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首席财务官”
五大特点
根据银行和专业调查机构的研究和比较,五大特点构成了中国家庭“首席财务官”的特质。
注重储蓄,细水长流 出于女性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操劳角色,她们深知日常花销犹如细水长流,平时似乎看不起眼的花销累计起来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每一天、每个月都不能断流。这决定了她们对于家庭理财最基本的看法:注重平常储蓄积累,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银行和超市。
精打细算,注重细节这与女性的性格特征有关,毕竟过日子总是琐碎和长久的,因此,不能没有精打细算的思维,她们在家庭消费(比如购物、买菜)和投资理财(比如存款、购买保险、国债、房屋等)方面同样体现出细心、精明的风格。
远离风险,稳健投资女性对于冒险的事情持有比男性要保守得多的态度,尤其是不那么富裕的家庭主妇,对于高收益但高风险的投资总是没那么容易进入(比如股票、外汇、期货等),更倾向于稳健型投资项目。
量入为出,谨慎投资从信用卡的透支消费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女性出现透支的情况比男性小,而长期透支或超期未归还欠款的则更少。在投资理财方面,女性量入为出的风格同样是一道共同的风景线。
听取专家意见,愿意委托理财也许是性格特征区别所致,银行接触到的理财咨询客户大都是女性(她们更愿意听取专家意见,容易沟通和接受建议),而男性客户则主要通过书面沟通(不太愿意露脸)和面对面“平等的探讨”。
调查发现,10名已婚或与男友同居的中国女性当中,几乎有9人表示,她们在诸如购买房子和汽车等大件物品时,至少可以与男人平等参与意见。虽然74%的受访者说,她们的收入不及对方,但75%的人不认同,“谁有钱,谁就能主宰他们的关系”。而且50%的女性信奉这样一条家庭理财哲学:“对方的钱就是我的钱,我的钱还是我的钱。”
四大误区
然而,专业调查机构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女性大部分缺乏“与时俱进的理财观念”,不能有效地实现自己和家庭在消费、投资与保障三个方面的“共赢”。
目前,中国的家庭“首席财务官”们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不善投资,眼见为实心态较重女性在家庭中通常都扮演着“首席财务官”和出纳的双重职责。一方面受传统理财观念的束缚,在目前理财手段并不丰富的阶段,保持着有了钱就进行习惯性储蓄的惯性。另一方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理财的态度过于保守,最常使用的投资工具是储蓄与保险。寻求资金的“安全性”,但忽略了“通货膨胀”这个无形的杀手,长期下来增值甚微,甚至连本金都保不住。
缺乏理智,跟着感觉走女性在投资理财过程中更容易感情用事,还容易盲目跟风。有些女性常常跟随亲朋好友进行相同的投资或理财活动,不作分析,只要答案,缺乏理智的分析与取舍。在选择投资理财工具时,女性对于复杂多变的理财市场缺乏心理准备,面对各种数据和图表没有兴趣。在自己功课没有做好的情况下,耳根子又软,听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做,这一点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消费方面,女性面对花样百出的商品,要么根本管不住自己的钱包,花完钱就后悔;要么把自己的钱包管得太严,空羡慕别人。
缺乏规划,常常本末倒置女性在投资和理财的长期规划上往往较弱,从她们的实际选择看,要么偏向于安全而没有收益产品,要么投入大量的资金在一些风险性较高投资品上。家庭“首席财务官”虽然不用自己成为每一种投资工具的专家,但需要对它们的基本特点有一些了解,同时需要对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安排有个比较清晰的看法。
数据显示,25岁以下的青年女性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比较谨慎,基本以保险和定期储蓄为主;26岁~50岁之间的女性在子女教育基金上的投入相对较高,尤其是年龄在31~45岁间的女性,这段时间也是其子女受教育最主要的一段时间;26~40岁间的女性在房地产上也有一定的投入,其中31~35岁的女性在房地产上的投入比例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而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危险的十大职业之一的股票投资,竟然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投资比例不断增加。在40岁以后的女性中,股票投资所占的比例几乎取得可以与保险和定期储蓄分庭抗礼的地位。而安全性强于股票,收益性强于储蓄的基金产品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只是在56~60岁间女性中得到稍高一些的认同。
疏于学习,不能与时俱进在投资方面,很多女性对于数字数据和宏观经济分析没有兴趣。投资理财的知识日新月异,不但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归纳,还要多读书看报。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职业女性来说,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还要料理家务和照顾小孩,希望自己成为掌握多项理财工具的大师未免不太现实。这时可以委托专家来帮助自己在各个市场上拼杀,或运用“傻傻理财”的方法,自己只掌握大局,不让家庭财务安排发生方向性的错误。对于资金实力比较充裕的女性,可以聘请专业的家庭理财师。而对于普通女性则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基金类的理财工具,获得比储蓄更高的收益。而近期出现的人民币理财工具和外汇理财宝等产品,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理财胜经
那么,在当今的环境下,对于处在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不同人生发展阶段的女性,如何与时俱进,重现自己 “首席财务官”的风采呢?
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
——理才重于理财,投资自身回报最高
这是一个理才重于理财的时期。这个阶段投资自己比自己投资更重要。经常听到有很多年轻的女孩振振有词地说,钱是赚出来,不是省出来。这话固然有理,然而要能赚到更多的钱,首先需要有赚钱的本领。对于理财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要么没有概念甚至排斥,要么有父母协助打点。指望她们看紧自己的钱包一般比较困难,但可以在花钱的方面多做提高,消费的时候尽可能地使用最少的钱来实现自己的愿望。现实生活的教育本来就是她们在理财成长道路上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单身女性
——储备结婚基金,准备终身大事
除非你打算“孤单一生”,否则都免不了要准备这一笔钱结婚基金。一般来说,结婚基金属于短期需求,因此,定存、现金的比例必须在5成以上,以保持资金的稳定度。另外,低于5成的资金,也应该把目标锁定在稳健型的投资工具上,例如每年分红稳定的股票型或稳健型的基金产品。
建议专家:刘云峰(第一创业北京理财中心总经理)
女性的投资组合金字塔
对于年龄跨度在20岁至35岁之间的三类职业女性群体,她们该如何根据人生发展进行投资组合?
人生财务曲线
首先要分析这个年龄跨度的人群在人生财务生命曲线中所处的位置,如右上图,黄线是每个人的收入曲线,很明显,这条抛物线表示大部分人的收入是开始慢慢增长,达到顶峰后又逐渐回落的一个过程。相比之下,支出曲线则呈刚性态势,由于每个人的消费在不同年龄段相差并不十分明显,所以,支出曲线稍显平缓。
结合整个人群,20~35岁的女性正是处于一个财富积累和增值最快的阶段。虽然此时可能会承受一些支出上的压力,比如:赡养父母、住房按揭、买车等,但从整条曲线看来,这段“收大于支”的时间无疑在财务上是最丰厚的,也是最需要合理利用为日后打算的:将现在财务上的盈余预留出一部分作为以后“收小于支”的补充。
26岁到45岁间的女性
——储备子女生育基金,转型家庭理财
这是一个理财最为复杂的时期,个人理财逐渐转变为家庭理财。一来工作上可能会有升迁或变动,使得自己能有更好、更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来面临结婚生子,子女抚养和教育费用逐渐增加;三来父母年事渐高,赡养老人的义务也逐渐提上日程。
初期为了把家庭变成真正的避风港,需要进行家庭风险管理,建立家庭风险管理基金,并开始选择保险等未来保障型产品。还可以适当地考虑一些收益较高的投资理财工具。一般来说,家庭的风险管理还是应该以保险和银行定期存款为主要工具。因此,应该先架上一层安全网,再来进行其他的投资目标规划。从国外的情况看,一个人适当的保险金额,应该至少是每月总收入的72倍,也就是所谓“72原则”——保险提供的保障应该至少足够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支撑6年。
在后期需要逐步降低风险,增加流动性,因为随着结婚与子女的出生和成长,教育基金的需要量也会同步增长。因此,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考虑到教育基金的重要性,家庭的现金支出压力会增加,资金链会相对吃紧,加上买房的压力,抗风险能力会降低。所以,这一时期不宜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品,主要兼顾流动性与保障。
46岁到55岁之后的女性——维持生活水准,做好退休保障
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进行准备的阶段。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状况分别安排资金,由于资金刚性支出压力较小,可以相对灵活地进行安排,比如给自己或家庭成员再购买保险,资金充裕可以考虑再购买一套房等。但仍不宜进行自行炒股等高风险的投资,宜改投国债或者货币市场基金这类低风险的产品。因为年龄大之后,各种突发疾病等情况发生的情况会增加,需要留有现金以应付突发情况。
总的来说,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在制定自身理财方案时可能会有较大的不同。但最为核心的是自己一定要有综合理财的概念,对于自己的未来要有全盘考虑,这样才能作出最适合于自己的理财方案,重现家庭首席财务官的风采。
职业女性:独立的幸福理财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答案。但是,职业女性的幸福根源于经济的独立——经济来源的独立和理财的独立。对于前者,大部分职业女性都非常完美地实现了,但是对于后者,由于女性天生对数字的不敏感和缺乏逻辑,实现理财独立的少之又少。
职场新鲜人:告别“月光光,心慌慌”
对于职场新鲜人来说,年龄在20~25岁之间,刚开始工作。她们大多数人都觉得,终于摆脱了重重束缚,在经济上自己挣到薪水,再也不用依赖父母的零用钱了,终于有机会充分释放自己的“购物欲”,各大商场可以想逛就逛,喜欢的衣服想买就买,真有一种“钱不花出去就觉得难受”的感觉。不少人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月光女神”。
在尽情享受生活的同时,“职场新鲜人”需要冷静下来,理性进行自己的财务规划,有些潜在的需求是不容忽视的,建行理财专家吴雪征和新华人寿的王贵军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要重视风险的防范这也是年轻人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年轻人虽然精力充沛,但世事无常,如果说为不期而遇的重大疾病还可以不做考虑的话,对于各种意外发生的事故的防范就是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了。
第二,严格进行强制储蓄这里提到的“储蓄”是指要通过一种类似于强制的方式,努力控制住可能由于购物“冲动”所导致的消费不理智行为。当然,实现每月定期“储蓄”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购买定期交纳保费的长期寿险产品、定期定额申购开放式基金或者购买银行的“零存整取”产品,都可以达到约束个人将每月的收入留出固定的金额。
第三,适当加大高风险投资产品的投入,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因为职场新鲜人还年轻,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较高,因此,在投资的收益性上可以更为关注成熟的投资市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第四, 进一步进修,提高自身竞争力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断进修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她们可以在工作之余选择一些进修项目,应更倾向于“实战性”,也可以是和目前所就职的公司业务有关的知识培训。毕竟“投资于自己”是最“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这也是快速提升自身身价的好方式。
第五,年轻也有风险,做好保障计划20~25岁女性刚刚进入职场,人生之路还很漫长,面临变动因素多,财富处于初始积累阶段,且未来消费压力巨大,因此,保费投入不宜太高,控制在总收入的5%左右,购买的保险应该以意外险、人身险为主。
风险不会因为我们年轻而远离我们,一些必要的保险还是要购买的。其实,保险的保障范围和保障额度是衡量一张保单价值的首选因素。因此,选择一些纯消费型的保险产品,完全可以使我们用较少的钱获得足够多的保障。如购买一些意外险作为基本保障;再投保一些价格较低的女性健康险;最后还要考虑的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买一张定期寿险,以父母为受益人。这样,意外险、健康险、人寿保险一应俱全。
就目前各家保险公司产品而言,意外险和定期寿险价格接近,责任雷同。目前国内推出的女性健康保险比较多,如友邦护花神女性健康险、泰康女性健康险、国寿关爱生命女性疾病保险、太平人寿女性重大疾病健康险等。
保险购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变化而调整,因此,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不妨多了解一些保险产品,以此来考验一下保险代理人的素质,自己也提前储备一些保险知识。
白领丽人:为未来累积“小金库”
工作几年以后,“职场新鲜人”逐渐蜕变为更成熟和独立的“白领丽人”。她们年龄大多在25~30岁之间,在这个时期个人的收入开始趋于稳定,并逐步上升,有了闲余的资金进行理财。除了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以外,置业、买车、结婚准备金、出国留学深造都有可能成为是她们理财的首要目标。我们的理财顾问为她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第一,灵活安全配置现金资产
虽然紧急性资金支出问题上对于这个阶段的女性不是很重要,还是建议她们在银行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应急基金”,数额在月收入的3倍左右。活期存款的方式虽然放弃了更高一些的投资收益,但完全保证了这笔资金的本金安全性和流动性。
如果还有其他资金的富余,不妨在银行柜台全部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虽然现在股票的价位和开放式基金的价位都处于低位,但资金的时间价值损失,或者说资金长时间处于不盈不亏,也是一种损失,这种账面上的损失比实际上的损失更加具有迷惑性。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基金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是一种集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于一身的优势性投资产品。它的本金损失概率可以忽略不计;它的年收益率目前可以达到3.2%,收益每个月支付一次,基金净值永远是1元,从而不必担心净值的涨跌,再加上进出免手续费,收益免交所得税。它的流动性也很突出,当日提交赎回申请,在2~3个工作日内就可以连本带收益地提取现金。
第二, 合理分配每月的收入节余
白领丽人的收入一般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她们每月用于工作应酬、健身美容、购物消费的支出也不小,估计每月的现金节余不会太高。假如未来有一些计划性的消费,例如出国留学、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等,建议白领丽人们必须对自己目前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调减一些非必要支出,控制一下自己的“非必须性”消费的欲望。对于每月的节余,建议采用“定期定额申购”开放式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既省时省事,又可以有效规避市场的风险,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第三,转嫁风险最重要
独立、能干是白领丽人的特征,随着薪水和职位一起水涨船高的是越来越多的支出。作为一名职业女性,自然希望不但在职场上能独当一面,在理财方面也能得心应手,以便支持自己未来更加辉煌的人生。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要独立面对的挑战更多,她们承担的责任与压力也日益增加,这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更需要良好的保险计划来分担人生风险。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迅速建立保险保障,以转嫁风险。
这个保险计划所需费用1万元左右,如果是年薪约在10万元的话,保费只占年收入的10%,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质量。如今男女各顶半边天,再不是依靠男人养家糊口的年代了,作为女性,也应该有足够的风险保障,保护自己的挣钱能力,享受较高的医疗救助水平,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一种责任。
虽然养老感觉上还为时尚早,但统计显示,当代女性的平均寿命一般会比男性长5~8岁,这意味着她们在养老方面将承受更多的风险;另外,为退休进行储蓄开始得越晚,储蓄的压力就越大。那么,分红型的养老保险也应该纳入考虑的范畴,养老保险产品很多,差异性并不很大,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公司更重要。
金领一族:实现稳定、富足的悠游生活
经历了大概10年左右的职场生涯,当年的新鲜人已渐渐成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社会地位和声望也随之提高。她们一般拥有较高的年薪,在经济上她们拥有更多的富余资金,同时资产形式多元化:有自己的房产、汽车;已经进行过一些投资尝试,对于投资趋于理性和冷静,并且会考虑独立创业等。
第一, 稳健中求发展
对于这个阶段的女性来说,生活上可能的变动几率比较大,所以,在理财心态上更应该保持保守、冷静。尤其应设定预算系统,以安全防护为主。先存足够保障安全的资金后再逐步增加风险性的投资,购买保险也是理财重点之一。
收入增多,压力也开始变大,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应该从健康医疗、退休养老等方面为自己做理财规划。如果参加炒股、买卖外汇等风险性投资,建议资金不宜超过个人收入的三分之一;购买保险的保险额度应为个人年收入的7~10倍。
如果要进行创业,为了稳妥起见,建议创业的时候可以拉上几个合伙人,共同承担风险。
第二, 保障中求收益
30~35岁的金领女性是中国女性保险支出最多的族群。尽管她们有着丰厚的收入,但却面临着比一般人更大的工作量和压力,自己的个人投资往往无暇顾及,目前买投资分红类保险比买股票相对稳妥。除了选择分红险外,还可选择定期寿险加强10年内的风险保障,也可选择投资连接险,该险种投保风险相对大一些,但收益可能更高,意外伤害类保险也是必须的。
随着工作压力变大和年龄的增加,金领一族的身体状况也开始走下坡路。所以,还应该重点购买健康医疗保险,健康险要侧重大病保障,保额至少50万元,保险期间至少要到70岁。
总之,对于金领一族,购买保险主要侧重于重大风险保障。对一些只提供一般风险保障的门诊住院报销、补贴保险类保险在上述建议并未涉及。
专家的意见仅供参考,实现“理财独立”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理财的DIY,自己做自己的理财顾问。平时少看一点时尚杂志,多了解理财投资的信息;像更新自己的每季衣饰那样随时更新自己的理财观念;节约一点购物时间,去听听投资理财的讲座;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财IQ和EQ……实现真正的“理财独立”,从现在就开始吧。
全职太太:理财更“职业”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对于这句话,年届不惑的全职太太尹女士可是深有体会。
就在春节长假期间,她和在京的10多位大学同学举行毕业20周年的聚会,可第二天却接到了噩耗……其中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同学在聚会后深夜驱车回家时遇到车祸,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下岗在家的太太和只有7岁的独生子,还有欠生意伙伴的几十万元债务。
望着老同学抛下的孤儿寡母,泪眼朦胧之余,尹女士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和这位撒手人寰的男同学的家庭一样,尹女士的家庭也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尹先生也是位比较成功的生意人,靠着专业技术和勤恳劳作打理自家独资的工厂,每年效益都不断攀升。去年下半年又贷款80万元上了新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预计两年后还清贷款,年利润将上升到50万元。有了这样踏实又“多金”的老公,尹女士也在四年前辞去了工作,生养了第二个孩子,做起了让同学们羡慕不已的“全职太太”。
尹先生一家每月生活费支出约6000元,交通费开支约2000元,交际费开支约2000元,每年还要支付两个孩子的各项教育费用近5万元。美中不足的是住房还差点,是传统的小三居。可那是在寸士寸金的国贸中心附近,市价也不止80万元了。目前家庭净资产价值227万元,除了房产外,还有25万元的汽车和8万元的存款,其余的就是投在工厂里的机器设备了。不过,孩子实在是大了,婆婆又要从乡下搬过来一起住,现在的房子多有不便。目前他们看中了北京城东南亦庄的一套花园洋房。虽然手头现金紧张,可尹先生已经下决心贷款买了。
另外,尹太太很早就关注家里的保障问题。在热心的保险代理人帮助下,她林林总总地陆续给一家三口人买了很多保险。包括尹先生的健康和意外险,保额为10万元;尹太太的住院、大病及意外险保额共20万元。因为孩子非常健康,所以,没给他买什么健康险,倒是为孩子的未来准备了很多储蓄和分红的保险,如教育金14000元,婚嫁金2000元、养老金2000元/月 55岁以后,终身保障金8000元等等。
忙着在外打拼事业的尹先生一直对保险这类“婆婆妈妈”的事情不太关注,可春节期间的这桩意外,让他在悲伤之余,也感到要对家庭的财务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安排了……
笔者在理财的咨询和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很多衣食无忧的“全职太太”,她们也有着和尹女士一样的忧虑。对于这些只靠一人供养的富裕家庭,如果“顶梁柱”不出事,一切都很好:夫贤子孝,锦衣玉食,香车豪宅,一家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可一旦出了意外,除了痛失亲人外,家里的财政马上就会出现危机。即便基本生活能够维持,各种贷款也能够清偿,可是豪宅每月不菲的物业费、天天“喝钱”的私家车都是全职太太那软弱的香肩难以负担得起的。因此,防范风险,建立财务安全网是全职太太进行家庭理财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如何防范和管理这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风险呢?尹女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财产分账或分割,防止经商失败危及家庭财务安全
商海之险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怎知没有海啸正在暗中酝酿呢?一旦风云突变,如意算盘和百万家财就可能瞬间消失。为防止风险扩散,建议相对分割经商、买卖房、投资和日常生活等各部分资金,独立安排,互不挤占。
为分割清楚经营资金,需要把目前尹先生经营的企业由“无限责任”的独资企业改造成“有限责任”的公司制企业。根据我国《民法》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独资企业的股东对企业的经营承担无限责任。企业的债务,包括企业产品对客户造成的损失伤害等等,都可以依法追索股东的个人家庭财产。这种企业一旦经营失败,风险会累及家庭。而公司制的企业,由于其“有限责任”的法律属性,股东只以投入股本为限对经营中的各种债务和风险承担责任,因此,可以很好地将风险拒于家门之外。
另外,根据现行《婚姻法》和《信托法》的有关规定,尹先生和其家人之间也可以通过“析产”或“信托”的方式把财产做更进一步地划分。这样,虽然家庭仍然是统一的,但从财产上却已经划分为不同的法律主体,一个主体的财务危机是无法损害到另一法律主体的。
当然,尹太太这样做似乎是不信任她丈夫的能力,对于尹先生这样事业风头正健的成功男士来说有些困难。但需要说明的是:自负,既是成功男士的魅力,也往往是他们失败的根源。在理财和经营方面,冷静客观的算计是必要的。尹女士一定要对先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尹先生为自己的爱妻和两个孩子留好后路。
第二,调整险种组合,合理安排保险保障
尹女士一家目前购买的险种及保额有诸多不合理之处。购买保险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大额损失原则”,即首先考虑应对损失最大的那种风险,因为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家庭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会使家庭财政瞬间崩溃,令家人或自己在惨遭伤亡之际,再遭经济上的致命打击。以尹女士一家为例,其实,财务上最大的潜在损失是家中经济支柱——尹先生的故去或丧失劳动能力。但实际情况却是,针对尹先生的死亡风险投保严重不足。虽然健康险和意外险中都有死亡给付的功能,但保费支出较少,故保额较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建议将尹先生的健康险保额提高到不低于20万元,总的死亡保额提高到不低于280万元。
“可怜天下父母心”,尹女士对自己和丈夫的保障投入不足,对孩子却颇费了一番心思,可是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由于年纪尚小,对家长没有经济上的赡养责任,所以,为孩子只需买给他自己用的保险。即“伤、老、病”等三个方面,即意外险、教育险(或养老险等)、健康险。而死亡类的保险,这种赔付对于儿童的父母来说,意义并不大。而且国家也明文规定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城市儿童死亡保额最高限为10万元外,其他地区儿童的死亡保额最高限为5万元。尹先生夫妇没有给孩子买健康险和意外险,是错误的,需要更正。
除了上述的人寿保险外,其实,尹先生家庭还需要为车子、房子投保财产保险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另外,保险的首要功能是保障而不是投资,积累养老金和教育金等投资活动并不是保险的“强项”。尹太太的投保经历表明她对保险的投资功能过于热衷,其实也是错误的。
第三,及时“落袋为安”,近年采取稳健的经营及理财思路
尹先生的家庭责任非常沉重,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一对儿女,妻子又是不直接创造财富的“全职太太”。应对这些负担,除了工厂的机器设备等外,尹先生必须为家庭赚下不少于两三百万元的易于变现的财富(包括投资性房产、金融资产等,还要剔除风险溢价),才够维持母亲和夫妻二人的生活品质,以及两个孩子的教育成长之用。而目前家庭的财务状况离这一目标尚有较大距离。这要求尹先生在经营企业时不要一味扩大规模,而把大部分的胜利成果及时“落袋为安”。西谚说“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道理,尹女士在家庭理财时,近年也宜更多地采用稳健的理财策略,尽量多选择一些风险较低,收益尚可的投资工具,包括外汇、人民币的存款和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和低风险的资金信托产品等。
第四,购房宜暂缓或采用“卖旧买新”的方式
尹女士家庭财产数量虽大,但金融资产比例过低。再增加房产投资需要相应增加负债,会加大财务风险,且进一步降低资产流动性。另外,始于20世纪末的房改政策带来的购房井喷时代已趋结束,有支付能力的购房需求已经大大下降,所以,近期房市将面临震荡,此时购房也不是最佳的时机。因此,建议尹女士考虑继续住在现住房,或租房。但考虑到对中国人对“家”的独特感受,如果尹先生坚持购房,建议采用“卖旧买新”的方法,用卖掉旧房的80万元购置新房。
第五,继续工作,保持自我竞争力
适时到社会上兼一份较少费时的工作,维持一定的工作能力,也是尹女士防范风险的可选方式。
结婚:家庭理财的初体验
结婚,既是两个独立生命体的结合,又是两种独立理财记录的合并,两个人既要为相伴一生努力奋斗,又要为幸福理财运筹帷幄,财务问题是导致婚姻触礁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何才能不让财务危机成为婚姻之旅的障碍呢?如何打造开启成功的理财钥匙呢?
一直以来,传统的中国女人持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观念,一切以丈夫为中心,只会看牢丈夫口袋中的钱,而忽略了自己的荷包。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工作、生活上与男性处于平等地位,在收入方面也开始与同等职位的男性不相上下。在财务独立的同时,结婚仍然是考验女性理财观念的一个重要阶段。
未雨绸缪:快乐的单身生活
许多年轻女性缺乏理财经验,没有理财计划,追求时尚和名牌,往往凭直觉、兴趣冲动购物,造成入不敷出,更别提为结婚和购房而攒钱了。因此,单身女性考虑到日后的家庭生活应采取如下理财安排:
1、 制定理财计划
这一阶段的女性都刚工作不久,理财目的大多是与进修、旅游或储备结婚经费有关,这一阶段的收入也是整个工作历程中较少的。所以,应考虑到自身的年龄特点,收入中的一部分可以存入银行,虽然目前银行利率较低,但利息的收益稳定。另外,还可以投资一点信誉较好、收益稳定的优质基金,投保一些保费较低的纯保障型寿险或住院医疗、重大疾病等健康医疗保险。
2、 适当控制消费欲望
适当控制过强的消费欲望,减少浪费,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这一阶段的理财重点应采取短期性和灵活性较强的银行储蓄为主,附以保障型保险。可将收入分成消费、储蓄和投资三部分,为今后恋爱、结婚做准备。储蓄的多寡取决于未来结婚时的需要,应制定一个比较详尽的计划,利用银行的多种储蓄方式进行按时定期的储蓄。至于保险方面,主要建议参加和年龄健康有关的健康险和意外保险,因为这个年龄层次上的女性,往往身体健康容易被保险公司承保。像某些重大疾病保险和定期的住院健康保险在价格上今后的付费都是恒定的,所以,愈早参加愈好。
3、 工作理财三法宝
参加工作以后应及早地做三件事:第一,建立一笔占自己收入20%~30%的储蓄基金。第二,预算教育支出,占自己收入的10%~15%。单身一族应趁现在没有家庭负担、业余时间较多的良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长知识,掌握技能,为将来求得更大的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一种长远投资。第三,参加一份占自己收入的5%~10%的健康保险。至于其他方面的投资,切忌由于自己缺乏这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而盲目跟风。
精打细算:步入结婚殿堂
结婚是人生当中的头等大事,从筹划结婚到正式步入结婚殿堂,婚事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能够共同规划,把钱用在刀刃上,不但可以缓解结婚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还可以通过共同的合理理财带来快乐,并为今后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婚纱照见证的是每一个新娘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在定好结婚吉日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拍婚纱照,留下婚姻生活的第一个印记。建议咨询周围已婚的朋友,因为他们最清楚婚纱摄影公司价位、服务品质,再从中去选择最合适的。
在价位上,应清楚了解每家婚纱摄影公司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不要一味只求便宜,以免留下遗憾。只要你捏着合约,就可以要求小姐逐条升级。5套造型可以免费增到6套,25张入册照片能谈到30张,首席摄影师和化妆师可以指定,普通婚纱区能升到VIP区,休息间要单独的,喜帖也能从10张加到30张,底片买得多是不是可以降到原价的1/3……没什么不能讨价还价的。怎么升级?参照比你高两三个等级的婚纱套系一般不会错。
同时,还要咨询该服务是否可以提供结婚当日彩车、新娘化妆、手捧花、婚纱等,避免不必要支出。一般市场上1688~3888元价位的服务已经可以满足普通家庭的正常需要。多研究影楼的低价套系。想要相册里照片满满当当,干脆牺牲中档套系里一些赠品,定2套低价套,然后说服小姐把造型和相册合并。比如,某影楼3888元的套系,3套造型,26张照片入册;而1888元的特惠套则有2套造型,16张照片入册——1+1>2!
结婚少不了请客吃饭,即“喜宴”。在征求双方父母同意后,仔细统计约请亲朋好友的名单,并准备充裕的时间确认到达情况。无论在什么场合安排都要精确到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很多酒店对于包场喜宴,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同时,与酒店协调酒水自备,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作为婚姻的证物——钻戒,是新人们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般讲, 30分以下的单颗美钻钻戒已经足以表达爱意又能被一般收入阶层的人士接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选50分以上的钻饰更好,因为50分以上的钻石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保值、增值能力,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当然也价值不菲。在购买钻石首饰同时,一定别忘要求商家出示国家级检测部门的鉴定证书。
新婚购物一定要捂紧口袋里的钱,不要冲动消费。结婚所需的东西最好都列一个清单,使自己的采购变得有目标性,同时做好预算,免得超支,最好对每一项商品都定一个心理价位,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同时还提醒自己不要超支。
新人对浪漫的蜜月旅行充满了憧憬与期待。因此,新人需要精心规划, 先从报纸、杂志或上网查看旅游促销套装,比如航班打折优惠的信息,连锁饭店优惠住宿信息。选择一处双方都十分向往的地点,如果你的旅行日期是确定了的(比如婚礼后马上进行旅行),你可以选择去那些不处于旅行旺季的目的地,这样不但可以节省不少开销,而且也避免了旺季的人群拥挤。
量入为出:幸福家庭的两人世界
男女双方在结婚成家后,理财就成为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对于新婚家庭的每一对夫妇来说,如何面对家庭理财确实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合理的家庭理财制度,把家庭稳定的收入由小变大,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刚一结婚,积蓄花得所剩无几,面对幸福的两人世界,多出的是一份责任和双方对这个家的关心。千万别依然保持着婚前的“小资”消费习惯。比如,先生习惯下班时买鲜花送给太太,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两人很少自己动手做饭,附近的饭店都吃遍了;先生换手机是家常便饭,太太的衣服也是今天买明天扔……钱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
首先,计划自己生育下一代的时间,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让意外给家庭的经济也带来意外。定下大概的生育时间,不忘适当地做些短期储蓄。还有就是为即将出生的孩子预留必要的生活费用开支和学习教育的开支。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社会经验的增加,适当增加为家庭起到重要保障作用的保险。按照中国人的婚姻习惯,女性往往选择比自己年龄大3~5岁的男性结婚,而按照平均生命的规律,女性的平均寿命又比男性要长3~5年。这就导致了许多女性在最后的6~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是一个人度过。所以,建议一般家庭的女性,为自己的另一半买些终身寿险,为自己买些定期寿险。保费建议以不超过整个家庭收入的10%~15%为宜,夫妻双方的保额是双方总收入的10~20倍。
第三,根据双方的特点进行一些大胆的投资。但是,为了不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这方面的投资不要超过自己家庭资产的1/3。要寻求稳妥、能保值的理财产品,国债是最稳妥的理财方式之一。考虑到不交利息税、提前支取可按相应利率档次计息等优势,国债应作为新婚家庭理财的首选。开放式基金具有“专家理财、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购买运作稳健、成长性好的开放式基金或具有储蓄性质的货币基金也会取得较高的收益。
专家综合建议:
1、每个人的用钱观念不同,夫妻双方应充分尊重双方的用钱习惯生活习惯,要在今后双方共同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造或适应。必要的情况下,建立婚前财产公证,为今后家庭不必要的财产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2、集中双方的闲散资金,实行家长负责制投资管理,使家庭的共同投资基金有更大的收益。适当购买保险,增强家庭抗变能力。
3、自觉维护家庭的“财务体制”,不设小金库和私房钱,收支互相监督,可实行“双向”管理的方法:一方任“会计”,一方任“出纳”。
4、强制储蓄,逐渐积累。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外,夫妻双方各从工资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共同参加银行的零存整取储蓄,这笔资金可以去购买债券或投资人寿、家庭财产保险。
5、夫妻双方应及早计划家庭的未来,对诸如养育后代、购买住房、购置家用大件物品等进行周密地考虑。
6、量入为出,掌握资金状况。设立一个记账本,了解每个时间段的开支状况,以便让家庭理财方案更合理。
准妈妈:“孕育”期聪明理财
孕育新的生命,在女性的人生中是值得炫耀的伟大过程,也为女性的完满人生涂上重重一笔。生育期间如何管好账本,也千万忽略不得。这直接关系到准妈妈的身体健康和未来宝宝的智力健康,甚至是生命的耗损。如何做好女性生育期间的理财规划呢?
与女性其他时期不同,生命的孕育改变了家庭以往平静的气氛,同时也改变了女性理财的规划。女性生育期间的理财特征更表现在计划和保障上。孩子的孕育不再是简单地顺其自然,为了优生优育,更多的现代家庭人为地在时间上有了明确的计划,而在此期间,女性和孩子的健康以及整个家庭财产安全的保障被看得格外重要,孩子代表了家庭的未来,人们不想犯稍有不慎而导致无法弥补的错误。
“孕育理财”三道关
在这个过程中,算好经济账可以说是孕育生命的第一关隘。经济能力被考虑为是否具备开创这项伟大的创造生命工程的首要因素。年轻的父母算了这样一笔账,按中等的消费水平计,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后的最初3年中,每月的支出将增加1000~1500元人民币左右。而以后孩子的花费还会逐步增加,那时“孩子书包里装着一套房”,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近20年中,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至少要13万元,已相当于中小城市普通居民购房的费用。这还不包括不可预测的医疗费。现代人本已面临了很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再添加生命也难怪被看成是进一步的施压,甚至是负担。
另外,如何规划好自身和孩子的持续发展将是要跨越的第二道关隘。除了经济的考虑外,对于女性而言,还要逾越更多的“难关”。男人在考虑生育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传宗接代,女性则要有效地进行合理规划,使得在生育后不改变生活的品质,以及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后一点往往被现代女性更为侧重考虑。
第三道关隘则是女性面对生育如何安排好职业和事业发展。在女性的职业生涯中,生育也近似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休止符,让很多女性望而却步的不是生育本身,而是生育与事业在时间上无法调和的矛盾,要生育就要面临职位换岗甚至被顶替。女性在考虑生育时,更需要通过反复的评估,在工作、家庭和个人理想中找到这个平衡点,避免“阶段性的退休”,使得对未来的保障过多担忧。
固然,现在社会阶层的划分已经不存在了,但谁都不情愿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冰心先生的小说《分》里曾描述了在医院的婴儿房里,两个新生儿从赤条条一出生,由于父母的经济状况不同,就已经有了阶层的差异。无疑在这一女性人生的重要特殊时期,做好理财规划意义尤为重大。
专家建议之“孕育理财”闯关计
1. 做好生育计划
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能够保证科学、合理、周全、从容的“生育计划”是女性和整个家庭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事情,要能真正做到有计划地生育。这个计划从时间上看,包括孕前、孕后两个阶段;从内容上来说,有女性职业规划、心理、生理、经济等各方面的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备好必须的费用,设立节财计划、应急基金、保障基金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财目标。此阶段可能的财务目标包括母子健康安全;幼子抚养费用;在个人或家庭遭遇到不幸时可以提供财务上的保障;在保障人身安全前提下,确保家庭财产保值增值。
2. 宜稳健理财
从女性此阶段分析,怀孕阶段孕妇情绪波动大,需要更多时间休息,不宜劳累,生子之后需要照顾幼子,时间比较紧张。虽正值青壮年,但此阶段不适合承担高风险理财投资,以平稳安全为主。具体建议如下。
(1)在生育计划期间,女性就要为“怀孕、生育”做资金准备,比如每月定期储蓄一定比例的工资。计划好未来的开支,包括怀孕及哺乳期间的花消;生育后的形体恢复和保健花费;保姆费用。
(2)预留一部分现金以备之需。这个预备资金应是平时每月支出的12倍左右的现金或容易变现的流动资产。
(3)原有理财计划,应该在怀孕前,或怀孕初期做适当调整,降低高风险投资产品的比例,不主张再进行风险性较大的投资,如果资金充裕,建议投资稳健的中低风险理财品种。要把握一个原则是“不碰自己不熟悉的理财产品”。既要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又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4)严格控制家庭总的资产负债比例,住房按揭贷款可暂不考虑提前归还。
3. 做好保障工作
第一,在准备生育前,应该加大保险投资力度。不建议投资分红险种。
第二,保险保障范围包括怀孕阶段孕妇的健康,意外流产,以及生育时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医疗保险。
第四,作为准妈妈,首先应该让自己的家庭有保障,要为丈夫购买足够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同时也要对孩子将来出生、抚养、教育尽早考虑,为让子女有保障。
特别提示:在计划生育子女的时候,要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保险,保障母子健康平安。很多险种是回避孕妇怀孕这个特殊阶段的,但有特别针对孕妇的险种,需要事先了解,且费用会比较高。孕前可以投保的生育保险大多集中在合资和外资保险公司,孕后投保的产品较少。保障时间和所付出的资金是成比例的,需要保障多久是选择这些产品考虑的重要因素。
离婚:精明断家财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已经听了许多年。但是,每个女人在走进婚姻的时候,依然带着很多关于幸福的梦想,离婚似乎都是别人上演的故事。2003年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以后,离婚人数激增,2004年北京共有11万对登记结婚,4万对登记离婚。婚姻中存在诸多不安定因素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对年龄在28~46岁之间的已婚妇女进行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20份。调查显示,对丈夫工资以外的收入,只有55.28%的妻子清楚,不清楚的占44.72%;在丈夫开公司或做生意的家庭中,77.08%的妻子不介入公司或生意的经营管理,对丈夫公司或生意的经营状况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的高达83.78%。
离婚,对女性的伤害比男性更大,女人的家庭属性,注定了女人会疏于保护应该属于自己的财富,一旦离婚,《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的妇女的财产权很难得到保障。兼顾职业与孩子的教育,让离婚的女人身心俱疲。
如果婚姻破裂的结局已经注定,那么,在失去感情的时候,保护自己的财产,也是保护自己和孩子未来的生活。这是所有女性都不应该回避的问题。
就离婚理财这个话题,王芳律师给所有面临离婚的女性提出一些建议。一般来说,离婚理财分三个阶段,婚前财政准备、签协议、婚后财务问题处理。
离婚前的5个财政措施
1、搜集夫妻共同财产凭证
保存家中存折卡号、工资卡号、股票、基金账号,将这些单据复印留底。对房产证、购车协议这种大额不动产,尽量保存原件,如果不能,也要妥善地保管复印件。
1、绝大部分夫妻没必要进行财产公证。普通夫妻结婚前,没有进行公证,婚前个人财产依然是个人财产,离婚时会把婚前与婚后明确分割。
2、一方非常富有,两人感情非常好,他们公证这一部分财产为双方共有,个人财产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3、对法律中间状态,需要界定的,要进行公证。如果结婚之日,一方独自出资购买的房产、汽车的产权证没下来,婚后才办下产权证,法律上会认为这是夫妻共有财产。这种情况需要公证。
2、咨询律师
请一个婚姻方面的专业律师,如实陈述家庭财产状况,采纳专业的指导意见。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和平地签一份协议书,分割一下共同财产,去婚姻登记机关办个简单的手续,省下一笔请律师的费用,自然是最好的。但事实上,很少有离婚能如此简单,仅财产分割的问题就很难达成一致。即使两人态度都很诚恳,也很难决定怎样才会对双方都公平。而律师则可以帮你们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举例说,如果你家的房产证没有办下来,应该采取哪些手段,保护自己的房产,对这类大多数人模棱两可的问题,律师的咨询会非常有帮助。
3、防止对方隐匿共同财产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女性基于过去婚姻里对丈夫的信任,觉得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对此掉以轻心,在离婚中财产受到损失。因此,要非常谨慎小心观察,对方是否有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
常见情况1他在转移股权
丈夫是公司的股东,他正在把股权转让给其他的股东。在离婚诉讼中,要保护自己这部分共同财产,就要进行另一场诉讼——撤销股权转让协议的诉讼。
常见情况2他在隐匿和转移财产
你们有共同的家庭存款和账号,他开始暗暗地转移存款。最近你的丈夫忽然开始做投资,他有可能动用家里的共同存款。你有权力询问投资钱款的来源。如果他没有协商,用共同存款做投资,这就是故意隐匿和转移财产。如果他承认在用共同财产投资,你将享有一半的投资权益。
4、委托调查公司
你的婚姻有必要提起诉讼,又担心对方进行财产转移,可以委托侦探事务所或者调查公司。目前,商务信息咨询公司和商务调查公司已经是国家工商机关批准、合法执业经营的机构,通过他们,可以调查有关的财产信息和线索。
5、冻结财产
你发现对方已经在开始转移财产,要采取主动,请你的律师在提起诉讼之前,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财产保权,冻结房产、汽车、存款账户、股票账户。当所有财产冻结以后,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这部分财产会依法分割。对于财产分割和后期的执行而言,这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签订协议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规定,夫妻到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机构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协议书是必备要件。协议书一式3份,至少要明确以下3个内容:
1、双方是否自愿解除婚姻关系
2、财产约定
对夫妻的共同财产、债仅、债务,个人债权、债务,财产分割与履行,做出明确的约定。包括:写明财产具体分割方法、明确共同债权、债务及个人债权、债务以及财产分割以后怎么去履行等。
3、子女抚养问题
在离婚协议书上,明确子女归谁监护、抚养,抚养的费用包括哪些,如何支付,另外一方探视权的履行方法。
综合以上所述的种种问题,很多夫妻由于离婚协议书签得过于模糊,就离婚协议的履行,双方发生矛盾,各执一词,诉到人民法院重新裁判。如果协议写得不清楚,法院也很难支持你的权益。所以,如果共同财产相对比较多,一定找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离婚协议书,避免后期诉讼。
办理离婚手续
如果担心婚后协议履行的问题,你可以选择通过人民法院办理协议离婚。
在法院还是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两者的法律效力有本质区别。通过人民法院办理协议离婚,会把夫妻财产明确到司法文书上,称为民事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例如,离婚文书上写道,男方在两年内,支付女方人民币10万元,分两次还清。在男方拒绝支付的情况下,女方有权拿这个文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向男方追偿应该履行的义务,不需要女方亲自去追偿。
婚姻登记机关的离婚协议是公民之间的民事协议。签离婚协议书,是基于对对方非常信赖,靠对方信誉来履行的。如果男方不履行义务,女方只能向人民法院再次提起诉讼,耗时耗力。
通过人民法院协议离婚的手续非常简便,时间不超过半天,手续费用也很少。
婚后理财
离婚后,如果你发现了隐藏财产的线索,有权在两年内提起诉讼,提出重新分割财产。如果感觉到财产分割不公平,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人民法院也受理案件,但是,除非签订协议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形,否则是不受理的。
离婚后,在孩子的抚养费越来越高昂的情况下,女方有权要求变更离婚协议上写的抚养费金额,如果对方不同意,你也有权直接诉到人民法院,要求增加抚养费。
专家的忠告:
很多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都对对方有一种依赖和信任,这种长期的依赖和信任会使她们养成习惯,甚至是麻木。她们很少意识到应该从法律上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就是她们对婚姻太有信心,觉得不会有什么变故。事实上,目前这个年代,婚姻是很脆弱的。王芳律师建议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注意家里收入和支出情况,保存有关财产信息。
外企白领:炒汇赚了一辆宝莱
在美国福特工作的迟蕾,参与炒汇有好几年了,总结这几年炒汇的经验,她归结为一句话:学习一定的金融知识特别重要。
谈起她是怎么开始炒汇的,迟蕾说“我也是被逼无奈接触汇兑的”。原来她大学毕业最初在一家欧洲公司工作,公司发薪水用的是美元,而常去欧洲总部出差用的又是欧元。
学习金融知识特别重要
刚刚开始炒汇的时候,迟蕾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到银行报汇价的大屏幕前一坐,“我在学校里学的是投资管理,但看着大屏幕上的各种数据、走势图,只觉得学校学的东西不够用。”后来,通过向一些同事请教,同事推荐她多看炒股方面的书,对她炒汇有帮助。她从K线图学起,逐步了解了各种技术指标、上升趋势、下降趋势等,这在后来迟蕾炒汇的经历中受益匪浅。
2003年出差意大利3个月,她对全球外汇市场有了更深的了解。如外汇市场的形成、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参与者动机、贸易与非贸易收支、国际资本流动及利率与汇率变动的关系等。她在这3个月了解了各个时期汇率变化及背景知识,感受到网上外汇交易的乐趣。
在国外,外汇是可以进行保证金交易的。网上外汇交易可以当天来回操作,即国内投资者熟悉的T+0,而且不收手续费,仅仅三四个点的点差就能抵掉所有的交易成本。一个外汇品种每天平均的波动都在100点左右,这样的市场规则特别适合有短线技术分析能力的投资者。几个月的时间,迟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成为了一个既懂基本面又懂技术分析的炒汇高手。
机会终于来了,2004年9月份的欧元急剧下跌,迟蕾浏览了各种关于欧元趋势分析文章,和欧洲商业银行对汇兑市场基本预测,认为美元与欧元汇率能在1.10附近见底。她分析道,“第一,从美元兑欧元历史上看,记得历史上最低点位也就是1比1.13,当时欧盟就动用了30亿欧元干预,所以,分析欧盟能接受的汇率至少在1.15点;第二,从国际市场背景看,欧元升值对欧洲出口造成很大的压力,欧盟不会坐视不管。”
当欧元从1.08见底回升接近1.10时,果断利用所有美元储蓄买入欧元,一路持有1个月,迟蕾自豪地说,“当价位涨到1.18时我及时平仓抛出,一下子净赚了15000美元。五周之内获利增长8%,这也是我迄今以来最为成功的一次做汇!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运用金融知识对国际金融动态进分析。”
炒汇比上班还来劲
谈起现在的生活,迟蕾说“炒汇的时候比上班的时候还来劲”。自从成了汇民,她都要晚上12点多才睡觉,中央电视台每周一晚上11点多的招行分析师刘维明的外汇解盘是她每期必看的节目,记的资料也已经满满好几个本子。
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坐在电脑旁,关注全球经济动态和分析当晚的外汇走势上。“炒汇的人群是最关心国际时事的一个社会群体”,用迟蕾自己的话说,国际新闻成了她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内容。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迟蕾在外汇市场上挣到了不下15%的收益,她给自己买了一辆红色的宝莱,换辆新车作为对自己的奖励。
女CEO:一份保单两份做
不要羡慕别人,理财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理财能力。比如我们家都是比较保守的北方人,有不计小钱的习惯,也就不要羡慕别人积少成多的美德。其实,家里外币多少年来一直存在银行,很少转换过,因为我们认为是小钱。对于我来说,投资保险其实更多的是买一种心情,一种后顾无忧的状态,一种我不怕的心态,至于实际回报多少并没有计算,也不是特别在意,因为环境变化太快了。
保险投资巧省钱
最初我不懂保险,也没有太多的保险意识。我家的第一份保险是给孩子买的,出于对孩子的爱及责任,1997年我们接受保险业务员的陌生推销,给孩子上了平安保险公司的保险。孩子上中学后开始获得教育年金,一份只有360元。当时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可以在保险单上留言,我们的留言是:“妈妈倡议,爸爸同意,愿你自立社会,幸福一生”。如今这张保单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以至于后悔当时没有多买一些。
有一次,我将一份保单分两张,既省了钱,又分担了风险。
1997年,我就意识到大病保险对于在私营企业工作的我们来说更加重要,就花了不到1万给自己和老公各买了份10万元大病保单。2003年随着收入的增加,我认为人已中年应该增加大病保险的额度,随后我们又买了大病分红保险。这种保单叫做“一张保单保全家”,优点是全家的保险都在一张保单上,由一个主要投保人进行投保。如果这个投保人发生意外,不能继续支付保险费,那么,其他被保险人的保费都免除。一般情况下,一家人用一张保单就够了。但是,我想出险概率对于我们两人都是存在的,只以一个人的身份投保还是有风险,所以,我把总额分为两份,做了两张保单,一张以老公的名义,给全家每个人投保,一张以我的名义,也给全家每个人投保,这样风险概率就分散了。
这一次是我最得意的保险经历,连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和经理都说:“你太聪明了,会想到这样拆分保险,这是最好的做法,一般客户想不到这样做。”
基金投资有赚有赔
我们从来没有介入股票市场,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挑选,也没有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股市的不规范心存恐惧。我是做市场研究的,较早接触到基金的概念,知道基金定位于没有时间理财的上班族。我的第一份基金是2002年朋友介绍购买的,因为不了解基金,只投了几万块钱试试水,结果2003年的回报率非常高,高达20%。后来我到处给朋友推荐买基金,2004年我们加大了投资基金的力度,分别购买了货币市场基金和证券型基金。目前我们的基金损失五六个百分点,如果达到十个点,我们就抛。
房产投资以租养房
和很多人一样,我们也有一套单位的福利房,在市里。后来分期付款购买了另外一套商品房,在郊区。前者出租的租金正好用来支付后者的月供,就这样我们住上了大房子,买了车。但是加息后,我们立刻就把余款付清了,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我一直想投资外地比较便宜的房子,但总没有行动。当时看好的地方现在房价涨了很多,自己也很遗憾。
职业公估师:1200英镑玩转欧洲和埃及
李昕月是北京天诺保险公估公司的掌门人。从1992年大学毕业到2005年,辗转十三载,从青涩的社会新鲜人到成熟的职业公估师,她在职业发展的同时,一边“充电”一边进行环球旅游。
保险公估是指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受保险公司、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委托办理保险标的的查勘、鉴定、估损以及赔款的理算,并向委托人收取酬金的公司。
财富来自所热爱的职业
李昕月相信:全心投入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或许短时间内,个人财富不会以几何级数膨胀,但几年之后,公司的价值会增长,获得财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003年初从英国回到中国,李昕月因为结识了几位有志于保险公估的朋友,曾经有过保险从业经历的她,意识到保险公估是一个机会,所以,干脆与朋友一道在北京创立了一家保险公估公司。
李昕月1992年刚进入保险行业就拿到3000元的高薪,让她觉得很幸运。大学毕业后,她转行进了平安保险大连分公司,做了一名保险代理人,职业的开端很好,每月基本工资高达600元,加上提成月收入超过了3000元,这在1992年的中国肯定是“高薪”了。
在平安保险公司的两年,她有机会见识了资本投资的神奇。那时平安保险给员工购买原始股票的机会,李昕月对股票也没有什么认识。没有悬念,李昕月发了一笔小财。这次“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成功投资,对李昕月的触动却是很大。
做了两年的保险业务员,李昕月又对刚刚兴起的证券行业感兴趣。1994年,她在君安证券做证券经纪人,后来又从君安证券到联合证券,从普通的证券经纪人成为股票发行人,职位也升至总经理助理。
这期间,李昕月为公司赚了不少钱,她当然也免不了为自己买卖股票。这个专业人士投资股票的收获如何呢?李昕月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七年中,她陆续把自己的钱投入股市但收获不大。虽然因为工作的便利可以得到很多消息,但是判断这些消息的准确度却不高。李昕月认为,股票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但中国的股市有其特殊性,各种问题太多,目前总体趋势向差,上市公司的质量太差了。
边“充电”边旅游
李昕月认为:女人应当不断为职业充电,投资自己。
她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基本原则是:适可而止,不影响家里的现有生活水准。
2001年,李昕月已经买了房子、车子,银行里还有了好几十万的存款,但是长期在证券行业感到有些累了,因为这个行业对专业要求很高,工作强度非常大。那么,该用这笔钱做些什么呢?一番评估之后,她决定把钱投资到自己身上,去读书、去周游世界,这是当时她最向往的。于是,她到了英国,先用半年时间学语言,再用一年的时间拿下MBA学位。一年半的时间她用20多万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国外,一有假期李昕月就出去旅行,近一年的时间内,由英国往返欧洲四次,每次游一两个国家。她笑着说,有人不相信3000美元能周游世界,在她看来,绝对可行。每次出行,买便宜的往返机票,往返式的旅行比一次游几个国家要划算,因为欧洲各国之间的飞机或火车票都很贵,况且一次玩太多国家,会感觉很疲劳。买了便宜的往返机票,飞机上甚至不提供免费咖啡;算好时差,在飞机上睡觉,以节省住宿费用,并且投宿青年旅舍。
这种背包客式的旅行,在她眼里很有意思。巴黎这样的大都市,她会选择地铁这样的公共交通工具,在米兰这样的城市,就用脚走过,她在罗马整整走了一天。
说起埃及之行,李昕月很得意,200英镑包括往返机票和住宿,很划算。花费1200英镑,玩遍了欧洲与埃及,李昕月轰轰烈烈的旅行随着学业的结束暂时画上了句号。
理财很重要,这是李昕月的看法。她平常对房地产、股票、债券、保险这四个方面很关注,希望能学习一些理财技巧。据她透露,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很少有时间为自己理财,她本人就从未存过定期存款,经常让大笔资金闲置在活期账户上。
基金经理:理财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像林雁这样的职业女性,我一直都充满好奇:她们日常面对繁重的工作、同时又要照顾家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又能游刃有余;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特别是在“理财”方面,她们的秘密武器又是什么?
理财,越简单越快乐
对于理财,林雁自有她一番“化繁为简”的理论:理财首先是要“有财可理”,实现的目的可以“简化”为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之后就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再去选择适当的工具来实现这两个目的。
以她自己的家庭理财为例,在日常消费方面,林雁现在实行的是一套“量入为出”的管理方式。她非常反对时下年轻人流行的“超前消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日常消费必须有一个预算计划并且要将它严格地执行下去。”
另外,她为我提出了“应急资金”这样一个概念。什么是“应急资金”呢?“应急资金”就是为了应付家庭中各种突发事件而设的款项。所以,“应急资金”要有一定的规模,比如设置的下限可以是一个家庭3个月左右的收入总和。另外“应急资金”要保持非常好的流动性,方便随时提取。林雁自己就将“应急资金”购买了货币市场基金,在不需要用它的时候能获取与定期存款相当的收益,而一旦需要提取时又可以随时赎回;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的收益率又能保证资金的流动性。
而长期不准备使用、相对闲置的资金,林雁就将它们购买一些长线的投资品种。由于她本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所以购买了股票基金,这占总体资金的30%左右;其他剩余的资金都用来购买一些相对安全的产品,例如国债;或者购买升值潜力较好的房产,准备长期持有。林雁将来会把这笔资金用在不同的计划中,例如小孩的教育基金、未来退休养老的基金等等。
一切的保障源自保险
“为了让家庭的财富能真正实现保值和增值,除了通过各种投资手段来实现以外,我们也要周详地考虑自己的保险计划。” 对于林雁的理财计划来说,保险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一个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雁在那时已经意识到保险的保障功能,早早地就投保了。
“我觉得保险真的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一个家庭里面,它保障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家庭的稳定。平时不觉得它有多重要,但一旦发生意外和困难时它就能为你遮风挡雨。”
对于购买保险,林雁颇有心得:她和先生两人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发生意外对于家庭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从保障家庭的利益考虑,目前她和先生都购买了人寿保险。另外还购买了一些保障的基本险种,包括大病险和意外险,将来如果生病或者发生意外都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援助。
小孩年龄较小,最容易发生支出的就是生病和意外,所以,林雁为她9岁的儿子购买的主要是医疗保险和意外保险。
作为家庭的“掌门人”,林雁除了要考虑夫妇二人和子女的保障,对家中老人也不能忽视。她为已经退休的父母购买了人寿保险和医疗险,未来万一老人生病住院,就能通过保险节约医药费。林雁还提醒我:如果要为家中老人购买保险的话,一定要尽早投保,因为不少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年龄都有所限制,万一超出就不能购买了。
对待消费要理性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女主内’型,女性细心、细腻的特点就非常适合来管理家庭中那些比较零碎的事情。” 林雁说。
林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对你每天的消费进行记录,一个月之后你就能得出一份开支的明细表。相信很多人第一个反应都是:哇,我怎么花了那么多,我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我这个月没买什么昂贵的东西啊……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将每个月各项不同的支出加以分析和比较,以此为根据做出下个月的开支预算,这样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消费。
另外对待商场的打折和返券活动一定要理性和冷静。首先考虑自己的真实需要再去购物,避免购买了一些计划外的东西。另外返券活动有一些小的窍门也必须掌握,像林雁自己去购物时总会首先购买最贵的东西然后再用其返券去购买别的物品;如果超市参加活动的话,有多余的返券她肯定会首选在超市进行购物,因为生活用品总是需要消耗的,不存在浪费的问题。
林雁最后又提醒了我:“所有的方法都是理性的,感性的弱点需要自己来克服和控制,这需要时间去炼就。另外,让你的家人和朋友对你进行监督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平常觉得理财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情,一堆理论能把人听晕,一堆数字和公式又让你无所适从。但当我听完林雁娓娓道来的“理财经”之后,似乎感觉到理财就是生活中一件平凡而又熟悉的小事,她一直乐在其中……
女台长:希望理财师帮我规划
作为北京经济广播电台的副台长,有那么多金融界的朋友,我应该是一个理财高手。而我恰恰相反,还真没有很好的理财手段。我觉得把生活安排好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理财是一件应该好好去做的事情,家庭财政应该实行三三制:1/3存银行,1/3消费,1/3买保险,而我却没有做。现今社会上像我这样的人非常多,年薪6万以上,属于10%的高收入阶层,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去理财。
我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打理钱财。每个月,我把收入的结余交给母亲,让她代我去存款和支付保险。我的母亲是第一代注册会计师,但他们那一代人对新的理财方式并不熟悉,她为我做的就是存款,最多是买一些国债。中国人有存钱的传统,过去的消费方式也是通过储蓄攒钱来消费,而不像现在这样贷款。我一直就不曾有过贷款买房或者买车的经历。
我投资过的理财产品很少。迄今为止,买过健康险、人寿险、商业医疗保险,每年在保单上大概花费1万块钱。我的女儿现在上高三,上初中的时候买过保险公司的教育基金,每年支付几千块钱。当时消费水平与教育收费水平与现在不同,所以目前看来,投资回报远不够支付大学开销。1994年我委托一个朋友做过股票,投了几万元钱,回报率在8%~12%之间,感觉还是很不错。
中国的投资市场,适合老百姓的投资产品太少。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投资工具,也就是外汇、股票、基金、国债。现在,许多保险公司过分强调保险的投资功能,这是不正常的,保险第一功能应该是保障。如果不出险,回报率不高于银行才是正常的。
而投资房产或者开店铺,确实是人力所不及。我们这代人,现在是被称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收入可能会比别人高一些,但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也比别人多得多。对于一个每天从早晨7点半工作到晚上6点的人来说,炒房等投资方式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时间,没有专业知识,做这样的投资想赚钱很难。
1983年,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那时候的工资是56块一个月,加上补贴70~80块钱,每个月没有什么结余。但是年终发的奖金我都存起来。在那个年代,存钱的目的是消费,存够电视的钱买电视,存够钢琴的钱买钢琴,当时也没有多余的钱财需要打理。
90年代之后,经济宽裕了,存款慢慢多了。1997年,我买了第一辆车,当时可选的车型还比较少,我选了一部捷达,一次性支付15万元。那时是两人挣钱,养一个孩子,三口之家的格局,经济上感觉比较宽松。虽然也可以选择贷款买车,但我觉得,房子已经分到了,存款放在银行里也是放着,自己没有想要买的东西,数一数够了就拿出来买车。
2002年单位给我配了一辆车,我就把捷达卖掉了,卖了6万元。当时正好单位分房要交6万元。这套房子位置在望京,格局我不太喜欢。2004年夏天,我把它卖掉了,卖了20多万元钱,前后净赚15万。买主把钱交给我之后,我就把它存到活期存折上了,过了半年,也就是今年年初我才想起来转成定期。
我现在也在考虑是否买房投资,但是买什么样的还没有确定。现在我住的房子是前夫分的。我母亲还有房子,不买也会住得很宽裕。到现在为止,我没有贷款买过东西,一点经济压力都没有过。没有压力的另一面就是会忘记理财这件事。我对理财产品不陌生,我只是没有时间, 20多万元能放在银行活期存折上半年之久。我觉得,现在的理财规划师应该更主动寻找可以成为客户的人。如果有一个专家,认真、周到、合理地帮我规划一下,我会乐意接受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愿望。
★女性和银行的理财“姻缘”
女性在不同阶段的保险产品选择会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单身女性
20~30岁年龄阶段的单身女性,更关心的是进修、旅游或筹措结婚经费,由于此阶段收入少且不稳定,应多以保障自己为前提,可重点规划保费较低的纯保障型寿险附加住院医疗、防癌险等健康险以及意外险,或考虑购买包含了妊娠期疾病险和新生婴儿险等产品。
已婚女性
已婚女性如果已经有了公众的医疗保险,在收入一般的情况下,可以只购买一些意外险作为补充,又或是投保价格较低的女性健康保险。
收入较高的已婚女性因为个人可支配财产较多,可购买保险公司推出的价格较高女性健康保险,另外也可以考虑适当地购买一些附加投资连结的保险或综合类险种。
单亲母亲
由于单亲妈妈的经济负担可能较双亲家庭重,所以,应重点考虑孩子的医疗保险,特别是少儿重大疾病保险方面的支出。另外也要加强教育保险,这样不仅可以按一定比例给付孩子的高中、大学的教育金,还有硕士、博士的祝贺金等,甚至在投保人意外身故时,仍然能保证子女的教育费用来源。小提醒:如果在投保过程中离婚,请一定及时办理保险合同的变更手续,否则如果出险,离婚夫妻双方都无法得到保险保障。
投保注意:
1.女性保险
女性朋友在投保时,特别去找一些以女性为名的保险产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做法。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大于男女之间性别的差异性。比如,那些针对妇女疾病的保险,保险费往往很高。如果你买了危险疾病的保险,覆盖比较全面的话,就没必要买这种针对妇女疾病的保险。
2.投保的金额
投保的金额应依据个人的经济情况而定,没有一定的标准,要注意的是不要让保费成为生活上的一个重担。保费负担过重会使得目前的生活品质降低,甚至很可能会迫使投保人在中途退保,如此一来反而失去了原先投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