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精彩导入,引人入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让人产生非往下看的强烈欲望;一首好歌,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起听众心灵中的琴弦,真可谓“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如果课堂导入设计得好,就能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例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上课伊始,我故弄玄虚,对学生说:“现在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你报出任何一个数,老师都能很快判断出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同学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个个跃跃欲试,争相报数。我快速说出答案,部分同学迅速笔算验证,最后都心服口服。有一名学生一直默不作声,在座位算了一会,突然喊出了“12344321”这个多位数,想难住老师,我看后肯定迅速地回答:“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这位同学一脸愕然,其他学生更是急不可待,“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啊?”学生急于知道其中的原由,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此时进入新课的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动探究,兴趣盎然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获取数学知识;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前我布置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学具:圆形物体(硬币、胶带纸、茶杯盖······)、线、直尺、卷尺。课上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请你根据已有的工具,用你认为最好最快的方法测量出圆形物体的周长。顿时,学生情绪高涨,迅速投入知识的探究之中。一会儿工夫,同学们便探索出了可行的方案。
生1:我们组选用的是茶杯盖和直尺,用茶杯盖在直尺上滚动一圈,就得到了茶杯盖的周长。
生2:我们组选用了胶带纸和卷尺,直接用卷尺将胶带纸围一圈,就得到了胶带纸的周长。
生3:我们组选用了硬币和线,用线绕在硬币上,然后再通过尺子量出线的长度,即硬币的周长。
······
整个探究过程,同学们都是主动的,积极的。在不知不觉、兴趣盎然中找到了答案。
三、分层练习,各取所需
《數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精神出发,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展示,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成功。
如我在教学《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比较》时,我设计了闯关练习,规定每闯出一关就获得相应的奖励。
第一关、慧眼识真假
根据下面的短除式,选择正确的答案。
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
A、2×3=6 B、3×5=15 C、2×3×3×5=90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A、2×3=6 B、2×3×3×5=90 C、18×30=540
第二关、我是神医
改错,找出下列各题错在那里,并说明如何改正。
60和9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修改:
60和90的最小公倍数是2×3×10×15=900。
修改:
第三关、眼疾手快
(1)很快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和5 9和8 7和21
(2)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50和30 66和110
(3)填空
①既能被6整除又能被9整除的数最小是()。
②既能整除30又能整除45的最大数是()。
③一个数用3、8、10去除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第四关、分糖果
有一包糖不论是分给18个人,还是分给48个人,都正好分完,这包糖至少有多少块?如果把上题中的“正好分完”改成“都剩3块”这包糖至少有多少块?
四、恰当结尾,锦上添花
(一)游戏结尾。在课的结束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进一步巩固梳理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并非枯燥无味,而是妙趣横生。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在课即将结束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结束这节课。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先离开,此时部分同学走出教室,老师接着说,请学号是3和5的倍数的同学离开,又有一部分同学走出教室,最后老师问:下面怎么说,大家都可以一起走呢?同学们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请学号是1倍数的同学离开。剩下的同学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走出教室。“因数和倍数”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知识点又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特别到了课的结尾,就更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不过,这位老师处理的却非常好,他抓住了学生急于下课的心理,“迫使”同学主动思考,不仅巩固了新知,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小结。在课的结尾,过去的课堂常常是老师作最后的总结陈词,而忽视学生自己的心里感受。而这种以学生为主老师辅助的小结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方式。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基本上能掌握了教师所教的知识,也能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抓住契机,结合学生心理,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教学知识点,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总结中了解他们学习的状况。比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结尾的:
师: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生1:我是角,我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你们认识我吗?
生2:我会变,能大能小,我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
生3:我是角,一种美丽的几何图形,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我的身影。
生4:我是角,我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
师:同学们对角的认识非常深刻,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大屏幕出示有关角比较完整的知识介绍,学生集体阅读。
小学生很喜欢这种“儿童化”、“情趣化”的表达方式,非常乐于参与,在这种积极“内驱力”的促动下,主动思考、认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使整节课在课尾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让人产生非往下看的强烈欲望;一首好歌,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起听众心灵中的琴弦,真可谓“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如果课堂导入设计得好,就能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例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上课伊始,我故弄玄虚,对学生说:“现在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你报出任何一个数,老师都能很快判断出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同学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个个跃跃欲试,争相报数。我快速说出答案,部分同学迅速笔算验证,最后都心服口服。有一名学生一直默不作声,在座位算了一会,突然喊出了“12344321”这个多位数,想难住老师,我看后肯定迅速地回答:“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这位同学一脸愕然,其他学生更是急不可待,“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啊?”学生急于知道其中的原由,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此时进入新课的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动探究,兴趣盎然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获取数学知识;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前我布置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学具:圆形物体(硬币、胶带纸、茶杯盖······)、线、直尺、卷尺。课上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请你根据已有的工具,用你认为最好最快的方法测量出圆形物体的周长。顿时,学生情绪高涨,迅速投入知识的探究之中。一会儿工夫,同学们便探索出了可行的方案。
生1:我们组选用的是茶杯盖和直尺,用茶杯盖在直尺上滚动一圈,就得到了茶杯盖的周长。
生2:我们组选用了胶带纸和卷尺,直接用卷尺将胶带纸围一圈,就得到了胶带纸的周长。
生3:我们组选用了硬币和线,用线绕在硬币上,然后再通过尺子量出线的长度,即硬币的周长。
······
整个探究过程,同学们都是主动的,积极的。在不知不觉、兴趣盎然中找到了答案。
三、分层练习,各取所需
《數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精神出发,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展示,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成功。
如我在教学《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比较》时,我设计了闯关练习,规定每闯出一关就获得相应的奖励。
第一关、慧眼识真假
根据下面的短除式,选择正确的答案。
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
A、2×3=6 B、3×5=15 C、2×3×3×5=90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A、2×3=6 B、2×3×3×5=90 C、18×30=540
第二关、我是神医
改错,找出下列各题错在那里,并说明如何改正。
60和9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修改:
60和90的最小公倍数是2×3×10×15=900。
修改:
第三关、眼疾手快
(1)很快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和5 9和8 7和21
(2)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50和30 66和110
(3)填空
①既能被6整除又能被9整除的数最小是()。
②既能整除30又能整除45的最大数是()。
③一个数用3、8、10去除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第四关、分糖果
有一包糖不论是分给18个人,还是分给48个人,都正好分完,这包糖至少有多少块?如果把上题中的“正好分完”改成“都剩3块”这包糖至少有多少块?
四、恰当结尾,锦上添花
(一)游戏结尾。在课的结束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进一步巩固梳理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并非枯燥无味,而是妙趣横生。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在课即将结束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结束这节课。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先离开,此时部分同学走出教室,老师接着说,请学号是3和5的倍数的同学离开,又有一部分同学走出教室,最后老师问:下面怎么说,大家都可以一起走呢?同学们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请学号是1倍数的同学离开。剩下的同学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走出教室。“因数和倍数”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知识点又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特别到了课的结尾,就更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不过,这位老师处理的却非常好,他抓住了学生急于下课的心理,“迫使”同学主动思考,不仅巩固了新知,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小结。在课的结尾,过去的课堂常常是老师作最后的总结陈词,而忽视学生自己的心里感受。而这种以学生为主老师辅助的小结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方式。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基本上能掌握了教师所教的知识,也能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抓住契机,结合学生心理,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教学知识点,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总结中了解他们学习的状况。比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结尾的:
师: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生1:我是角,我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你们认识我吗?
生2:我会变,能大能小,我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
生3:我是角,一种美丽的几何图形,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我的身影。
生4:我是角,我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
师:同学们对角的认识非常深刻,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大屏幕出示有关角比较完整的知识介绍,学生集体阅读。
小学生很喜欢这种“儿童化”、“情趣化”的表达方式,非常乐于参与,在这种积极“内驱力”的促动下,主动思考、认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使整节课在课尾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