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两个月来,全国各类媒体都在关注一个焦点话题——房产新政。引发这一轮大讨论的直接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国家相关部门开始着手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对一直高涨不下的房价问题“动手术”,连环措施力度惊人,让媒体不得不关注;也有人说,作为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新闻通讯社——新华社自3月28日起连续刊发的六篇“地产时评”,将连年高涨的房价和广大城市居民买不起房的切肤之痛等突出矛盾细致剖析,引发了中央高层关注,遂决定对高房价予以治理。先不论原因为何,我们看到2010年房产新政不断出台,诸多调控措施有针对性地屡屡颁布,导致全国房价止涨企稳,房市成交量理性下降。是媒体报道与国家政策的“巧遇”,还是舆论引导的作用使然?
媒体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究竟该如何定位?这是此轮“地产调控风暴”之后,媒体从业者和广大读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中国地产20年发展历程回顾
“地产高价”非一日之热。叩问当今,谁对地产高价负责?
让我们回顾我国地产业近20年来的关键发展节点:
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第55号令,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开端。但很快,第一次房地产泡沫在深圳、海南、北海等地出现。
1993年-1997年,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落实,经济过热势头放缓,处在通货紧缩通道中,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和我国香港等地房地产泡沫破碎,我国地产交易趋冷。
1998年,为扭转经济的下行趋势和消费过冷现状,国务院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催热房地产业,启动内需,地产行业再次被政策性催热。
1999年-2000年,建设部出台《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各地陆续停止福利分房,房地产零售时代来临。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贷总量在不断增长,贷款门槛不断降低。
2003年,建设部公布了国务院18号文件,在要求“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要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当年12月8日,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举行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土地拍卖会,天津顺驰以9.05亿元天价中标,改写了北京土地市场价格标准,地王产生。随后,全国各地的房价涨声一片。
2007年股市大牛,在充裕资金的带动下,“全民投资”热潮来临。一、二线城市房价均有暴涨,较前一年度均价涨幅在2000-4000元/㎡,北京、上海等城市房价每平方米突破万元大关。
2008年,次贷危机波及国内,银行切断开发商资金链,房价开始跳水。
2009年,房价大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已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遂主动出手“救市”,楼市随后强势反弹。从2009年初到2010年初,仅一年,全国房价翻了一倍,以武汉为例,中心城区房价从年初的5000元/㎡飙升至10000元/㎡。
从以上中国地产20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房价起伏,是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房产高价反映了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即:政府在推动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与透支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房价和社会刚性需求群体购买力低的矛盾;商品房空置率高与居民住房水平低、住房困难户多的矛盾;市场高速发展与指导性政策滞后之间的矛盾。20年积累,随着供需差异的日益拉大,矛盾更加突出。
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是国家通讯社,其地位特殊。“新华六评”是在立足媒体自身的特殊条件下,在房产市场供需矛盾急剧膨胀的节点,对当前房产现象进行的媒体评说,其主旨是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房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披露房地产业目前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
“新华六评”是媒体持续关注民生问题的缩影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纽带。媒体主动整合社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发挥新闻媒体的特殊功能,将有效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热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民生问题上,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挖掘和整合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出新时期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
“新华六评”正是立足时下百姓高度关注的高房价问题,准确和公开地向社会表达媒体观点:
3月28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 :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
3月29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地方政府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不能再沉溺于地产投机所带来的“人气”和“财气”当中。
3月30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 :房地产业需要公开的不仅是开发成本,而且开发过程涉及的所有审批环节都应该彻底公开。全面挤压腐败的空间。
3月31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有的土地招拍挂属于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型。这种供给垄断与需求竞争并存的模式,必然造成需求方恶性竞争,导致地价不断暴涨。
4月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 :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更何况,房地产开发当年就能见效,对GDP的“贡献”显著。如此情况下,又如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主动控制房价?
4月2日《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提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行政调控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该让符合市场规律、可灵活运用的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并指出,税收杠杆不仅是国际上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经验,而且在我国以往对房地产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多国家,物业税的实施有效抑制了炒房,并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来源;在我国,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等税收政策的调整,已经作为信号在引导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合理利用税收杠杆,的确可以在房地产调控中收到良好效果。
这些观点从群众关注的视角切入,充分挖掘新闻,把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群众的要求、利益有机结合,从而使评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既体现中央精神,又增强了与群众的贴近性,发挥了舆论引导的作用。
“新华六评”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舆论引导
公平公信公正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闻传媒在报道中倡导公信理念,能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使得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更加注重道义的履行和社会的稳定,而与此相违背的言行则会受到批评和抵制。
“新华六评”充分揭示了高房价背后的种种因素,其核心是为了倡导人们的居住权平等。房地产进入市场本来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手段和方式,高房价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转变过程中的矛盾集中反映,但任何理由都不能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权为代价。
“新华六评”立足于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坚持深入研究和客观报道的原则下,以简洁翔实的数据和实时案例进行了事实论证。如4月2日刊发的《“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引用了“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达14239亿元,一些城市年土地出让收益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五六成之多。据记者了解,西部某城市年财政收入为200余亿元,而其年经营土地的收入竟超过了100亿元。”3月30日刊发《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中,援引了“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的南昌市国土局原局长周宏伟交代,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借‘春节拜年’的名义排着队给他送礼,以致他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这里面采用了不少反面案例,提请社会关注房产泡沫经济中的高房价问题,关注群众居住权的公平正义问题。
“新华六评——媒体公信力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媒体在日常生活报道中,在遇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运用独立的观点,监测社会环境,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公平正义,是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责任。
“新华六评”在这次针对高房价发出的声音中,反映社会舆论,揭示经济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维护市场公平健康发展,给该行业敲响了警钟。“新华六评”话题涉及政府决策、官员廉政、地产商、投资者及普通消费者的利益,特别关注了社会弱势群体,是媒体公信力的集中体现。“六评”文字犀利,观点鲜明,及时反映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与需求,批评了一些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拉动经济、透支内需的不当做法,揭露了土地交易中腐败因素造成的房价成本虚高等现象,提高了媒体在社会受众中的公信力。
试想,如果媒体的话语权受到干扰,报道以偏概全,言论避重就轻,受众无法探明事件真相,哪里还有新闻正义?哪里还有媒介公信力?谁还会长期关注大众媒介发出的声音?如果到了这一天,这些媒体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和存在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化社会,媒体是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的公信力及舆论导向,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受众的价值取向和对事物的判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转轨时期,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如“房产高价”类的关乎民生的社会焦点问题,作为一个媒体,重要的是能够始终恪守自己的新闻理念,把握公信力这个基本的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紧随改革大势,紧贴民生热点,一如“六评地产”的系列报道一样,在做好党的“喉舌”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出媒体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和在公民中应有的影响力,保证其在舆论引导中真正发挥效力。
(作者陈力峰系《楚天金报》副总编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苏继俊系《楚天金报》广告中心编辑)
媒体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究竟该如何定位?这是此轮“地产调控风暴”之后,媒体从业者和广大读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中国地产20年发展历程回顾
“地产高价”非一日之热。叩问当今,谁对地产高价负责?
让我们回顾我国地产业近20年来的关键发展节点:
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第55号令,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开端。但很快,第一次房地产泡沫在深圳、海南、北海等地出现。
1993年-1997年,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落实,经济过热势头放缓,处在通货紧缩通道中,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和我国香港等地房地产泡沫破碎,我国地产交易趋冷。
1998年,为扭转经济的下行趋势和消费过冷现状,国务院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催热房地产业,启动内需,地产行业再次被政策性催热。
1999年-2000年,建设部出台《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各地陆续停止福利分房,房地产零售时代来临。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贷总量在不断增长,贷款门槛不断降低。
2003年,建设部公布了国务院18号文件,在要求“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要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当年12月8日,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举行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土地拍卖会,天津顺驰以9.05亿元天价中标,改写了北京土地市场价格标准,地王产生。随后,全国各地的房价涨声一片。
2007年股市大牛,在充裕资金的带动下,“全民投资”热潮来临。一、二线城市房价均有暴涨,较前一年度均价涨幅在2000-4000元/㎡,北京、上海等城市房价每平方米突破万元大关。
2008年,次贷危机波及国内,银行切断开发商资金链,房价开始跳水。
2009年,房价大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已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遂主动出手“救市”,楼市随后强势反弹。从2009年初到2010年初,仅一年,全国房价翻了一倍,以武汉为例,中心城区房价从年初的5000元/㎡飙升至10000元/㎡。
从以上中国地产20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房价起伏,是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房产高价反映了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即:政府在推动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与透支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房价和社会刚性需求群体购买力低的矛盾;商品房空置率高与居民住房水平低、住房困难户多的矛盾;市场高速发展与指导性政策滞后之间的矛盾。20年积累,随着供需差异的日益拉大,矛盾更加突出。
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是国家通讯社,其地位特殊。“新华六评”是在立足媒体自身的特殊条件下,在房产市场供需矛盾急剧膨胀的节点,对当前房产现象进行的媒体评说,其主旨是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房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披露房地产业目前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
“新华六评”是媒体持续关注民生问题的缩影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纽带。媒体主动整合社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发挥新闻媒体的特殊功能,将有效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热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民生问题上,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挖掘和整合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出新时期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
“新华六评”正是立足时下百姓高度关注的高房价问题,准确和公开地向社会表达媒体观点:
3月28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 :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
3月29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地方政府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不能再沉溺于地产投机所带来的“人气”和“财气”当中。
3月30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 :房地产业需要公开的不仅是开发成本,而且开发过程涉及的所有审批环节都应该彻底公开。全面挤压腐败的空间。
3月31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有的土地招拍挂属于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型。这种供给垄断与需求竞争并存的模式,必然造成需求方恶性竞争,导致地价不断暴涨。
4月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 :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更何况,房地产开发当年就能见效,对GDP的“贡献”显著。如此情况下,又如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主动控制房价?
4月2日《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提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行政调控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该让符合市场规律、可灵活运用的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并指出,税收杠杆不仅是国际上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经验,而且在我国以往对房地产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多国家,物业税的实施有效抑制了炒房,并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来源;在我国,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等税收政策的调整,已经作为信号在引导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合理利用税收杠杆,的确可以在房地产调控中收到良好效果。
这些观点从群众关注的视角切入,充分挖掘新闻,把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群众的要求、利益有机结合,从而使评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既体现中央精神,又增强了与群众的贴近性,发挥了舆论引导的作用。
“新华六评”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舆论引导
公平公信公正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闻传媒在报道中倡导公信理念,能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使得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更加注重道义的履行和社会的稳定,而与此相违背的言行则会受到批评和抵制。
“新华六评”充分揭示了高房价背后的种种因素,其核心是为了倡导人们的居住权平等。房地产进入市场本来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手段和方式,高房价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转变过程中的矛盾集中反映,但任何理由都不能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权为代价。
“新华六评”立足于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坚持深入研究和客观报道的原则下,以简洁翔实的数据和实时案例进行了事实论证。如4月2日刊发的《“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引用了“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达14239亿元,一些城市年土地出让收益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五六成之多。据记者了解,西部某城市年财政收入为200余亿元,而其年经营土地的收入竟超过了100亿元。”3月30日刊发《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中,援引了“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的南昌市国土局原局长周宏伟交代,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借‘春节拜年’的名义排着队给他送礼,以致他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这里面采用了不少反面案例,提请社会关注房产泡沫经济中的高房价问题,关注群众居住权的公平正义问题。
“新华六评——媒体公信力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媒体在日常生活报道中,在遇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运用独立的观点,监测社会环境,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公平正义,是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责任。
“新华六评”在这次针对高房价发出的声音中,反映社会舆论,揭示经济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维护市场公平健康发展,给该行业敲响了警钟。“新华六评”话题涉及政府决策、官员廉政、地产商、投资者及普通消费者的利益,特别关注了社会弱势群体,是媒体公信力的集中体现。“六评”文字犀利,观点鲜明,及时反映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与需求,批评了一些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拉动经济、透支内需的不当做法,揭露了土地交易中腐败因素造成的房价成本虚高等现象,提高了媒体在社会受众中的公信力。
试想,如果媒体的话语权受到干扰,报道以偏概全,言论避重就轻,受众无法探明事件真相,哪里还有新闻正义?哪里还有媒介公信力?谁还会长期关注大众媒介发出的声音?如果到了这一天,这些媒体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和存在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化社会,媒体是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的公信力及舆论导向,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受众的价值取向和对事物的判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转轨时期,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如“房产高价”类的关乎民生的社会焦点问题,作为一个媒体,重要的是能够始终恪守自己的新闻理念,把握公信力这个基本的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紧随改革大势,紧贴民生热点,一如“六评地产”的系列报道一样,在做好党的“喉舌”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出媒体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和在公民中应有的影响力,保证其在舆论引导中真正发挥效力。
(作者陈力峰系《楚天金报》副总编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苏继俊系《楚天金报》广告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