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重要组成的一部分,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导致学校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一定要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班级的管理,做到精且细。保证每个孩子接受正能量的同时,既要约束孩子们在成长中不足的地方,又要培养孩子能够承受中年级学习中的压力。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班级管理;精与细
前言:小学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子,小学的教育尤为重要。而小学中年级的班级管理,是让孩子脱离低年级的幼稚,逐步适应高年级的学业压力的一个转折点。而班级管理做到精与细,能够不仅让孩子在学业上收获更多,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小学中年级现状分析
刚步入学校,孩子还有些沉浸在懵懵懂懂、牙牙学语的幼儿园状态中,进到学校后开始逐步接受正规的教育,从最开始简单的学习,再慢慢接触比较难的知识。到了小学中年级这个时期的孩子大都8、9岁左右,意识比较独立,虽然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对于一些观念还没有形成。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大多是只有一个孩子,家庭内部现象都是四个老人、一对父母照顾一个孩子,因此不舍得打骂,不舍得说教,任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可想而知,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又昰如何表现呢?他们大多表现出比较自私,没有集体观念,不听老师的教导,不接受班干部的管理。学习方面,他们会比较被动,从学习简易的知识再到复杂的知识,是需要过程的,但是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在还没适应学业压力开始,就要了解学业压力,会有逆反心理。而此时,如果班级管理不够细致和用心,任由孩子自顾自地在学校里玩耍,不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传统美德,那么很容易在班级形成不守纪律、学习不努力这种结果。这样的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接触到升学考试的时候,就会从最开始的抗拒心理,导致最后成绩扶不起来,而丧失学习信心。
二、小学中年级班级管理中的精与细
小学时期的孩子,开始慢慢形成个人习惯,形成一些待人接物的礼貌,形成一些对生活的看法。对小学中年级的管理一定要做到精与细,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同时更好地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而教师应该结合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及性格特点,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思想变化,通过细致有效的管理,让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好!
1,形成分级管理。学校是社会的大团体,班级是学校的小团体。每个团体都要有一个管理层,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团队。小学中年级的班级也不例外。传统班级管理,分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各科课代表。这样的管理虽然分得比较细致,但是管理层的分布还是不够精。每个管理者,都要有不同的小组长,班级是个大团体,班长是管不了这么多人的纪律的,学习委员也管不了这么多学生的成绩,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并成立小组的组长,相应的小组长负责该组的纪律和成绩,这样就更加细致且有效了。
2,重新定义成绩的考核。学生的成绩一个年级分两次大考,期中和期末。这两次大考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成绩的一个升降幅度。我们知道,在社会上,每个企业对自己的员工都是有考核的,考核的不仅是工作能力,还要考核员工的出勤率等其他方面。我觉得这也可以试用到小学中年级的班级管理里。小学中年级管理,改变以往单一的成绩考核,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上,加上对小学生的其他方面考核,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全方面发展。比如A班级是小学4年级,班级中学生的成绩组成,分成绩分、德智体美劳分、特长分,还有一项是学生们的互相评分。成绩分指的是期中考试得分加上期末考试得分除以2的平均分,这样的考核利于学生不仅在乎期末考试,同样也关注期中考试,这样学生就不敢懈怠学习。德智体美劳分,指的是学生在班级生活、班级活动、班级内的团体意识的表现,学生在像大扫除这样的班级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的,且在平时比较有团队意识的,还喜欢帮助其他的同学,这类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分的分数上要高于其他没有贡献的学生,这项的考核,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在平时的时候,要学会付出,要学会帮助他人并热爱团队。特长分指的是那些有特长的孩子,他们大多在平时的学习外,参加其他的课程进行学习,例如舞蹈、美术、书法、跆拳道等,這类学生要在期末总成绩中额外加分,这样的考核,使得学生们不仅注重单一的学校学习,还要培养个人的爱好,这样的孩子才能慢慢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最后的一项是学生们互相评分,这项分数占总成绩的比例要小些,但是一定要有。因为有这个的考核,学生们才会更加注重同学们间的相处,更好的维护班级这个大团体[1]。
3,与家长真正做到“里应外合”。
班级的管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孩子的生活分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老师们可以把孩子在班级的学习行为规范好,但是回到家,又到了人人宠的环境,孩子们肯定又会被打回原形。因此,家长要配合学校,配合班主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班级管理中,学校应该多组织家长会,将学校的教学内容传达到家长心里,要求家长完全配合,同时家长可以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说出来,让班主任更全面的看待一个孩子,并配合孩子的多方面表示来做出更多适应孩子的管理方法。现在的学校,每个班级,老师都会组织家长进到班级群里,老师可以把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一面发视频到班级家长群里,一是让学生的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其次是让其他的孩子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不足,找到培养孩子的方向。在平时的课外生活中,老师还要布置家长和孩子独立完成的任务。比如母亲节和父亲节,老师组织学生给家长做一项最暖心的事情。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然后由家长写出感受发到班级群里。再由老师摘录几个写得有感染力的文章,在班级由对应的家长的孩子朗读,这不仅促进了孩子与家长间的亲情,更是让学生们可以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学生们知道家长会因为他自己的一些小事情而感动的时候,这样往往更激励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注重与家长的相处。
每个小学生都是小树苗,班主任如何领导,如何管理,都影响着树苗是否能正常成长。因此班级管理一定要做到精与细,结合孩子的性格及心理特点,发掘孩子们的闪光点,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们不仅成为学业优秀的学生,还要成为拥有传统美德的中国好公民。
参考文献:
[1]王静.初探小学中年级班币制度的创立[J]. 教育现代化,2016,3(06):267-268.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班级管理;精与细
前言:小学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子,小学的教育尤为重要。而小学中年级的班级管理,是让孩子脱离低年级的幼稚,逐步适应高年级的学业压力的一个转折点。而班级管理做到精与细,能够不仅让孩子在学业上收获更多,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小学中年级现状分析
刚步入学校,孩子还有些沉浸在懵懵懂懂、牙牙学语的幼儿园状态中,进到学校后开始逐步接受正规的教育,从最开始简单的学习,再慢慢接触比较难的知识。到了小学中年级这个时期的孩子大都8、9岁左右,意识比较独立,虽然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对于一些观念还没有形成。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大多是只有一个孩子,家庭内部现象都是四个老人、一对父母照顾一个孩子,因此不舍得打骂,不舍得说教,任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可想而知,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又昰如何表现呢?他们大多表现出比较自私,没有集体观念,不听老师的教导,不接受班干部的管理。学习方面,他们会比较被动,从学习简易的知识再到复杂的知识,是需要过程的,但是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在还没适应学业压力开始,就要了解学业压力,会有逆反心理。而此时,如果班级管理不够细致和用心,任由孩子自顾自地在学校里玩耍,不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传统美德,那么很容易在班级形成不守纪律、学习不努力这种结果。这样的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接触到升学考试的时候,就会从最开始的抗拒心理,导致最后成绩扶不起来,而丧失学习信心。
二、小学中年级班级管理中的精与细
小学时期的孩子,开始慢慢形成个人习惯,形成一些待人接物的礼貌,形成一些对生活的看法。对小学中年级的管理一定要做到精与细,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同时更好地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而教师应该结合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及性格特点,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思想变化,通过细致有效的管理,让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好!
1,形成分级管理。学校是社会的大团体,班级是学校的小团体。每个团体都要有一个管理层,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团队。小学中年级的班级也不例外。传统班级管理,分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各科课代表。这样的管理虽然分得比较细致,但是管理层的分布还是不够精。每个管理者,都要有不同的小组长,班级是个大团体,班长是管不了这么多人的纪律的,学习委员也管不了这么多学生的成绩,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并成立小组的组长,相应的小组长负责该组的纪律和成绩,这样就更加细致且有效了。
2,重新定义成绩的考核。学生的成绩一个年级分两次大考,期中和期末。这两次大考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成绩的一个升降幅度。我们知道,在社会上,每个企业对自己的员工都是有考核的,考核的不仅是工作能力,还要考核员工的出勤率等其他方面。我觉得这也可以试用到小学中年级的班级管理里。小学中年级管理,改变以往单一的成绩考核,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上,加上对小学生的其他方面考核,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全方面发展。比如A班级是小学4年级,班级中学生的成绩组成,分成绩分、德智体美劳分、特长分,还有一项是学生们的互相评分。成绩分指的是期中考试得分加上期末考试得分除以2的平均分,这样的考核利于学生不仅在乎期末考试,同样也关注期中考试,这样学生就不敢懈怠学习。德智体美劳分,指的是学生在班级生活、班级活动、班级内的团体意识的表现,学生在像大扫除这样的班级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的,且在平时比较有团队意识的,还喜欢帮助其他的同学,这类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分的分数上要高于其他没有贡献的学生,这项的考核,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在平时的时候,要学会付出,要学会帮助他人并热爱团队。特长分指的是那些有特长的孩子,他们大多在平时的学习外,参加其他的课程进行学习,例如舞蹈、美术、书法、跆拳道等,這类学生要在期末总成绩中额外加分,这样的考核,使得学生们不仅注重单一的学校学习,还要培养个人的爱好,这样的孩子才能慢慢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最后的一项是学生们互相评分,这项分数占总成绩的比例要小些,但是一定要有。因为有这个的考核,学生们才会更加注重同学们间的相处,更好的维护班级这个大团体[1]。
3,与家长真正做到“里应外合”。
班级的管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孩子的生活分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老师们可以把孩子在班级的学习行为规范好,但是回到家,又到了人人宠的环境,孩子们肯定又会被打回原形。因此,家长要配合学校,配合班主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班级管理中,学校应该多组织家长会,将学校的教学内容传达到家长心里,要求家长完全配合,同时家长可以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说出来,让班主任更全面的看待一个孩子,并配合孩子的多方面表示来做出更多适应孩子的管理方法。现在的学校,每个班级,老师都会组织家长进到班级群里,老师可以把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一面发视频到班级家长群里,一是让学生的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其次是让其他的孩子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不足,找到培养孩子的方向。在平时的课外生活中,老师还要布置家长和孩子独立完成的任务。比如母亲节和父亲节,老师组织学生给家长做一项最暖心的事情。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然后由家长写出感受发到班级群里。再由老师摘录几个写得有感染力的文章,在班级由对应的家长的孩子朗读,这不仅促进了孩子与家长间的亲情,更是让学生们可以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学生们知道家长会因为他自己的一些小事情而感动的时候,这样往往更激励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注重与家长的相处。
每个小学生都是小树苗,班主任如何领导,如何管理,都影响着树苗是否能正常成长。因此班级管理一定要做到精与细,结合孩子的性格及心理特点,发掘孩子们的闪光点,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们不仅成为学业优秀的学生,还要成为拥有传统美德的中国好公民。
参考文献:
[1]王静.初探小学中年级班币制度的创立[J]. 教育现代化,2016,3(06):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