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各种手机APP层出不穷。其中,运动类APP对于人们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养成有显著地促进作用。本文结合问卷调查法与文献资料法,以江苏大学的学生为例,深入调查研究运动类APP在大学生群体的使用情况,并得出结论:运动类APP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使课外锻炼变得科学有效,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良好的体育交流与互动平台。
关键词:运动类APP;大学生;体育锻炼
一、引言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1]。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升,在物质生活有所保障的情況下,人们开始关注个人身心体质的健康状况。而此时,运动类APP应运而生,这一产品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在调节运动方式、记录个人运动信息以及合理安排运动时间等方面的诉求。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内广受欢迎,很多大学生将其视作锻炼运动的必备辅助工具。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分析运动类APP在大学生之间的应用状况,以及对个人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
此次问卷调查面向江苏大学的全体学生展开,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一共分发了420份问卷,其中,经过筛选后保留有效问卷396份,回收率达到94.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习惯于使用的运动APP有哪些?对于借助运动APP进行体育锻炼的新型模式了解多少?自我评价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如何?你觉得什么功能模式的运动APP能够切实有效的帮助到你?”等方面。
三、数据分析
1.个人锻炼状况
数据显示,在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每天都坚持锻炼的同学人数极少,只占总调查人数的4.76%,平均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的人数占9.52%,平均每周锻炼1-2次的同学占总数的30.95%,占比最高的是几乎不怎么主动锻炼的同学,达到42.87%。这组数据说明了:目前,江苏大学的很多学生还缺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这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此外,根据进一步地调查了解,在长期坚持运动的同学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每天使用多种运动类APP来查看运动状况的习惯;而对于不怎么参与体育锻炼的同学来说,运动类APP是他们很少接触和使用的产品。由此可知,运动类APP在喜爱运动的同学中更受欢迎,它能够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对锻炼行为形成持续鼓舞。
2.使用运动类APP的情况
在了解同学们使用运动类APP的具体情况后发现:很多同学使用的都是同一款运动类APP,大家选择使用的运动类APP重合度较大。例如:53.81%的调查对象都使用过悦动圈,27.16%的同学使用过咕咚运动。此外,在调查“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该款运动类APP?”这个问题时,83.5%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是同学或朋友推荐使用的。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运动类APP借助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起来较为广泛与迅速。大学生逐渐成为运动类APP的主要客户源。
在调查大学生为何会使用运动类APP的过程中,笔者发现:35.17%的被调查者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认为运动类APP能将自身的运动成果以量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帮助自己科学规划健身状况,十分生动有趣。另有7.14%的被调查者是为了在网络或朋友圈中向朋友展示自我。而这也恰恰符合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青年人群对于新生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也更乐于挑战与适应;同时大学生们往往偏好向外界展示自己已经获得的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曾经有研究表明:62%的人运动后感觉有“成就感”。这一现象可能以下原因有关:身体的卡路里消耗、体重、体型、BMI、体能水平等向善的身体改变;运动的距离、海拔、配速、轨迹、次数、重量等向好的运动表现;包括群晒、点赞、排名、圈组互动、分享、归属感等积极的社会互动。运动带来的活力核动力有助于我们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从而获得成就感[2]。总之,运动类APP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对运动类APP的功能诉求
在结合大学生日常锻炼情况的基础上,了解其对于运动类APP的基本需求有哪些?数据显示:92.86%的人希望运动类APP能够准确、及时地记录个人运动状况(步数、距离、速度、卡路里等);除此之外,大部分被调查者均希望运动类APP能够实现对饮食(营养成分、卡路里等)以及健康状况(血压、心率等)的跟踪;其中,62.49%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愿意观看学习运动类APP提供的健身视频,并在日常锻炼中加以实践练习。由此看来,运动类APP对于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指导与影响是系统化、全方位的。
四、运动类APP存在的不足之处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运动类APP的数据准确性不足。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通过了解被调查者使用运动类APP的切身感受。笔者发现:现如今的运动类app几乎都会存在一个通病就是: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并不是很高。例如:不能准确记录大学生实际运动量的问题,尤其是当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却迟迟无法有效解决时,app在人群中的应用率就会遭到大幅度地降低,而这也影响了运动类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推广与应用。
(2)运动类APP吸引力不足,新鲜感过后就不再坚持使用。
很多人使用运动类的app完全是出于一时的兴趣,往往是看到周围的人在使用而产生的跟风行为,但是当用过一段时间后,新鲜感渐渐消去,app的应用频率下降,其实际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3)存在刻意刷数据的现象,用户实际锻炼的效果无法准确评估。
很多大学生使用app主要是看中app里的计步功能,但是记步功能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大学生的运动状况,很多学生出于虚荣,为了能在朋友圈中炫耀自己,走到哪都带着手机,用来刷步数。在这种情况下,运动类APP所记录的运动数据并不完全是由个人体育锻炼所得,很难衡量个人的真实运动量,也就无法给用户提供详细有效的运动参考。
五、改善建议
(1)鉴于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笔者认为app开发商需要逐步完善app的程序,尽量减少app中存在的bug,而作为app使用者的学生及大众,可以下载那些数据权威性更强、市场应用程度高的app。
(2)鉴于运动类APP吸引力不足,导致使用者容易失去新鲜感的问题。建议商家在开发app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新的功能,不仅仅让app停留在记步功能上,比如可以加入一些小贴士,定时推送一些健康小常识,教大家一些简单的减肥或养生的小常识;现在的人们饮食方面不够健康,肥胖人群占比较高,在APP中添加这些功能版块可能会吸引更多人的兴趣,从而留住相关用户。
(3)针对人们刻意刷数据的问题。一方面就软件自身的问题,建议提高app的识别度,对于明显的虚假数据,可以做到不计入运动数据中。比如在测量的时候,可以根据步速,识别真实的跑动距离。另一方面,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大众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不要再将运动APP所记录的运动数据用作朋友圈的攀比,合理使用app加强自身的体质锻炼。
六、小结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创造未来的根本保障,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成果值得深入关注研究。总而言之,让我们合理利用运动类APP,实现真正的“全民健身”吧!
关键词:运动类APP;大学生;体育锻炼
一、引言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1]。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升,在物质生活有所保障的情況下,人们开始关注个人身心体质的健康状况。而此时,运动类APP应运而生,这一产品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在调节运动方式、记录个人运动信息以及合理安排运动时间等方面的诉求。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内广受欢迎,很多大学生将其视作锻炼运动的必备辅助工具。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分析运动类APP在大学生之间的应用状况,以及对个人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
此次问卷调查面向江苏大学的全体学生展开,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一共分发了420份问卷,其中,经过筛选后保留有效问卷396份,回收率达到94.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习惯于使用的运动APP有哪些?对于借助运动APP进行体育锻炼的新型模式了解多少?自我评价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如何?你觉得什么功能模式的运动APP能够切实有效的帮助到你?”等方面。
三、数据分析
1.个人锻炼状况
数据显示,在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每天都坚持锻炼的同学人数极少,只占总调查人数的4.76%,平均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的人数占9.52%,平均每周锻炼1-2次的同学占总数的30.95%,占比最高的是几乎不怎么主动锻炼的同学,达到42.87%。这组数据说明了:目前,江苏大学的很多学生还缺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这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此外,根据进一步地调查了解,在长期坚持运动的同学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每天使用多种运动类APP来查看运动状况的习惯;而对于不怎么参与体育锻炼的同学来说,运动类APP是他们很少接触和使用的产品。由此可知,运动类APP在喜爱运动的同学中更受欢迎,它能够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对锻炼行为形成持续鼓舞。
2.使用运动类APP的情况
在了解同学们使用运动类APP的具体情况后发现:很多同学使用的都是同一款运动类APP,大家选择使用的运动类APP重合度较大。例如:53.81%的调查对象都使用过悦动圈,27.16%的同学使用过咕咚运动。此外,在调查“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该款运动类APP?”这个问题时,83.5%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是同学或朋友推荐使用的。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运动类APP借助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起来较为广泛与迅速。大学生逐渐成为运动类APP的主要客户源。
在调查大学生为何会使用运动类APP的过程中,笔者发现:35.17%的被调查者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认为运动类APP能将自身的运动成果以量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帮助自己科学规划健身状况,十分生动有趣。另有7.14%的被调查者是为了在网络或朋友圈中向朋友展示自我。而这也恰恰符合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青年人群对于新生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也更乐于挑战与适应;同时大学生们往往偏好向外界展示自己已经获得的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曾经有研究表明:62%的人运动后感觉有“成就感”。这一现象可能以下原因有关:身体的卡路里消耗、体重、体型、BMI、体能水平等向善的身体改变;运动的距离、海拔、配速、轨迹、次数、重量等向好的运动表现;包括群晒、点赞、排名、圈组互动、分享、归属感等积极的社会互动。运动带来的活力核动力有助于我们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从而获得成就感[2]。总之,运动类APP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对运动类APP的功能诉求
在结合大学生日常锻炼情况的基础上,了解其对于运动类APP的基本需求有哪些?数据显示:92.86%的人希望运动类APP能够准确、及时地记录个人运动状况(步数、距离、速度、卡路里等);除此之外,大部分被调查者均希望运动类APP能够实现对饮食(营养成分、卡路里等)以及健康状况(血压、心率等)的跟踪;其中,62.49%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愿意观看学习运动类APP提供的健身视频,并在日常锻炼中加以实践练习。由此看来,运动类APP对于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指导与影响是系统化、全方位的。
四、运动类APP存在的不足之处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运动类APP的数据准确性不足。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通过了解被调查者使用运动类APP的切身感受。笔者发现:现如今的运动类app几乎都会存在一个通病就是: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并不是很高。例如:不能准确记录大学生实际运动量的问题,尤其是当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却迟迟无法有效解决时,app在人群中的应用率就会遭到大幅度地降低,而这也影响了运动类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推广与应用。
(2)运动类APP吸引力不足,新鲜感过后就不再坚持使用。
很多人使用运动类的app完全是出于一时的兴趣,往往是看到周围的人在使用而产生的跟风行为,但是当用过一段时间后,新鲜感渐渐消去,app的应用频率下降,其实际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3)存在刻意刷数据的现象,用户实际锻炼的效果无法准确评估。
很多大学生使用app主要是看中app里的计步功能,但是记步功能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大学生的运动状况,很多学生出于虚荣,为了能在朋友圈中炫耀自己,走到哪都带着手机,用来刷步数。在这种情况下,运动类APP所记录的运动数据并不完全是由个人体育锻炼所得,很难衡量个人的真实运动量,也就无法给用户提供详细有效的运动参考。
五、改善建议
(1)鉴于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笔者认为app开发商需要逐步完善app的程序,尽量减少app中存在的bug,而作为app使用者的学生及大众,可以下载那些数据权威性更强、市场应用程度高的app。
(2)鉴于运动类APP吸引力不足,导致使用者容易失去新鲜感的问题。建议商家在开发app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新的功能,不仅仅让app停留在记步功能上,比如可以加入一些小贴士,定时推送一些健康小常识,教大家一些简单的减肥或养生的小常识;现在的人们饮食方面不够健康,肥胖人群占比较高,在APP中添加这些功能版块可能会吸引更多人的兴趣,从而留住相关用户。
(3)针对人们刻意刷数据的问题。一方面就软件自身的问题,建议提高app的识别度,对于明显的虚假数据,可以做到不计入运动数据中。比如在测量的时候,可以根据步速,识别真实的跑动距离。另一方面,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大众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不要再将运动APP所记录的运动数据用作朋友圈的攀比,合理使用app加强自身的体质锻炼。
六、小结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创造未来的根本保障,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成果值得深入关注研究。总而言之,让我们合理利用运动类APP,实现真正的“全民健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