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栅栏里仰着脖子呱呱叫的五只鸭子,泥土里正在生长的几棵翠绿欲滴的大白菜,还有竹子架上挂着的一排葫芦,门口窝棚里拴着的神情威武的昆明犬……位于云南团结乡的这个农庄宁静祥和,一派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
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养鸡场,青瓦上长着草,鸡屎堆得足有一米高。如今,它在云南几位民间手艺人的修葺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村。土陶、斑铜、葫芦雕刻、制墨、雕塑等民间手艺人纷纷入驻。上世纪末,由昆明几个艺术家创建的“创库”在全国名震一时,掀起了一股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热潮。而今,当地人把这个养鸡场上建起来的艺术村称为“乡村创库”。
在王俊涛眼里,民间土陶的尴尬在于时代变化让市场萎缩,加上很多土窑消失、人才匮乏,造成了高品质的土陶制品难以产生。“我先生家祖祖辈辈都是做土陶的,原先有属于自己的龙窑(即土窑)和作坊。但随着时代变迁,老人老去,窑和作坊在城市改造中被拆。”王俊涛说,龙窑和作坊消失背后,其实也是土陶制品的远去。烧制土陶必须用传统的土窑,而“可以方便使用的气窑烧出来的太干净、太完美,远没有龙窑烧出来的古朴。” 于是,她在作坊里盖起龙窑,依土法烧制作品。因做陶奉行大道至简的理念,她的许多杯盏碗碟的造型自然天成,毫不做作。
除了杯盏碗碟等生活常用器具,王俊涛也会烧制一些瓦猫,或依照民间传统面貌,或进行改良创新。瓦猫是一种最具昆明特色的工艺品,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其原意是能食鬼的老虎,有避邪纳福、镇宅之用。“这些东西都在渐渐被人遗忘,只能待在民族博物馆里。”此外,王俊涛制作的供赏玩用的泥人也别具一格。扎着牛角辫穿着对襟棉服的胖妞、滚着铁环的男孩、背着背篓的山民、茶馆里讲段子的老人……尽管人物造型不尽相同,却有着共同夸张的笑呵呵的表情,几十个泥人站在一起,俨然一幅生动的市井百态图。
“艺术村”生存样本之探
玩陶赏陶过后,午饭时分便在王俊涛的工作室里吃简单的农家菜。
饭后闲谈间,王俊涛讲起园区的由来。2012年初,她和几个民间手艺人一起到团结乡采风,看到了这片杂草丛生、荒芜已久的养鸡场。突然,有人眼前一亮:何不把它改造成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呢!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很快,云南民族村捐赠了30万元修建围墙和大门牌坊,手艺人们又自筹资金对养鸡场进行了清理改造。经手艺人之手改造后的园子,立马大变身,充满文艺气息。
作为基地“大管家”的王俊涛,也身兼园区的财务工作。说起园区的财务收支情况,王俊涛介绍,目前“大团结”雇佣了两个“园丁”,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主要负责打理卫生、浇花种菜和喂养家畜。另外还有两位厨师,负责在厨房里做饭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吃,用餐收费标准大概在人均30元,吃的都是简单、美味的农家菜,不少菜就是园区里自己种的。“其余的开支,就是每个入驻单位凑几千块钱汇总到王俊涛这里,园区内铺水泥路、修葺屋顶、修建厕所、水电费用,统一从这里支出。”
“基地起名为‘大团结’,意思就是民间手艺人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抱团作业。”葫芦雕刻手艺人卢阳说,“民间艺人如今的生存状况就是小、散、弱。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带着作品跟着一年几次的博览会‘跑场子’,社会效益是有了,但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多。”
每逢周末,“大团结”就热闹起来。家长们带着孩子来这里学做陶艺、学葫芦雕刻,参观园区举办的各种展览,并买下称心的手艺作品,吃饭游玩后再返回昆明……“大团结”便以这样的方式运作了一年多。说起园区的未来,王俊涛坚信,“大团结”独辟蹊径地把“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融绿色产业、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为一炉的旅游项目,无疑是有前景的。
而这样“自给自足”的园区发展模式,也为时下热门的“艺术村”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养鸡场,青瓦上长着草,鸡屎堆得足有一米高。如今,它在云南几位民间手艺人的修葺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村。土陶、斑铜、葫芦雕刻、制墨、雕塑等民间手艺人纷纷入驻。上世纪末,由昆明几个艺术家创建的“创库”在全国名震一时,掀起了一股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热潮。而今,当地人把这个养鸡场上建起来的艺术村称为“乡村创库”。
在王俊涛眼里,民间土陶的尴尬在于时代变化让市场萎缩,加上很多土窑消失、人才匮乏,造成了高品质的土陶制品难以产生。“我先生家祖祖辈辈都是做土陶的,原先有属于自己的龙窑(即土窑)和作坊。但随着时代变迁,老人老去,窑和作坊在城市改造中被拆。”王俊涛说,龙窑和作坊消失背后,其实也是土陶制品的远去。烧制土陶必须用传统的土窑,而“可以方便使用的气窑烧出来的太干净、太完美,远没有龙窑烧出来的古朴。” 于是,她在作坊里盖起龙窑,依土法烧制作品。因做陶奉行大道至简的理念,她的许多杯盏碗碟的造型自然天成,毫不做作。
除了杯盏碗碟等生活常用器具,王俊涛也会烧制一些瓦猫,或依照民间传统面貌,或进行改良创新。瓦猫是一种最具昆明特色的工艺品,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其原意是能食鬼的老虎,有避邪纳福、镇宅之用。“这些东西都在渐渐被人遗忘,只能待在民族博物馆里。”此外,王俊涛制作的供赏玩用的泥人也别具一格。扎着牛角辫穿着对襟棉服的胖妞、滚着铁环的男孩、背着背篓的山民、茶馆里讲段子的老人……尽管人物造型不尽相同,却有着共同夸张的笑呵呵的表情,几十个泥人站在一起,俨然一幅生动的市井百态图。
“艺术村”生存样本之探
玩陶赏陶过后,午饭时分便在王俊涛的工作室里吃简单的农家菜。
饭后闲谈间,王俊涛讲起园区的由来。2012年初,她和几个民间手艺人一起到团结乡采风,看到了这片杂草丛生、荒芜已久的养鸡场。突然,有人眼前一亮:何不把它改造成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呢!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很快,云南民族村捐赠了30万元修建围墙和大门牌坊,手艺人们又自筹资金对养鸡场进行了清理改造。经手艺人之手改造后的园子,立马大变身,充满文艺气息。
作为基地“大管家”的王俊涛,也身兼园区的财务工作。说起园区的财务收支情况,王俊涛介绍,目前“大团结”雇佣了两个“园丁”,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主要负责打理卫生、浇花种菜和喂养家畜。另外还有两位厨师,负责在厨房里做饭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吃,用餐收费标准大概在人均30元,吃的都是简单、美味的农家菜,不少菜就是园区里自己种的。“其余的开支,就是每个入驻单位凑几千块钱汇总到王俊涛这里,园区内铺水泥路、修葺屋顶、修建厕所、水电费用,统一从这里支出。”
“基地起名为‘大团结’,意思就是民间手艺人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抱团作业。”葫芦雕刻手艺人卢阳说,“民间艺人如今的生存状况就是小、散、弱。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带着作品跟着一年几次的博览会‘跑场子’,社会效益是有了,但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多。”
每逢周末,“大团结”就热闹起来。家长们带着孩子来这里学做陶艺、学葫芦雕刻,参观园区举办的各种展览,并买下称心的手艺作品,吃饭游玩后再返回昆明……“大团结”便以这样的方式运作了一年多。说起园区的未来,王俊涛坚信,“大团结”独辟蹊径地把“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融绿色产业、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为一炉的旅游项目,无疑是有前景的。
而这样“自给自足”的园区发展模式,也为时下热门的“艺术村”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