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还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更应该是学生人格尊严的维护者”。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工作,也许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教师准确、科学地运用心理知识,把握学生的心理,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团结、和谐、民主、向上的集体,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课程改革需要真挚的“师爱”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爱儿童。”这是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如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给学生爱,更是让学生看到希望,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去激起创新的火花。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构建“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的基石。教师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才能对学生尊重、宽容、理解和信任,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感情相融。反之,当学生犯错,教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如果缺少对学生的宽容、尊重、循循善诱,而是一味训斥,挖苦或是大发脾气,变相体罚,学生就会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消极对抗怕心理,当然也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颗爱心,要学会对学生宽容,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建构“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从教以来,我觉得搞好师生关系,只要讲究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学生对于老师给予的爱是很敏感的,他们同样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本学期我们班级有一名学生,刚接触他时,什么坏习惯都有:迟到、旷课、拖拉作业、上课吃东西、课上随便走动……
其他老师对他都摇头,称其是“无药可救的学生”。可是我却不愿意这样做: “这要是我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放弃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也给这位学生一次机会。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苦口婆心的说教对他似乎像在唱摇篮曲。于是,我试着改变交流方式,采用书面交流。第一次在他好不容易补上的作业后面,我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不能没有自尊。老师愿用真心换取你的积极心态,行吗?”。过了好久,他才在我的话下面写下了这么一句:“老师,我也想学好,但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我心中窃喜:“孺子可教也!”于是,我信心大增,继续采用书面交流。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位学生的情况,我决定去家访。家访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幼年时父亲遭车祸身亡,母亲丢下他另寻它枝,现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因缺少约束爱做坏事,在村中口碑极差。于是我在他的日记中写到:诚诚恳恳做人,认认真真学习,穷且愈坚,不坠凌云之志。一学期下来,该生不再旷课逃课了,拖拉作业的次数也明显的减少了,但自我的约束能力还是不强。
“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这句真理我坚信不疑。该生在以后的时间里,虽然时有犯错误,但每次犯错误前他都在的最大努力来克服。这正应了那句“师爱,治疗学生一切病源的良药。”
二、课程改革呼唤“师爱”
爱是生命的希望之光,爱是生命的源泉。在小语课堂中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爱的体现。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满足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使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得到发挥,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课堂中师生关系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呼唤,是学生自身的呼唤,是社会的呼唤。课程改革呼唤“爱”。审视课程改革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师又以一种“军官与士兵”“上司与职员”“父亲与儿子”的上下级关系,在这种关系的维持下,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2)语文课程学习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与综合,对其它方面比较忽视,而且评价标准“一刀切”——成绩定终身,采用了绝对性评价,导致一些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情绪。
(3)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成绩改变命运观,“中榜”教育观还比较胜行,这些已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要求。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提高,喜爱上语文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中喜欢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的人越来越少。这证明,课堂中旧的师生关系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构建具有“爱”的“民主”、“和谐”的新“课堂师生”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课程改革呼唤“爱”。
三、师爱应是艺术的
教师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转化,要注意方法。例如,今年我所带的班中有个叫仝玻的同学,他是个出名了的捣蛋王,经常在课堂上用脚去踢前面的同学,搞得那一片乱糟糟的影响了整个课堂。后找到他,连他自己都说:“我知道自己纪律很差,可是改不了。”怎么办?这样的学生你用“批评”是没用的。后来我发现他有一个优点——胆大且为公服务热心。
于是我就让他担任劳动班长,他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于是我隔三差五地表扬他,结果他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在老师真诚的赞美下,他的言行有了改变,俨然像一个小干部的样子。上学期末他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老师的赏识,帮他树立了良好的自我观念,老师的赞美是春风,细雨……唤醒了他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种子,并破土长出幼苗。我想,他的成功来自老师的信任,来自老师的赞美更来自于老师的爱心,只有老师把那微小的闪光点当做探照灯一样高高悬挂才能使学生看到希望,使他们有了成功的可能。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在关心着他们,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中,相信他们,激励他们,塑造孩子们的心灵。
(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碾盘小学)
一、课程改革需要真挚的“师爱”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爱儿童。”这是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如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给学生爱,更是让学生看到希望,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去激起创新的火花。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构建“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的基石。教师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才能对学生尊重、宽容、理解和信任,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感情相融。反之,当学生犯错,教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如果缺少对学生的宽容、尊重、循循善诱,而是一味训斥,挖苦或是大发脾气,变相体罚,学生就会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消极对抗怕心理,当然也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颗爱心,要学会对学生宽容,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建构“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从教以来,我觉得搞好师生关系,只要讲究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学生对于老师给予的爱是很敏感的,他们同样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本学期我们班级有一名学生,刚接触他时,什么坏习惯都有:迟到、旷课、拖拉作业、上课吃东西、课上随便走动……
其他老师对他都摇头,称其是“无药可救的学生”。可是我却不愿意这样做: “这要是我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放弃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也给这位学生一次机会。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苦口婆心的说教对他似乎像在唱摇篮曲。于是,我试着改变交流方式,采用书面交流。第一次在他好不容易补上的作业后面,我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不能没有自尊。老师愿用真心换取你的积极心态,行吗?”。过了好久,他才在我的话下面写下了这么一句:“老师,我也想学好,但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我心中窃喜:“孺子可教也!”于是,我信心大增,继续采用书面交流。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位学生的情况,我决定去家访。家访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幼年时父亲遭车祸身亡,母亲丢下他另寻它枝,现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因缺少约束爱做坏事,在村中口碑极差。于是我在他的日记中写到:诚诚恳恳做人,认认真真学习,穷且愈坚,不坠凌云之志。一学期下来,该生不再旷课逃课了,拖拉作业的次数也明显的减少了,但自我的约束能力还是不强。
“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这句真理我坚信不疑。该生在以后的时间里,虽然时有犯错误,但每次犯错误前他都在的最大努力来克服。这正应了那句“师爱,治疗学生一切病源的良药。”
二、课程改革呼唤“师爱”
爱是生命的希望之光,爱是生命的源泉。在小语课堂中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爱的体现。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满足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使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得到发挥,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课堂中师生关系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呼唤,是学生自身的呼唤,是社会的呼唤。课程改革呼唤“爱”。审视课程改革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师又以一种“军官与士兵”“上司与职员”“父亲与儿子”的上下级关系,在这种关系的维持下,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2)语文课程学习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与综合,对其它方面比较忽视,而且评价标准“一刀切”——成绩定终身,采用了绝对性评价,导致一些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情绪。
(3)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成绩改变命运观,“中榜”教育观还比较胜行,这些已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要求。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提高,喜爱上语文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中喜欢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的人越来越少。这证明,课堂中旧的师生关系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构建具有“爱”的“民主”、“和谐”的新“课堂师生”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课程改革呼唤“爱”。
三、师爱应是艺术的
教师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转化,要注意方法。例如,今年我所带的班中有个叫仝玻的同学,他是个出名了的捣蛋王,经常在课堂上用脚去踢前面的同学,搞得那一片乱糟糟的影响了整个课堂。后找到他,连他自己都说:“我知道自己纪律很差,可是改不了。”怎么办?这样的学生你用“批评”是没用的。后来我发现他有一个优点——胆大且为公服务热心。
于是我就让他担任劳动班长,他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于是我隔三差五地表扬他,结果他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在老师真诚的赞美下,他的言行有了改变,俨然像一个小干部的样子。上学期末他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老师的赏识,帮他树立了良好的自我观念,老师的赞美是春风,细雨……唤醒了他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种子,并破土长出幼苗。我想,他的成功来自老师的信任,来自老师的赞美更来自于老师的爱心,只有老师把那微小的闪光点当做探照灯一样高高悬挂才能使学生看到希望,使他们有了成功的可能。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在关心着他们,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中,相信他们,激励他们,塑造孩子们的心灵。
(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碾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