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训像前的致敬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鹏山

  各位先生:
  今天,在武训先生的塑像前,我们是来致敬的。
  我们向武训先生致敬。
  他自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这个社会并没有给予他多少关爱和机会,恰恰相反,他饱受歧视和伤害。但他对这个世界报以满腔的爱,并用他微薄而伟大的力量给这个世界变好的机会。他给底层的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拥有改变自己命运从而改变世界的才能。武训先生让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有了变美好的可能,同时也启示了我们责为何。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支撑这个世界的,不是事实,而是观念;支持我们人生的,不是算计,而是信念;提升我们境界的,不是功利,而是信仰。世界既冰冷又曲折,但人类也有不屈的意志。唯意志可以改变世界,唯意志可以改变自己。
  是的,武训先生一生的作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美好的可能,关键看我们有无信念,有无为这个信念矢志不渝、终身以之、颠沛以之的精神,这其实就是圣贤的精神。武训先生用自己一生的努力,成就了自己,成为圣贤一般的人物。他在让这个世界美好的同时,也让自己美好了。他在赋予这个世界意义的同时,也让他自己的人生有了意义。
  我们向一种伟大的文化传统致敬。
  武训先生一生所为,其实是中华文化最具特色甚至是中华文化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文教”。中华文化的实现路径,从孔子开始就不是宗教而是“文教”。中华民族在不依赖宗教的情况下,凭借着孔子开创的文教传统,实现了全民族的“文化”。“以文化人”是我们文教的典型表述,也是文化一词的由来。“文”是文化传统,文化典籍,良风善俗,“教”是以此为内容对国民实行教化,而教化的最终结果即是文化,一个民族的文明化。中华民族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在整体上领先于世界,依赖的就是这种伟大的文教的传统。文教是我们文化的实现路径和基本特色、核心特征。武训先生终生颠簸以之的,就是这种文教。
  在武训先生的塑像前,我们不光是满怀敬意,同时,我还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愧疚。我看过武训先生的一张照片,那张照片衣衫褴褛,形容枯槁,而此刻的我们,衣冠楚楚,红光满面。我们是什么?我们有身份,我们是博士,是大学的老师,是教授,我们都有光鲜的身份;我们可以印出一张张体面的名片,里面有很多值得自豪的名头。但是,武训有什么身份?没有!他是什么职业?乞丐!可是我要说,如果我要给武训打一个名片,那就只有两个字——圣徒!
  这就是我们和他的区别。我们在大学里面,在大学研究室里做研究、做课题、写论文,而他颠沛在乡野,造次在人间。是的,我们该知道,除了他之外,历史上,还有这样的一些人也在人间,在乡野。孔子在人间,佛祖在人间,苏格拉底在人间,摩西在人间,耶稣也在人间。颠沛流离是他们的天命,也成就了他们的伟大。
  我一点也不反对学者们纯粹而安详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必需的。但我们之中,毕竟也有人创办过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敬敷书院。现代,也有人在继续乡村建设,创办晓庄师范,创办新亚书院,这是一种文教的传统,也是一种精神血脉的传承。这种传统在,我们的文化就在,这种血脉在,中华民族就在!
  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真的不一定是那些光鲜的端坐庙堂里的衮衮诸公,像武训先生这样行走颠沛在乡间道路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槁项黄馘之人,才会是中国的脊梁。
  我于此致敬一个圣徒,我于此致敬古往今来那些中国的脊梁们!人是谁,有多大年纪。他们一定不知道,今天,自己与星座并肩同行。
其他文献
谢春卉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人,曾获首届“美丽中国”征文一等奖,首届“林非散文奖”,第八届、第九届呼伦贝尔文学艺术创作“骏马奖”等。  那一年我八岁。她问我,你点守宫砂了吗?  我不知道守宫砂是什么。我问她,点那个干什么?  她想了想说,就是红彤彤的点在胳膊上很好看。接着她又补充了一句,她说我们小时候都点。  她说,每日饲雌壁虎以朱砂,待壁虎吞食七斤朱砂,通体呈朱红色,将壁虎捣烂点于女
期刊
乍暖还寒时节,北方的雾霾余威未尽。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也为了瞻仰一下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和他的两位爱将的长眠之处,我趁着周末闲暇,驱车前往兴平茂陵。  意想不到的是,眼看墓冢近在咫尺,我被却一场人山人海、喧嚷热闹的市集堵在了塬下,在斜风细雨的孟春寒意中,眼巴巴地望“墓”兴叹。  从塬下抬头望,长不见尾的临时摊点、密如蚁群的一排排车辆和赶集乡党们不惧风雨的热情,都让我心生不祥之感——看来今天的市集规
期刊
陈艳敏 鲁迅文学院第33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著有散文集“书之爱”系列丛书《书中岁月》《纸上情怀》,随笔集《读懂美国:行走在现实与书本之间》等。一地被撕碎的证书  孩子的爷爷和奶奶搬家入住新居,搬完后将钥匙给了我们,嘱托我们请小时工清扫一下房间。  那日我打开房门,看见搬空了的房间里除了堆积一些无用的杂物,还有一地撕碎了的荣誉证书,这一幕出乎我的意料,于是一下愣那了,直觉中有不解,也有惋惜,第一
期刊
邻家张伯家门口卧着一只狗,金黄的,肩上有几处明显的咬伤。凛冽的雨斜扫着,无情地打在它身上。我有些可怜它,正想投给它些许食物,却听到“嘎”的一声,张伯推开了门,差点踩到狗。  “这谁家的狗?”张伯看着我。  “不知道。”我看着那狗耷拉的尾巴,说道。  黄狗仰着头,用卑微而祈求的目光看着那高大的男人。  “咋,想让我把你留下?给你说,滚!”他吐了口唾沫,口水溅到黄狗的身上。  我有些生气——要不是我家
期刊
蝉声依旧,月色皎皎。  眼前的露天广场映着些清明的月色,竟显得有些凄凉。残存的旧色交相辉映,染在唱台早已泛黄的幕布上。  村口的声声密锣就着一抹霞光敲响了。早就听闻今日有人家要在村口放映一场露天电影。吃过晚饭后,我便闹着母亲同我一起去看电影。母亲当然明白我的小心思,我不过去凑凑热闹,顺便吃些零食罢了。  夜已渐深,许多萤火虫在丛丛的角落里跳起了舞,一缕缕银丝撒在路面上,似一场朦胧的初雪。  我与母
期刊
浅唱低吟间,古人的悲欢离愁尽显;水袖翻飞时,不变的刻苦坚韧仍使观者震撼,更不必说那台步生莲,眉目婉转,说出了文字的惊艳,唱出了历史的沉喧。  戏,便在朱笔勾画,帘幕开合之际,携着让风尘修掩的沧桑,立在我们面前,待我们拂去那尘埃。只可惜,岁月蹉跎,原本鲜亮的漆彩到底是褪了颜色,再不复从前了。  展开一卷素纸,纸已泛黄,但墨色晕染着的句句辗转依旧在博大的文学宝库中绚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
期刊
《一千零一夜》,读到剩下最后一个故事。  试着不在乎现实和虚构之后,我摇摇晃晃地从一个南方亚热带的梦里醒来,望向车窗外,竟然是一片沉静的雪域。  沉静的雪域,车厢里没有一点琐碎声音,窗边的人手里都拿着书,似乎是神话故事,又似乎不是。但我想,这种背景也许只能让人满怀敬畏地翻开创世纪。  乳灰色的天空,零星的禾草和苔,小型啮齿动物快速移动又消失,狐狸用少女般澄澈的黑色眼珠望向白色荒原上疾速奔驰的火车。
期刊
盛世丹青比不上你眼中的一抹细草。  绝代诗词比不上偶然回眸的弯眉浅笑。  流光溢彩的繁华都比不上记忆里青苔暗生的古瓦。  记忆里有一处地方,你觉得它吵闹,拥挤脏乱,甚至灰暗。也许你在别人的生活中看到了璀璨的城市,玲珑的精致,也许你看见了远方与诗,你想,你不喜欢这个地方。  但如果有一天,你无所事事地在街上闲逛,把自己裹在厚实的外套下。这是个寒冷的初春,春天已经来临,大地却没有苏醒。你把手插在口袋,
期刊
白樂桑  几十年来,我经常被问及“为什么学习汉语?”而我找到的答案就是:“我学习汉语就是为了有一天,人们问我,你为什么学习汉语。”  有的人追求相近、熟悉,倾向于走向熟路,也有人一直追求踏上陌生的、别人没走过的陆地,向往发现疏远的境界、新的视野。西方汉学家和汉语学习者当中是否第二类的比例较高呢?我在这个问题上给予肯定的回答。对第二类人来说,没有那种想要与旁人不同的挑战心理,没有想要看看不同世界的好
期刊
如果有来生,无忧亦无惧。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站成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随地扎根,慢慢生长。只要有不屈的信念,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树不虚伪,可树也有感情,树也懂得人间温暖,它甚至比人类还要明白有些東西失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所以树很少有遗憾,它们的世界很精彩。可是人能为了一己私利,不顾任何重要的东西,甚至放弃它们。树在我们看不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