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自古就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说法,民歌历来是人民生活的艺术概括和缩写,是人们思想观念、文化心理和习俗方式多方面的真实反映。南乡田歌既有吴地细腻灵秀之美,又有楚地山歌粗犷朴素之风,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较为完整地继承了我国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南乡田歌 功能 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78-03
田歌是劳动人民在从事田间劳作或者休息时所传唱的民间歌曲,是无乐器伴奏的清唱,它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歌谣,是人民群众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漫长的年代里共同创作的闪耀中华民族智慧的艺术形式。田歌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等平原稻作区,反映的是农耕文化,是一种形式独特、内涵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
一、南乡田歌的地域和时代特征
镇江市丹徒区地处江南,境内上党、宝堰、荣炳、三山、上会、黄墟等相毗连的六七个乡镇,因其地处丹徒南部,民间称这一区域为“南乡”。这里西邻南京,东与常州接壤,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自古以来,丹徒南乡以种植水稻作物为主,收两季或三季稻,劳动强度非常大,每逢农历六月,水稻种植就到了插秧、莳秧、耥稻、耘稻的繁忙季节。农民们头顶酷暑,脚踏水田,田间作业很辛苦,非常需要有某种方式来减轻繁重的劳作所带来的疲乏,田歌由此产生。田歌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愉悦了劳动者的心情,而且协调了劳作关系,调节了劳作现场的气氛。因而劳动人民常说“不打号子不起劲,打起号子抖精神”。
丹徒古代历史上属于春秋时期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界处,号称“吴头楚尾”,因此丹徒方言鲜明地带有南北杂糅的特点。南乡地处茅山山脉之东冀,在历史上特殊的政治、经济、地理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成为吴方言和江淮官话分界的过渡带,南乡的周边村落,往往语言都有所不同。
南乡田歌不论在曲调、旋律还是歌词等方面都与江苏其他地区的民歌缠绵细柔的风格不同,其精髓就在于变化多样且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歌声腔,因其所赖以生成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其音韵、歌词、旋律既有吴地细腻灵秀之柔美,又有楚地山歌粗犷朴素之风,兼具粗犷奔放和细腻委婉的风格。南乡田歌适于用方言演唱,如用普通话演唱,就失去了它独特的韵味。只有熟悉当地方言的人,才能领略到方言歌曲中蕴含的乡土气息。
南乡田歌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封建时代,尽管时有所谓“呈平盛世”,但生产力的发展毕竟落后,交通不便,彼此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这一片区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至多是本村本族之间的相互唱和,因而南乡每一个乡村的田歌唱法、音乐旋律不一,各具特点。
二、南乡田歌的形式和种类
从现有收集的南乡田歌内容看,各种场景皆可入歌,体现了劳动者的智慧:筑坝修渠有打夯歌,山坡放牧有放牛歌,田间耕作有耕田歌,引水灌溉有车水歌,担谷挑泥有挑担歌,水稻插秧有插秧歌,麦场打麦有打麦歌,等等。
(一)劳动号子
南乡田歌的劳动号子是以实用性为主要功能,篇幅较小,以单声部歌曲占大多数,为了适应多种多样的劳作方式需要,南乡的劳动者创造了多种号子类型——车水号子、打麦号子、挑担号子、打硪号子、牛号子。演唱形式是一领众和,领唱者指挥集体劳动,领唱与和腔交替进行,便于带动劳动节奏和调节劳动呼吸。劳动号子在南乡田野年复一年的肩挑背扛中,一代代延续下来,成为南乡田歌极富魅力的个性特征。
1.车水号子
丹徒南乡地处丘陵地带,生产稻米水田遍布,从江河和水塘里车水翻山灌田是让稻麦生长的必要条件。仅仅在南乡就有20多种不同的车水号子,有滚号、长号、抢号、小号等。在《镇江地区民歌选集》中就收录了16首车水号子。
车水号子有两句头、四句头、五句头、五句半等,也不乏有十几句的长歌,把一年四季花的民间谚语融合进去,显示出人们的生活智慧。其他的车水号子大多只有一句歌词,或全曲只唱衬词,一人唱完一段,下一个人接着唱。
2.打麦号子
打麦号子是劳动者在打麦劳动中传唱的山歌,一人领唱,众人合和,有的时候也会有众人领唱,众人和。《打麦号子》“大麦上场小麦黄来,哟吼来,哟吼来哎,男女老少下田忙啊,哟吼来,今年丰收有指望,麦子收的堆满仓,一季收了一年粮”……农务繁忙,歌唱和劳动结合在一起,使人忘却了农忙的烦恼,劳动者口中呼喊着的“哎呦嘿”,铆足了力气,打麦连枷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打麦号子节奏,打麦场上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呼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打硪号子
区别于车水号子与打麦号子,打硪号子是工程号子的一种类型,工程号子主要应用于协调性较强的劳动中。《镇江地区民歌选集》收录了两首打硪号子,打硪号子激烈,粗犷,歌声带有明显的号召力,歌声一起,打硪的人齐心协力,随着歌声的节奏,将石硪上下抬动。打硪号子有固定的曲调,但没有固定的歌词,使用了常见的一句一应的合腔形式。歌唱灵活自由,歌词可以即兴发挥。打硪号子节奏简单朴素,在《打硪号子》中,切分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反复强调,乐句短小精炼,结构清晰简朴,是劳动者雄健有力、充满热情的劳动精神的反映。
(二)田秧山歌
田秧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作时用来消除劳作的单调和乏味。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水稻的生产关乎他们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间要经历的莳秧、车水、耘稻、耥稻、除草、灌溉、收割等多道生产工序,每道工序无不浸透着农民辛勤的汗水,他们用演唱山歌的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期盼与寄托,或者把劳作时的烦闷和辛苦转移到别处,形形色色的稻作田歌唱出了劳作的艰辛。 1.插秧山歌
“插秧”又称“莳秧”,每年的黄梅季节便进入了莳秧的季节,莳秧是水稻耕种重要的一个环节,人在插秧时头顶烈日,弯腰曲背,两只手腕悬空,两腿平拖,非常辛苦。《插秧山歌》唱道:“插秧要唱插秧歌,两手弯弯插六棵,六棵头上结白米,桑树头上结绫罗”……是对农民插秧时艰苦状态栩栩如生的刻画。插秧山歌既有领唱、合唱,也有专门的歌手站在秧田负责演唱,为的是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唱和,插秧的枯燥乏味感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和周围人竞赛的趣味,插秧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2.耥草山歌
耥草主要是除草、疏松土壤、促苗长。耥草是细活,一般由妇女承担,所唱的节奏明快,音调悠长,有领唱、合唱等。从内容上看有的描绘劳动情景,有的触景生情。山歌“天上小星星朗朗稀,莫笑穷人穿破衣,要想一日换天地,就靠我们组织起”……真实反映了当时南乡劳动者的穷苦生活、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的期待,也有用劳动换来富裕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3.放牛山歌
南乡田歌的放牛山歌一般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以牧童对答的形式为主,意趣盎然。比如《荞麦花开白如云》,它和浙江乐清的《对鸟》有异曲同工之妙。问:什么花开红似火?什么花开白如银?什么花开节节高?什么花开黑良心?答:桃花开花红似火,李花开花白如银,芝麻开花节节高,蚕豆开花黑良心。这类山歌是牧童遥相呼应所演唱,曲调灵活多变,没有固定歌词,是文化素质、聪明才智、应变能力的综合考验。
三、南乡田歌的内涵与表达
南乡田歌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是此地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它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调节情绪
劳动者在长时间单一劳动中难免产生单调、饥渴、乏味、孤独等感觉,会影响劳动效率,通过田歌能很好地调节气氛、提振精神、鼓舞士气、提高效率。如种棉山歌《十二月棉花》歌词比较长,从正月选种,二月下苗,一直唱到十一月织棉花,十二月做衣裳。前后十二段,娓娓唱来,情趣跃然字里行间。
(二)吉祥祝福
如流行在谷阳镇一带的砌房山歌《挂红布》就只有四句唱词:“挂块红布结两个球,好比狮子滚绣球,滚到前檐生贵子,滚到后檐砌高楼”。是农村砌房造屋时所唱的吉语,表达的是对生活的向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观。
(三)表达批判
如流传于上会镇一带的《耥草山歌》:“耥草好比姐梳妆,梳落杂草好长粮,可惜稻好无我份,一年到头替‘鬼’忙”。这首歌言简意赅,比喻形象生动,是旧社会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表达了对剥削阶级的愤恨,堪称是南乡版的《诗经·伐檀》。又如插秧山歌《童养媳的日子真难过》则是凄婉哀怨,唱起来令人肝胆破碎,柔肠寸断,体现出普通农人的呐喊。
(四)统一步调
如打麦山歌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人们在连枷劈啪声响的伴和下,应着连枷上下翻飞的节拍,唱着简洁明快、铿锵悦耳的山歌,有利于统一节奏。又如筑坝修渠时唱的打夯歌、担谷挑泥唱的挑担歌等等,都有提振士气、统一劳作步调节奏、有利于生产的作用。
(五)计时计数
一些车水号子如《数螃蟹》《数麻雀》具有记时计数的功能,具有实用价值。在以往没有计时器也无法知晓水量的情况下,通过数螃蟹和数麻雀的方式,大致估算时间和车水量,每数十只螃蟹就知道田间抽了多少水,从一只螃蟹数可以数到一百只,劳动者把水车踩得飞快,边车水边唱歌让劳动的人们干劲十足,这种既能计时,还有轻松活泼的自娱模式让人们充满力量,昂扬斗志,统一了车水的步调,便于合理分配作息时间和估算各田亩的灌溉水量。
四、南乡田歌的现状、传承与保护
笔者先后走访丹徒三山等南乡部分乡镇以及丹徒区文化中心、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采访了孙阿英等南乡田歌传承人、有关部门负责人,发现随着历史的演进,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旧有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方式深刻改变,田歌艺术生存的原生态土壤日渐消逝,所谓的“历史的田野”不复存在。南乡田歌传承人逐年老化,更多的孩子不了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认识劳动工具,只能通过图片和实物展览了解它们,自然难以领会田歌表达的内涵和情绪。南乡田歌进入一种流失、衰弱、消亡的状态,和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界、学术界都对南乡田歌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和推广。2007年,南乡田歌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阿英成为省级文化遗产传承人,南乡田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在教育主管部门推动下,丹徒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已经把南乡田歌单独作为一个独特的本土音乐课程。南乡田歌传承人孙阿英在她开设的三山艺术幼儿园组建了“谷娃艺术团”,设立了展示馆,编写了专门的田歌校本课程,培养孩子们对南乡田歌的热爱之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丹徒文化馆组织开展田歌主题展示活动,通过演出、展览、专栏和讲座等多种方式向社会介绍丹徒的田歌知识。丹徒区每两年举办一次南乡田歌大赛,以比赛的形式激励当地人们学习和演唱田歌,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扩大了丹徒南乡田歌的影响力,田歌走出了丹徒小城镇,走上了央视舞台。
镇江的一批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了对南乡田歌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徒区文化中心等各级文化部门也进一步加强了南乡田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和推广等工作,南乡田歌的价值和影响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五、结语
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田歌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形式,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承载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过程,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主观反映。丹徒南乡田歌出自民间,来自历史,根植于民族沃土,承载着农耕文化,吮吸着民间永不枯竭的艺术甘泉,同时滋润着人们的心怀,南乡的劳动者热爱它,一代代口口相传,通过田歌的演唱获得内心的满足,消除了劳动的疲乏,调节了劳动的节奏,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加强对南乡田歌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传承和推广,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走向新的未来,焕发出新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獻:
[1]镇江地区民歌选集(1-2集)[M].镇江:镇江地区文化局,1980.
[2]张佩吉.长江流域田歌的初步探究[J].中国音乐学,1988(04).
[3]笪远毅.镇江过渡带方言的考察[J].江苏大学学报,2003(03).
[4]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孙伟.吴头楚尾田歌情 江苏镇江丹徒田歌艺术研究[J].艺术探索,2009(06).
关键词:南乡田歌 功能 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78-03
田歌是劳动人民在从事田间劳作或者休息时所传唱的民间歌曲,是无乐器伴奏的清唱,它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歌谣,是人民群众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漫长的年代里共同创作的闪耀中华民族智慧的艺术形式。田歌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等平原稻作区,反映的是农耕文化,是一种形式独特、内涵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
一、南乡田歌的地域和时代特征
镇江市丹徒区地处江南,境内上党、宝堰、荣炳、三山、上会、黄墟等相毗连的六七个乡镇,因其地处丹徒南部,民间称这一区域为“南乡”。这里西邻南京,东与常州接壤,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自古以来,丹徒南乡以种植水稻作物为主,收两季或三季稻,劳动强度非常大,每逢农历六月,水稻种植就到了插秧、莳秧、耥稻、耘稻的繁忙季节。农民们头顶酷暑,脚踏水田,田间作业很辛苦,非常需要有某种方式来减轻繁重的劳作所带来的疲乏,田歌由此产生。田歌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愉悦了劳动者的心情,而且协调了劳作关系,调节了劳作现场的气氛。因而劳动人民常说“不打号子不起劲,打起号子抖精神”。
丹徒古代历史上属于春秋时期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界处,号称“吴头楚尾”,因此丹徒方言鲜明地带有南北杂糅的特点。南乡地处茅山山脉之东冀,在历史上特殊的政治、经济、地理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成为吴方言和江淮官话分界的过渡带,南乡的周边村落,往往语言都有所不同。
南乡田歌不论在曲调、旋律还是歌词等方面都与江苏其他地区的民歌缠绵细柔的风格不同,其精髓就在于变化多样且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歌声腔,因其所赖以生成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其音韵、歌词、旋律既有吴地细腻灵秀之柔美,又有楚地山歌粗犷朴素之风,兼具粗犷奔放和细腻委婉的风格。南乡田歌适于用方言演唱,如用普通话演唱,就失去了它独特的韵味。只有熟悉当地方言的人,才能领略到方言歌曲中蕴含的乡土气息。
南乡田歌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封建时代,尽管时有所谓“呈平盛世”,但生产力的发展毕竟落后,交通不便,彼此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这一片区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至多是本村本族之间的相互唱和,因而南乡每一个乡村的田歌唱法、音乐旋律不一,各具特点。
二、南乡田歌的形式和种类
从现有收集的南乡田歌内容看,各种场景皆可入歌,体现了劳动者的智慧:筑坝修渠有打夯歌,山坡放牧有放牛歌,田间耕作有耕田歌,引水灌溉有车水歌,担谷挑泥有挑担歌,水稻插秧有插秧歌,麦场打麦有打麦歌,等等。
(一)劳动号子
南乡田歌的劳动号子是以实用性为主要功能,篇幅较小,以单声部歌曲占大多数,为了适应多种多样的劳作方式需要,南乡的劳动者创造了多种号子类型——车水号子、打麦号子、挑担号子、打硪号子、牛号子。演唱形式是一领众和,领唱者指挥集体劳动,领唱与和腔交替进行,便于带动劳动节奏和调节劳动呼吸。劳动号子在南乡田野年复一年的肩挑背扛中,一代代延续下来,成为南乡田歌极富魅力的个性特征。
1.车水号子
丹徒南乡地处丘陵地带,生产稻米水田遍布,从江河和水塘里车水翻山灌田是让稻麦生长的必要条件。仅仅在南乡就有20多种不同的车水号子,有滚号、长号、抢号、小号等。在《镇江地区民歌选集》中就收录了16首车水号子。
车水号子有两句头、四句头、五句头、五句半等,也不乏有十几句的长歌,把一年四季花的民间谚语融合进去,显示出人们的生活智慧。其他的车水号子大多只有一句歌词,或全曲只唱衬词,一人唱完一段,下一个人接着唱。
2.打麦号子
打麦号子是劳动者在打麦劳动中传唱的山歌,一人领唱,众人合和,有的时候也会有众人领唱,众人和。《打麦号子》“大麦上场小麦黄来,哟吼来,哟吼来哎,男女老少下田忙啊,哟吼来,今年丰收有指望,麦子收的堆满仓,一季收了一年粮”……农务繁忙,歌唱和劳动结合在一起,使人忘却了农忙的烦恼,劳动者口中呼喊着的“哎呦嘿”,铆足了力气,打麦连枷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打麦号子节奏,打麦场上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呼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打硪号子
区别于车水号子与打麦号子,打硪号子是工程号子的一种类型,工程号子主要应用于协调性较强的劳动中。《镇江地区民歌选集》收录了两首打硪号子,打硪号子激烈,粗犷,歌声带有明显的号召力,歌声一起,打硪的人齐心协力,随着歌声的节奏,将石硪上下抬动。打硪号子有固定的曲调,但没有固定的歌词,使用了常见的一句一应的合腔形式。歌唱灵活自由,歌词可以即兴发挥。打硪号子节奏简单朴素,在《打硪号子》中,切分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反复强调,乐句短小精炼,结构清晰简朴,是劳动者雄健有力、充满热情的劳动精神的反映。
(二)田秧山歌
田秧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作时用来消除劳作的单调和乏味。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水稻的生产关乎他们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间要经历的莳秧、车水、耘稻、耥稻、除草、灌溉、收割等多道生产工序,每道工序无不浸透着农民辛勤的汗水,他们用演唱山歌的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期盼与寄托,或者把劳作时的烦闷和辛苦转移到别处,形形色色的稻作田歌唱出了劳作的艰辛。 1.插秧山歌
“插秧”又称“莳秧”,每年的黄梅季节便进入了莳秧的季节,莳秧是水稻耕种重要的一个环节,人在插秧时头顶烈日,弯腰曲背,两只手腕悬空,两腿平拖,非常辛苦。《插秧山歌》唱道:“插秧要唱插秧歌,两手弯弯插六棵,六棵头上结白米,桑树头上结绫罗”……是对农民插秧时艰苦状态栩栩如生的刻画。插秧山歌既有领唱、合唱,也有专门的歌手站在秧田负责演唱,为的是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唱和,插秧的枯燥乏味感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和周围人竞赛的趣味,插秧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2.耥草山歌
耥草主要是除草、疏松土壤、促苗长。耥草是细活,一般由妇女承担,所唱的节奏明快,音调悠长,有领唱、合唱等。从内容上看有的描绘劳动情景,有的触景生情。山歌“天上小星星朗朗稀,莫笑穷人穿破衣,要想一日换天地,就靠我们组织起”……真实反映了当时南乡劳动者的穷苦生活、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的期待,也有用劳动换来富裕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3.放牛山歌
南乡田歌的放牛山歌一般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以牧童对答的形式为主,意趣盎然。比如《荞麦花开白如云》,它和浙江乐清的《对鸟》有异曲同工之妙。问:什么花开红似火?什么花开白如银?什么花开节节高?什么花开黑良心?答:桃花开花红似火,李花开花白如银,芝麻开花节节高,蚕豆开花黑良心。这类山歌是牧童遥相呼应所演唱,曲调灵活多变,没有固定歌词,是文化素质、聪明才智、应变能力的综合考验。
三、南乡田歌的内涵与表达
南乡田歌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是此地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它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调节情绪
劳动者在长时间单一劳动中难免产生单调、饥渴、乏味、孤独等感觉,会影响劳动效率,通过田歌能很好地调节气氛、提振精神、鼓舞士气、提高效率。如种棉山歌《十二月棉花》歌词比较长,从正月选种,二月下苗,一直唱到十一月织棉花,十二月做衣裳。前后十二段,娓娓唱来,情趣跃然字里行间。
(二)吉祥祝福
如流行在谷阳镇一带的砌房山歌《挂红布》就只有四句唱词:“挂块红布结两个球,好比狮子滚绣球,滚到前檐生贵子,滚到后檐砌高楼”。是农村砌房造屋时所唱的吉语,表达的是对生活的向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观。
(三)表达批判
如流传于上会镇一带的《耥草山歌》:“耥草好比姐梳妆,梳落杂草好长粮,可惜稻好无我份,一年到头替‘鬼’忙”。这首歌言简意赅,比喻形象生动,是旧社会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表达了对剥削阶级的愤恨,堪称是南乡版的《诗经·伐檀》。又如插秧山歌《童养媳的日子真难过》则是凄婉哀怨,唱起来令人肝胆破碎,柔肠寸断,体现出普通农人的呐喊。
(四)统一步调
如打麦山歌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人们在连枷劈啪声响的伴和下,应着连枷上下翻飞的节拍,唱着简洁明快、铿锵悦耳的山歌,有利于统一节奏。又如筑坝修渠时唱的打夯歌、担谷挑泥唱的挑担歌等等,都有提振士气、统一劳作步调节奏、有利于生产的作用。
(五)计时计数
一些车水号子如《数螃蟹》《数麻雀》具有记时计数的功能,具有实用价值。在以往没有计时器也无法知晓水量的情况下,通过数螃蟹和数麻雀的方式,大致估算时间和车水量,每数十只螃蟹就知道田间抽了多少水,从一只螃蟹数可以数到一百只,劳动者把水车踩得飞快,边车水边唱歌让劳动的人们干劲十足,这种既能计时,还有轻松活泼的自娱模式让人们充满力量,昂扬斗志,统一了车水的步调,便于合理分配作息时间和估算各田亩的灌溉水量。
四、南乡田歌的现状、传承与保护
笔者先后走访丹徒三山等南乡部分乡镇以及丹徒区文化中心、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采访了孙阿英等南乡田歌传承人、有关部门负责人,发现随着历史的演进,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旧有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方式深刻改变,田歌艺术生存的原生态土壤日渐消逝,所谓的“历史的田野”不复存在。南乡田歌传承人逐年老化,更多的孩子不了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认识劳动工具,只能通过图片和实物展览了解它们,自然难以领会田歌表达的内涵和情绪。南乡田歌进入一种流失、衰弱、消亡的状态,和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界、学术界都对南乡田歌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和推广。2007年,南乡田歌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阿英成为省级文化遗产传承人,南乡田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在教育主管部门推动下,丹徒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已经把南乡田歌单独作为一个独特的本土音乐课程。南乡田歌传承人孙阿英在她开设的三山艺术幼儿园组建了“谷娃艺术团”,设立了展示馆,编写了专门的田歌校本课程,培养孩子们对南乡田歌的热爱之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丹徒文化馆组织开展田歌主题展示活动,通过演出、展览、专栏和讲座等多种方式向社会介绍丹徒的田歌知识。丹徒区每两年举办一次南乡田歌大赛,以比赛的形式激励当地人们学习和演唱田歌,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扩大了丹徒南乡田歌的影响力,田歌走出了丹徒小城镇,走上了央视舞台。
镇江的一批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了对南乡田歌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徒区文化中心等各级文化部门也进一步加强了南乡田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和推广等工作,南乡田歌的价值和影响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五、结语
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田歌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形式,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承载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过程,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主观反映。丹徒南乡田歌出自民间,来自历史,根植于民族沃土,承载着农耕文化,吮吸着民间永不枯竭的艺术甘泉,同时滋润着人们的心怀,南乡的劳动者热爱它,一代代口口相传,通过田歌的演唱获得内心的满足,消除了劳动的疲乏,调节了劳动的节奏,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加强对南乡田歌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传承和推广,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走向新的未来,焕发出新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獻:
[1]镇江地区民歌选集(1-2集)[M].镇江:镇江地区文化局,1980.
[2]张佩吉.长江流域田歌的初步探究[J].中国音乐学,1988(04).
[3]笪远毅.镇江过渡带方言的考察[J].江苏大学学报,2003(03).
[4]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孙伟.吴头楚尾田歌情 江苏镇江丹徒田歌艺术研究[J].艺术探索,2009(06).