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关注课堂细节”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中的热门话题,因为语文课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每个细节安排得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质量,因此,在课堂上,把握细节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出彩。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深挖教材,在精雕细刻中把握细节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也不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那是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
如,在教学《长城》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那时候,没有……多少劳动的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时,引导学生逐层体会。先提问建筑长城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而修筑长城又是怎样规模的一个工程?同今天相比,那时的设备又是怎样的落后?让学生体会出建造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有多么不容易,然后再来读这句话,学生自然而然地重读了两个“多少”和“一个个困难”。然后通过对“血汗和生命”的理解,情感上再进一层,学生的体会就更深入了,真正从心底被文本感染了。
二、善于发现,在师生互动中把握细节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珍视细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别样的精彩。
在教学《一只贝》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这是一只怎样的贝?”,学生一致回答“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但当又问到为什么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这只贝磨出了一颗珍珠。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过于浅显、偏颇,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一定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这只贝磨制珍珠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想象这只贝在磨制珍珠的过程中忍受了怎样的折磨?“如果你是这只贝,你感觉怎样?”这时有学生说:“很难受,就像眼睛里进了沙子一样难受。”我心头一喜,发现这是个很好的突破口,赶紧让学生想想眼睛里进沙子是什么感觉?何况这只贝的身体里进的是一颗十分坚硬的、有棱角的沙子?那在磨制的过程中,会忍受怎样的痛苦?学生有的说:“会出血,会很疼。”有的说:“甚至会磨得血肉模糊。”我借机引导,这样痛苦的磨制,只是一天、两天吗?既然这么疼痛难忍,那这只贝放弃了吗?停止了吗?这样一来学生就深深感受到这只贝的可怜、坚强、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贝的精神的可敬,甚至伟大。
这样对文本深入的理解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这就归功于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巧妙的的“发现”。
三、创设情境,在气氛渲染中把握细节
《满山的灯笼火把》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读“我”不幸掉入土井时的情形时,配上悲伤的、低沉的音乐,当 读到“我”听到乡亲们急切的呼唤,又播放了灯笼火把由一点到一片,至遍布山坡的情景动画,这感人的画面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作者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这感人的情景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偷偷地擦眼泪呢。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最后这节课伴随着歌曲《感恩的心》圆满结束。
《满山的灯笼火把》中描绘的的感人场景如果仅靠语言的点拨,学生的朗读是难以到位的。通过情景创设,气氛的渲染,使学生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四、启发想象,在潜能开发中把握细节
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智慧的翅膀。如许多课文中作者留下的“空白”,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语言的魅力》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盲老人的可怜处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语言的魅力,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读了“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能不令人陶醉呢?”这个句子,同学们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你最想做什么事呢?有的同学说:“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我最想在碧绿的草地上打个滚儿了。”有的同学说:“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里,听着悦耳的鸟鸣,闻着醉人的花香,我最想吟两句诗了。”有的说:“我最想跟我的伙伴们到野外踏青了。”……就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赏春赞春时,我话锋一转,说“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在低缓、悲伤的音乐中,所有的孩子都沉静了下来,此时,我又问“假如你就是巴黎街头的路人,看到这样的盲老人,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表示慷慨解囊,帮助老人,我又问:“那要是你兜里的钱并不多,你还会给他吗?”全部学生一致肯定地回答“会。”听到这个令人欣慰的答案,我知道这节课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像这样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及时启发想象,课堂就容易出彩。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于一节语文课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我想,我们的课堂也许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对一些细节精彩的处理和独到的把握,同样能于细微处见精彩,同样能使我们的课堂独具魅力。
一、深挖教材,在精雕细刻中把握细节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也不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那是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
如,在教学《长城》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那时候,没有……多少劳动的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时,引导学生逐层体会。先提问建筑长城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而修筑长城又是怎样规模的一个工程?同今天相比,那时的设备又是怎样的落后?让学生体会出建造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有多么不容易,然后再来读这句话,学生自然而然地重读了两个“多少”和“一个个困难”。然后通过对“血汗和生命”的理解,情感上再进一层,学生的体会就更深入了,真正从心底被文本感染了。
二、善于发现,在师生互动中把握细节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珍视细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别样的精彩。
在教学《一只贝》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这是一只怎样的贝?”,学生一致回答“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但当又问到为什么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这只贝磨出了一颗珍珠。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过于浅显、偏颇,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一定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这只贝磨制珍珠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想象这只贝在磨制珍珠的过程中忍受了怎样的折磨?“如果你是这只贝,你感觉怎样?”这时有学生说:“很难受,就像眼睛里进了沙子一样难受。”我心头一喜,发现这是个很好的突破口,赶紧让学生想想眼睛里进沙子是什么感觉?何况这只贝的身体里进的是一颗十分坚硬的、有棱角的沙子?那在磨制的过程中,会忍受怎样的痛苦?学生有的说:“会出血,会很疼。”有的说:“甚至会磨得血肉模糊。”我借机引导,这样痛苦的磨制,只是一天、两天吗?既然这么疼痛难忍,那这只贝放弃了吗?停止了吗?这样一来学生就深深感受到这只贝的可怜、坚强、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贝的精神的可敬,甚至伟大。
这样对文本深入的理解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这就归功于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巧妙的的“发现”。
三、创设情境,在气氛渲染中把握细节
《满山的灯笼火把》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读“我”不幸掉入土井时的情形时,配上悲伤的、低沉的音乐,当 读到“我”听到乡亲们急切的呼唤,又播放了灯笼火把由一点到一片,至遍布山坡的情景动画,这感人的画面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作者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这感人的情景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偷偷地擦眼泪呢。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最后这节课伴随着歌曲《感恩的心》圆满结束。
《满山的灯笼火把》中描绘的的感人场景如果仅靠语言的点拨,学生的朗读是难以到位的。通过情景创设,气氛的渲染,使学生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四、启发想象,在潜能开发中把握细节
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智慧的翅膀。如许多课文中作者留下的“空白”,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语言的魅力》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盲老人的可怜处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语言的魅力,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读了“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能不令人陶醉呢?”这个句子,同学们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你最想做什么事呢?有的同学说:“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我最想在碧绿的草地上打个滚儿了。”有的同学说:“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里,听着悦耳的鸟鸣,闻着醉人的花香,我最想吟两句诗了。”有的说:“我最想跟我的伙伴们到野外踏青了。”……就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赏春赞春时,我话锋一转,说“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在低缓、悲伤的音乐中,所有的孩子都沉静了下来,此时,我又问“假如你就是巴黎街头的路人,看到这样的盲老人,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表示慷慨解囊,帮助老人,我又问:“那要是你兜里的钱并不多,你还会给他吗?”全部学生一致肯定地回答“会。”听到这个令人欣慰的答案,我知道这节课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像这样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及时启发想象,课堂就容易出彩。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于一节语文课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我想,我们的课堂也许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对一些细节精彩的处理和独到的把握,同样能于细微处见精彩,同样能使我们的课堂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