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视野中的人与动物关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动画片《小马王》选择马的视角来看世界,让人和动物处在平等位置上,用生态主义的观念来设计影片中的主要角色。成功塑造了小马王、小雨、小川、上校等形象。
  [关键词] 《小马王》 生态主义 角色设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21
  美国梦工场制作的动画片《小马王》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画影片,关于一匹骏马的历险传奇,这匹马让强大的人类也无可奈何的神奇力量和智慧,自然会赢得孩子们的欢心。但故事深层所包含的意蕴又是很成人化的,绝非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所能体会得到的。
  这部动画片重要的特色是打破传统,片中的动物们不再像动画片观众已习以为常的用人类的语言对话交流。制作人认为:“如果我们让动物说话,那么无论你再作任何努力,这都将使本片更像是一部滑稽的喜剧。这与所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无疑是冲突的。”回归于自然,马就是在草原上奔腾的骏马,而不是披着马皮的人,对动画片的拟人化动物形象来说是一种超脱。不使用人类语言的动物形象,通过它的神情、动作、简单的旁白,你就知道它要说什么话,知道它当时的所想、所感,如同心与心之间沟通式的感受。当小马王误入牛仔营地时失去自由的同类们提醒小马王快逃时,当小马王提示患难相依的小川可以骑上马背时,都是用神情和动作明白无误地传情达意的,真是妙不可言。加上马的嘶鸣和不同的音乐旋律,连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起伏也表露无疑。
  其实,人类还无法进入马的内心世界,马的表情动作也是模拟人类的,因而依然是拟人化形象。只是形象的思维完全是从马的角度观察人、观察世界,避免了马说人话的虚拟化、童话化,无论如何增加了真实感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选择马的视角来看世界,让人和动物处在平等位置上,是用生态主义的观念来设计影片中的主要角色。
  一
  在19世纪美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上,影片重点塑造了小马王斯比瑞特的形象。小马王的形象造型以硬朗的线条,褐色健康的肤色,再加上刚强坚毅的“眉毛”(马本没有那种人类的眉毛,这一大胆的创造是突出性格的画龙点睛之笔),勾勒出一个充满阳刚英气的骏马形象。动画片被中文译者译为《小马王》是抓住了这一形象的精神特质。这匹狂野不羁的小马刚刚出现,就有一种王者的气质,他是族群里的希望与未来之星,是生来要成为领导者的。他与猎豹搏斗、与雄鹰赛跑,都表现了他对这片土地和他的族群所拥有的责任感,后来梦想果然成真,他带领着自己的族群在草原上愉快的生活着。当他被人抓去的时候还挂念着他的族群,甚至爱情也无法让他流连忘返。影片中,他两次为了族群的利益义无反顾地作出牺牲:一是被牛仔们追捕时为了避免引狼入室而奋不顾身地自投罗网;二是被抓去修筑铁路,发现铁路威胁到族群的生存时,以不惜玉石俱焚的果敢坚决行动引发了大爆炸。以族群的利益为重不计较自我的得失,这是一个王者的风范。
  小马王的王者之气注定了他的无法被驯服,注定了他一定会挣脱强加给他的任何锁链。对自由的热爱是他的天性,“斯比瑞特(Spirit)”在拉丁语中也正是“自由的灵魂”的意思,这一名称象征着一种不肯屈服的精神。小马王斯比瑞特对自由的追求和捍卫成为本片的情节主线。片中多次出现他在辽阔原野上尽情尽兴地奔跑享受自由,也多次细致地刻画他为了捍卫自由与人类殊死抗争。他第一次被抓到营地的时候,拴在马厩里的战马任凭人类摆布、野性尽失的状态给了他深深的刺激,他决计不让这样的状况在自己身上出现。他多次踢走为他修剪毛发,钉马钉,印马印的工匠;士兵们试图骑上马背驾驭他,一连七八个被甩到了半空中。甚至在三天三夜没有得到食物和水,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面对最强大的对手,他依然那样倔强、坚强,经受挫折而不气馁,最后以超越生命极限的力量爆发战胜了对手。这种超越生命极限的力量在阻止铁路修筑和飞跃峡谷时还两次爆发,充分体现了他为捍卫自由而不屈不挠的精神。小马王代表的是妄自尊大的人类无法征服的自然,“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些人类社会的格言和诗句也成为他的生命旋律。最终,处在后有追兵、前临峡谷的绝境时,他毅然选择了飞越,用不可思议的飞越诠释对自由的向往,最终飞越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之地。
  小马王形象塑造成功之处在于,除了倔强、坚强的性格主体特征之外,也刻画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征,使形象丰满、富于立体感。例如他对爱情、对友人,表现出柔情似水的一面。特别是与可爱的小母马“小雨”的相恋给影片男性化锋芒毕露的抗争情节增添了柔和浪漫色彩。与小川的相处,不仅有患难相依、生死与共的时刻,也有和谐相对的温馨时光,即便在小川试图驯服他的时侯,他的拒绝也显得温和得多。让观众看到我们的主人公不仅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小马王形象不但性格鲜明,影片对他的内心活动也表现得也很深入。特别是内心情感的冲突。虽然不能像小说用文字刻画人物心理,也不能像其它动画片一样用对话来流露心理,但影片通过一系列动作把小马王内心活动展现出来。突出的例子是:为了救小雨他又一次失去了自由,被送到开往西部的列车去修铁路的途中。小马王感到前途未卜,意志消沉。一时的迷茫与痛苦,影片是用小马王在列车车厢里无精打采的神态和凝望阴暗夜空中飘舞的雪花来表现的。他仿佛看见族群正在看着他,想念在大草原上自由的日子,情绪暗淡。在火车翻过山头看到太阳的刹那,心情又为之一变。这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的森林与马群是那样的美丽,他看到了希望,坚强不屈的主导性格又重新占了上风。短暂的情绪波动刻画得相当细腻。
  二
  在影片的群马形象中,还有与众不同的一匹:母马小雨。小雨的形象造型清新秀美,棕白相间的色彩,在灵动中透露出浪漫,体现的是女性的柔美。片中那些被人类驯服的马,颜色显得很暗淡。无论是在马厩里,还是在火车车厢里出现的那些马都是色彩暗淡,明显已被人类奴役很久,失去了象小马王一样的野性,也没有那股活力和向往自由的精神。小雨则是和小马王一样色彩鲜亮、充满活力的形象,二者之间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恋人关系。   影片中小马王与小雨被套在一起,是一个别出心裁的恋爱场景。在影片充满了征服与反征服、追逐与奔逃的惊险氛围中,是个难得的温馨场面。小马王和小川一同逃出军营后进入了小川的世界,小川发现有的马永远不能被驯服,于是将小马王放出马栏,但是给他套上了绳索,绳索那一头套的是小雨,这样他们只能同进同出。小马王虽然不能理解小雨对小川那么好,甘心做他的坐骑,“真是没天理!”但“我认了,她太迷人了……我只好跟着她去看看她的世界。”由于一条绳索相连,他们一同在草原上漫步,一同游泳,有了更多机会脉脉含情彼此相视,又在丛林河边嬉戏,一瞬间飞起许多纯白色鸟儿,结合着柔和的光影,场景美仑美奂。在一绳相系的时侯,两位主角时而逗孩子玩,时而一块儿亲密地吃果子。小马王还从树上摘下苹果衔给小雨传达出自己的情意,绝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示爱方式,马别样的爱情场景令观众忍俊不禁,也不得不佩服导演丰富的想象力。
  将二者一线相牵的这条绳索的名字应当叫做爱情。爱情是束缚自由的,当人们选择了爱情,也就放弃了自由至少是部分的自由,但是那是甜蜜的束缚,每一个人,都会被爱情的绳索套住。难怪崇尚自由胜过生命的小马王陶醉于爱情时会认为“我这一辈子第一次觉得左右为难”。这是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细节,这条套住两匹马的爱情绳索,让人联想起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下老人为有情人所系的红绳,“挣不断的红丝线”。只不过,体现出人类爱情的红丝线是无形的,联系本片两位主人公的爱情绳索却是具象的,但对于表现两匹马之间的爱情来说,难道不是很符合其身份特点的绝妙设计吗?
  三
  本片中的人类形象也是从马的视角去观察,以生态平等主义为是非判断标准来塑造的。首先是与小马王在患难之中结下深厚友谊的印第安男孩利特尔·克里克,影片的中文版译为“小川”,大约是为了突出这个美国西部之魂而借用了中国西部的地名,我们也姑且称他“小川”。小川和小马王一样是西进运动的受害者,同样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也注定了他和小马王心心相通,同生死共患难。在小马王的危难关头,小川两次出手相救;小马王也曾救过小川的性命,最后的峡谷飞跃也是带上小川共同的飞跃。两人的生死相依不仅仅建筑在利益相同、追求目标相通的基础上,也与小川的善良宽厚有关。他同样希望小马王成为自己的坐骑,但采取温和的驯服方式,不像骑兵们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那样暴烈。在理解小马王不甘心被束缚的心态后主动释放了他,并让他回家。当小马王为救他和小雨再次被抓走之后,他毅然沿着无尽的铁路去寻找小马王,就像后来他说的:“I know I will find you!”最后他又让心爱的坐骑小雨与小马王一起回家乡,成全了这对恋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川以他的真诚、善良、平等相待,赢得了小马王的信赖,最终小马王主动让他骑上自己的背上。两人的患难之交是友情的最好诠释。小川作为这部影片配角,塑造得也相当丰满。
  主要的对立面形象是西拓者的头目上校,人称“响尾蛇”。从这个雅号可见这一人物的歹毒、残忍,但影片并未将他漫画化、简单化。从人物造型来看,此人高大健壮,军人的挺拔身材,脸部线条刚健有力、棱角分明,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强者形象。他的确冷酷无情,从他驯服野马的不择手段;从他率队对印第安部落的掠夺屠杀,都显现出残忍的一面。同时,在过人的冷静中又带有几分狡诈。看到那么多人都无法制服这匹性格暴烈的野马,在一片惊慌失措的喧腾声中,只有他一个人保持出奇的镇静。他并不急于出手,不轻易干没有把握的事情,而是下令饿它三天,耗尽对方体力和意志后再战,事半功倍。他这一手的确很狡猾,如果不是小马王逆境中的爆发,如果不是印第安人小川的及时出手,“饥饿战术”几乎取得成功。上校正得意洋洋向他的手下炫耀,“没有驯服不了的马,只要有时间、纪律和耐心,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在肆意羞辱面前,小马王发飙了,奋力将他抛到半空中让他威风扫地。
  尽管上校下手狠毒,恼羞成怒时要杀了小马王,但他也算得上是小马王的“知己”:最后他在目睹小马王飞跃峡谷成功后,被小马王不屈的精神所感动而颔首表示敬佩,阻止了手下的射击举动,意味深长地让主角和印第安人离开了。多少也体现了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也为这个本来有些残忍、狡诈的角色增添了些许人情味,整个角色更显立体。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大自然文学走向动漫市场研究》成果。(编号:2011年43号。)
  作者简介
  方曙,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其他文献
[摘要] 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与文学语言的语义性特征的学科差异,天然地形成了语文与音乐课程在内涵释义上的互补关系,并诱发了两者在语境表达上的互动效应。一方面,信息化教学的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使语义互补得以网络化支持;另一方面,我国中心小学网络教室的增设及其普及化方向,使语境互动得以课堂化实现。  [关键词] 环境音乐 语文 语境 互动 教学  doi:10.3969/j.issn.
[摘要]建安谈论之风是汉末清议至正始玄学的过渡阶段,其对建安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点: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以气为文”的文学风貌以及书信体的文学批评样式。建安文学独抒情志与儒家诗教观并存的现象与谈论之风影响下的建安学术转型有关,汉末文士反对两汉经学的繁缛,希冀原始儒学精神的复归。  [关键词]建安谈论 建安文学 以气为文 书信谈论    谈论之风是中国文化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是士大夫阶层文化反思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赢得广大影迷的追捧,不仅在于影片的艺术欣赏价值,还在于影片内容鲜明的现实意义。影片通过讲述银行家安迪·杜福雷从“入狱”到“越狱”的经历,展现了其为追求自由而执着奋斗的精神,对自由不顾一切地追求,对灵魂和希望救赎的渴望,成了《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影片抓住了现今社会人类在各种体制下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并弘扬了一种救赎精神,赢得了观众的共鸣。《肖申克的救赎》为观者提供了一场精神
[摘要] 《迁徙的鸟》是“优质纪录片专业户”雅克贝汉的经典力作。雅克贝汉满怀着法国浪漫情怀诗意地记载阐述了这些候鸟们的生命圆弧,他带着我们近距离接近鸟群,探寻着鸟的灵魂深处,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气魄,更感受到了自然界生命生存的本能和希望的动力。同时,他还努力传达了“和谐”的意识:人与鸟类的关系;文明与自然的矛盾。  [关键词] 纪录片 《迁徙的鸟》 法国纪录片 浪漫  
【作者简介】王斐,女,河南安阳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当代艺术研究。  为了更具体的了解俄罗斯当代美术画廊,笔者去了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通过边走边记录的方式,对俄罗斯当代美术画廊有着深刻的认识。画廊艺术所带来的魅力直接触动学者的心灵。总的来说,画廊艺术的魅力直接润滑人的视野。  一、俄罗斯当代画廊艺术  受苏联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  现实主义的画廊艺术仍然流传在俄罗斯当
[摘要] 张艺谋导演的很多作品都源于对当代小说的改编。以近期热播的《金陵十三钗》为例,源于文学名篇的改编让故事的内容更具有思想内涵,提高了电影的基础高度,同时改编后电影的热播也让文学作品进入或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另一方面,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在商业化、通俗化的同时,也削弱了原著的艺术价值。毋庸置疑,改编是把双刃剑。  [关键词] 张艺谋 《金陵十三钗》 改编 过度“诠释”  张艺谋的成
[摘要] 十一届全国美展虽然涌现出的一小批表现新的创作意识、对新技法新材料的大胆探索,以及对当下现实题材的描绘的中国画作品让我们眼前一亮,但毋庸置疑多数作品就其图式看来依旧老套到掉牙。要使中国画要在当下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那么它的图式就必须具有足够的新奇度和难度,藉此唤起观者潜在心理图式与当下视觉感受的冲突,当代中国画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便是图式“陌生化”。  [关键词] 十一届全国美展 中
“每一个国家的影视文化都与本国的政治历史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千丝万缕的联系。”[1]僵尸片也不例外,只是用血腥、恐怖的外壳来包裹。与传统的僵尸片所带来的恐怖、血腥不同,《僵尸胡安》以黑色幽默的喜剧性因素打破了传统僵尸片的阴暗与恐怖,对传统的僵尸片重新进行了解构与颠覆,用一种新的影视叙事策略,颠覆传统僵尸片黑暗、恐怖、血腥、冷漠的惯有叙事方法与价值观倾向,打破传统僵尸片结构框架寻求自由架构。这种
[摘要] 2011年11月上映的《失恋33天》以890万的成本收获3.5亿票房,创小成本国产片神话,《失恋33天》的票房成功除了依靠成功的电影营销策略、“语录式”的台词风格以及迎合年轻人的审美趋势这三方面之外,电影本身的“分量”也不能视而不见,加上文章、白百合等一干演员的到位表演,题材的“实际性”和“时尚性”等诸多因素,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了2011年度最大的电影票房黑马。  [关键词] 营销;语录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恐怖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并诞生了多部经典之作。无论是在剧本创作还是在影片拍摄方面,日本的恐怖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制作精良,叙述视角独特,注重社会内涵,这使日本的恐怖电影迥异于场面血腥重口味的欧美恐怖、荒诞怪力的香港僵尸、阴郁神秘的泰国降头及黑童话般的韩国校园,能够长盛不衰,持续吸引着庞大的观影群体。笔者想通过日本系列恐怖电影的经典名片《午夜凶铃》、《咒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