剿匪。
不要以为只有去前线杀敌才光荣,后方剿匪一样荣耀。而且这一次,贺齐真的碰到了棘手的难题:匪首带着两万多人聚集在林历山中,这林历山四面都是绝壁,“高数十丈,径路奇狭”,贼人居高临下,绝对是易守难攻。
这种场面在历代战争中一次次重复出现,而贺齐的处理办法举重若轻:硬攻肯定不行,那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还不一定奏效,贺齐在山下苦苦思索多日,终于想出了一个奇袭的办法。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精壮之士,命他们趁着半夜往上攀爬。爬上去的这部分再垂下绳索,把山下的人拉上去。这样总共送上去百十号人,也就是先锋部队。这百十号人在约定的时间突然一起擂鼓,鼓声震天。山上的土匪以为官军从天而降、大举进攻了,惊慌失措,纷纷撤离重要关口,逃回了贼穴。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一旦没有人把手,再险的关口也就变成了一道形同虚设的马其诺防线。贺齐趁机指挥部队全面出动,爬上山去全力攻击,最终一举荡平林历山匪患,同时也开创了山地攻坚战的经典战例。
贺齐剿匪成绩卓著,孙权十分满意。有一次,贺齐要回办公地,孙权亲自相送,还让贺齐坐到自己的专车上,让自己的卫土为其开道。这种待遇即便是东吴那些大名鼎鼎的将相也很少享受到,贺齐一时风光无比。望着这一幕,孙权欣慰地说:人啊,应该努力奋斗,要不然怎么可以得到这样崇高的荣誉呢?于是在公元213年,孙权任命贺齐为奋武将军。
为什么贺齐这么能打,却不出名呢?因为他主要从事的是后方剿匪工作,很少参与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厮杀。赤壁之战期间,别人都去前线了,他却去大后方剿匪。所以贺齐的大名没有传开,以至于后来连《三国演义》都忽略掉他,不读《三国志》的人很少有知道贺齐的。
当然,贺齐也不是一直都在后方剿匪,他也上过三国厮杀的前线。
公元215年,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那一年,孙权再战合肥,被张辽打败,幸亏孙权的马好,一跃而过逍遥津,否则他就成为张辽的俘虏了。贺齐及时率兵在南岸接应孙权,才让孙权转危为安。
孙权脱险后,饮酒庆祝。贺齐却哭着对孙权说: “主公啊,今天是多么危险,全军将士都为您担惊受怕,如同天塌地陷一般。希望主公今后要爱惜自己,不要再冲锋陷阵去冒险了!”惊魂甫定的孙权也哭了,说:“这一次,我是真的吸取教训了,以后绝不再干冒险的事。”
后来,魏国大将进犯东吴,贺齐率部迎战。贺齐是个十分奢华的人,他的战船装饰得气势宏伟,各种作战武器全部配备,船上的士兵也耀武扬威,旌旗蔽日,戈矛生辉,让魏国大将望而生畏。结果,魏军不战而退。贺齐因此升任后将军兼徐州牧,成为封疆大吏。
次年,在六月的酷暑中,贺齐率军出其不意地奇袭蕲春(今属湖北黄冈)郡,俘虏了此前叛吴降魏的某个东吴将领,并收回了蕲春郡。
四年后,在江南奋战了一生的名将贺齐病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为贺齐的奋斗,贺家从此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子孙也累世为官,出了不少文臣武将,这和贺齐一生致力于东吴内部安定团结的功劳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