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课堂文化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数学课堂情境”,让学生的知、情、意、行都得到发展与培养。在这样的数学课堂活动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发生关系,在数学情境活动中传承数学文化。通过数学课堂上的数学活动与师生互动,逐步形成价值、观念与行为。
  
  一、创设活动情境,感受数学的文化美
  
  数学知识、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数学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素材,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计算课“分数加减法”时,我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计算“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计算,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我是直接通分后相加。因为分母可以同时成为128,通分还是比较简单。最后结果是127/128。
  生2:我是这样计算的,1/2 1/4=3/4,3/4 1/8=7/8,7/8 1/16=15/16,算到这里,我发现一个规律,这个结果是后一个分数的分母作分母,分子只要比分母小1就可以了。所以后面我没有计算,直接写了127/128。
  生3:我采用借一还一的方法,先借一个分数1/128,我发现1/128 1/128=1/64,1/64 /1/64=1/32……1/2 1/2=1,最后把借来的1/128去掉,得出1-1/128=127/128。
  生4: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过同类的计算题是可以利用画图解决的。先画上一个正方形,然后依次画上这个图形的1/2、1/4、1/8、1/16、1/32、1/64、1/128,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结果正好是阴影部分即1-1/128,就是127/128。(随后,教师请学生在黑板上画)
  ……
  师:是啊!大家看,原来还可通过画图来计算呀!数学是这样的不可思议,数学真的是太有趣了。
  数学计算的枯燥乏味,是学生讨厌数学的一大原因。但我利用教材这一素材,精心创设了一个普通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尝试、讨论、交流中得到数学美的陶冶感染,感受数学的文化美——数与形的巧妙结合之美。
  总之,创设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文化,是构建数学课堂文化的一大策略。
  
  二、营造人文环境,感悟“数学家”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文化的榜样:班级中的学习佼佼者、历史名人、伟人、生活实际中的普通一员等等。教师应该用优秀的人格形象化育學生的“心田”,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环境:民主平等、相互关怀、双向互动。用教师自身良好的文化修养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交流、对话,在学习中体验,在探索中进取,在活动中熏陶。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剪拼等方法,在实践操作中形成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周长与直径的比总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最后得出圆周长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好像在数学王国中自由翱翔,好像我们的学生就是祖冲之等数学家,让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再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先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初步感受到这一规律的存在,接着,再让学生大胆猜想,然后验证猜想,当我把猜想正确的学生得出的规律命名为“某某同学定律”时,学生成功的喜悦写满脸上,“小数学家”的风范显得最为明显,尝到了“做学问”的乐趣。
  
  三、自主实践参与,体验数学的内在魅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并非是教师手把手地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自主参与,体验数学,这也是构建数学课堂文化的重要策略。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与整理”时,我从学生熟悉的“购物宣传语”情境入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体会数学语言,识别数学信息,从而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
  接着我从学生喜欢的礼品“圣诞礼物”入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圣诞礼物,计算所需多少钱,非常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通过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启示数学就在生活之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然后我运用“青年志愿者服务卡”,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小的“服务卡”,在此可是一举两得:一方面教师引领学生从中进行“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与整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有多种方法计算;另一方面,学生从中充分感受了扶贫帮困活动的温暖、关爱之情,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最后我借用“购物抽奖”在这里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算一算中奖概率(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既是对百分数知识的梳理,也对学生进行了生活教育:在生活中要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理性购物。
  利用学习的百分数知识来用数学——“设计宣传”,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偏见——“数学是编出来的应用题”,其实数学是有用的文化,是现实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自主实践参与,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让不同的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它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不断更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应用技术。数学世界很精彩。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应该从历史的发展、数学的本质出发,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构建数学课堂文化,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培养胜任文化回应性教学的教师既有利于提高多元背景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使教育公平理念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得以实现.基于国际经验并针对我国学生背景多元化的现实,本文建构出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数学 课堂教学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数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实在在地进行探究性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去发现和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将学生的探究活动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中所获的乐趣,逐步学会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本人就此探讨一下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约拿情结”形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初三数学复习也应适应当前这一形势。目前形势各地不平稳,就数学上如何做谈一点我的见解。  关键词:初三数学 复习 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作为基石,而当前升学率的高低仍然困扰着初三数学教师的教法的突破。“应试教育”数可能总是占有一席之地。    一、当前存在问题    首先从复习内容上看,由于受
摘 要:本文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切合实际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意识 动机 思维 品质    创造力是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指出:“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而动物
兴趣是学习认知事物的基本动力。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表几点浅见。    一、动之以情,激起兴趣的萌芽    1. 教学语言应富有情趣。在诸多科目当中,大家普遍认为数学科的教学语言的表达比较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这似乎
摘 要:本文针对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凸现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有效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主体性    前言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要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展现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阵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会自己学习数学是自主学习精神的一种体现。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认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