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204-0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口腔炎及手足等处皮疹为特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报导。特别是2008年首先在我国安徽埠阳地区爆发,出现死亡病例,而后在很多省份出现流行。故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该病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1]。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CoxA﹚16型常见。笔者对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4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4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感染科门诊就诊的诊治的患儿。其中男性160例,女性80例,男女之比例为1.52:1,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的为7岁,小于1岁18例占7.5%﹙18/240﹚,1~3岁147例占61.24%﹙147/240﹚,4~6岁65例占27.06%﹙65/240﹚,6岁以上10例占4.16%﹙10/240﹚。幼儿园群居的患儿165例占68.75%,散居儿童75例占31.25%病程5~14天,平均10天。所有病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同时排除其它出疹性疾病。本病1年四季均可发病以以4~6月为多见共156例65%。
2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出疹前多数无明显全身表现,240例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以低热居多,临床治疗显示,中-低热症状155例﹙64.58﹪﹚,高热45例﹙18.75﹪﹚.20例﹙8.33﹪﹚患儿出现并发症﹙心肌炎7例,下呼吸道13例﹚。患儿就诊前就伴有食欲不振、口痛、流涎、拒食、恶心、少数有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2﹚发疹情况:患儿都有可见不同程度的皮疹,集中分布在手掌、足掌、口腔粘膜,臀部、膝盖和手臂。同一患者,手、足、口腔皮疹不一定全部出现,有的仅表现为上鄂粘膜斑疹或疱疹性咽峡炎。﹙3﹚皮疹特点:手、足、臀部、膝、肘等处可见孤立散在红色斑丘疹,水疱,直径1~4mm,周围有炎性红晕,薄壁疱疹、疱液清,数个或10个不等,斑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少量混浊液体,大小不一,大者如黄豆大小,小的如芝麻大小,少数有痒感,多数无自觉症状,一般在5~10天内结硬皮,并逐渐消失。﹙4﹚口腔表现:205例患儿有口腔粘膜病变,占85.41﹪,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斑疹、丘疹和疱疹,初起多为丘疱疹,1~2天形成溃疡约2~3mm大小,分布于颊粘膜、舌面及软鄂,浅而微带灰色的溃疡,周围有炎性红晕,上鄂多见粘膜斑疹,局部淋巴结未及肿大,疱疹出现后2~10天迅速吸收。﹙5﹚临床分型 轻型220例,中型20例。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多数患者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分类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18例白细胞数增高在10×109/L。﹙2﹚血糖:50例患儿检测血糖,7例轻度升高。﹙3﹚心肌酶:多数患儿有1~2项心肌酶升高,以乳酸脱氢酶升高为常见。﹙4﹚X胸片:16例有肺纹理增粗表现。
4治疗 本组240例患儿均给予抗病毒及对症处理。首先给予临床轻重评估,早期识别病情轻重,提高警惕防止疾病重症化进展。轻症给予抗病毒口服液或蓝芩口服液治疗,病情较重者使用病毒唑静脉滴注,白细胞升高的加用抗生素治疗。对口腔炎、舌炎、多处溃疡面大的拒食患儿,可酌情加用维生素,促使粘膜溃疡愈合,同时给予小儿氨基酸静脉滴注增加能量。有高热可酌情加用地塞米松,以减轻免疫反应。本组患儿全部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讨论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呈全球性。多数患者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3]。手足口病为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A16病毒,有时为柯萨奇A5、A10,散发性者可见由于柯萨奇A7、A9、B1、B2、B3或B5及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4],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呼吸道传播,表现为口腔炎及手足皮疹,多见于4岁以下幼儿,少数发于6~7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发。本组病例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有密切接触史,幼儿园群居的患儿165例占68.75%,明显高于散居儿童75例占31.25%;﹙2﹚3岁以下147例占61.24%;﹙3﹚全年可有散发,以4~6月为多见共156例65%;﹙4﹚手、足、臀部均见斑丘疹及水泡疹。﹙5﹚本组2例误诊为口腔溃疡,查体欠仔细,因疾病早期皮疹不明显,仅在手掌或足底存在单个细小的红色皮疹,不易发现,应注意其特征及流行病学,以免误诊。﹙6﹚有8例儿童发病2次,是由于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感染后产生的某一型特异性免疫,不能阻止其它血清型或亚组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因此机体可先后获同时感染各种不同血清型或亚组病毒[5]。本组240例中,68.75%发生在幼儿园,说明儿童之间相互感染易引起广泛传播,提示幼儿园应重视防范,除做好晨检,还要注意孩子精神状况、体温表现,一旦发现手足口病应隔离、及时报告、及时告诉家长、及时就医,对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严格消毒,室内要注意通风,并加强卫生宣教增加家长对该病的认识、了解。当该病开始流行时及该病好发季节,家长应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公共场所,尽量避免被传染。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因人而异,本组240例均预后良好未见神经系统症状,无凶险病人发生。
参考文献
[1]傅发展,123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0﹚:83;
[2,5]李兰娟,手足口病〔M〕.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2008,27-28;
[3]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救治中的几点体会.2008.15﹙4﹚;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2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口腔炎及手足等处皮疹为特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报导。特别是2008年首先在我国安徽埠阳地区爆发,出现死亡病例,而后在很多省份出现流行。故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该病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1]。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CoxA﹚16型常见。笔者对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4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4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感染科门诊就诊的诊治的患儿。其中男性160例,女性80例,男女之比例为1.52:1,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的为7岁,小于1岁18例占7.5%﹙18/240﹚,1~3岁147例占61.24%﹙147/240﹚,4~6岁65例占27.06%﹙65/240﹚,6岁以上10例占4.16%﹙10/240﹚。幼儿园群居的患儿165例占68.75%,散居儿童75例占31.25%病程5~14天,平均10天。所有病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同时排除其它出疹性疾病。本病1年四季均可发病以以4~6月为多见共156例65%。
2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出疹前多数无明显全身表现,240例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以低热居多,临床治疗显示,中-低热症状155例﹙64.58﹪﹚,高热45例﹙18.75﹪﹚.20例﹙8.33﹪﹚患儿出现并发症﹙心肌炎7例,下呼吸道13例﹚。患儿就诊前就伴有食欲不振、口痛、流涎、拒食、恶心、少数有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2﹚发疹情况:患儿都有可见不同程度的皮疹,集中分布在手掌、足掌、口腔粘膜,臀部、膝盖和手臂。同一患者,手、足、口腔皮疹不一定全部出现,有的仅表现为上鄂粘膜斑疹或疱疹性咽峡炎。﹙3﹚皮疹特点:手、足、臀部、膝、肘等处可见孤立散在红色斑丘疹,水疱,直径1~4mm,周围有炎性红晕,薄壁疱疹、疱液清,数个或10个不等,斑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少量混浊液体,大小不一,大者如黄豆大小,小的如芝麻大小,少数有痒感,多数无自觉症状,一般在5~10天内结硬皮,并逐渐消失。﹙4﹚口腔表现:205例患儿有口腔粘膜病变,占85.41﹪,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斑疹、丘疹和疱疹,初起多为丘疱疹,1~2天形成溃疡约2~3mm大小,分布于颊粘膜、舌面及软鄂,浅而微带灰色的溃疡,周围有炎性红晕,上鄂多见粘膜斑疹,局部淋巴结未及肿大,疱疹出现后2~10天迅速吸收。﹙5﹚临床分型 轻型220例,中型20例。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多数患者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分类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18例白细胞数增高在10×109/L。﹙2﹚血糖:50例患儿检测血糖,7例轻度升高。﹙3﹚心肌酶:多数患儿有1~2项心肌酶升高,以乳酸脱氢酶升高为常见。﹙4﹚X胸片:16例有肺纹理增粗表现。
4治疗 本组240例患儿均给予抗病毒及对症处理。首先给予临床轻重评估,早期识别病情轻重,提高警惕防止疾病重症化进展。轻症给予抗病毒口服液或蓝芩口服液治疗,病情较重者使用病毒唑静脉滴注,白细胞升高的加用抗生素治疗。对口腔炎、舌炎、多处溃疡面大的拒食患儿,可酌情加用维生素,促使粘膜溃疡愈合,同时给予小儿氨基酸静脉滴注增加能量。有高热可酌情加用地塞米松,以减轻免疫反应。本组患儿全部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讨论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呈全球性。多数患者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3]。手足口病为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A16病毒,有时为柯萨奇A5、A10,散发性者可见由于柯萨奇A7、A9、B1、B2、B3或B5及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4],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呼吸道传播,表现为口腔炎及手足皮疹,多见于4岁以下幼儿,少数发于6~7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发。本组病例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有密切接触史,幼儿园群居的患儿165例占68.75%,明显高于散居儿童75例占31.25%;﹙2﹚3岁以下147例占61.24%;﹙3﹚全年可有散发,以4~6月为多见共156例65%;﹙4﹚手、足、臀部均见斑丘疹及水泡疹。﹙5﹚本组2例误诊为口腔溃疡,查体欠仔细,因疾病早期皮疹不明显,仅在手掌或足底存在单个细小的红色皮疹,不易发现,应注意其特征及流行病学,以免误诊。﹙6﹚有8例儿童发病2次,是由于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感染后产生的某一型特异性免疫,不能阻止其它血清型或亚组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因此机体可先后获同时感染各种不同血清型或亚组病毒[5]。本组240例中,68.75%发生在幼儿园,说明儿童之间相互感染易引起广泛传播,提示幼儿园应重视防范,除做好晨检,还要注意孩子精神状况、体温表现,一旦发现手足口病应隔离、及时报告、及时告诉家长、及时就医,对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严格消毒,室内要注意通风,并加强卫生宣教增加家长对该病的认识、了解。当该病开始流行时及该病好发季节,家长应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公共场所,尽量避免被传染。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因人而异,本组240例均预后良好未见神经系统症状,无凶险病人发生。
参考文献
[1]傅发展,123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0﹚:83;
[2,5]李兰娟,手足口病〔M〕.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2008,27-28;
[3]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救治中的几点体会.2008.15﹙4﹚;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