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徐州新沂市第一中学发布倡议书,禁止男女生在校园内结对散步,在学校餐厅或其他地方结对就餐,同乘一辆自行车,共用一把雨伞等10种行为。此规定一出台,引来国内一片哗然。学校出台以上校规,初衷是为了防止学生早恋。但是,早恋和男女正常交往完全是性质迥异的概念。颁布“男女交往十不准”铁规,虽然会让早恋的学生有所收敛,但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学生的情感困惑和正常交往问题。这种仅仅从管理者自身的利益和立场出发,为了自己管理方便和教育轻松,简单处理学生情感问题的行为,实际上是学校情感教育的“懒教”。
出现“懒教”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升学率至上的观念在作怪。不少学校习惯于利用校规把学生囿于若干“不准”之内,简单粗暴地处理学生的青春期情感问题。“禁止”频现,表层原因不外乎是贪图省事;较深层的原因是教育思想贫乏、教育理念落后、育人能力不高和教育方式简单;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懒教”的危害性很大。人是社会的人,总得与人交往。学校划定男女学生交往的若干禁区,使学校成为“地雷阵”,男女学生整天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学校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颁布严厉的校规,把学校变成囚禁人、约束人的地方……这只能使学生成为规定和制度的附庸、傀儡,离开了规定就不知道该做什么,离开了命令就无所适从,最终丧失独立决断和独立行动的能力。教育工作者放弃教育、说服、疏导的方式,而选择以“强制”手段来解决教育过程所碰到的难题,期望有“一劳永逸”的奇效出现,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试问,学生要通过什么途径去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是男女之间的交往?所以,学校大可不必制定意义不大而又有可能戕害学生心灵的“法典”。
如何杜绝“懒教”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对人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为目的,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将重点放在“教化”两个字上。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白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情感需要,并且这种需要很难通过冷冰冰的规定予以扼杀。其次,要舍得花时间、精力和耐心来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可利用班会开展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和思考青春期情感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可以通过讲座、墙报及视频播放等形式,开展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男女生之间的情感是圣洁的,要科学、理智地处理两性关系、情爱关系等;也可以通过开展自信心教育和理想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奋发有为的决心,使其不再沉湎于个人小天地中不能自拔。第四,应定期针对学生较为集中的问题适时进行集体心理疏导和帮扶,还可以通过个人交流的方式消除个别学生的青春期情感困惑。第五,要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QQ群、电话、短信、校讯通、学校网络等多种途径,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解决学生的青春期情感问题。
当代教育家李希贵说:“一切制度都必须从关注人本身的需要出发,脱离人文关怀的制度只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一纸禁令”解决不了成千上万个学生的情感问题。教师在处理学生情感问题时偷懒、不作为,是失职。我们应努力克服情感教育中的“懒教”,少些捆绑,多些自由;少些约束,多些放手;少些封闭,多些开放;少些粗蛮,多些尊重;少些钳制,多些陪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雷 靖)
出现“懒教”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升学率至上的观念在作怪。不少学校习惯于利用校规把学生囿于若干“不准”之内,简单粗暴地处理学生的青春期情感问题。“禁止”频现,表层原因不外乎是贪图省事;较深层的原因是教育思想贫乏、教育理念落后、育人能力不高和教育方式简单;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懒教”的危害性很大。人是社会的人,总得与人交往。学校划定男女学生交往的若干禁区,使学校成为“地雷阵”,男女学生整天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学校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颁布严厉的校规,把学校变成囚禁人、约束人的地方……这只能使学生成为规定和制度的附庸、傀儡,离开了规定就不知道该做什么,离开了命令就无所适从,最终丧失独立决断和独立行动的能力。教育工作者放弃教育、说服、疏导的方式,而选择以“强制”手段来解决教育过程所碰到的难题,期望有“一劳永逸”的奇效出现,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试问,学生要通过什么途径去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是男女之间的交往?所以,学校大可不必制定意义不大而又有可能戕害学生心灵的“法典”。
如何杜绝“懒教”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对人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为目的,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将重点放在“教化”两个字上。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白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情感需要,并且这种需要很难通过冷冰冰的规定予以扼杀。其次,要舍得花时间、精力和耐心来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可利用班会开展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和思考青春期情感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可以通过讲座、墙报及视频播放等形式,开展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男女生之间的情感是圣洁的,要科学、理智地处理两性关系、情爱关系等;也可以通过开展自信心教育和理想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奋发有为的决心,使其不再沉湎于个人小天地中不能自拔。第四,应定期针对学生较为集中的问题适时进行集体心理疏导和帮扶,还可以通过个人交流的方式消除个别学生的青春期情感困惑。第五,要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QQ群、电话、短信、校讯通、学校网络等多种途径,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解决学生的青春期情感问题。
当代教育家李希贵说:“一切制度都必须从关注人本身的需要出发,脱离人文关怀的制度只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一纸禁令”解决不了成千上万个学生的情感问题。教师在处理学生情感问题时偷懒、不作为,是失职。我们应努力克服情感教育中的“懒教”,少些捆绑,多些自由;少些约束,多些放手;少些封闭,多些开放;少些粗蛮,多些尊重;少些钳制,多些陪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