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深入,众多语文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上是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大有不使用多媒体就没办法上好课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过犹不及的做法,有心要对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做一个理性的思考。本文着重谈一谈多媒体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画音随意,喧宾夺主
一味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画面生动,声情并茂,将投影画面弄得花里胡俏,课堂上音乐飘荡不断,导致宣宾夺主,图文脱节,干扰学生视听,分散学生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囗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变形,或者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而插图之后没有解说,纯然为了点缀画面,求得所谓的美化效果。课堂上所选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并不融洽和谐。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反而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语文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图片与音乐应严格挑选,要讲究实效,宁缺毋滥。图片选用要注意色彩的合理搭配,图文的有机结合,不仅要能给人以感观上的舒适感,而且要便于以图释文,据文解图。音乐的选用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气氛,渲染特定的心境,有助于营造氛围,调动情感。
二.情景预设,缺乏交流
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演示,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控制,变成现在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课件是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也是事先准备好的,那么在课堂上就必须按照事先预设的情景来执行,而语文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一些新奇的火花常常在师生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结果是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执行、学生死盯屏幕的过程,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事实上,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不应只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引导者。教学媒体也应该是学生发现、探究新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另外,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有时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又谈何来的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三.想象丢失,审美缺失
在一些讲解古诗或散文的运用多媒体的课堂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图解诗文的现象,就是用图形、图像表现诗文内容,使人看图知义。它实际上就是想象的丢失。比如讲《望天门山》,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义,根据诗歌内容设计情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的样子,两山夹缝中滚滚长江水奔腾而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之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精练、准确、形象,它所表现的内容高度集中、概括,并具有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这种画只存在于读者的心中,想象之中。诗配图画的做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画面(这些画面往往牵强附会或者粗制滥造),使学生不必想象,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诗歌欣赏缺乏了想象,还有诗味吗?一碗香喷喷的“阳春面”经这这么一折腾就变成了一杯寡淡无味的白开水。语文之所以为“语文”,就因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风格,但有些多媒体教学已经偏离了语文的轨道。板书和朗读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更能体现语文特征的两个要素,但我们常发现许多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整堂课不见一字。本来适合用黑板随机书写,逐字逐句呈现的内容,非要用课件进行“电子翻版”,汉字独特的审美结构、语文课的文化味都不能得到体现。机器的声音决不能代替教师的范读,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朗读。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甚至表演,用声音、体态、表情传递信息,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思维,也能体现语文教师的魅力与涵养。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自己朗读,在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这些远非听听录音,看看录象所能企及的。
目前,语文多媒体教学还处在探索、实践的阶段,我们既要看到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便利,也应当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要注意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一教学辅助手段。
陈红忠,教师,现居湖北十堰。
一.画音随意,喧宾夺主
一味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画面生动,声情并茂,将投影画面弄得花里胡俏,课堂上音乐飘荡不断,导致宣宾夺主,图文脱节,干扰学生视听,分散学生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囗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变形,或者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而插图之后没有解说,纯然为了点缀画面,求得所谓的美化效果。课堂上所选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并不融洽和谐。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反而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语文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图片与音乐应严格挑选,要讲究实效,宁缺毋滥。图片选用要注意色彩的合理搭配,图文的有机结合,不仅要能给人以感观上的舒适感,而且要便于以图释文,据文解图。音乐的选用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气氛,渲染特定的心境,有助于营造氛围,调动情感。
二.情景预设,缺乏交流
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演示,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控制,变成现在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课件是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也是事先准备好的,那么在课堂上就必须按照事先预设的情景来执行,而语文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一些新奇的火花常常在师生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结果是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执行、学生死盯屏幕的过程,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事实上,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不应只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引导者。教学媒体也应该是学生发现、探究新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另外,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有时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又谈何来的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三.想象丢失,审美缺失
在一些讲解古诗或散文的运用多媒体的课堂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图解诗文的现象,就是用图形、图像表现诗文内容,使人看图知义。它实际上就是想象的丢失。比如讲《望天门山》,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义,根据诗歌内容设计情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的样子,两山夹缝中滚滚长江水奔腾而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之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精练、准确、形象,它所表现的内容高度集中、概括,并具有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这种画只存在于读者的心中,想象之中。诗配图画的做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画面(这些画面往往牵强附会或者粗制滥造),使学生不必想象,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诗歌欣赏缺乏了想象,还有诗味吗?一碗香喷喷的“阳春面”经这这么一折腾就变成了一杯寡淡无味的白开水。语文之所以为“语文”,就因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风格,但有些多媒体教学已经偏离了语文的轨道。板书和朗读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更能体现语文特征的两个要素,但我们常发现许多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整堂课不见一字。本来适合用黑板随机书写,逐字逐句呈现的内容,非要用课件进行“电子翻版”,汉字独特的审美结构、语文课的文化味都不能得到体现。机器的声音决不能代替教师的范读,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朗读。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甚至表演,用声音、体态、表情传递信息,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思维,也能体现语文教师的魅力与涵养。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自己朗读,在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这些远非听听录音,看看录象所能企及的。
目前,语文多媒体教学还处在探索、实践的阶段,我们既要看到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便利,也应当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要注意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一教学辅助手段。
陈红忠,教师,现居湖北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