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知识相比,对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就以数学学科为例,为怎样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施展小组合作教学,提出了几个方面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合作学习;积极引导;抓住时机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以良好的班级环境为基础的,是课堂学习模式的创新。它是指学生自发的成立学习小组,或者由教师自行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充分发掘小组内学习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教师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评价的过程。合作学习与独立自主学习并不是矛盾的,当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满足问题的解决时,小组合作是必要的,它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方式,共同解决课堂上的难题,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笔者认为要想成功的运用这种课堂模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新课程理念影响下的数学课堂里,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的理念,多和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在思想上彻底摆脱传统学习方式的束缚;其次,教师要努力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教师情境的创设中,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创设一些合作学习的各种活动,并通过合理的考核与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合作学习中。
二、善于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一种人人参加的生生互动活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展示自己的机会,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加了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并不是课堂的任何时间段都适合合作学习,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否则将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1.在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 数学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学生的能力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特别是对于初一的新生来说,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独立完成一个实践活动,必须要通过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才能完.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让一个学生单独去完成一个实践活动,课堂时间就会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这種情况,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就是有效的实践活动课堂模式。
2.在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进行合作学习 每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难以攻克的高山,特别是有争议的问题出现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只有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才会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章中,笔者用两个圆作为例子,让学生独立思索,自己做出结论。让学生自己比较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让每个合作小组的组长用笔记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学生便会在教师带动下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合理分工,有的动手,有的记录,小组长边指导小组活动,边等待比较结果。在教师的干预下,小组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
3.“一题多解”时,进行合作学习 理科有很多题目都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作为个体,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有限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如果采用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局面,学生通过讨论经常可以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觉选择最优方法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开动脑筋的情况下,增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了交际和沟通的意识。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已知D、E在BC上,AB与AC相等,AD与AE相同,求证:BD=CE。笔者把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七人,首先提示他们,这个题目有多种解法,大家要展开热烈的讨论,看能总结出几种解法来。同学们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经过五分钟左右的讨论后,每组代表介绍了自己的解法,分为以下几种。
解法一:从三角形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的角度来求解,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这一重要性质,便得三种证法,即过点A作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定理,可以证明BH=CH.
解法二:本题可设法证明三角形ABD和ACE相等,或者是三角形ABE和ACD相等,结果又可以得出两种证明的方法,有三种方式可以证明这两对三角形是相等的,分别是角角边,角边角和边角边,所以实际是六种证法。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思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展开讨论,才会出现解题方法“百花齐放”的局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
三、划分学习小组要科学
在小组中,成员的成绩有差别,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可以相互弥补,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五人左右为标准。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开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集体智慧的影响下,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在独立自主解决不了问题时,能够寻求别人的指导和帮助,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有所收获。所以,教师划分小组要注意分层,每个小组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都要有所差异,而不是把所有成绩好的同学都分在一个小组,或者是把后进生都分在一起,同时每个小组的组长的选任要合理,要以成绩为选任的依据,还要考虑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是否乐于助人。还可以设置小组代表和书记员等角色,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课堂气氛是非常活跃的。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毕后,教师要通过分层考核和评价来对他们的合作成果进行评估,要让所有学生感受到付出必有回报,只是回报多少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也对今后的合作学习充满期待。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小组合作的魅力所在。合作能力是新时期人际关系学问的重点培养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一如既往的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参考文献:
[1]嵇学飞.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效性初探[J].数学教学,2013
[2]梁笑桃.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思考[J].新课程,2010
[3]王龙耀.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2010
关键词:合作学习;积极引导;抓住时机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以良好的班级环境为基础的,是课堂学习模式的创新。它是指学生自发的成立学习小组,或者由教师自行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充分发掘小组内学习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教师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评价的过程。合作学习与独立自主学习并不是矛盾的,当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满足问题的解决时,小组合作是必要的,它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方式,共同解决课堂上的难题,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笔者认为要想成功的运用这种课堂模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新课程理念影响下的数学课堂里,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的理念,多和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在思想上彻底摆脱传统学习方式的束缚;其次,教师要努力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教师情境的创设中,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创设一些合作学习的各种活动,并通过合理的考核与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合作学习中。
二、善于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一种人人参加的生生互动活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展示自己的机会,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加了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并不是课堂的任何时间段都适合合作学习,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否则将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1.在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 数学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学生的能力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特别是对于初一的新生来说,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独立完成一个实践活动,必须要通过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才能完.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让一个学生单独去完成一个实践活动,课堂时间就会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这種情况,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就是有效的实践活动课堂模式。
2.在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进行合作学习 每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难以攻克的高山,特别是有争议的问题出现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只有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才会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章中,笔者用两个圆作为例子,让学生独立思索,自己做出结论。让学生自己比较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让每个合作小组的组长用笔记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学生便会在教师带动下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合理分工,有的动手,有的记录,小组长边指导小组活动,边等待比较结果。在教师的干预下,小组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
3.“一题多解”时,进行合作学习 理科有很多题目都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作为个体,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有限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如果采用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局面,学生通过讨论经常可以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觉选择最优方法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开动脑筋的情况下,增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了交际和沟通的意识。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已知D、E在BC上,AB与AC相等,AD与AE相同,求证:BD=CE。笔者把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七人,首先提示他们,这个题目有多种解法,大家要展开热烈的讨论,看能总结出几种解法来。同学们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经过五分钟左右的讨论后,每组代表介绍了自己的解法,分为以下几种。
解法一:从三角形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的角度来求解,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这一重要性质,便得三种证法,即过点A作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定理,可以证明BH=CH.
解法二:本题可设法证明三角形ABD和ACE相等,或者是三角形ABE和ACD相等,结果又可以得出两种证明的方法,有三种方式可以证明这两对三角形是相等的,分别是角角边,角边角和边角边,所以实际是六种证法。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思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展开讨论,才会出现解题方法“百花齐放”的局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
三、划分学习小组要科学
在小组中,成员的成绩有差别,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可以相互弥补,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五人左右为标准。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开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集体智慧的影响下,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在独立自主解决不了问题时,能够寻求别人的指导和帮助,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有所收获。所以,教师划分小组要注意分层,每个小组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都要有所差异,而不是把所有成绩好的同学都分在一个小组,或者是把后进生都分在一起,同时每个小组的组长的选任要合理,要以成绩为选任的依据,还要考虑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是否乐于助人。还可以设置小组代表和书记员等角色,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课堂气氛是非常活跃的。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毕后,教师要通过分层考核和评价来对他们的合作成果进行评估,要让所有学生感受到付出必有回报,只是回报多少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也对今后的合作学习充满期待。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小组合作的魅力所在。合作能力是新时期人际关系学问的重点培养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一如既往的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参考文献:
[1]嵇学飞.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效性初探[J].数学教学,2013
[2]梁笑桃.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思考[J].新课程,2010
[3]王龙耀.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