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舅”道“爷”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惠先生的《闲侃聊斋》中,有一篇《虎面人胜于人面虎》。其中引用了孔子和一位老妇人的对话:“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牧惠先生把它译为:“前年我舅舅被老虎吃了,去年我丈夫又被老虎吃了,现在我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很明显作者把其中的“吾舅”错误理解为“我的舅舅”了。作者原来是想借用此例来说明苛政猛于虎,材料运用的很好,只可惜出现了这处硬伤。“吾舅”中的“舅”实际上是指古代妇女对夫的父亲的称谓,意为现代汉语里的称呼“公公”。原文见《礼记•檀弓下》:“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郑玄注:“夫之父曰舅。”《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即称夫之父为舅,又称为嫜,后来又称为公;夫之母为姑,后来才称为婆;古时连称为舅姑、姑嫜。故我们在阅读古文献时,要十分重视古人的称谓。古代对称谓特别讲究,尤其是亲属间的称呼。亲属称谓不仅有血亲和姻亲之分,还有宗亲、外亲和妻亲之别。这是古代中国长期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宗法观念的结果,但也因此产生了丰富的称谓词,形成为一种称谓文化。如果不对这些称谓词有详细的了解研究,就很容易出现牧惠先生那样的错误。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其中的两个常见但又很容易理解错误的两个称谓:舅和爷。
  
  舅
  一般来说,舅是指妻亲中称谓的一种,指妻子的兄弟,包括亲兄弟和堂兄弟。这个称谓从古到今应是基本未变的,这从《说文解字》中可以一见端倪。《说文解字》解释“舅”为:“其久切,从男,臼声。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不难看出,在许慎生活的东汉时期,舅的称谓的通常意义和现代汉语的称谓是没有多大的差别的。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称妻之父为外舅这种称呼已罕见,在方言中也未发现,现代汉语取而代之的是用一个表示男性身份的“公”字替代了“舅”字,即称妻之父以“外公”这个称呼取代了“外舅”。《汉语大词典》注释“ 舅”有两个义项,其一为舅父,即母之兄或弟。这同于《说文解字》。其二为:称夫之父。 如: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曰:谨慎从尔姑之言。”(《谷梁传•桓公三年》)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尔雅•释亲》)
  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国语•鲁语》)
   晋、宋以来,初昏三日,妇见舅姑,众宾皆列观。(《南史•徐摛传》)
   及嫁,移所以事父于舅。(宋•王安石《鄱阳李夫人墓表》)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的《尔雅•释亲》中,就有了专门的篇章来记述亲属称谓,较为系统记述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等亲属称谓一百余种,其中对“舅”这个称谓已有记载,表述为母之兄弟为舅,母之从父兄弟为从舅。又: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舅姑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谓夫之庶母为少姑。由此亦可知,“舅”这个称呼语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两种含义,而且后者这种妇人称夫之父为舅的称呼在当时也应是很大众化的,如在《仪礼•士昏礼》中,几乎所有的该称夫之父的都称为舅,称夫之母都为姑,舅姑对举。又如《 礼记•坊记》:“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这里“舅姑”所指的就是夫之父母。 古人讲究礼制,特别是婚礼的礼制,因为这几乎是关联于每一个人的,当然包括庶民。由此推之,在先秦时期,称夫之父曰舅的称谓语的使用应是很普遍的。但是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到东汉时期的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却只有标注前一个称谓意义,而未收录“称夫之父曰舅”这个称谓呢?难道说在许慎时期,“称夫之父曰舅”这种称呼是不常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罕见的吗?即便如此,作为五经无双的许叔重难道不知先秦时期舅的这种称呼?但为什么在编写《说文解字》时没有加上舅的这个称呼义项呢?而且,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的《仪礼》,传到汉代时(时称作《礼经》),已成为“五经”之一。既然许慎被称为是“五经无双”,那么他应是知晓并熟悉“五经”之一的《礼经》的,加上他所处的时代距先秦时期也不是太久,他为什么没有提到这些称谓呢?而同是东汉时期的应劭所著《风俗通》中就有不少将夫之父称为舅这种称呼。我们只能推测是:语言词汇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称呼语也一样。先前的常用的一些词语或称呼语在发展一段时期以后,慢慢消失,或者说处于一种潜伏下去的状态,而不再为人们所察觉所感知和运用。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忘记这个词语或称谓的曾经存在。后来这词语或称呼又被再使用而再次显现出来。此后,在南北朝时期,女称夫之父母为舅姑的称谓语又出现了。如《后汉书• 曹世叔妻•女戎曲》:“舅姑之心壹当可失哉,物有以思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也。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北齐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多次提到亲属称谓,在《书证》篇就提到过舅姑的称谓:“古乐府歌词,先述三子,次及三妇,妇是对舅姑之称。其末章云:丈人且安坐,调弦未遽央。古者,子妇供事舅姑,旦夕在侧,与儿女无异,故有此言。……又疑‘丈’为‘大’之误,北间风俗,妇呼舅为大人公。‘丈’之与‘大’,易为误耳。”晋朝时候干宝的神话小说《搜神记》中,也使用了很多这种称谓用法。而在唐代,舅姑这类称呼得到广泛使用。但为我们熟悉,则是通过唐代的诗歌。如唐代诗人王建《新嫁娘》中,“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诗中前一个“姑”指的是丈夫的母亲,也就是公婆;后一个“小姑”是指丈夫的妹妹。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在这里舅姑对举,分别指丈夫的父亲和母亲。杜甫的《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是说新妇还没有行拜见丈夫的父母亲的仪式,也就是说还没有正式确定身份,丈夫就要和自己分离了,强烈表达了新妇的愤怒和无奈。其他文体及唐以后这种称谓也普遍存在:
  常以不幸,不及姑舅之养,用为大恨。(唐•《柳宗元亡娣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
  又谓舅姑为姑嫜,今俗亦呼为“姑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木钟》)
   夫婿乐逸,……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其子,不能御。(唐•李朝威《异闻录•柳毅传》)
  妾真州人,阿舅宦游江浙,擎家偕行,抵而良人矣。(明•李祯《剪灯余话•芙蓉屏记》)
  (小倩)欢喜谢曰:“十死不足以报,请从归,拜识姑嫜,滕御无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
  女曰:“郎君与儿披燕好,姑舅亦相抚爱,颇不妒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
   上堂辞舅姑,舅姑泪浪之。(清•郑板桥《逃荒行》)
   云胡背君子,不将奉姑亲。(清•钱谦益《嫁女》)
  另一方面,后世多用来指称丈夫的父亲的“公”及其叠用形式,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如《淮南子•泛论训》:“宋人有嫁子者,告其子曰:嫁未必成也。如有出,不可不私藏;私藏而富,其于以复嫁易。其子听父之计,窃而藏之。君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其中“公”字就是对夫的父亲的称呼。又如《汉书•贾谊传•治安策》:“抱哺其子,与公并倨。”颜师古注曰:“哺,饮也。言妇抱子而哺之,乃与其舅并倨,无理之甚也。”在这里,“公”即是“舅”,即夫之父亲之谓也。《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翠莲道):“不知哪个是公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零八回:“琴姑娘为他公公死,还没满服,梅家尚未娶去。”在这两例子里,“公公”这称谓已完全无异于现代汉语。而“婆”及其叠用形式来指称夫之母大约在唐以后出现,并和“公”一起作为通用称谓普遍使用,渐渐普及并取代“舅姑”和“嫜姑”。如元•高明《琵琶记》第二十一出:“公公婆婆,我不够尽心相奉伺,反叫你为我归黄土。教人道你死缘何故?公公婆婆,怎生割舍得抛弃了奴?”由此可见在元代,就是在比较文雅的戏文中,公公婆婆的称呼都已完全取代了舅姑和嫜姑,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在现代的方言中,还未发现有仍用舅姑和嫜姑来称呼夫之父母的,《现代汉语方言大字典》及《汉语方言大辞典》中也均未发现。这就是说,“舅姑”和“嫜姑”这两称谓已完全在人们的称谓语中消失。
  
  爷
  现代汉语称谓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爷”这一称谓词,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那么现代汉语中“爷”这一称呼词何时产生、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爷,繁体为爺,胡士云据《中文大辞典•父部》①,认为该字形最早见于东汉的《曹全碑》②。该碑文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晚于许慎生活的时期(约58-约147年),这从另一方面证明许慎的《说文解字》未收录该字是很可能的。该字的起源,最早见之于《玉篇》,爺:父亲,也作“耶”。《玉篇•父部》,爺:俗为父爺字。《篇海类编人物类•父部》,爺:俗呼父为爺,通作“耶”。清•段玉裁说:“邪……近人隶书从耳作耶,由‘牙’‘耳’相似。臧三牙,或作臧三耳。”古代“邪、耶”相通,《说文解字》第六篇:“邪,琅邪郡也,从邑,牙声。”因以呼父,写成“爺”和,但以用爺为多,唐代以前主要用“耶”字。所以说,“爺”这种称谓在最开始,因没有专用的字形,于是就借用同音字“邪”和“耶”代替,而后再根据其语义另造一新字。这种方法在称谓语词中很多,比如同是指称父亲的称谓词“爹”,《广雅•释亲》:“翁、公、爸、爹、奢、父也。”清•王念孙《疏证》:“爹、奢声相近。”清陈鳣《恒言广证•亲属称谓》:“《广雅》爹奢父也。爹、奢本奓、实一字。《说文》奢籀文作奓。后人称父为奓,或为奢 ,故变文为从父耳。”三国魏张揖 《广雅•释亲》:“爹,父也。”荆土方言,谓父为爹。宋•陈彭年《广韵》也说:“羌人呼父也。”今世为父之通称。称父为爹者,正史始见于梁书始兴王传:“民为之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这是一种称呼多种文字形式的现象引发的新出现的字形,其中也包括语音的转变过程。
  从语义方面看,从上面的爷字的溯源中,很清楚地表明,爷字的本原意义是对父亲的一种称呼,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对祖父的一种称谓。在先秦汉语中,指称祖父的称谓包括:祖父、王父、大父、公等,其中祖父、公等称谓一直沿用到今未发生大的变化,其余几个因渐渐不用而从称谓词中消失,而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出现就只指称父亲的爷和爹,一直到唐代都只用来指称父亲,宋代以后则渐渐开始用来指称祖父。同样,由公衍生出的称谓词“翁”,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其最初语意也是只用来指称父亲的,但后也用来指称祖父了。这就是说爷、爹和翁这些称谓词的语义扩大了,同一称谓词代表了不同的指称对象。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木兰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木兰诗》)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木兰诗》)
  平生所矫儿,颜色自胜雪,见爺背面啼,垢腻脚不嗫。(唐•杜甫《北征》)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唐•杜甫《兵车行》)
   刽子云:“难道你爺娘家也没有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无爺娘的面。”(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和爺娘结下了不厮见的冤仇。”(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仲问:“爺娘寝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相裙》)
   以欲呼耶娘,言笑令人楚。(清•郑燮《逃荒行》)
  太后谓上曰:“你爹爹每夜常设数百枝,诸人阁分亦然。”(《四朝闻见录•宣政宫烛》)
  上因太后起更衣,微谓宪圣(吴后)曰:“如何比得爹爹富贵?”(《四朝闻见录•宣政宫烛》)
  杨志寻思道:“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元•施耐庵《水浒》第十七回)
  不来,我提篮去采桑,空着,我埋怨爹娘。(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
  说道:“刘官人无端卖了他,他一经先到爹娘家里去了。”(《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浑家道:“我俩口儿在这里住得好。只是我家爹妈自从你和你逃去潭州,俩个老的吃些苦。”(《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装过来,不想母亲叫孩儿联伴,逐成了夫妇。(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
  在语用方面,由于汉语的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亲属名称称谓不同,因而古今留下的亲属称谓林林总总、层层叠叠,形成多种称谓共存现象。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中这种共存现象又呈现出各自的特性:不仅同一亲属有不同称谓,例如同是指称父亲,在古代除了从古自今一直通用的父以外,还有爷、爹、亲、公、翁、爸 、哥哥 等;而且同一称呼可指称不同的亲属,比如爷,它的本意是指父亲,这种指称在唐以前一直未变(包括叠用如爷爷)。但是宋代以后,爷被用来表尊称,开始用来指称祖父。如《恒言录》:“今百姓称官府曰老爷。爷者,呼父之称,以是称者,尊之也。”《中文大字典》:“本为父之尊称,后转为对所尊敬人之称也。”《俗语考原》:“俗呼父为爷爷,引申如尊敬之辞。”如明•张志淳《南园漫录•卷五》:“夫俗称天子亦曰爷爷,爷爷亦祖父之称也。”又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永新县宋石幢》:“永清县南辛溜村大佛寺有石幢,……其末云大宋燕山府永清县景隆乡新溜里王士宗奉,为亡考特建顶幢一口。亡耶耶(爷爷)王安,娘娘刘氏,亡父文清母梁氏。”单用或叠用都可用来指称祖父,但以两字叠用居多,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在现代汉语中,仍有许多方言中依旧用爷来指称父亲,如苏州话背后称父亲为爷,长沙话面称父亲为爷爷,南昌、萍乡一带称父亲为爷老子等。尽管这些称呼中爷的读音有些变化,但“爷”的本意依旧未变,仍旧指称父亲。
  本文通过对“舅”“ 爷”的词源的考究、并对两者的语义及语用进行了分析比较,辨析了这两个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却本源意义大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称谓词语。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汉语中的称谓词历史悠久,称呼语词型多样。它们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单一的称谓的问题。它们不仅丰富着我们的表达,如我们称父亲为爸爸,家父和父亲等,这些称谓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因而形成了一种称谓文化;而且我们发现古代一些称谓词与现代形式完全相同,但意义迥异的现象,如唐代称父亲可称哥哥或兄兄,如《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四哥”指玄宗的父亲睿宗李旦。如果我们不了解唐代的称谓,而用现代的称谓语词意义去理解,那么就很容易犯牧惠先生那样的错误。由此可知加强古代称谓词的研究,是很必要的。
  
  注释
  
  ①《中文大辞典》电子版第8901页,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0
  ②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第32页
  
  参考文献
  
  许慎(汉)撰, 徐铉(宋)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004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现代汉语方言大字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汉语方言大辞典》,中华书局, 1999
  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7
  北京大学中文系电子语料库(电子版)
  牧惠《闲侃聊斋》,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7
  崔高维《礼记》,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胡奇光,方环海撰《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东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南北朝)颜之推著《颜氏家训》,金盾出版社, 2009
  (通讯地址:310018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1、前言    手语是一种应用于聋人之间或聋人与普通人(健听人)之间交际的视觉通讯手段,也是聋人的思维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现今中国聋人手语的基础之一,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是:它是怎样的基础,是重要的、主要的还是一般性的、不那么重要的?它是应该不断地、积极地扩大应用,还是应该恰当地使用,还是应该避免过度应用?这些倒是始终存在着争论。  中国现有残疾人口8296万人,其中2057万为聋哑人,这是一个庞
期刊
著名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1901.11.17-1980.2.18)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但突出表现在汉语历史音韵研究领域。魏先生对汉语音韵学的重大贡献,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一、对《切韵》系韵书资料的系统整理与研究;二、“音轨”理论的提出与探讨;三、对汉语音韵研究方法论的研讨;四、对北京话语音史研究的贡献。这里仅就第四个问题即魏建功先生对北京话语音史研究的贡献加以讨论。   魏
期刊
为了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弘扬中华文化,“语言文字大论坛”在以前研讨会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至9月,举办了“汉字之我见”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海内外的专家、教授和学者,大家本着相互尊重,促进学术进步的精神,对当前语言文字学界的一些最敏感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辩。为了便于大家的总结和进一步的讨论,下面我把会议讨论的主要情况归总一下:    一、关于文字的本质
期刊
在人们的语感中,“不假思索”和“不加思索”整体意义相近;二者仅一字之差,“假”为“凭借”义,“加”为“加以”“予以”义。历时地考察这两种词形,古代、现代语料皆多见,如①:    (1)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宋黄榦《黄勉斋文集》)  (2)学士大惊,唤华安到来出题面试。 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逞上(《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  (3)那知姐姐不假思索,
期刊
前不久,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指出“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现有教材、教法和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海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汉语难学’的瓶颈问题更加突出。”她强烈地呼吁有关专家和学者能破解“汉语难学”的瓶颈。[1]   许琳主任实际上是批评了现有的教材、教法和教学模式,她批评得好,我对她能有勇气发表这么尖锐的批评表示钦佩。本文就是响应许琳的呼吁,讨论如何才能破解所谓的“汉语难学”的瓶颈问题。  
期刊
近日为培训初中语文教师而阅读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觉得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注释提出商讨。现分述如下:    一、“学而时习之”的“时”能否讲成“时常”?    语文课本注“时习”为“时常地复习”,恐有失准确。根据王力等人编著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时”主要有“季节、时间、时辰、时代、时机”等意义,这些意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有一定的“阶段性”,或者说“时段性”
期刊
《左传》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言的精彩。春秋以来,由于诸侯之间频繁的征伐战争,行人往来,非常讲究辞令。大国侵略小国,固然要“奉辞伐罪”;小国应付大国,更要婉转其辞。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辞之不可以已”等等,都是当时政治斗争的特殊需要。《左传》将这些辞令记载下来,即使不加修饰,也已率然成章;而一经润色,自然更富文采。特别是该书中一些使臣的外交辞令也是弱小或战败诸侯国取
期刊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文言是汉语古代书面语的系统之一,主要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1]由于时代的久远,生动简练的文言文对现代中学生而言犹如一部“天书”,大多数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不广泛,因此对文言文的学习采取消极抵触的态度。然而,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学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
期刊
语言是特定时空条件下渐变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换句话说,每一种语言在表达语义方式上的内在规律,必然与该语言所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和习俗等因素密切关联在一起;但与此同时,语言也与语言使用者相关联,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特征,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共性。对语言与思维和认知的关系,前贤多有论述。清代陈澧说:“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
期刊
科学研究的伟大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所谓的为天地立心,就是探寻、揭示天地万事百物的规律;所谓的为生民立命,就是以民为本,为民众谋求更多的福祉。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废寝忘食,披荆斩棘,努力开拓创新。在这奋斗的道路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专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员丁声树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1983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召开大会,表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