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行的环境下,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创新创业教学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前教育;教学模式
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主要开展培养意识、提升能力、认知环境及模拟实践等相关课程,这为创新创业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发展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设计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职学校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时,仍然以理论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实习机会较少,无法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当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开展工作时,往往会出现教学理论适用性较差的情况,无法第一时间对工作突发情况进行解决,使学生置身于尴尬的职场环境中;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间的融合度较差。虽然许多中职学校已经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中意识到实训的重要性,但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单纯的实训不能增长学生的经验;一些中职学校的运营资金不足,对实训的重视性较差,关于实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等,都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创新教育的发展。另外,中职学校虽然给予创业学生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创业加盟项目,有助于学生实现创新创业,但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控制因素,还需要学校及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三是搭建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难度非常大。一方面,专业性较强的老师较少,常常出现其他科目老师兼职的情况;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在招聘时要求较低,大专及本科学历是老师的普遍学历,虽然一些老师为了能够更好的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工作会选择自我二次增值,但由于专业知识掌握较少,仍然不能提升老师队伍的总体教学水平。
二、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设计
下面以《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为例,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计进行具体探究。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定位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制作教学用具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在设计制作教学用具时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强化实用性在教学中的地位,所以要结合现阶段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增加《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教学的实际应用,强化学生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主要侧重点就是提高学生制作教学用具的能力、创新教学用具使用的能力,老師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学用具设计竞赛、教学用具义卖活动、教学用具捐赠活动等等。
(二)设计教学模式的环节
学生根据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课程中,老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弱化了学生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能颠覆“学与教”的传统模式,将课程作为设计载体,增加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涌现出更多的创意思维。老师还可以将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在团队合作的精神下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一是设计环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先进行组内讨论,选择适合的项目并编写计划书,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辩论环节对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二是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并制作相关的教学用具;三是协同合作环节,老师和学生需要合理开展教学用具的创新创业活动,例如:义卖或者爱心捐赠等等;四是评价环节,要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完善项目计划设计书。
(三)设计教学评价的环节
老师在设计教学评价环节时,应该以提升能力、创新理念、成长最大化为准则,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评价是双方面的,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实际学习状况建立档案评价机制,还要向学生征集老师的教学评价,实现两者的有效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老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的评价环节时,可以采用创新创业汇报的形式进行考核,并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从而增加评价的科学性。采用以上教学模式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创新能力,而且增长了实践经验,这种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
综上所述,在搭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体系中,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导向,使其满足时代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此,中职学校老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英.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8):22.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前教育;教学模式
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主要开展培养意识、提升能力、认知环境及模拟实践等相关课程,这为创新创业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发展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设计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职学校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时,仍然以理论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实习机会较少,无法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当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开展工作时,往往会出现教学理论适用性较差的情况,无法第一时间对工作突发情况进行解决,使学生置身于尴尬的职场环境中;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间的融合度较差。虽然许多中职学校已经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中意识到实训的重要性,但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单纯的实训不能增长学生的经验;一些中职学校的运营资金不足,对实训的重视性较差,关于实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等,都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创新教育的发展。另外,中职学校虽然给予创业学生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创业加盟项目,有助于学生实现创新创业,但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控制因素,还需要学校及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三是搭建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难度非常大。一方面,专业性较强的老师较少,常常出现其他科目老师兼职的情况;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在招聘时要求较低,大专及本科学历是老师的普遍学历,虽然一些老师为了能够更好的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工作会选择自我二次增值,但由于专业知识掌握较少,仍然不能提升老师队伍的总体教学水平。
二、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设计
下面以《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为例,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计进行具体探究。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定位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制作教学用具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在设计制作教学用具时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强化实用性在教学中的地位,所以要结合现阶段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增加《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教学的实际应用,强化学生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主要侧重点就是提高学生制作教学用具的能力、创新教学用具使用的能力,老師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学用具设计竞赛、教学用具义卖活动、教学用具捐赠活动等等。
(二)设计教学模式的环节
学生根据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课程中,老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弱化了学生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能颠覆“学与教”的传统模式,将课程作为设计载体,增加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涌现出更多的创意思维。老师还可以将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在团队合作的精神下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一是设计环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先进行组内讨论,选择适合的项目并编写计划书,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辩论环节对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二是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并制作相关的教学用具;三是协同合作环节,老师和学生需要合理开展教学用具的创新创业活动,例如:义卖或者爱心捐赠等等;四是评价环节,要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完善项目计划设计书。
(三)设计教学评价的环节
老师在设计教学评价环节时,应该以提升能力、创新理念、成长最大化为准则,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评价是双方面的,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实际学习状况建立档案评价机制,还要向学生征集老师的教学评价,实现两者的有效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老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教学用具的制作与设计》的评价环节时,可以采用创新创业汇报的形式进行考核,并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从而增加评价的科学性。采用以上教学模式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创新能力,而且增长了实践经验,这种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
综上所述,在搭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体系中,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导向,使其满足时代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此,中职学校老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英.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