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可以将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与校本教材相融合,并以各种传统节日为契机,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的各种课程当中。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相关的文化展览,来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文化视野。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在学生中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一些影视剧作品中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应当将其文化价值充分地挖掘出来。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文化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农村中小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634。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007-03
引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无数劳动人民积累的宝贵财富,世世代代薪火相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不仅能让校园中处处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我们应当大力构建充满传统底蕴的书香校园。另外,学校还应当加强对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只有教师首先形成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先进观点,才能带动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培养其对于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真挚情感。
一、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学校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应当通过学生生活环境的精心营建来使学校发挥出良好的熏陶作用[1]。学校可以在校园的基础设施中加入国学元素,例如在墙壁上雕刻或张贴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画像、简介、代表作品等,还可以在教室内悬挂一些名言警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要想使武术文化在校园内得到普及和传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大型的橱窗文化长廊、电子屏等,作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场所。同时,学校还可以将宣传区中划分出一定的区域作为武术文化区,以及鼓励每个班级集思广益,组织创作主题黑板报。在学校设立的武术训练场馆内,可以铺设武术文化相关图案的地毯,在场馆内的墙壁上张贴鼓舞人心的宣传标语,搭配以武术健儿经典招式的剪影。
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由师生共同营造,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周围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耳濡目染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二、经典文化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学校校本教材的编撰是学校相关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水平与当地特色进行设计的,因此,学校想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入手[2]。比如说,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为每一个年级编撰用来晨读的专用校本教材。在晨读材料中,可以融入精心筛选过后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相关的优秀文化内容。每天清晨,各年級学生都朗读着这些传统文化精华,校园中充满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而学生也能从教师所选取的古代作品中汲取关于人生的道理。
另外,校本课程的设计还可以与当地民风民俗相融合。例如,学校可以以新年为主题为学生设计校本课程任务,让学生通过搜集网络资料,走访身边老人来了解当地庆祝新年期间的特色民风民俗。在这样的社会实践中,新年文化与校本课程任务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于家乡和祖国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其热爱之情。另外,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还可以与学生所学习的各学科教材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多的语文课程相关的国学经典,讲述我国数学家对数学的探索与取得的耀眼成就,还可以图文并茂地介绍中国古代各种传统乐器,以及各地不同流派的音乐之间风格的差异等等。这样,学生能够对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与节气也是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与宣传的良好契机,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挖掘[3]。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多姿多彩的主题活动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的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具有更深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节气时令的摸索与体现出的智慧。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对二十四节气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作以节气时令为主题的书签、明信片、手抄报等。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一些有趣的民俗活动,例如在端午节前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织五色绳,一起包粽子,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观看赛龙舟的表演。中秋节前后,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带领学生背诵相关的古代诗词,启发学生写作一些关于中秋月圆的文学作品,像古人一样对月吟诗。在学校的一些大型集体活动上,还可以融入“飞花令”的形式来活跃气氛,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古典诗词积累,从而丰富其精神世界。
四、以各种课程为载体
学生在学校中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来学习文化知识。因此,学校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应当立足于课程这一重要的渠道和载体,来深化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语文学习中。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学生的古诗文诵读与背诵,歇后语、谚语的积累,古代名言警句的摘抄等等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诗词文化的优美韵律。这样,学生在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在学校的音乐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各地的戏曲艺术。在美术课上,学生则可以开展绘制脸谱的比赛,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于京剧源流,脸谱的相关讲究以及京剧名曲有了充分的了解,其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锻炼也能融入其中。
另外,“礼”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强调对一个人品行、行为等的要求,现如今,要求学生学习礼文化也并不过时。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学习中国礼文化中的一些正面的、精华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彬彬有礼,互相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弟子规、论语等礼文化学习的辅助课程,帮助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成为真正的翩翩君子,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举办各种活动
学生往往对于学校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有着高涨的热情,因此,学校可以大力建设校园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创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社团。如国学社、武术社、汉服社、太极拳兴趣社等等。通过这些社团的建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组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绘画、舞蹈、十字绣等兴趣小组,与学生社团相结合,开办一系列的比赛与展览活动。
其中,展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宣传形式。例如学校宣传剪纸艺术时,就可以规划出专门的场地,邀请剪纸工艺大师前来,进行面向全体师生,甚至是面向社会的剪纸艺术展览。在这个展览中,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各种各样的剪纸风格与精巧的剪纸作品,还能根据相关人员的解说,了解更多专业化的知识。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展览中设置当场演练的环节,让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兴趣和了解能够落实在实践中,亲自动手尝试,剪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根据剪纸专家的指导,尝试不同的剪法,从而体会到中华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巧与其独特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六、依托网络平台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校弘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提供了更多可能,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录制一些主题微课作品,开设传统文化直播课程,方便学生在家中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在新年期间,学校就可以根据我国新年时期的民风民俗,开设有关拜年的家庭礼仪,“年”的傳说,各种新年美食以及窗花制作等的民俗课程。另外,通过智慧校园等网络平台的构建学校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方便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技能,如书法、国画、刺绣等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其校园网站上开辟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栏,定期进行内容上的更新;开设学校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定期进行有关古代经典的文章的推送,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
七、影视中的文化影响
一些服饰、道具与场景制作精良,剧本编撰考究的优秀文艺作品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这些影视剧作品由于剧情精彩,演员具有较高的人气,往往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影视中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还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学校进行古代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弘扬的优秀载体。所以,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其优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在对我国的武术文化进行了解时,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武术、武侠影片。例如五六十年代的黄飞鸿系列,七十年代的李小龙系列以及著名的电影《少林寺》。在这些武侠影片中,不仅展现了精彩的中华武术文化,更重要的是其在一招一式中,蕴藏着我国特有的武术伦理道德思想,蕴藏着无数人对于正义与良知的渴望与呼唤。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无论故事如何发展,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例如在电影《卧虎藏龙》中,不断强调的人剑合一的理念,以及武侠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忠孝难以两全的抉择之下,往往会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永远以天下为重,展现出一种悲壮的侠义精神。另外,许多武术题材的影视剧中都蕴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能让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无数战士的浴血奋战、做出的巨大牺牲,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昂扬的斗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应当利用当地民俗特色,积极寻找各种契机,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校园中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得到协同提高。无论是剪纸、武术还是古典诗词,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藏着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我们应当珍视其中的文化价值,不应当放任其在时代的发展中慢慢湮灭。通过以课堂为主渠道,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为辅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品性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得到良好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吴瑜卿.含英咀华灌溉德育之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案例探新[J].中小学德育,2019(7):32-34.
[2]谢彦萍.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实现文化铸魂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J].宁夏教育,2019(10):32-35.
[3]李继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J].天津教育,2019(11):68-69.
作者简介:
赵成春(1980-),男,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汉族,高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文化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农村中小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634。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007-03
引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无数劳动人民积累的宝贵财富,世世代代薪火相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不仅能让校园中处处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我们应当大力构建充满传统底蕴的书香校园。另外,学校还应当加强对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只有教师首先形成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先进观点,才能带动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培养其对于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真挚情感。
一、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学校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应当通过学生生活环境的精心营建来使学校发挥出良好的熏陶作用[1]。学校可以在校园的基础设施中加入国学元素,例如在墙壁上雕刻或张贴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画像、简介、代表作品等,还可以在教室内悬挂一些名言警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要想使武术文化在校园内得到普及和传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大型的橱窗文化长廊、电子屏等,作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场所。同时,学校还可以将宣传区中划分出一定的区域作为武术文化区,以及鼓励每个班级集思广益,组织创作主题黑板报。在学校设立的武术训练场馆内,可以铺设武术文化相关图案的地毯,在场馆内的墙壁上张贴鼓舞人心的宣传标语,搭配以武术健儿经典招式的剪影。
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由师生共同营造,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周围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耳濡目染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二、经典文化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学校校本教材的编撰是学校相关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水平与当地特色进行设计的,因此,学校想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入手[2]。比如说,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为每一个年级编撰用来晨读的专用校本教材。在晨读材料中,可以融入精心筛选过后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相关的优秀文化内容。每天清晨,各年級学生都朗读着这些传统文化精华,校园中充满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而学生也能从教师所选取的古代作品中汲取关于人生的道理。
另外,校本课程的设计还可以与当地民风民俗相融合。例如,学校可以以新年为主题为学生设计校本课程任务,让学生通过搜集网络资料,走访身边老人来了解当地庆祝新年期间的特色民风民俗。在这样的社会实践中,新年文化与校本课程任务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于家乡和祖国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其热爱之情。另外,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还可以与学生所学习的各学科教材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多的语文课程相关的国学经典,讲述我国数学家对数学的探索与取得的耀眼成就,还可以图文并茂地介绍中国古代各种传统乐器,以及各地不同流派的音乐之间风格的差异等等。这样,学生能够对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与节气也是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与宣传的良好契机,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挖掘[3]。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多姿多彩的主题活动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的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具有更深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节气时令的摸索与体现出的智慧。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对二十四节气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作以节气时令为主题的书签、明信片、手抄报等。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一些有趣的民俗活动,例如在端午节前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织五色绳,一起包粽子,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观看赛龙舟的表演。中秋节前后,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带领学生背诵相关的古代诗词,启发学生写作一些关于中秋月圆的文学作品,像古人一样对月吟诗。在学校的一些大型集体活动上,还可以融入“飞花令”的形式来活跃气氛,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古典诗词积累,从而丰富其精神世界。
四、以各种课程为载体
学生在学校中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来学习文化知识。因此,学校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应当立足于课程这一重要的渠道和载体,来深化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语文学习中。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学生的古诗文诵读与背诵,歇后语、谚语的积累,古代名言警句的摘抄等等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诗词文化的优美韵律。这样,学生在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在学校的音乐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各地的戏曲艺术。在美术课上,学生则可以开展绘制脸谱的比赛,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于京剧源流,脸谱的相关讲究以及京剧名曲有了充分的了解,其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锻炼也能融入其中。
另外,“礼”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强调对一个人品行、行为等的要求,现如今,要求学生学习礼文化也并不过时。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学习中国礼文化中的一些正面的、精华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彬彬有礼,互相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弟子规、论语等礼文化学习的辅助课程,帮助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成为真正的翩翩君子,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举办各种活动
学生往往对于学校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有着高涨的热情,因此,学校可以大力建设校园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创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社团。如国学社、武术社、汉服社、太极拳兴趣社等等。通过这些社团的建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组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绘画、舞蹈、十字绣等兴趣小组,与学生社团相结合,开办一系列的比赛与展览活动。
其中,展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宣传形式。例如学校宣传剪纸艺术时,就可以规划出专门的场地,邀请剪纸工艺大师前来,进行面向全体师生,甚至是面向社会的剪纸艺术展览。在这个展览中,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各种各样的剪纸风格与精巧的剪纸作品,还能根据相关人员的解说,了解更多专业化的知识。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展览中设置当场演练的环节,让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兴趣和了解能够落实在实践中,亲自动手尝试,剪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根据剪纸专家的指导,尝试不同的剪法,从而体会到中华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巧与其独特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六、依托网络平台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校弘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提供了更多可能,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录制一些主题微课作品,开设传统文化直播课程,方便学生在家中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在新年期间,学校就可以根据我国新年时期的民风民俗,开设有关拜年的家庭礼仪,“年”的傳说,各种新年美食以及窗花制作等的民俗课程。另外,通过智慧校园等网络平台的构建学校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方便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技能,如书法、国画、刺绣等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其校园网站上开辟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栏,定期进行内容上的更新;开设学校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定期进行有关古代经典的文章的推送,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
七、影视中的文化影响
一些服饰、道具与场景制作精良,剧本编撰考究的优秀文艺作品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这些影视剧作品由于剧情精彩,演员具有较高的人气,往往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影视中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还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学校进行古代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弘扬的优秀载体。所以,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其优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在对我国的武术文化进行了解时,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武术、武侠影片。例如五六十年代的黄飞鸿系列,七十年代的李小龙系列以及著名的电影《少林寺》。在这些武侠影片中,不仅展现了精彩的中华武术文化,更重要的是其在一招一式中,蕴藏着我国特有的武术伦理道德思想,蕴藏着无数人对于正义与良知的渴望与呼唤。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无论故事如何发展,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例如在电影《卧虎藏龙》中,不断强调的人剑合一的理念,以及武侠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忠孝难以两全的抉择之下,往往会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永远以天下为重,展现出一种悲壮的侠义精神。另外,许多武术题材的影视剧中都蕴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能让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无数战士的浴血奋战、做出的巨大牺牲,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昂扬的斗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应当利用当地民俗特色,积极寻找各种契机,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校园中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得到协同提高。无论是剪纸、武术还是古典诗词,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藏着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我们应当珍视其中的文化价值,不应当放任其在时代的发展中慢慢湮灭。通过以课堂为主渠道,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为辅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品性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得到良好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吴瑜卿.含英咀华灌溉德育之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案例探新[J].中小学德育,2019(7):32-34.
[2]谢彦萍.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实现文化铸魂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J].宁夏教育,2019(10):32-35.
[3]李继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J].天津教育,2019(11):68-69.
作者简介:
赵成春(1980-),男,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汉族,高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