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文言是汉语古代书面语的系统之一,主要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1]由于时代的久远,生动简练的文言文对现代中学生而言犹如一部“天书”,大多数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不广泛,因此对文言文的学习采取消极抵触的态度。然而,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学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认真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帮助学生寻求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就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精心设计导言
导言,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及教材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的与授课相关的内容,其作用是导入新课并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文言文教学的导言应包含以下内容:
1.解题
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的题目,或者是点明文章的中心,或者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准确地解题可以使学生尽快地理解文章。此外,对某些文言文的题目还应从相关理论上作必要的解释,例如《陋室铭》的“铭”、《爱莲说》的“说”、《送东阳马生序》的“序”、《岳阳楼记》的“记”、《出师表》的“表”、《五柳先生传》的“传”等都应作出明确的解释。
2.作者及作品介绍
对于文言文的作者,一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所选择的介绍。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家及作品知识进行相应的归纳。例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史书的体例应予以明确:《史记》为“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中心;《战国策》、《国语》为“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编排顺序;《左传》、《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叙事线索的。先秦散文中,历史散文偏重于记述,诸子散文偏重于论说;《左传》主记事,《战国策》主记言;等等。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和记忆文言文中的知识点。
3.背景分析
对描写或论述战争及重大事件的文言文,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应首先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要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丰富文章的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如《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会使学生感到内容枯燥,影响其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注意文史的结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范读与朗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中,范读、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见的读音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范读,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司马迁《陈涉世家》中的“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应读“pī”。《〈论语〉十则》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应读“yuè”等。在此基础上,顺势扩充有关异音字的文言知识,以增强学生的识读能力,如古代文献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人名、姓氏、官职也有不同于通常读法的特殊读音:
国名:龟兹—qiū cí大宛—dà yuān
地名:会稽—guì jī阿房宫—ē páng gōng
人名:伍员—wǔ yún冒顿—mò dú
姓氏:祭—zhài万俟—mò qí
官职名:可汗—kè hán单于—chán yú
类似以上的异音字的存在,使文言文的范读显得尤为必要。同时,通过教师的范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句读和音节的停连。
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与提示进行朗读,这是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朱绍禹先生在《语文教学辞典》中曾指出,从阅读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朗读技能的发展往往先于默读,学生最初的阅读活动大多依靠有声语言,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朗读能够使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文章的大体意思及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通过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了使朗读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朗读程序,每次朗读都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将朗读与理解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朗读的重要作用。
三、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
文言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词汇、语法等理论知识尤为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对实词及词类活用现象的分析上。在实词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词汇现象予以重视。例如: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3)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5)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前两例的“分”字,其中例(1)作“分配”讲,例(2)作“职分”讲;后三例的“故”字,其中例(3)作“故意”讲,例(4)作“旧的”讲,例(5)作“原因”讲。对于同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有所差别的词汇现象,应引导学生在具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比较。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例(6)中“妻子”与“绝境”属于古今异义词,其中“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指“没有出路的境地”。例(7)中的“恨”古指“遗憾”,词义程度轻,今指“痛恨”,词义程度重。文言文中,有些词的古义与今义之间存在差别,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重视,将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辨析以加深印象,从而保证学生认知的清晰性、稳定性和可利用性。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当普遍,如名词用如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其中区分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那么,教师就有必要将这一问题从理论角度加以明确。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此时的谓语动词含有使令意义,使动作行为的对象(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即用“主+谓+宾”的语法形式表达“主+使+宾+谓”的语言意义,从而使语言更具简洁性和生动性。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此时的谓语动词对其宾语含有意谓性和一定的主观臆测性,至于客观上的人或事物是否与主观认为的一致,则不一定,即用“主+谓+宾”的语法形式表达“主+认为(以为)+宾+谓”的内容。应该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用现象,但表现形式却没有区别,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一定要紧密联系上下文进行区分。一般说来,使动用法偏重于客观行为,即客观上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意动用法偏重于主观感受,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客观却不一定如此。例如:
(8)忿恚尉,令辱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9)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8)中“忿恚”为使动用法,应理解为“使……恼怒”;例(9)中“劳”为使动用法,应理解为“使……劳累”;例(10)中“乐”为意动用法,应理解为“以……为乐”;例(11)中“美”为意动用法,应理解为“认为……美”。
四、明确文言文教学的作用
教授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文言词语的字面意义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其对文言的感受能力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导学生通过学习体会文言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性,以缩小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例如,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其感人肺腑的深沉凝重;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其催人奋进的激昂向上。只有增强了文言语感,学生才能情境交融地品味古代汉语,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文言文也体现了德育的渗透,这也是学习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项重要内容。大量的文言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古人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过人的聪明睿智的机会。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所表达的不慕荣利、不求闻达的志向意趣;周敦颐的《爱莲说》所暗喻的对正直、高尚的精神追求;《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展示的富有说服力的才略。
《礼记•经解》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古人充分肯定了“诗”的德育内涵,文言文教学也应当深入开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使其对学生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温古而知今,察今以推古。无法否认,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文物”,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文言文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国的语言与文化。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0
(通讯地址:010022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精心设计导言
导言,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及教材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的与授课相关的内容,其作用是导入新课并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文言文教学的导言应包含以下内容:
1.解题
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的题目,或者是点明文章的中心,或者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准确地解题可以使学生尽快地理解文章。此外,对某些文言文的题目还应从相关理论上作必要的解释,例如《陋室铭》的“铭”、《爱莲说》的“说”、《送东阳马生序》的“序”、《岳阳楼记》的“记”、《出师表》的“表”、《五柳先生传》的“传”等都应作出明确的解释。
2.作者及作品介绍
对于文言文的作者,一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所选择的介绍。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家及作品知识进行相应的归纳。例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史书的体例应予以明确:《史记》为“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中心;《战国策》、《国语》为“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编排顺序;《左传》、《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叙事线索的。先秦散文中,历史散文偏重于记述,诸子散文偏重于论说;《左传》主记事,《战国策》主记言;等等。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和记忆文言文中的知识点。
3.背景分析
对描写或论述战争及重大事件的文言文,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应首先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要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丰富文章的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如《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会使学生感到内容枯燥,影响其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注意文史的结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范读与朗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中,范读、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见的读音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范读,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司马迁《陈涉世家》中的“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应读“pī”。《〈论语〉十则》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应读“yuè”等。在此基础上,顺势扩充有关异音字的文言知识,以增强学生的识读能力,如古代文献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人名、姓氏、官职也有不同于通常读法的特殊读音:
国名:龟兹—qiū cí大宛—dà yuān
地名:会稽—guì jī阿房宫—ē páng gōng
人名:伍员—wǔ yún冒顿—mò dú
姓氏:祭—zhài万俟—mò qí
官职名:可汗—kè hán单于—chán yú
类似以上的异音字的存在,使文言文的范读显得尤为必要。同时,通过教师的范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句读和音节的停连。
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与提示进行朗读,这是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朱绍禹先生在《语文教学辞典》中曾指出,从阅读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朗读技能的发展往往先于默读,学生最初的阅读活动大多依靠有声语言,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朗读能够使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文章的大体意思及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通过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了使朗读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朗读程序,每次朗读都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将朗读与理解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朗读的重要作用。
三、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
文言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词汇、语法等理论知识尤为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对实词及词类活用现象的分析上。在实词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词汇现象予以重视。例如: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3)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5)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前两例的“分”字,其中例(1)作“分配”讲,例(2)作“职分”讲;后三例的“故”字,其中例(3)作“故意”讲,例(4)作“旧的”讲,例(5)作“原因”讲。对于同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有所差别的词汇现象,应引导学生在具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比较。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例(6)中“妻子”与“绝境”属于古今异义词,其中“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指“没有出路的境地”。例(7)中的“恨”古指“遗憾”,词义程度轻,今指“痛恨”,词义程度重。文言文中,有些词的古义与今义之间存在差别,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重视,将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辨析以加深印象,从而保证学生认知的清晰性、稳定性和可利用性。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当普遍,如名词用如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其中区分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那么,教师就有必要将这一问题从理论角度加以明确。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此时的谓语动词含有使令意义,使动作行为的对象(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即用“主+谓+宾”的语法形式表达“主+使+宾+谓”的语言意义,从而使语言更具简洁性和生动性。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此时的谓语动词对其宾语含有意谓性和一定的主观臆测性,至于客观上的人或事物是否与主观认为的一致,则不一定,即用“主+谓+宾”的语法形式表达“主+认为(以为)+宾+谓”的内容。应该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用现象,但表现形式却没有区别,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一定要紧密联系上下文进行区分。一般说来,使动用法偏重于客观行为,即客观上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意动用法偏重于主观感受,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客观却不一定如此。例如:
(8)忿恚尉,令辱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9)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8)中“忿恚”为使动用法,应理解为“使……恼怒”;例(9)中“劳”为使动用法,应理解为“使……劳累”;例(10)中“乐”为意动用法,应理解为“以……为乐”;例(11)中“美”为意动用法,应理解为“认为……美”。
四、明确文言文教学的作用
教授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文言词语的字面意义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其对文言的感受能力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导学生通过学习体会文言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性,以缩小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例如,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其感人肺腑的深沉凝重;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其催人奋进的激昂向上。只有增强了文言语感,学生才能情境交融地品味古代汉语,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文言文也体现了德育的渗透,这也是学习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项重要内容。大量的文言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古人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过人的聪明睿智的机会。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所表达的不慕荣利、不求闻达的志向意趣;周敦颐的《爱莲说》所暗喻的对正直、高尚的精神追求;《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展示的富有说服力的才略。
《礼记•经解》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古人充分肯定了“诗”的德育内涵,文言文教学也应当深入开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使其对学生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温古而知今,察今以推古。无法否认,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文物”,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文言文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国的语言与文化。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0
(通讯地址:010022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