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服装设计教学是一门技能性兼具艺术性的教学工作,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设计思维完成服装设计任务的课程体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知识技能的全面性是本教学的关键所在。现代文化的发展冲击之下,服装设计顺应时代步伐,趋于文化、技术的多元化融合,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着重分析如何充实教学内容,以培养更高水平的服装设计人才。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内容;多元化
本文所述多元化的服装设计教学内容,并非是只是知识技能内容,而是对教学工作整体内容的优化,因为单一的优化某个教学工作环节,并不能使教学获得良好的改变,需要以普遍联系的思路研究如何从大方向上调整教学工作,使“多元化”成为一种教学目标而不是口号。实质要求是以市场导向和社会环境变化为基础,思考服装设计、制作等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通过管理、计划、技术、评价等,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进行综合培养。
1.多元化教学内容设置的依据
1.1技术依据
传统的服装设计,更多是平面手绘+实践拼接,这种模式具有很深的根源性,与服装的产生与服饰文化发展一脉相承,是原料——成衣的主要实现途径,传统技术更加便捷,易于操作,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以至于在当今社会仍旧被普遍使用,国内外一部分知名设计师也热衷使用传统技术进行设计。继信息化技术的开发(3D电脑设计技术为代表),服装设计技术开始有了多种形式,而新的技术多有直观可视化、可逆性、多样化操作等优势,为设计工作带来了更多可能。
1.2就业依据
服装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服装设计人才,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学生的就业情况,因此教学工作应对接市场,以市场人才需求為导向。当前市场存在多元化发展态势,表现为:文化元素与服装的融合,即以民族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自然文化元素等为基础,创作出现代服装,例如唐装类、复古类服装;以实用性和潮流性为两个端点的需求,即时装类与生活类服装;以定制、个性为代表的独特服装类型。而服装设计教学工作,可参考行业分类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教学纵向上也应以培养1+X型人才为目标,实现多元化覆盖。
1.3行业依据
服装设计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拥有扎实基本功的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几率更大,但上岗要求不尽相同,企业寻求发展需要创新、有特点,使得其在招聘时更加注重人才的独特能力,即除一般设计能力和技巧之外的能力,例如对文化元素的识别和利用能力,对潮流走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对个性化服务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等,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任何岗位的要求,就必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走在行业的尖端。
2.教学内容的填充
2.1多元化文化元素
时下服装潮流中,不同的文化元素备受国家市场青睐,因为文化元素融入服装设计,可以使作品更具厚重感,历史沉淀的文化元素经过加工摄入服装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容易引发普遍认同。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填充,首先就是要认识文化元素的意义,并研究填充方法。
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例:我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很多,常见的有汉服、旗袍类的服装设计,以及文字、图画等元素在服装图案设计中的运用等,这些设计先例为教学内容的填充提供了思路。①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传统文化中各种形、意、色皆可提炼,如诗词的文艺气息、山水画的悠然、红色的喜气、黄色的尊贵等,皆可成为服装设计中的基础元素。②典型元素的运用。传统服饰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以现代审美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的典型元素可以为服装带来设计更多的创造性可能,如剪纸艺术与服装设计的结合,思考服装如何贴近剪纸风格或剪纸技法进行设计和制作;传统服饰长袍与现代风衣之间的关联性和融合可能。③民族元素的运用。从我国广大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文化中寻找灵感,以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创造不同风格的服装,如:了解苗族、土家族的染布技巧和衣服坠饰等,从中借鉴或者以之为原型结合时尚进行创新。以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作为教学内容,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眼界,并且令学生拥有观察和利用周边元素完善设计作品的能力。
2.2多元化设计技术
服装设计工作者虽然主要是从事设计,但“庖丁解牛须知牛全相”,设计是为了制成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环节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还应当让学生掌握包括制作在内的各种技术,因此在技术教学内容上也呈多元化。①以设计基础能力为重点。主要有表现设计者创作理念的绘画基础能力、服装裁剪缝制工艺技法、人体基本知识、服装造型和色彩、面料的把控技巧等,此外现代设计人才还需要掌握Photo shop、Adobe Illustrator、Corel draw等电脑辅助设计工具。②设计者应有较为敏锐的市场和工作能力,包括协调沟通能力和市场分析与营销能力等。通过实训、实践类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各种技能进行分类培训,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能较为熟练的运用相关技术制作出自己的设计成果。
2.3多元化思路教学
多元化的思路,是指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不至于局限于单一思维模式,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首先要跳出课本之外,为学生作多样化的教学展示,例如各种音视频或设计作品的展示,让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关于设计的各个方面,明白创新即是无处不在的灵感转化为作品的过程,尤其是多为学生讲解时下各种创新型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其次是填充能够增强学生思维活跃度的内容,如设置讨论主题,对某个作品的设计理念、优缺点和市场效果等进行讨论,在辩证分析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活性。
2.4多元化经验吸收
借鉴外国服装设计教学的内容设置,进行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完善。在国外,课程设置包含了观察素描、人体模特、外景速描、插图、透视法、颜色、计算机绘图、造型艺术、创造性、艺术史及艺术现状、模型、立体等。可见,其教学内容并非单一局限于“服装”相关,而是由服装为基点,向文化、艺术、美术等领域辐射,只要能够提高学生服装设计能力的,便有可能被纳入教学内容中。多学科的较差之下,将原本的设计专业分解为诸多理论和实践课程,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基础教学之上,对学科进行了细化分类,如男装、女装、童装、针织服装、演出服装、晚礼装、运动装、内衣等,聘请对应公司的专门人员进行授课,所教授的内容除了相关专业知识之外,还包含了对该类服装的市场变化的讲解,并且在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去某些对应的服装公司实习。基础理论知识仅仅是专业教学初期的内容,教学中后期重视的却是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求学生要构建并完成自己的一个主题设计,以此作为毕业时所学的验证项目。
2.5多元化评价机制
以多元化评价指标测定学生的能力,主要分为:①基础能力,包括基础设计技术和裁缝技能。②创造能力,即学生运用各种元素创造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或作品的能力。③市场能力,包括工作交际和市场分析把控能力。④综合素养,即学生在文化艺术感知、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其中基础能力在评价中应占主要地位。
3.教学思考
在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出现内容较多,学生对所学内容把握不精准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未进行详细分类,难以梳理出知识脉络,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再次归纳,结合课本合理安排。通过观察和评价之后,发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精度不一致,考虑到学生天赋不一,擅长的方向有别,因此不作强行要求,但是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应有相当市场能力,这样才能在毕业后的就业中有立足之地。
4.总结
服装是人类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更是承载人类社会文明元素的事物,服装设计在当前已经由实用性设计逐渐向文化性设计发展,或者说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服装设计正在突破自身的桎梏,转向多元化发展。服装设计教学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培养优秀设计人才为要务,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优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服装行业保持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马艳红.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服装设计课堂教学的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03):32+34.
[2] 魏岚.服装设计实训课程项目式教学探析[J].职业,2019(36):88-89.
[3] 李泊雯.校企合作下服装设计专业创新的教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381-382.
[4] 乔熠.蜀绣融入服装设计中的教学路径探索[J].艺术科技,2019,32(12):98.
屠一凡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中学 浙江 杭州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内容;多元化
本文所述多元化的服装设计教学内容,并非是只是知识技能内容,而是对教学工作整体内容的优化,因为单一的优化某个教学工作环节,并不能使教学获得良好的改变,需要以普遍联系的思路研究如何从大方向上调整教学工作,使“多元化”成为一种教学目标而不是口号。实质要求是以市场导向和社会环境变化为基础,思考服装设计、制作等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通过管理、计划、技术、评价等,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进行综合培养。
1.多元化教学内容设置的依据
1.1技术依据
传统的服装设计,更多是平面手绘+实践拼接,这种模式具有很深的根源性,与服装的产生与服饰文化发展一脉相承,是原料——成衣的主要实现途径,传统技术更加便捷,易于操作,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以至于在当今社会仍旧被普遍使用,国内外一部分知名设计师也热衷使用传统技术进行设计。继信息化技术的开发(3D电脑设计技术为代表),服装设计技术开始有了多种形式,而新的技术多有直观可视化、可逆性、多样化操作等优势,为设计工作带来了更多可能。
1.2就业依据
服装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服装设计人才,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学生的就业情况,因此教学工作应对接市场,以市场人才需求為导向。当前市场存在多元化发展态势,表现为:文化元素与服装的融合,即以民族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自然文化元素等为基础,创作出现代服装,例如唐装类、复古类服装;以实用性和潮流性为两个端点的需求,即时装类与生活类服装;以定制、个性为代表的独特服装类型。而服装设计教学工作,可参考行业分类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教学纵向上也应以培养1+X型人才为目标,实现多元化覆盖。
1.3行业依据
服装设计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拥有扎实基本功的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几率更大,但上岗要求不尽相同,企业寻求发展需要创新、有特点,使得其在招聘时更加注重人才的独特能力,即除一般设计能力和技巧之外的能力,例如对文化元素的识别和利用能力,对潮流走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对个性化服务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等,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任何岗位的要求,就必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走在行业的尖端。
2.教学内容的填充
2.1多元化文化元素
时下服装潮流中,不同的文化元素备受国家市场青睐,因为文化元素融入服装设计,可以使作品更具厚重感,历史沉淀的文化元素经过加工摄入服装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容易引发普遍认同。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填充,首先就是要认识文化元素的意义,并研究填充方法。
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例:我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很多,常见的有汉服、旗袍类的服装设计,以及文字、图画等元素在服装图案设计中的运用等,这些设计先例为教学内容的填充提供了思路。①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传统文化中各种形、意、色皆可提炼,如诗词的文艺气息、山水画的悠然、红色的喜气、黄色的尊贵等,皆可成为服装设计中的基础元素。②典型元素的运用。传统服饰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以现代审美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的典型元素可以为服装带来设计更多的创造性可能,如剪纸艺术与服装设计的结合,思考服装如何贴近剪纸风格或剪纸技法进行设计和制作;传统服饰长袍与现代风衣之间的关联性和融合可能。③民族元素的运用。从我国广大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文化中寻找灵感,以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创造不同风格的服装,如:了解苗族、土家族的染布技巧和衣服坠饰等,从中借鉴或者以之为原型结合时尚进行创新。以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作为教学内容,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眼界,并且令学生拥有观察和利用周边元素完善设计作品的能力。
2.2多元化设计技术
服装设计工作者虽然主要是从事设计,但“庖丁解牛须知牛全相”,设计是为了制成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环节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还应当让学生掌握包括制作在内的各种技术,因此在技术教学内容上也呈多元化。①以设计基础能力为重点。主要有表现设计者创作理念的绘画基础能力、服装裁剪缝制工艺技法、人体基本知识、服装造型和色彩、面料的把控技巧等,此外现代设计人才还需要掌握Photo shop、Adobe Illustrator、Corel draw等电脑辅助设计工具。②设计者应有较为敏锐的市场和工作能力,包括协调沟通能力和市场分析与营销能力等。通过实训、实践类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各种技能进行分类培训,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能较为熟练的运用相关技术制作出自己的设计成果。
2.3多元化思路教学
多元化的思路,是指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不至于局限于单一思维模式,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首先要跳出课本之外,为学生作多样化的教学展示,例如各种音视频或设计作品的展示,让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关于设计的各个方面,明白创新即是无处不在的灵感转化为作品的过程,尤其是多为学生讲解时下各种创新型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其次是填充能够增强学生思维活跃度的内容,如设置讨论主题,对某个作品的设计理念、优缺点和市场效果等进行讨论,在辩证分析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活性。
2.4多元化经验吸收
借鉴外国服装设计教学的内容设置,进行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完善。在国外,课程设置包含了观察素描、人体模特、外景速描、插图、透视法、颜色、计算机绘图、造型艺术、创造性、艺术史及艺术现状、模型、立体等。可见,其教学内容并非单一局限于“服装”相关,而是由服装为基点,向文化、艺术、美术等领域辐射,只要能够提高学生服装设计能力的,便有可能被纳入教学内容中。多学科的较差之下,将原本的设计专业分解为诸多理论和实践课程,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基础教学之上,对学科进行了细化分类,如男装、女装、童装、针织服装、演出服装、晚礼装、运动装、内衣等,聘请对应公司的专门人员进行授课,所教授的内容除了相关专业知识之外,还包含了对该类服装的市场变化的讲解,并且在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去某些对应的服装公司实习。基础理论知识仅仅是专业教学初期的内容,教学中后期重视的却是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求学生要构建并完成自己的一个主题设计,以此作为毕业时所学的验证项目。
2.5多元化评价机制
以多元化评价指标测定学生的能力,主要分为:①基础能力,包括基础设计技术和裁缝技能。②创造能力,即学生运用各种元素创造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或作品的能力。③市场能力,包括工作交际和市场分析把控能力。④综合素养,即学生在文化艺术感知、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其中基础能力在评价中应占主要地位。
3.教学思考
在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出现内容较多,学生对所学内容把握不精准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未进行详细分类,难以梳理出知识脉络,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再次归纳,结合课本合理安排。通过观察和评价之后,发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精度不一致,考虑到学生天赋不一,擅长的方向有别,因此不作强行要求,但是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应有相当市场能力,这样才能在毕业后的就业中有立足之地。
4.总结
服装是人类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更是承载人类社会文明元素的事物,服装设计在当前已经由实用性设计逐渐向文化性设计发展,或者说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服装设计正在突破自身的桎梏,转向多元化发展。服装设计教学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培养优秀设计人才为要务,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优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服装行业保持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马艳红.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服装设计课堂教学的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03):32+34.
[2] 魏岚.服装设计实训课程项目式教学探析[J].职业,2019(36):88-89.
[3] 李泊雯.校企合作下服装设计专业创新的教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381-382.
[4] 乔熠.蜀绣融入服装设计中的教学路径探索[J].艺术科技,2019,32(12):98.
屠一凡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中学 浙江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